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5&rec=39&run=13

魏家村, 位于滨州市市区西郊,东距市府驻地3公里,隶彭李街道办事处。村落
西与许家毗邻, 南靠滨州二棉厂房,东连接马家村。村落占地9万平方米,分前、后
两条东西街道,前街为规划的新街,布局整齐;后街为旧村改造。全村95%的农户住
进钢木结构的瓦房。村委会办公室和村办企业厂房座落在黄河二路西首路北,东靠滨
州二棉厂房,西邻为华英实业总公司,占地1.8万平方米,位置显要,交通方便。
魏家村于明代建村,魏氏先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山西洪洞迁徙滨州,先落
籍张八棍,后移居此地立村,以姓氏为村名。因魏家与马家村庄相连,外地习呼“魏
马二庄”。村中居民以魏姓为众,另有张、杨、杜、薛、郭等姓氏。张姓从张八棍迁
入,杨姓从黄河滩纸坊迁入,薛姓从西碾李迁此,郭姓为河北苍县人,落居北镇街多
年,于1951年迁居本村。
魏家村委会,有90户、367口人,尚有耕地60亩,人均不足0.2亩。村办企业有织
布厂、合线厂、废旧钢铁收购站、饭店等,村民多从事养殖、小手工业等。1995年全
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402万元, 利润14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392元,实现小康生活标
准,同时小康生活的其他条件也已达标。经验收,滨州市人民政府于1996年12月正式
命名魏家村为“小康村”。

步履艰难的跋涉
解放前,魏家是出名的穷村。全村60户,260口人,耕地400多亩,又加地处张课
大洼边沿,旱、涝、碱三大自然灾害严重地侵袭着农业,粮食产量很低,好年景亩产
仅百十斤,一遇比较大的灾害,甚至颗粒不收,村民大多户靠吃糠咽菜过日子,有的
常年在外扛长工、打短工;有的常年讨饭。解放后进行了土地改革,人民成了土地的
主人,生产积极性非常高涨,但一个门户一个天的小农经济仍不能战胜自然灾害。穷
则思变,共产党员魏振东等于1953年率先办起11户人家的初级农业合作社,获得比较
好的收成,每个工值1.05元。1954年冬入社的发展到44户,依靠集体的力量,战天斗
地,使农业产量由过去的亩产120余斤上升为400斤。1957年魏家所在的先锋高级联社
依靠黄河水灌溉,创出过粮食亩产800斤,皮棉超过100斤的高产记录,受到国务院的
表彰。但由于1958年后受“大跃进”、“共产风”、“浮夸风”等极“左”思潮的影
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加自然灾害的侵袭,于1960年跌入经济困难的
低谷,造成了严重的饥馑。1962年后,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
作条例(修正草案)》,对农村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了生产队,
重新调动起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又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1963年以后,
魏家大队的农业产量基本恢复到了灾前的水平。 据1956年统计:全队有粮田140亩,
亩产400斤;棉田140亩,亩产皮棉65斤。群众生活有了新的改善。20世纪60年代后期
和70年代,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干扰,农业一直徘徊不前,社员仍处在“吃粮靠供
应,花钱靠贷款”的困境。魏家大队党支部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试图走出一条农林
牧副一齐发展的路子,但由于条件所限,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真正迈
开了新的步伐。

经济起飞奔小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给农村经
济带来新的转机,注入了新的活力。1981年魏家村实行了农业体制改革,把全部土地
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农业的增产增收直接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挂起了钩,生产积极性、
主动性非常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1982年是农业承包后的第一个丰收
年,魏家村的粮田,单产超过了500斤,棉花单产(皮棉) 也在80斤以上。比承包前的
产量翻了一番。 1994年粮食单产则上升为946斤,又比1982年接近翻一番,农民开始
过上了温饱型的日子。但1982年以来,由于本村的土地连连被工厂、企业所征用,可
耕地越来越少,至1987年全村土地已由1982年的280亩下降为170亩,粮食已不能自给。
党支部、村委会解放思想,广开致富门路,先后开办起饭店、门市部、合线厂、织布
厂、 煤炭商场、废旧物资回收站等村办企业、服务业,年收入7万余元。同时,教育
村民解放思想,依据自己的特长,开办个体私营小企业和养殖业、运输业,开辟多种
致富门路, 使家家户户尽快富起来。不久村里便出现了一些专业户,计:养鸡7户、
养猪8户、养兔10户、开木工房4户,养狐狸2户,杀猪卖肉1户,煮熟肉3户,卖鱼1户、
钉鞋3户、经营水果7户、汽车运输2户,尤其村民魏振湖,靠批发零售酵母发了大财,
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户。此外,出外做工的泥瓦匠10人,装卸工41人,在乡镇企业做
工5人。 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剩余劳力都找到自己的致富门路。本村村民都已脱贫
致富,已于温饱型转入小康型。
村委会不但统一了村的规划建设,并且从集体收入中投资修整了街道,翻新了照
明线路、安装了家用自来水管等,同时还解决了农业提留、浇地等款项,减轻了村民
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自1995年,全村已实现社会总产值1402万
元,利润140万元,人均纯收入2392元,达小康生活标准,实现幅度为100%,住房、
人均生活消费量、 人口素质等小康生活指标均已达标。村委会遂于1996年6月提出小
康村验收申请。经审查,滨州市人民政府于1996年12月正式命名魏家村为“小康村”。
中共滨州地委、 行署也于1997年3月颁发“致富杯”、授予魏家村委会为“全区奔小
康致富强村”荣誉称号。

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中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很
大的改善和提高。根据上级的指示和村民的要求,魏家村委会于1983年制定实行了村
民住宅统一规划,并于旧村南开辟出一条新街。按规划建设的排房、宅基统一为东西
宽16米, 南北长20米,面积320平方米,北房五间。人均住房面积120平方米。全村9
0户, 已85户建起钢木结构的住房。另有2户建造了2层小楼。户户通电、通自来水。
村民家中的生活条件也逐步往高档次发展。据初步统计:全村已有彩色电视机80台,
加黑白电视机, 收视率达100%,其它生产用品:电冰箱30台、洗衣机40台,放像机
15部, 私人电话15部,BP机10个,大哥大10部,摩托车40多辆,汽车3辆,农用三轮
车4辆。全村人均衣食住行年消费额超过1800元,户存款额也不断增长。
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全村应受教育的少
年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率、初中入学率也已达100%,整个村民的文化素质
有很大提高。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委会投资建起了党员活动室、青年民兵之
家、科技夜校、人口学校等活动场所,引导村民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
活动。
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中建有社会治安综合领导小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
导小组、村民议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等群众组织,不断开展普
法教育、人口教育,制定了村规民约,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法制观念和人口观念,多
年来本村无恶性案件发生和违法违纪现象,无计划外生育。村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村风也随之大变。 在文明共创活动中, 涌现出一批“五好家庭”、“双文明户”和
“十星户”,好人好事也不断涌现。魏家村委会亦被彭家街道办事处授予“全方位责
任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人物
魏生祥 1945年4月1日生于魏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学文化程度。1964年起
任村民兵连长,工作积极,忠于职守,无论民兵训练,还是水利工程,都身先士卒,
勇挑重担。1965年被推选为大队长,并于本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大
革命” 期间, 仍坚持“抓革命,捉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3年任大队
(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魏生祥几十年来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团结同志,工作踏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抓住时机开办起了织布厂、合线厂等村办
企业,并引导部分村民发展成养鸡、养兔、养狐狸等专业户,使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
成为小康村。
魏生祥曾被选为滨州市二届人代会代表。在历年工作中,也一直受到乡 (街道办
事处)的表彰。
魏俊岩 生于1949年10月,为共和国的同龄人。1965年加入共青团。1969年初中
毕业后回村参加农业生产。1969年任团支部书记。1970年改任民兵连长,任职期间,
工作积极, 任劳任怨,处处以身作则,多次受到乡党委的表扬。1976年3月光荣加入
中国共产党,任大队(村)党支部副书记、大队长(1982年后改称村委会主任),至今。
魏俊岩艰苦朴素,勇于承担重任,在改革开放后带领广大群众走致富之路,大力
发展了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使魏家村成为小康村。
魏振华 生于1948年4月28日, 初中肄业。1965年冬在学校入团。1967年后,在
本村任民办小学教师11年。1979年任大队会计,至今。
魏振华工作认真, 所管财物日清月结,从无差错,深受群众拥戴。1986年5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村党支部委员并兼管计划生育工作。
魏振华忠于职守,工作稳重,秉公办事,被称为“放心会计”。他所兼管的计划
生育工作也年年被评为先进。

历任党支部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党内职务│任职时间 │
├───┼──┼────┼────┼────┼─────┤
│魏振东│男 │1909.5 │1947.10 │书记 │1947-1953 │
├───┼──┼────┼────┼────┼─────┤
│杨忠贤│男 │1908.3 │1047.10 │书记 │1954-1963 │
├───┼──┼────┼────┼────┼─────┤
│魏振歧│男 │1934.1 │1961.11 │书记 │1963-1972 │
├───┼──┼────┼────┼────┼─────┤
│魏生祥│男 │1945.4 │1965.12 │书记 │1973- │
├───┼──┼────┼────┼────┼─────┤
│魏振海│男 │1914.8 │1947.10 │副书记 │1973-1976 │
├───┼──┼────┼────┼────┼─────┤
│魏俊岩│男 │1949.10 │1976.3 │副书记 │1976- │
└───┴──┴────┴────┴────┴─────┘

解放后历任村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行政职务 │任职时间 │备注 │
├───┼──┼─────┼─────┼───────────┤
│张俊申│男 │村长 │1947-1954 │ │
├───┼──┼─────┼─────┼───────────┤
│魏振东│男 │社长 │1953-1956 │ │
├───┼──┼─────┼─────┼───────────┤
│张俊申│男 │大队长 │1957-1960 │ │
├───┼──┼─────┼─────┼───────────┤
│杜书华│男 │大队长 │1961-1963 │ │
├───┼──┼─────┼─────┼───────────┤
│魏生祥│男 │大队长主任│1964-1973 │1967年建立村级革委会 │
├───┼──┼─────┼─────┼───────────┤
│魏振海│男 │主任 │1973-1976 │ │
├───┼──┼─────┼─────┼───────────┤
│魏俊岩│男 │村长 │1976- │1982年管委会改称村委会│
└───┴──┴─────┴─────┴───────────┘

撰稿:张国梁 杨尊照
编辑:关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