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5&rec=26&run=13

辛家村位于滨州市市区东郊,西距市府驻地3公里。村落占地3万平方米,夹于黄
河五路东首与黄河六路东首中间,西与任铁匠村毗邻,东为规划中的环城公路,遥对
梁才乡的周马、崔魏二村。处市东开发区规划内,隶滨州市市东街道办事处。
辛家村旧有黑、许两姓“坐地户”,村名失考。明洪武二年,辛姓先人从河北枣
强迁来立居。辛姓繁衍生息,人口众多;而许姓绝嗣,黑姓迁崔傅刘,遂以辛姓为村
名。另有高、王、刘、边、孙等姓村民,皆为附亲迁入,其中,高姓从高杜迁来,王
姓从原廉家庙(村址位任铁匠村南,村名注销)迁来,两姓迁入时间较早,户数较多,
余为单姓单户。
辛家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木工专业村,旧村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街道,一户错
一户,形如锯齿,象征着祖祖辈辈从事木工专业。自1990年实施村民住宅的统一规划
后,首先开通南北大街,并在原村以北开始新的住宅安排,现已按统一规格建成80多
户砖瓦新房,呈现一派新农村景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辛家村在各级党委和本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靠党的富民政策,
坚持走以农为主、工副业为辅的路子,发挥了木工专业村的优势,改变了村的穷困面
貌,走上了小康之路。
辛家村现有128户, 477口人, 党员15名,预备党员4名,有可耕地350亩,人均
0.75亩,村民除从事农业生产外,户户从事木工业个体经营,近年转向运输、饲养、
商业等多元化个体经营活动。1995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192万元,利润61.4万元,
人均纯收入2297元,实现小康生活标准。1996年又有新的增长。
辛家村自1994年以来,为地、市两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辛家村党支部亦多
次被市委授予“奔小康红旗党支部”荣誉称号。

步履艰难的奋斗
解放前辛家村四周大地碱化,农作物产量很低。村中两个地主所置的地都在十里
开外,广大贫苦的村民单靠几亩碱烂土地难以度日,为了生存,勤劳的辛家人个个练
就一身精湛的木工手艺。就这样,代代相袭,成为闻名的木工专业村,与任铁匠的烘
炉, 沙家的打绳业齐名。解放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194
7年,辛家村102户,325口人,有土地1340亩,人均4亩;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很高,村
民生活初步得到改善。1954年在农业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农业初级合作社,开始
十几户,当年发展到22户。社员们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使粮、
棉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每个工值达1.20元,家家分足了口粮,分到了现金。1
956年初级农业社转为高级农业社, 本村分两个生产队。由于大搞水利工程,引黄灌
溉。 1957年取得农业大丰收, 每个工值增为1.45元。但由于受1958年“大跃进”、
“一平二调” 等“共产风”的极左影响,本村远距离的上等好地被“平调”出300多
亩,剩下的多为盐碱地、沙地,不但严重挫伤了本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在“三
年困难”时间,辛家受害尤重,曾造成惨痛的生活饥荒。
1962年后,农村人民公社对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纠正了“一大二公”的错误,
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重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经济逐步得到
恢复和发展。至1964年,辛家大队的粮食作物已由原来的亩产几十斤,增为200多斤;
棉花产量也有相应的提高。社员生活稳定、情绪高涨。1964年至1966年春节,本村都
组织了文艺活动,举办了传统的龙灯、高跷活动。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使刚刚有所抬头的农村经济,再度受到破坏。在
“割资本主义尾巴”中,辛家村的工副业项目和社员家庭手工业也被一刀切除。自此,
辛家大队已完全陷入“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俗曰“一
沙、 二毕、 三张课,辛家的日子没法过”,由木工专业村变为出名的“三靠村”。
1971年,党的基层组织恢复职能,辛家大队在各级党委和本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大搞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整修了台田、条田、治沙治碱300多亩。在工副业上,排除了重
重干扰,将零散的木工人员组成一个副业队,并上了烘炉、电焊、电磨等项目,当年
收入3万多元, 不但解决了部分生产费用,而且帮助社员解决了购粮、买炭等生活之
需。1973年新盖厂房11间,扩大了经营项目。1974年购置了变压器(30千伏安),为全
村架上了电线,户户安装了电灯。1975年工副业扩大再生产,又在村北新建厂房20多
间,购置电刨子、电锯、套丝机等生产设备,提高了工效和产品质量,产品不但在当
地畅销,而且远销胜利油田和新疆等地,木工专业村的名声再度远扬。这为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经济起飞奔小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对内搞
活的方针政策给农村带来新的转机,注入新的活力。辛家村党支部认真贯彻执行了党
对农村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率先于1980年实行了农业承包责任制,把全部可耕地按
人口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党支部、村委会由领导型变服务型,在粮、棉种植上,推
广优良品种,科学种田上给以指导,对提水工具、水渠运用上给以统一调配,有力地
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1981年是实行农业生产责任承包后第一个丰收年,全村有粮田
377亩,平均亩(小麦、玉米两季) 达720斤,较承包前1979年的亩产220斤翻了三番;
有棉田320亩, 亩产皮棉72斤,较1979年的亩产皮棉10.5斤,翻了近十番。党的富民
政策充分调动起了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困挠了十几年的吃饭问题一年就得到了
解决,并开始向国家做出了贡献。在农业持续增长的同时,由于兴修水利、公路、企
业征用等原因, 辛家村的可耕地也不断下降,至1995年已下降为350亩,较1980年的
697亩, 将近少了一半,而人口稍有增长,这就迫使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上,
保证稳产、高产。村党支部为使全村农田的灌溉不受黄河水断流的制约,遂于1992年
投资2.5万元, 动土3万多立方米,将村东的碱洼地改造成一座可蓄水3万立方米的水
库,就是在黄河水断流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全村的农田普灌一遍,从而保证了粮作物
的稳产、高产。
1990年, 粮田280亩,亩产400公斤,总产112吨;1992年,粮田309亩,亩产622
公斤,总产132.6吨;1994年,粮田310亩,亩产557公斤,总产173.7吨;1996年,粮
田300亩,亩产684公斤,总产205.2吨。
在农业实行责任承包制后,辛家村的工副业生产亦主动放开,充分发挥木工专业
村的优势,将个体经济搞活。村党支部抓住机遇及时向村民输送市场信息,为使产、
购、销一条龙,提高工效,村委会专门建立了一个服务班子,实行统一购料,统一产
品规格要求、统一价格销售,搞得火火腾腾,集体经济和个体收入不断增长,村民的
生活水平开始由温饱型步入小康型。1988年滨州电视台报道了辛家村的事迹,在社会
上引起很大关注,外地不断来专车收购辛家村做的家具。党支部、村委会为扩大生产
规模, 多方筹集资金,投资4万多元,更换100千伏安大变压器,更换3户用线路,并
整修了街道,铺成了炉渣路面。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个体经营也同样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辛家村党支部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及时引导村民解放思想,
改变传统观念,改变单一的木工专业的格局,使村民的个体经济走向多元化,以尽快
拓宽致富之路。在这方面,党员、干部率先示范,身体力行,成为闯新路的带头人。
至1995年, 全村128户人家,除坚持木工专业的个体户外,陆续出现:养鸡户16个,
养猪户18个,个体运输户25个(其中汽车13辆、拖拉机和机动三轮10辆),另有养蘑菇
的2户,开办纺织、食品小型企业的5户,从事批发和零售商业活动的12户;贩卖蔬菜
的2户,不定期劳务输出的20余人。村民们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致富门路,
路子越走越宽,创造的社会产值也越来越高。1995年全村已实现社会总产值1192万元,
利润63.4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297元,实现小康程度100%。
辛家村是地级“精神文明” 先进单位, 其事迹1996年11月19日《大众日报》和
《滨州日报》都作过专题报道。凡到过辛家村的人都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无论是大街、
深巷,还是每个农户的老宅、新院,都清扫得干干净净,用过的东西摆列有序。这种
卫生习惯决非一短期可成。这是党支部多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之一。自改革开
放以来,辛家村党支部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精神文明,双管齐下,从不放松。随着社
会形势的变化,党支部开展了多种类型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对村民进行普法教
育、人口教育、尊老爱幼教育、卫生教育等。自1995年率先开展了“十星文明户”的
创建,按着义务星、守法星、计生星、敬老星、教子星、和睦星、文化星、卫生星、
新风星、致富星的具体要求,户户对照检查。1996年全村128户,已有102户被评为十
星户, 12户被评为九星户,6户被评为八星户。通过多年来的精神文明共创活动,形
成了一种新型的村风民俗。多年来,本村无犯罪、无违纪、无偷盗、无上访现象发生,
而形成一种家庭和睦、 勤劳致富; 邻里相助,尊老敬贤;讲卫生,树新风的民情。
1995年地、市两级都授予辛家村村委会“精神文明”匾牌,以示褒奖。
鉴于辛家村委会各项小康生活标准业已达标,滨州市人民政府于1996年12月正式
命名辛家村为“小康村”。

村民的物质、精神生活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辛家村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首先是住房问题。根据上级的指示和村民的要求,辛家村党支部、村委会于1990年重
新修订和实施了新的住宅规划,对旧村进行了全面改造。他们首先开通了一条南北大
街,将黄河五路与六路贯通起来,大大方便了村里的交通,并以这条大街为轴心,由
北而南安排新的住宅。 新住宅统一为东西宽18.5米,南北长20米,面积370平方米,
以三口之家计,人均超过120平方米。至1996年底,全村128户,已95%以上住户按规
划建成了整洁的砖木结构的新居。家家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线路。现在全村电视
机普及率达100%, 其中95%的农户都更换为彩电。其他生活用品也不断更换档次,
如沙发、茶几、衣橱等。有代表性的生活用品粗算如下:全村已有私人电话25部、电
冰箱20台、洗衣机72台、放像机35部、BP机50个、大哥大15部、摩托车32辆、汽车14
辆、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10辆。全村人均衣食住行年消费额1800元以上,其中人均动
物食品消费量不低于40公斤,实现小康程度100%。
物质生活的富裕, 使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1988年辛家村投资6万多
元,进行了校舍改造,建成砖木结构瓦房11间,重新制作了课桌凳,达到了“六配套”
标准,全村应受教育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率和初中入学率亦达100%。整个
村民的文化素质全面得到了提高。 自1980年以来,本村已有大专生6人,高、中专生
32人。青壮年非文盲率100%,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超过8年的小康值。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辛家村党支部、村委会投资建起党员活动室、青年民
兵之家、科技夜校、人口学校等活动场所,引导村民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为了加强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村中建立健全了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普法教育
领导小组、村民议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等群体组织,并制定了
“规范化管理规划”、“村规民约十条”及“十星户评选标准”等规章制度,在争创
“精神文明” 、 “先进单位”活动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好家庭”、“好婆婆”、
“好媳妇”,好人好事也不断涌现。

人物
辛成庆 1941年11月25日生于辛家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5年小学毕业后即
扎根务农,并积极参与了本村农业初级合作社的创建工作,被推任记工员。1957年加
入共青团,并当选为团支部书记。1958年任团支部书记兼民兵连长。辛成庆工作积极,
忠于职守,处处起表率作用,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1960年曾去大孤岛参与垦荒造林
活动。1961年回村,被推选为生产队长。1966年任大队长,在“文化大革命”中曾一
度受到冲击。1968年村“革委会”成立,被选为副主任。197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当选为党支部书记,至今。
辛成庆工作务实,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改革开放以来,带领村民致富,从一个
“三靠村”建成小康村,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辛成庆1987年、1992年分别当选为中共滨州市第四、五届党代会代表、中共苏郭
管区党总支委员。1991年1月被市委、市府授予“90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多次被市、乡 (街道、办事处) 推选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
1995年2月中共滨州市委授予“万名党员奔小康党员标兵”荣誉称号。
辛建民 1946年12月13日生。1962年于北镇中学初中毕业后回村务农。1964年任
大队会计,同年加入共青团。1968年兼任副业组会计,1971年至1979年任副业队队长。
辛建民工作踏实,办事公道,实干精神强。他所掌握的副业队,年年盈利,有力
的辅助了农业生产和社员的生活。改革开放后,他曾多年从事木工业和小型食品加工
业, 是致富的带头人。1984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兼会计。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1988年当选为支部委员兼村委会主任,至今。
辛建民1984年曾当选为郭集乡首届人大代表,多次被乡(街道)党委授予“模范党
员”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10月,山东省司法厅在防止民间纠纷
激化工作评比中,辛建民被评为“有功个人一等奖”。
辛学利 1950年1月13日生。 1970年于北镇中学高中毕业。1971年参军,为某部
炮兵连战士。由于辛学利不怕艰苦,努力钻研技术,在拉练、演习中成绩突出,曾被
记三等功一次,受嘉奖三次。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退伍,回村任生产队长。
1980年当选为村党支部委员,至今。
辛学利 在改革开放后,曾从事木工、养鸡等专业,是致富的带头人,曾多次被
郭集乡(街道)评选为“模范党员”和“治保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历任党支部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党内职务│任职时间 │
├───┼──┼────┼─────┤
│辛成伦│男 │支部书记│1946-1949 │
├───┼──┼────┼─────┤
│高士顺│男 │支部书记│1950-1954 │
├───┼──┼────┼─────┤
│王吉祥│男 │支部书记│1954-1959 │
├───┼──┼────┼─────┤
│辛成安│男 │支部书记│1959-1960 │
├───┼──┼────┼─────┤
│辛学民│男 │支部书记│1961-1962 │
├───┼──┼────┼─────┤
│辛学义│男 │支部书记│1962-1963 │
├───┼──┼────┼─────┤
│辛占峰│男 │支部书记│1963-1966 │
├───┼──┼────┼─────┤
│辛成庆│男 │支部书记│1971至今 │
├───┼──┼────┼─────┤
│王秀山│男 │副书记 │1971-1988 │
└───┴──┴────┴─────┘

解放后村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职务│任职时间 │
├───┼──┼──┼─────┤
│辛成伦│男 │村长│1946-1949 │
├───┼──┼──┼─────┤
│高士顺│男 │村长│1950-1954 │
├───┼──┼──┼─────┤
│王吉祥│男 │村长│1954-1955 │
└───┴──┴──┴─────┘

续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职时间 │
├───┼──┼─────┼─────┤
│高长安│男 │社长 │1955-1956 │
├───┼──┼─────┼─────┤
│辛占峰│男 │连长 │1958-1959 │
├───┼──┼─────┼─────┤
│辛成福│男 │大队长 │1960-1961 │
├───┼──┼─────┼─────┤
│辛汉金│男 │大队长 │1961-1962 │
├───┼──┼─────┼─────┤
│辛占峰│男 │大队长 │1963-1965 │
├───┼──┼─────┼─────┤
│辛成庆│男 │大队长 │1966 │
├───┼──┼─────┼─────┤
│辛绪伦│男 │革委会主任│1967-1970 │
├───┼──┼─────┼─────┤
│辛成庆│男 │革委会主任│1971-1983 │
├───┼──┼─────┼─────┤
│辛建民│男 │村委会主任│1984至今 │
└───┴──┴─────┴─────┘

革命烈士英名录

┌───┬──┬────┬────┬────┬──────┐
│姓名 │性别│出生年月│入伍时间│牺牲时间│牺牲地点 │
├───┼──┼────┼────┼────┼──────┤
│辛成平│男 │1922 │1951.3 │1951.10 │朝鲜金化战斗│
├───┼──┼────┼────┼────┼──────┤
│辛凤伦│男 │1930 │1946 │1949 │淮海战役 │
└───┴──┴────┴────┴────┴──────┘

撰稿:张国梁
编辑:关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