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杨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5&rec=32&run=13

南杨村属山东省滨州市彭李街道办事处,地处滨州市市区南部,北距市政府驻地
2公里。 南与陈家相望,西同双庙刘、湾刘接壤,北邻舀子徐、张八棍,东界高杜、
东碾李、西碾李村。整个村落东西长230米,南北宽150米,3条东西街,1条南北街,
面积3.45万平方米。虽说3条街,实际后街的北面多园子,没几间房屋。1945年(解放
初)全村270户人家,550口人,1977年403户,1460口人,分杨、于、孙、张、刘、谢、
高、 薛、徐、战、郝、陈、宋、白、王、崔、阮17姓。人口增长率为5‰。原有耕地
2600亩,1951年地委行署搬迁来后,建窑厂、建中学征地,后来又建石油公司、冷仓
厂、四中、五小等征地,一次又一次,1996年只剩400亩农田,200亩果园。现在南界
是陈家,西南角是双庙刘,西邻是滨州教育学院、滨州医学院宿舍、滨州第三化工厂,
北邻是黄河二路、市肉联加工厂、路面工程处、塑料工业公司,东邻地区交警支队、
市第五小学、市第四中学、气象站、财政干校,黄河一路村中纵穿,张肖堂干沟村西
横过。
杨家立村于明初。最先曲姓先祖由直隶枣强迁此落居,村名叫曲家。后来曲姓人
绝了。在此落居的杨姓人,认为曲家绝户是村址犯病,便离开老村,东移建新村,更
名杨家。因村南村北的大道出村之后都拐个大弯,看去象个辘轳把。因此,外人称其
辘轳把杨家。

艰难的道路
新中国建立以前,杨家是个穷村。好地不多,盐碱地不少,而且好地多集中在几
个大户手中。就是大户,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缺乏水浇条件,长期处于封建的小农经
济状态,风调雨顺夏秋两季1亩(大亩)能收两口袋(300斤),就算不错的年景;遇上旱、
涝、虫、雹自然灾害,2亩收不上一口袋(150斤),更别说贫穷人家的孬地。村里人多
种高粱谷,净粮不够糠来凑,村民常年高粱饼子掺糠菜吃,糠菜太多粮太少,蒸不起
来两手捧,叫糠饽饽。村穷,打短工的多,当长工的也不少。心灵手巧有点本钱的户
搞副业:村里有家粉房,有家用麦穰做草纸的,有几家生麦芽、棒子芽熬糖稀的;没
本钱的用黄泥烧娃娃哨--只花力气不花本。娃娃哨是乡间最普遍的儿童玩具,各地的
货郎担子都来趸。质量好,货源足,杨家的娃娃哨倒是出了名,货郎贩子们竟然销往
潍坊、胶东等地。这样,村里做娃娃哨的发展起来,从一两家发展到20几家。然而这
是穷汉子手艺,发不了财,解不了贫。日本鬼子占蒲城、北镇以后,日伪不断出来骚
扰、抓人。村里有5名汉子卖华工(1斗红高粱1个人),4名死在东北,只有1人活下来。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成立。土地改革破除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
成为土地的主人。镇反以后社会安定,村民生产热情高涨,且出现男女识字班,掀起
学文化的热潮。1952年农民组织互助组,杨家村有几十个;1955年组织农业合作社。
入社户数多,一个社不好管,就分东社、西社,东社叫新建农业合作社,西社叫丰收
农业合作社。1956年,全村农民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这几年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生产形势好,粮棉都有增产。大多数农户能吃净面子干粮,吃糠的户不多。1957年,
全村生产总值达20万元,每个工值1.2元,人均收入180元。收入增加,生活好转,村
里大牲畜增加,学生增多,出来一帮接一帮。可惜好景不长,1958年“一大二公”大
刮共产风、浮夸风。大兵团作战,盲目合并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破坏性严重,更严重
的是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责任感。再加连年遭遇自然灾害,各项生产降到合作化
以来的最低水平。1960年大饥荒,一年饿死130人,农业生产陷于破产的境地。
这时候,杨家村采取了一项灵活措施:招回一些在地区建筑公司的技工,自己成
立建筑队。这样有两个好处:一能解决这些人的家庭困难,老婆孩子能够团聚;二是
带起一批建筑人才,队里可以到外头挣钱。此时地委、行署迁来不久,各机关团体都
有建筑任务,各处学校也在建设。他们不仅能承担行署礼堂的建筑,承建邮局、一所
的建筑,还到各乡去建学校、建农机站,为集体挣了好多钱。后来又给油田建房。再
加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对农村政策进行调整,基
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小队,大刹不切实际的共产风、浮夸风,农村经济才得以逐步
恢复。 然而,由于接连到来的“文化大革命”,杨家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发展。197
6年, 党支部班子改选,杨庆安当选村支书,杨家的经济才大步前进。杨庆安有多年
的农村工作经验,知道杨家的现状和农民的心理。上任后,他首先落实养猪政策:社
员养一头猪,卖猪以后1斤生猪奖1斤粮食,另外还补贴3毛钱。每1方肥20个工。这一
措施调动了全村养猪的积极性,一连数年杨家的年出猪量在10万斤以上。这一手不仅
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而且猪多肥多,几万方猪粪上农田。田中肥多,良性循环,粮棉
自然增产,全村粮食产量从18万斤猛增到50万斤;棉花从1.6万斤皮棉猛增为5万斤皮
棉。
可是,杨庆安清醒地看到:城建占地一年年增多,光靠农业不能真正致富。于是,
他在加强原有建筑队的基础上,谋思如何加强工副业生产。村里有个木工组,在村内
几间旧房中经营,可惜规模太小,经营多年不挣钱。市区不断扩大,家具不断更新,
木器很有前途,问题是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产品翻新出时样。于是,杨庆安任副业
大队长的时候,便采取果断举措,面对车流量大的黄河二路建木器厂,上沙发、座垫。
他任书记之后,又在木器厂上带锯,上装修工程,同时建立预制厂,承揽白铁加工,
还上了磨房。 工副业抓得好,收入直线上升:1975年工副业收入仅8万元,1976年便
升为20万元,1977年又升为40万元,至二十世纪80年代初,连年都在50万元左右。加
上农业收入,全村年产值过80万元,一个工日2元钱,人均收入500元。一个妇女拖两
个孩子,喂几头猪,再干点活,收入也能超过局级干部。以前,村民眼热当工人当干
部的;从这时起,杨家的农民收入超过了干部和工人,而且迅速拉开差距。
可惜就这时候,南杨遇上一场风浪。先是杨庆安喉癌开刀,出院以后两年没有出
门。超生户多,班子内也出现一些矛盾。乡里的企业需要加强领导,调杨庆安到经委
主持工作。只一年,他给乡窑厂出谋划策,当年扭亏转盈得利10万元;他帮建筑社上
规模, 利润当年翻一番;他帮裕华公司上大修厂院,当年盈利4万元;他主持征地14
亩,建房10多间,给后来的华英公司打下基础。人人都说他对乡里的企业发展功不可
没,可是这一年村里却出了问题:面粉厂停机,三角带让人卸了套毛驴车,万多斤麦
子养了老鼠;建筑队的木材、钢材大批流失;旅馆楼是他定的方案,他离开后却变了
样,建筑质量十分低劣……干部群众怨声载道。谁建的家业谁最痛心,杨庆安见此光
景忍受不住。他要求回村,乡里不放,他坚决要求,乡里答应了。1985年他又回村任
党支书。当官要为民作主,坑害集体怎么行?整顿。要坚决整顿。经过好一通整顿,
南杨村才算恢复过元气来。
之后,杨庆安在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丁炳兰等人的协助下,木器厂更新带锯,
盖新大门,重整厂房。旅馆重新整修,扩建,上织布厂,50台织机。建筑用土挖了坑,
正好建鱼池, 面积15亩。农业方面要加强,新建200亩苹果园。发财不能忘了下一代
的教育,投资60万元建标准小学。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多,需要有活动场所,杨家又建
敬老院。全村的道路要修整,要硬化,湾塘要砌修。家庭企业的发展需要增加变压器,
原来1台现在安4台。程控电话也要搂过来……。这些基础设施临时似乎看不到数字方
面的经济效益,实际却为今后的集体企业与个体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996年,全村总产值达2800万元,纯利为60万元,人均收入为2850元。
现在的南杨,集体企业与个体经营全面发展,经济建设与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他
们开展义务、守法、计生、和睦、敬老、教子、新风、文化、卫生、致富十星文明户
活动,建立12个村民小组,思想教育与管理监督并举。

村民生活
今日的南杨,再也不是原来的辘轳把杨家了。昔日的黄土街,如今变成4纵3横的
油漆路;早年的土坯屋,如今变成石基砖瓦房,而且独院小楼越建越多;多年的辘轳
把南北大道早不存在, 代之是大马路直挺挺四通八达。村民多种经营:经商的有200
余户, 搞建筑、运输、白铁、小型企业的有150余户,搞农业的有60户。杨家的村民
种地不交提留,村委会反倒贴补水浇、收打机械费。几个妇女搞装卸,一年也收万数
元。上百万的村民不少,几十万的村民普遍,家有十万八万的人家叫穷汉。村民生活
提高,冰箱、空调、电视机、录放机……高档家用电器普及、齐全。村委会注重公益
建设, 加强道路、水电、电讯基础建设,村民安全用水普及率100%。老式的毛驴车
早不存在, 大小汽车40多辆,小拖拉机、运输车30多辆,有的一户2部大吊车。以前
不少人外出打工, 如今不少户反倒招雇员。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生毕业率
100%, 青壮年非文盲率100%,有专业技术职称的7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30元
养老补助,病残人、五保户全部由集体供养。财力充足,部分家庭有小型娱乐歌舞厅,
户户有花卉盆景,居民区有老年健美活动场,文体生活丰富多彩。

人物
杨清修 字子真(1900-1961年) ,男,汉族,师范毕业生。国民党时期,国民党
行辕给他下聘书,请他出任国民党高青县县长,他坚决辞职,一心任教。他教育学生
热爱国家,忠国爱民。刘竹溪、孟哲生等中共党政军高干就是他的学生。一生任教,
精于书法,可惜传世不多。不求荣华,教书育人的爱国精神,深为后人传颂。
薛明枢(1910-1977年) ,男,汉族,自幼上学,青岛大学学生。在校期间,接受
维新思想。眼见中国贫穷落后,深为忧国忧民。他深知中国的官场黑暗,决意不入仕
途。回家之后,国民党县长请他当区长,他不当;日伪请他当伪区长,他更不当,埋
头从事教育事业。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请他入政协,他欣然参加,一连数届参政议
政,为滨县的建设做出贡献。晚年食道癌病故于家。
谢亮辰(1910-1985年) ,男,汉族,幼读私塾,后弃学务农,因感母病求医之难
而学医。先在“同德堂”药铺为坐堂医生,后为县立医药社医生,1958年在省中医研
究班受著名中医、省卫生厅厅长刘惠民指导,后又进省灵岩寺中医进修班深造,医道
大进,日精内科、妇科。治好不少疑难病症。1979年晋升中医主治医师。被选为省第
四届政协委员,省第五届人大代表。
于廷阳(1910--1979年),男,汉族,出生于本村贫民之家,为人正义,好为公益。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轰轰烈烈,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尤其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
军队压到黄河南岸的道旭渡口,与敌人一河之隔的北镇地面形势十分紧张。地主还乡
团不断蹿回来,这里杀干部,那里绑村长,黄河北岸各村人心不稳。这时候,于廷阳
经得住严峻考验,积极组织村民搞土改、拥军抗敌。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
国后,他一直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村里的干部组织村民大生产,卖公粮,动员村民抗
美援朝大捐献、优秀青年上前线。工作出色,被提升李杨乡乡长,1957年办大社,他
又从乡里回来当社长兼书记,直到1963年。1979年病故。
杨庆安 男,汉族,1935年出生于本村贫苦家庭。完小生,1951年参加银行工作。
聪明、能干。1957年9月份响应号召“支援农业”,申请回乡。1958年元月正式回乡,
干了高级社会计。当年秋季大兵团作战的共产风刮来,北镇公社组织各村男女下河滩。
此时正值收秋,棒子、豆子一地,杨庆安组织妇女抢收,没去大兵团;上头平调杨家
的万元现金,他也没给。地委书记主持拔他的白旗,好一通批判,撤他的职。幸好不
久下来《党内通讯》,毛泽东及时纠正不正之“风”,又给他平了,仍然恢复他的会
计职务。1963年他当队长,正确对待“四类”人物,一些人起哄要整他,社教工作队
要撤他;可是开了3次社员大会,选了3次,仍然他的票最多,没选下来。1974年“纳
新”,1975年“转正”,为中共正式党员,当年被选为支部副书记,1976年成为支部
书记。这时的杨庆安,才有施展抱负的好机会。他一手抓农业,一手抓村办企业,把
一个小小木工组移向黄河二路,上大带锯,上座垫,上沙发,上木器,产品销往东北、
新疆;接着又建预制厂、汽修厂、白铁加工制造厂,占领本地建筑、维修市场。进入
二十世纪80年代, 以中原宾馆为中心,配有20间门市,发展第三产业,内建8 0亩的
生产、经营大院。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集中财力建学校,办公益,搞基础设施建设。
他以务实出名,最反对虚饱涨闷吹牛皮,40年来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步步经得
住时间的检验。现在杨家几千万元的家业是靠多年的创业积累,没有一分钱的银行贷
款,没有一分钱向村民借款。

历届党支部负责人一览表

┌────┬───┬─┬───┬───────┐
│届次 │姓名 │性│职务 │任职年限 │
│ │ │别│ │ │
├────┼───┼─┼───┼───────┤
│第一届 │徐明亮│男│党小 │1947年至1949年│
│ │ │ │组长 │ │
├────┼───┼─┼───┼───────┤
│第二届 │于廷阳│男│党支书│1950年至1958年│
├────┼───┼─┼───┼───────┤
│第三届 │孙清云│男│党支书│1959 │
├────┼───┼─┼───┼───────┤
│第四届 │杨庆文│男│党支书│1960 │
├────┼───┼─┼───┼───────┤
│第五届 │于廷阳│男│党支书│1961年至1963年│
├────┼───┼─┼───┼───────┤
│第六届 │张春华│男│党支书│1964年至1975年│
├────┼───┼─┼───┼───────┤
│第十届 │杨庆安│男│党支书│1976年至1983年│
├────┼───┼─┼───┼───────┤
│第十一届│于秀同│男│党支书│1984年 │
├────┼───┼─┼───┼───────┤
│第十二届│杨庆安│男│党支书│1985年至今 │
└────┴───┴─┴───┴───────┘

解放后村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期 │
├───┼──┼─────┼───────┤
│杨延田│男 │村长 │1946年 │
├───┼──┼─────┼───────┤
│薛先亭│男 │村长 │1947年至1948年│
├───┼──┼─────┼───────┤
│杨希忠│男 │村长 │1949年 │
├───┼──┼─────┼───────┤
│徐明亮│男 │村长 │1950年至1953年│
├───┼──┼─────┼───────┤
│张春辉│男 │社长 │1954年至1959年│
├───┼──┼─────┼───────┤
│谢光和│男 │社长 │1962年至1964年│
├───┼──┼─────┼───────┤
│刘敬孝│男 │革委会主任│1972年至1973年│
├───┼──┼─────┼───────┤
│杨庆安│男 │大队长 │1974年至1975年│
├───┼──┼─────┼───────┤
│刘敬和│男 │大队长 │1976年至1984年│
├───┼──┼─────┼───────┤
│杨和平│男 │村主任 │1985年至1987年│
├───┼──┼─────┼───────┤
│丁炳兰│女 │主任 │1988年至今 │
└───┴──┴─────┴───────┘

专业技术人员一览表

┌───┬─────┬─────┐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
├───┼─────┼─────┤
│徐继文│助理会计师│南杨村委会│
├───┼─────┼─────┤
│孙爱林│助理会计师│南杨村委会│
├───┼─────┼─────┤
│刁惠芹│助理会计师│南杨村委会│
├───┼─────┼─────┤
│谢新芳│助理会计师│南杨村委会│
├───┼─────┼─────┤
│刘文海│助理会计师│南杨村委会│
├───┼─────┼─────┤
│杨其忠│会计员 │南杨村委会│
├───┼─────┼─────┤
│王桂珍│会计员 │南杨村委会│
└───┴─────┴─────┘

革命烈士英名录

┌───┬──┬────┬────┬──┬──┐
│姓名 │性别│出生年月│牺牲时间│职务│地点│
├───┼──┼────┼────┼──┼──┤
│于廷舜│男 │1918年 │1948年 │班长│上海│
├───┼──┼────┼────┼──┼──┤
│杨家峨│男 │1926年 │1948年 │班长│四平│
└───┴──┴────┴────┴──┴──┘

附:荣残军人
康福祥三等乙
刘景孝三等乙
杨绥忠三等乙
孙国祥三等乙
杨其共三等乙
杨随忠三等乙

撰搞:段剑秋
编辑:关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