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张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5&rec=29&run=13

北张村位于市政府驻地北偏东4公里,市东办事处驻地北1.5公里处。北靠胜利石
油管理局油建二部机关, 南邻郭集村,东依秦台干沟,西临205国道。交通方便,地
理位置优越。 整个村落南北长约330米, 东西宽约370米, 面积约12.21万平方米。
1996年全村74户, 289人,耕地面积224亩。村民分张、王、李、郭4个姓氏,其中王
姓占75%左右。晚婚晚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3‰。
北张村之由来,传为张姓先祖于明初自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名小张村。因此处地
势低洼, 又名洼张;本世纪50年代中期,又因与本县几个张家村重名,改称北张。1
985年建村民委员会属滨州市市东街道办事处管辖。
1996年, 全村从业人员180人,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者70人,年产值
400万元;从事农业者80人,年产值30万元;从事第三产业者30人,年产值120万元;
全年总产值550万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

贫穷落后的农业经济
解放前,该村处于封建的小农经济状态,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村民
靠种几亩薄田,交了各种苛捐杂税去后,所剩无几。为了维持生计,有的村民只好学
一点手艺,如绑笤帚、编茅囤子、蘸糖葫芦等,做一点小本生意,艰难度日。1945年,
本地从日伪统治下获得解放。 那时, 全村有606亩土地,160余口人。粮食亩产不过
180余斤, 棉花亩产皮棉不过10余斤,70%以上的户不能维持一年的生活。在中国共
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1946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农民真正
成了土地的主人。随之于1953年本村办起了互助组,1955年办起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
社,1956年升为高级农业合作社,农民开始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农业生产开始迅速发展。到1957年,全村总产值可达3
万元,每个工值0.50元,人均收入达80元。1958年以后,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大办
人民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大兵团作战,浮夸风、共产风,大跃进一时泛滥成灾,严
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生产严重违背客观规律。结果
导致了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食堂关门,村民陷入挨饿的境地。1960年,
农业经济几近破产,工值只有0.08元,多数村民在死亡线上挣扎。1961年以后,党的
农村工作政策开始调整,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同时
分给村民一小部分自留地、保本田,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工值升到0.37
元,人均收入达到90元。1966年以后的10年“文革”时期,党组织陷于瘫痪,生产受
到严重冲击,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家庭副业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受到批判,整个农
村经济发展极为缓慢。1970年,工值为0.56元,人均收入达120元。

改革开放之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过去的左倾路线逐步得到纠正,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
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路线日益深入人心。1980年,北张实
行了联产承保责任制,把土地分给农民自主经营,重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
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到1984年,粮食亩产达到1000斤,棉花亩产达到114斤皮棉,
农业总产值达到近20万元, 加上工副业收入,每人平均纯收入达450元。村民的温饱
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该村地处胜利油田开发区,自70年代,随着油田的开采和建设,土地被逐步征用,
1987年胜利石油管理局油建二部一次即征用该村土地115亩。 自此以后土地锐减。单
纯依靠土地来维持生计的传统观念在现实面前受到严重挑战。要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迅速走上小康之路,必须另找门路。在这种形势下,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分析,研
究了这一严峻事实,认为土地虽然少了,但是油田机关的建设和工矿人员的大量增加,
给北张村提供了一个发展工商业的大好机遇。鉴于此,党支部、村委会便广泛发动群
众,鼓励村民解放思想,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抓住天时地利,抓住这
一大好机遇,积极发展个体经济,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本来该村在历史上
就有作小买卖的传统习惯,多数村民过去经营过笤帚、糖葫芦、茅囤子等。党的经济
政策一放宽,党支部、村委村一号召,村民群起响应,很快投入经济大潮。几年间,
发展到经商者7户、 饮食业10户、理发业2户,家电、车辆维修业6户、运输业18户、
建筑业者40人, 面粉厂1家,瓜子厂1家,还有养渔场4个。绝大多数农户在耕种土地
之外都兼营工商业, 收入大增。至1990年,全村各项产业总产值达150万元,人均纯
收入达950元;1996年底总产值达5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基本实现小康。

村民生活
经济的快速发展, 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1977年全村就通了电;198
7年每户都通了自来水; 村内街道都铺了沥青路面。砖瓦混石结构的民房建筑已普及
到每一户,并有的户建起了楼房,人均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全村村民拥有彩电
25台,黑白电视50台;冰箱20台,洗衣机50台,个人电话20部,摩托车25辆;个人运
输卡车10部,拖拉机10部;村民年人均消费额为1800元,其中肉蛋消费人均30公斤;
全村个人存款数额达150万元,户均2万元。
为了加强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村内建有小学1处,适龄
儿童入学率达100%;卫生室1处,医疗设施齐全,一般常见病的治疗不用出村;文化
活动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各1处,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所有水电费、
提留款一律由集体负担;村民满60周岁以上者,按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30元;为了鼓
励学生学习, 凡考上大中专学校者,每人奖励500元;应征入伍者,每年给家属补优
待费300元。 村民遵纪守法,安居乐业,多年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社会综合治理效
果显著,多次获市、办事处的表彰。1996年党支部被市委评为五好党支部,全村被命
名为小康村。

人物
王洪祥:男,汉族,1930年10月出生在北张村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庭贫寒,只
上过几年小学,便辍学在家务农。本地解放后,积极参加党和人民政府的各项工作,
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任本村大队长,1965年任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1987年任党支部书记至今。
自参加党的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村里的主要负责人,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带领全村人民努力创造条件,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在
各项工作中,积极热情,讲究实效,任劳任怨,廉洁奉公。对党忠心耿耿,作风正派,
艰苦朴素,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模范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为了带领全村人民共奔小康,断然关闭了自己经营的海产、土产门市部
(年纯收入近万元),回村担任支部书记,制定了全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规划。发动全
村村民解放思想,消除顾虑,积极投入经济大潮,发展个体经济。从大局出发,舍弃
了自己个人利益,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进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的工作中。为了发展
经济,他亲自为村民排忧解难,亲自到上级单位,邻近村队、工矿企业做工作,跑关
系,协调上下级关系,村际关系,工农关系,以取得各界的支持,为本村经济的腾飞
铺平道路。在他的号召和支持下,全村绝大多数村民在耕种土地之余,利用毗邻油田
工矿机关的有利条件,经营起了第三产业、建筑、运输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996年实现总产值550万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提前进入小康。由于他的出色工作,
成绩显著,1995年,在全市万名党员奔小康活动中,被市委授予党员标兵称号,1996
年被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历任党支部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职年限 │
├───┼──┼────┼─────┤
│王成吉│男 │支部书记│1958-1963 │
├───┼──┼────┼─────┤
│王洪田│男 │支部书记│1964 │
├───┼──┼────┼─────┤
│王洪祥│男 │支部书记│1965-1966 │
├───┼──┼────┼─────┤
│王洪文│男 │支部书记│1967-1986 │
├───┼──┼────┼─────┤
│王洪祥│男 │支部书记│1987- │
└───┴──┴────┴─────┘

解放后村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职年限 │
├───┼──┼───┼─────┤
│张德利│男 │社长 │1955-1956 │
├───┼──┼───┼─────┤
│王洪祥│男 │大队长│1958-1964 │
├───┼──┼───┼─────┤
│王洪泽│男 │大队长│1965-1968 │
└───┴──┴───┴─────┘

续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职年限 │
├───┼──┼─────┼─────┤
│王成吉│男 │大队委员 │1967-1986 │
├───┼──┼─────┼─────┤
│张德利│男 │大队委员 │1967-1986 │
├───┼──┼─────┼─────┤
│张军 │男 │村委会主任│1987- │
└───┴──┴─────┴─────┘

专业技术人员一览表
┌───┬──┬──┬─────┬───────┐
│姓名 │性别│年龄│职称 │工作单位 │
├───┼──┼──┼─────┼───────┤
│王秀军│男 │45岁│工程师 │乡建筑公司 │
├───┼──┼──┼─────┼───────┤
│王秀田│男 │44 │工程师 │乡建筑公司 │
├───┼──┼──┼─────┼───────┤
│王树影│男 │42 │会计师 │乡建筑公司 │
├───┼──┼──┼─────┼───────┤
│王庆昌│男 │48 │工程师 │乡建筑公司 │
├───┼──┼──┼─────┼───────┤
│王振岭│男 │48 │工程师 │市第一建筑公司│
├───┼──┼──┼─────┼───────┤
│王随昌│男 │24 │工程师 │乡建筑公司 │
├───┼──┼──┼─────┼───────┤
│王树钦│男 │43 │助理工程师│乡建筑公司 │
└───┴──┴──┴─────┴───────┘

革命烈士名录
李增来,1929年生,战士,牺牲时间地点不详。

撰稿 编辑:关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