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5&rec=52&run=13

康家村, 位于滨州市市区西部,属市西街道办事处。村东北距市政府2公里,为
市西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原村落东接高杜村、五四街,南邻徐家村,西与张家村接壤,
北界西李村、 彭家村;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20米,村居面积为24000平方米。现新
建住宅楼分为2区, 南区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00米;北区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20
米;2区占地面积为49200平方米;东邻渤海十路,西界华龙公司、张家村,南接地区
林业局、 物资局、 人民银行、石油管道局,北靠地区经济学校;1996年,居委会有
154户, 604人;计有董、高、刘、赵、康、李、张、苏、王等9姓,以董、高、刘、
赵姓人数居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康家居委会地处滨州市区,东有渤海十路纵
贯,中有黄河四路横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随着滨州经济的腾飞和城市建设
的发展,康家居委会具有独到的经济发展条件。
据考证明代初年,康姓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立村,村因姓定名为康家村。村
中李、 张2姓为坐地户,刘姓祖人百余年前从市东办事处崔傅刘村迁入,董姓祖人于
150年前由彭李乡圈里董村迁来。民国初年(1912年) ,村民有感于村穷没有大富户,
归咎于村名不吉,认为:“糠”(康)轻怕风吹走,康的谐音“糠”更不预示着富裕,
因而改村名为“陈独庄”,其意是用“沉”(陈) 压着“糠”(康)被风吹不走。至194
5年解放, 村民又把村名改正为康家村,属滨县二区李杨乡管辖。1956年,成立高级
农业合作社,由康家、徐家、西李等村组建为先锋农业合作社,康家村改为援建大队,
1958年后又改为康家大队。1982年滨州市建立,康家村划为市西办事处管辖,始称康
家居民委员会。1984年,村民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成为城市居民。1996年从业人口
140人, 其中从事工业生产者100人,从事其他产业者40人;全年国民生产总值210 0
万元, 创利税22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3200元,被市府公布为
小康居委会。

经济主体的嬗变
纵观康家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由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副业经济为主渐变的过程。
解放前,这里是典型落后的农村经济,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劳而执着地侍奉
着那有限而贫瘠的田地,虽然有村民兼营其他行业,如卖馍馍、经营花衣线、杂货、
颜色、皮货、药铺等,也有个别农户种菜,但总体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由于历史条件
的限制,农业薄田欠收、买卖本小利微,再加以苛捐杂税,战乱频仍,绝大多数农人
处于贫困境地。到1946年土改时,全村65户,划为富农的一户,划为中农的33户,划
为贫雇农的31户;全村计321人,耕地820亩,年产粮食65600斤,人均粮仅200斤。土
改后,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束了,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的积极性被调
动了起来,1949年全村粮田面积419亩,亩产达213斤,总产达89167斤,人均近300斤;
棉田371亩, 单产皮棉22斤,总产达8162斤,农民对土地的热情空前高涨。经过农业
合作化运动后, 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57年,全村粮田317亩,平均
亩产259斤,总产82246斤,棉田343亩,皮棉单产达60斤,总产16300斤,全村国民生
产总值近4万余元,每个工值达0.70元,人均收入达100百余元。这欣欣向荣的日子并
没有稳定地向前发展,而是遇到了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浮夸风”、“共产风”、
“瞎指挥”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农村经济遭到了严重损失,农业生产
下降到合作化以来的最低水平。 1959年,每个工日不足1角,人均年收入降到20元。
面对极其困难的局面,康家干部村民并不是死等死靠,而是以“猪饲料地”、“口粮
田”、“保本田”、“自留地”等形式,把绝大部分土地分给了村民耕种。由于这一
措施,在三年困难时期,全村没有一户逃荒要饭的,没有一人被饿死。1962年以后,
农业生产逐步好转, 至1965年, 粮田计300亩, 总产达71326斤,棉田277亩,皮棉
20378斤,每个工值恢复到0.60元,人均年收入240元。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
动” , 使党的基层组织陷于瘫痪,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1972年粮食产量跌至单产
195斤,1974年棉花亩产降至16斤,农业经济坠入低谷。
康家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受到历史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管如何去努力,都
没有摆脱贫困,从1955年始,就吃国家统销粮食,村民做梦都想自己兜里增加一点钱。
他们从历史的经验和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改变本村的贫困落后面貌,提
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单靠农业是不行的,必须发展工副业生产。他们一方面在田
地里搞多种种植;如菜园、果园、种桑、养蚕等;另一方面从建筑、运输、企业、作
坊等方面入手,发展工副业,使本村经济的发展露出了一些生机。
康家村的种菜史可追溯到解放前,那时就有2家种菜户。1956年土地归合作社后,
村里为了村民吃菜方便,重开辟了2片菜园,共计28亩,主要种植茄子、辣椒、韭菜、
西葫芦等品种。 2片菜园都有专人看管,菜地里有活路队里派人去干。1960年始种包
头菜, 1963年始种菜花,这2个品种菜的种植在本地是开创性的;1961年扩大了10亩
包头菜,当年丰收,曾救过人命。村民吃不了的菜,有时也向外出售,但终因没形成
规模,经济收效甚微。以后,菜地逐步被果园吃掉,延续至1982年菜园消失。
果园是从1962年开始种植的,苹果树苗是地区林业局从外地给购进的,杏树、桃
树、 梨树是从本村育苗,当年就栽了20亩,以后连续4年每年都栽40余亩,至1966年
后停止种植,时年果园总面积达200亩,其中苹果100亩,梨80亩,桃杏20亩。管理人
员逐年增加,从10余人增加到30余人。1979年果品产量为10余万斤,由土产部统一定
价,苹果一级果每斤为0.19元,果园收入盛果期每年达15000元。
在精心使用土地,努力向土地索取的同时,康家村的干部和村民在工副业方面也
开辟了新的局面。虽然自合作化以后,上级政府强调农业生产,集体工副业生产,特
别是个体工副业生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康家村的工副业项目不断翻新,不断
上马,工副业生产从未停止过。
早在1953年北镇中学建校时,村里就组织了运输队,用木轮车为建筑工地运砖,
一车推40块;开始时有20余辆,后来发展到50辆;1956年,运输队由木轮车换成胶轮
车, 最多时发展到60辆,车能运砖120块;送往各建筑工地。1963年下半年,运输队
中有3辆独轮车换成了地排车,受北镇运输管理站的管理与调度,每人每天给队里挣7
-8元, 记10分工,每人每天提成0.70元至1元。1964年发展到20辆车;1966年达30余
辆; 一直维持到1976年,这一年,村里购置泰山25拖拉机1部,除了耕种田地之外去
搞运输; 1977年村里又购进张店50、潍坊50拖拉机2部,主要搞运输,直到1979年为
止。
1963年, 全村为3个小队。二小队建1处粉坊,三小队建1处油房,到1964年二小
队又建1处油房。粉坊用5人操作,年产干粉2000斤,粉皮1500斤,年收入在1500元左
右。当时粉坊的主要功能是:用它的副产品喂牲口和养猪积肥。油房出产香油,以芝
麻为原料, 年产2000斤,每斤卖2元,每处油坊年收入可达2000元。粉房与油坊均在
1966年冬停产。
1964年至1966年,在位于张课洼的本村土地里建窑场一处,手工做坯,烧煤产红
砖,年产达10万块,但因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不高,所以难以销售;产出的红砖部
分用于大队的盖房,部分用于村民盖房,窑厂基本无收益。
1964年至1965年,村内组织起由20余人的土建队伍,到沾化一带为乡下人脱坯盖
房。当时为的是挣点钱渡过困难时期,为了买粮,各家按户口本分取所赚现金。
1964年村内还建起了磨坊和挂面房各1处, 各有人员2至3人。磨坊对内、对外加
工粮食,后来,也为外贸部门加工过玉米轴粉,于1978年停业。挂面房是手工作业,
加工出的挂面大部分是以小麦兑换;同时也对外加工,每斤5分,有时送往机关出售,
于1965年停业。
1970年,本村与徐家合伙组建了一个由30人组成的建筑队,康家村20人,徐家村
20人,徐家村10人。开始时,为用户盘锅台、垒院墙、间隔房子等,后又盖砖房、小
礼堂等。最后发展成为进行楼房施工的建筑队伍。随着队伍的发展,收入渐丰,是康
家村经济来源的重要企业之一。
1973年, 村内建起1处剁锉作坊,主要是复新旧锉,他们到机关单位及个人手中
收回旧锉,为其加工、淬火,共6名职工,年收入2000元,至1977年停业。
1974年,村内建一处电线厂,主要是来料为地区广播局加工电线。本厂用工6人,
他们在周村学习后回厂工作;厂内有挤塑机2台,出产3个型号的外包塑料皮的电线,
平均每个工日5元;厂子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1979年停业。
1974年,大队里为了安排劳动力,组织20余名妇女,上马头发加工副业,为地区
外贸公司加工整理头发, 每个工日0.70元,大队为每个工赔进0.40元左右,1年后停
业。
1975年,本村组建了康家汽车修配厂(1987年改为滨州市市西轿车大修厂),时有
厂房5间, 2间敞棚,面积计80平方米,仅有1部车床及零散工具,人员3人,包括1位
请来的师傅和2名工人,属村内副业统一管理。接收的第1个活是修理原滨县水利局的
1辆美国吉普车。1976年又聘请了2位师傅,增加了会计、保管等人员。1977年成立了
大修厂领导班子,年利润达2万元。1978年增盖车间5间,增加20余名工人,本年度利
润收入5万元。后来逐年发展,成为本村经济的支柱企业。
在发展工副业的道路上,虽然遇到了曲曲折折、沟沟坎坎,但康家村的工副业是
不断发展的。特别是在1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农
民的家庭副业生产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严重打击了农民从事工副业生产积极性,
但是康家村的集体工副业生产不但坚持下来,而且逐步在总收入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1957年工副业收入占总收入的35%,1967年占50%,1975年占80%,1979年全村收入
达21万元,工副业收入达19万元,占总收入的90%。从此,康家村由单一的农业经济
变成了以多种经营,以工副业为主的经济形式。

展翅腾飞,共奔小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春风
吹遍了神州大地。当时,康家村的现状是:由于城市的扩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耕地
被逐步征用,1980年仅剩粮田38亩,菜园10亩,果园50亩,而且土地还呈锐减的趋势,
全村516口人与现存的土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1982年,滨州市建市后,城市建设日
新月异,村民纷纷投入经商大潮。1984年农田及果园全部被征后,农业生产停业,村
民转为非农业户口,成立了康家居民委员会。优越的地理位置,改革开放的政策,给
康家村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和一显身手的良好环境。
1980年,当时的滨县人民政府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
制的指示,决定把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分配给农民进行自主经营;这对于调动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无疑是一个英明决策。但康家村不同,土地所剩不多,连同果园在内人均
不足2分, 而且工矿企业,机关征用土地的速度还会加快,这种情况下,就是把地分
给村民耕种,也不能致富;从另一个角度看,多数农民都已投入经商大潮,不再依靠
土地。因此,分地的意义已经不重要了。作为集体企业和公共积累,党支部、居委会
坚决顶住了“分光吃净”的错误思潮,不但没有肢解集体经济,而是在改革开放的浪
潮中,去巩固它、发展它、壮大它,使它成为康家村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支柱、靠
山和龙头。他们保留巩固了轿车大修厂、建筑队,发展了运输队,逐步上马了造纸厂、
塑料厂、织布厂、铝合金门窗厂、水电暖安装队、西郊市场、冰糕厂(2厂) 、预制厂
(2处)、木器厂、精盐厂和副食加工等企业和项目。
保留下来的轿车大修厂和建筑队, 在发展中不断壮大,成为康家的重点企业。1
982年, 轿车大修厂新购进16、125车床、冲床3部,增加了摇臂钻,各种技术人员达
10余人, 工人达70人,全部工人吃工资;厂内兼管汽车4部,村办企业统一调配,时
年总产值100万元。 1985年,石油管道局征用土地,轿车大修厂迁址,于是投资30余
万元, 建设新厂,新厂占地7亩,当年盖起车间、垒起院墙,盖了10间办公室,南面
与西面沿街房各10间,建筑面积达1190平方米,达到了当年搬迁,不耽误生产的目标,
当年生产值达到100万元。1986年投资10余万元,增置举升机5部;1987年投资13万元,
建起了烤漆车间;1992年又投资30万元,扩建厂房210平方米,建平房15间300平方米,
增加了牛头刨床、 铣床、冲床、冷磨机等设备。1996年底有工人120余人,固定资产
100万元。 从1985年开始,年产值均在100万元以上。保留并发展的建筑队,1 994年
扩建成为康华建安公司,是4级建筑企业,有固定人员30人,固定资产100万元,年产
值70万元,利润10万余元。1980年,是康家运输队大发展时期,这1年,新购汽车4部:
其中3辆解放牌,1辆江淮牌;主要业务是对外运输沙石料、砖煤等,年产值可达60余
万元,利润6万元,1985年各种车辆全部处理完毕,运输业停止。
1980年以来,逐步上马的企业势头正劲、生气勃勃。时年建立的水电暖安装队,
开始时仅4-5人,1996年已发展到固定人员20名,年产值60余万元,利润可达12万元。
1986年筹建造纸厂, 投资20万元,第一期工程建了厂房,占地6亩,购进机器设备,
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工人近30人,1987年上半年投产。1987年下半年,投资30万元,
添置新设备,产出卫生纸,工人达40余人,由于水源及水质的扼制,被迫于199 3年7
月停产下马。 1987年建立康家塑料厂,投入资金20万元,产品为:6寸、2寸、3寸的
软塑料管;1991年投资12万元,购入注塑机、模具等设备,产出5-25千克的塑料筒,
该厂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占地4.5亩,位于黄河四路以南,渤海十路以东,职工30
余人,1996年产值达100万元,利润12万元。为了方便市民的生活,居委会于19 92年
在渤海十路,黄河三路至四路路段开辟了西郊市场,经营瓜果、蔬菜、副食等;其中
投资1万元,建起钢架塑料顶大棚,用水泥、沙砖垒起摊位,委派3人管理,打扫卫生,
市场总面积1500平方米, 常设摊位200余个, 除社会效益外,年收入可达4万余元。
1995年初, 投资8万元,组建铝合金门窗厂,职工10余人,当年利润达3万元,1 996
年上交利润4万余元。1995年8月,在黄河四路西首建起了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为
4500平方米的织布厂。10月购进75型织布机,40、90型织布机各20台,还有叠布机、
验布机、 浆纱机、落管机等设备,共计投资200余万元。1996年建起浆纱车间。工人
达100余人,流动资金100余万元,固定资产550万元,年产值600余万元,创利可达65
万元。1995年,这些蒸蒸日上的企业组成了实力雄厚的康华实业总公司,企业的利税
产值逐年增长,1987年产值821万元,创利82万元;1992年产值1390万元,利润140万
元; 1995年产值2000万元,创利210余万元;一跃而成为滨州市乡镇企业的佼佼者。
这些腾飞的企业是康家人民共同富裕的希望和保障。
在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党支部、居委会尽一切可能支持、鼓励居民兴办
个体企业。他们搞起了汽车运输、开油坊、办印刷厂、办服装厂、瓜子厂、开饭店、
摆小摊、搞修理、养鸡、种菜、装卸、出赁建筑机械和出租房屋等等,人人都为发展
经济、提高自已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努力奋斗着。仅1996年,个体经营总收入达
8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集体经济腾飞的载体,使人们达到了共同富裕的小
康目标。 因此, 康家党支部、居委会也得到了诸项殊荣:1994年被市委、市府评为
“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居委会”、1995年被市委誉为“奔小康红旗党支部”;1995年获
市委、 市府“发展乡镇企业强居委会” ;1995年被地区乡镇企业局、人事局命名为
“强企业、 强村”;1994年6月被滨州地委誉为“奔小康红旗党支部”;1996年被市
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6年被市府命名为“小康居委会”。

居民生活
随着经济的腾飞、居委会各项公共设施和村民生活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1986年对村居中道路全部柏油化, 达2100平方米,此次投资12万元,1994年,投资5
0万元,拓宽延长了黄河四路达700米,面积4000平方米,所有道路都安装路灯。家家
通电、户户自来水。于1993年全村居民逐步迁进了水电暖全配套的住宅楼。已经建成
居宅楼7栋, 370个单元,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95平方米。全居委
会为彩电村、 电话村、空调村。有私人运输车11部,小轿车3辆,摩托车31辆。人均
年消费达2000元。
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居民对文化生活
的需要,早在1984年,就建起了文化大院。那时,大院内仅有党员之家,妇女之家、
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夜校、有线广播室及篮球场,各方面条件比较简陋。1989年,
居委会投资10万余元, 在村中心位置建起了1所初具规模的文化大院,建筑面积达11
00平方米,内设5家5室,1场1所,自居民楼建起后,某些活动项目又扩展到了居民楼,
在楼上2个单元开辟了老年乐园、 老年人活动室、人口学校和卫生室。在文化大院里
有20余张学习书桌,各种报纸30余种,书籍3000余册,科技书刊20余份;有电视录像
放扩设备,并自办节目;有康乐球、麻将、象棋、扑克等,挂置有各项制度、村企业
发展史、现状、目标等图板;有篮球、双杠;托儿所有供儿童学习的课桌20张、电子
琴、智力玩具、滑梯、压杠等。多年来,利用这方阵地,每年从不同角度举办法律知
识讲座,宣传计划生育,组织象棋、篮球、扑克比赛,儿童套圈和游艺赛、气功学习
班、老年健身班,并邀请附近厂矿、机关、医院举行篮球比赛,春节全村举行团拜活
动。该村原有小学1处,始建于1947年,1979年并入市一小。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自解放以来,村中出大专生近20个,中专生50余个。村民受教育程度均在初中以上。
多年来,居民中从未出现过刑事案件和家庭纠纷;居委会每年都评出五好家庭、好婆
婆、好媳妇、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和模范党员若干名。连续几年,计划生育率和
晚婚率均达100%。居委会卫生室设备齐全,药品充足,作为一般病情都能有效治疗。
1995年又购置了心电图测试仪和先进的血压测量表,及时对居民,尤其对老年人查体
测压,做到了对病情的预防和治疗。
居委会每年都拨专款数10万元,用于居民的各项福利事业和各种公益积金。如教
育集资、优抚费、独生子女费、医疗卫生费、文体活动费、治安费、民兵训练费、灭
鼠消杀费及水费等等。为居民加入养老保险,居民男满55岁,女满50岁者,每月领取
养老金95-185元,过节时、外加补助费100元。全体居民无论老少生活都有充分保障,
人人安居乐业。居委会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青年、妇女等工作都做出了显著成绩,
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居委会妇代会1996年曾被地区妇联誉为“先进妇代会”;
1996年获山东省人事厅、文化厅“农村文化先进集体”称号,被地区精神文化建设委
员会树为“文明小区示范点”。

人物
赵玉华 男, 汉族,1956年古历5月20日出生于康家村一个中农家庭。1974年从
北镇中学高中毕业后,在本村务工,1974年至1975年任生产队长,1975年至1990年任
民兵连长,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至1992年任支部副书记,1991年始任
居委会主任,1993年起担任支部书记至今;1995年获大专文凭,同年兼任康华实业总
公司总经理,1994年获经济师资格证书。
赵玉华自担任领导责任20余年来,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辛勤工作,
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工作扎实。他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踏踏实实地带领康家居民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担任主要领导期间,扩建了轿车大修厂,使建筑队发展成为康
华建安公司,扩建了塑料厂,开辟了西郊市场;组建了铝合金门窗厂,建起了织布厂
等企业和第三产业, 使居委会固定资产达1200万元,年产值2100万元,年创利税达2
20万元,人均收入达3200元,提前使康家居委会实现了小康的宏伟目标。
赵玉华两个文明一起抓,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建起了规模可观、设备齐全的
文化大院,成为儿童、青年、妇女、老年人娱乐活动的基地。康家党支部、居委会多
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1994年被市委、市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居委会”,1
995年被市委誉为“奔小康红旗党支部” ,1995年获市委、市府“发展乡镇企业先进
居委会” ,1995年被地区乡镇企业局、人事局命名为“强企业、强村”,1994年6月
被滨州地区誉为“奔小康红旗党支部” ,1996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
996年被市府命名为“小康居委会” ,1996年获山东省人事厅、文化厅“农村文化先
进集体”称号,同年被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树为“文明小区示范点”。赵玉华本
人曾多次荣获市委、市府表彰的“模范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个人”称号,1993年
被滨州市府命名为“优秀企业家”,1995年荣获山东省优秀居委会主任。
董少俭 男, 汉族,1935年古历10月4日出生于康家村一个贫农家庭,1948年从
本村小学毕业后,回村务农,1957年至1959年任团支部书记,1964年11月加入中国共
产党,1960年至1973年任民兵连长兼任团支部书记,1973年至1983年任大队长、革委
会主任、副书记,1983年至1993年任支部书记。
董少俭几十年来,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勤奋工作,扎扎实实,老实忠厚,团结
同志,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始终和党中央
保持一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带领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在担任主要领导十余年中,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巩固了前任领导建起的轿车大修厂、
建筑队;发展运输队;上马造纸厂、塑料厂、水电暖安装队、冰糕厂、预制厂、木器
厂、精盐厂和副食加工等企业和项目。为群众共同富裕,壮大集体经济,做出不可磨
灭的贡献。 使企业总产值、利税不断上升,1993年产值达1540万元,利税达到160万
元。
董少俭两个文明一起抓,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1984年就建起了文化大院,群
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可靠保证。他所担任主要领导时的党支部、居委会,
曾多次受到过县、市政府的表彰;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模范党员”,
1992年被市府命名为“优秀企业家”。现虽已退下工作岗位,但心中总挂着集体事业,
不断为居委会的工作出谋划策,贡献着自已的余热。
高洪奎 男,汉族,1934年古历12月25日出生于康家村一个贫农家庭。1953年从
王家村小学高级班毕业后,回本村务农,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起担任
村党支部书记,除中间间隔2年(1971-1972)外,一直到1983年,仅担任支部书记就达
2 2年之久。
高洪奎20余年来,克己奉公,忠于职守,辛勤工作,直率朴实,忠诚于党和人民
的事业。任职期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拓宽农田收入,种植果园,增扩菜园,
种桑养蚕等;积极发展工副业生产,为经济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其中曾组建过运输
队,建过油房、粉房、磨坊、挂面房;成立过窑场、建筑队、剁锉作坊,建起过电线
厂、汽车修配厂等工副业。建筑队现已发展为康华建安公司;汽车修配厂已发展成为
滨州市市西轿车大修厂,现在都是康家居委会的重点企业。他在康家村以农业为主的
经济,向以工副业为主的经济转型中的贡献,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他在政治上自觉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率领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
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高洪奎在20余年的任职期间,康家的总体工作曾多次受过县委、县府的表彰;其
本人多次被评为“积极分子”,“标兵”、“劳动模范”、“五好党员”等荣誉称号;
他始终谦虚谨慎,不吃老本,鼓励年轻人好学上进,支持年轻人的工作;虽然年老退
位,但时常对居委会工作过问关心,继续贡献着自已的才智。

历届党支部负责人一览表

┌──┬───┬──┬────┬─────┐
│届次│姓名 │性别│职务 │任期 │
├──┼───┼──┼────┼─────┤
│一 │高法荣│男 │支部书记│1957-1958 │
├──┼───┼──┼────┼─────┤
│二 │高洪奎│男 │支部书记│1959-1970 │
├──┼───┼──┼────┼─────┤
│三 │康俊歧│男 │支部书记│1971-1972 │
├──┼───┼──┼────┼─────┤
│四 │高洪奎│男 │支部书记│1973-1983 │
├──┼───┼──┼────┼─────┤
│五 │董少俭│男 │支部书记│1983-1993 │
├──┼───┼──┼────┼─────┤
│六 │赵玉华│男 │支部书记│1993- │
└──┴───┴──┴────┴─────┘

解放后村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期 │
├───┼──┼────┼──────┤
│刘克良│男 │村长 │1945.6-1954 │
├───┼──┼────┼──────┤
│刘同春│男 │村长 │1955 │
├───┼──┼────┼──────┤
│刘克俭│男 │社长 │1956 │
├───┼──┼────┼──────┤
│康俊歧│男 │大队长 │1957-1970 │
├───┼──┼────┼──────┤
│赵玉环│男 │革委主任│1971-1973 │
├───┼──┼────┼──────┤
│董少俭│男 │革委主任│1973-1983 │
│ │ │大队长 │ │
├───┼──┼────┼──────┤
│高洪顺│男 │居委主任│1983-1991.5 │
├───┼──┼────┼──────┤
│赵玉华│男 │居委主任│1991.5- │
└───┴──┴────┴──────┘

专业技术人员一览表

┌───┬──┬──┬───┬───┐
│姓名 │性别│年龄│职务 │职称 │
├───┼──┼──┼───┼───┤
│赵玉华│男 │42 │总经理│经济师│
├───┼──┼──┼───┼───┤
│苏颖生│男 │51 │厂长 │经济师│
├───┼──┼──┼───┼───┤
│董方明│男 │44 │厂长 │工程师│
├───┼──┼──┼───┼───┤
│董立华│男 │45 │厂长 │经济师│
├───┼──┼──┼───┼───┤
│赵玉环│男 │51 │队长 │工程师│
└───┴──┴──┴───┴───┘

续表
┌───┬──┬──┬────┬─────┐
│姓名 │性别│年龄│职务 │职称 │
├───┼──┼──┼────┼─────┤
│刘增光│男 │44 │生产厂长│工程师 │
├───┼──┼──┼────┼─────┤
│董永会│女 │58 │厂长 │会计师 │
├───┼──┼──┼────┼─────┤
│张成兴│男 │48 │主任 │助理工程师│
├───┼──┼──┼────┼─────┤
│周坤昌│男 │38 │主任 │助理工程师│
├───┼──┼──┼────┼─────┤
│苏幼军│女 │46 │主任 │助理统计师│
├───┼──┼──┼────┼─────┤
│康学礼│男 │42 │主任 │助理工程师│
├───┼──┼──┼────┼─────┤
│刘增成│男 │42 │主任 │助理工程师│
├───┼──┼──┼────┼─────┤
│赵金荣│女 │58 │会计 │经济师 │
└───┴──┴──┴────┴─────┘

革命烈士英名录

┌───┬──┬──┬───┬────┬──┐
│姓名 │性别│出生│参加革│牺牲时 │职务│
│ │ │时间│命时间│间地点 │ │
├───┼──┼──┼───┼────┼──┤
│董永才│男 │1921│1947 │1951朝鲜│战士│
├───┼──┼──┼───┼────┼──┤
│董永章│男 │1930│1951.3│1952朝鲜│战士│
├───┼──┼──┼───┼────┼──┤
│李克之│男 │1933│1951.3│1953朝鲜│战士│
├───┼──┼──┼───┼────┼──┤
│高法起│男 │1931│1945 │1947莱芜│战士│
└───┴──┴──┴───┴────┴──┘

附:革命伤残军人
刘克忠二等乙级

撰稿:李振西
编辑:关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