第一辑 私塾书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6&rec=186&run=13

旧时,庄内十分看重私塾教育,村民以种田为主,兼营生意,以耕读为乐,代代
相传成为风尚。在正常年月,各街巷多设有学堂、书房,战乱年代也千方百计设法教
子弟求学读书。
据庄东南原元代碑铭记载:金末元初,时逢战乱,学校尽废。庄民张仲设立学屋,
使乡里子弟有入学之所,时间长达20余年。张泽“生长离乱间”,“一身绵力艰苦,
尤尚节俭”,但唯教子弟读书,舍得倾囊支付。故其子斯立,其孙友谅先后成为元朝
重臣。
明清,为庄内私塾教育鼎盛时期。据《相公庄记》记载:庄内“读书之声闻于道
路,即陇亩间之荷锄秉耒者也不乏其黉门”。由此可知庄内私塾之多,学生之众,求
学读书之风之盛。
一般人家子弟入塾,求读书明理,学文习算;也有不少学子入黉堂,进学宫,以
求进取。明代王官,“少入黉宫,稍长充吏”;王鼐为国子监生,王延寿岁贡监生。
《章丘县乡土志》载:“相公庄王姓自明清以来科甲累累”,举人、秀才层出,“列
邑庠者尤众”。从县志和各姓氏族谱中见,祖孙同为贡生,父子或兄弟皆为秀才者不
乏其人。清代王竹4个儿子有3个庠生、一个廪生。
这些学有成就者,虽年轻时有的为官,有的行商,但多数却“老来家居”,设馆
“课幼教子”,传授儒学。清康熙进士王世睿,一生两次在乡执教。奉旨进藏归来后,
己是老迈之年,还在玄帝阁庙办书院。他留给后人的诗作:“新筑学堂壁未干,马蹄
催我上长安”,反映了这位清代老臣对家乡教育的牵挂与眷恋。清咸丰年间,王其相、
王其柘二兄弟修建乐善堂(详见本志《古昔庄情》),办会课,设义学,名留青史。
民国时期,私塾在庄内屡禁不止。据不完全统计,至民国初年,全庄还有私塾3
0余处,其中当铺街9处,南北大街、奎文街一带10处,新街、刘庄街一带5处,郑家
庄一带3处,其它街巷4处。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抵制日伪的奴化教育,加之新学校步履维艰,一些秀才出身
的绅士和老学究又办起私塾。至1948年春本庄最后一次解放时,尚有书房16处。
清末至民国时期,设馆教书时间较长、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教书先生有三四十
位。其中王其相、王其柘、刘仲植、王鸿声、郑式侨、刘振元、王教兴、王皆玉、王
鸿章等,迄今流传着他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故事或记载。
乐育书院,清康熙年间进士王世睿创办。入书院就学者,一是入县学、府学准备
参加乡试的生员。他们定期交课卷,请执教者批改,称附学生员;二是经县学考试合
格的童生或以相当程度者,入院专攻经史。书院设在玄帝阁庙西院内。停办时间无据
可考。
乐善堂义塾,是清咸丰年间创办的免费学塾。《王氏族谱》载:王其相、王其柘
“议设义塾,积资万贯”“使乡里无力者就学”。“设会课,茶资饭食奖赏”。至光
绪年间,先后相沿数十年之久。王其柘因此而得“乐善好施”的美誉。
私塾,庄内俗称书房,多是粗通文字的蒙馆。以学启蒙课为主,如《百家姓》、
《千字文》、《幼学琼林》、《庄户杂学》、《千家诗》、《孟子》、《论语》和尺
牍、珠算等,也有的要求较高,所设课程除四书、五经外,还有《圣谕广训》、《学
政全书》、《天章烟戒》、《四书解义》、《诗文析中》及专供揣摩仿写的《历科闱
墨》等,此类书房历为少数。清至民国初年曾有几户中产之家,延聘教师,设立家馆,
先生按家长的要求,因人制宜设课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