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铁匠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5&rec=25&run=13

任铁匠村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市东街道办事处东南部, 西距市政府驻地2公里,与
乡政府驻地相距3公里,村落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总占地面积为45000平方米。
它东邻辛家村,西与崔傅刘村相接,南与苏家村相邻,北接滨州地区化工厂(新厂)。
1 996年全村共有283人,100户,分任、高、刘、李、张、王6个姓氏,其中任姓占全
村人口的95%以上, 现有耕地面积80亩,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3亩,人口自然增长率
呈现负增长。这里地处滨州市郊且位于开发区内,市黄河六路横穿村中心并与渤海一
路在此相会,交通便利,位置优越,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任铁匠村由来已久。据传古时(年代不详)曾有一陈姓坐地户在此居住,称陈家庄。
后陈姓因跟随他姓而移姓改名,从此陈姓绝嗣。直到1369年(明朝洪武二年)任氏祖先
由河北枣强迁至于此,始称任家村。其后因家家户户以打铁为业,又以此改称任铁匠
村, 相沿至今。1981年建立任铁匠村民委员会,下辖4个村民小组,今隶属市东街道
办事处。
1996年全村从业人口120人, 其中从事工业的有120人,工业产值达600万元,全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0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

在苦难中挣扎
建国前,任铁匠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全村只有150人,除3户富农外,其余
全是出身贫苦的农民,他们同无数成千上万的受苦人一样经受了生活百般磨难,终年
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本村地处盐碱地带。 全村所有土地245亩,其中有85%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土
质差,农业收入微薄,况且全村近一半的土地霸占在富农手中,绝大部分农民耕种着
贫瘠而极少的土地,加之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的束缚及原始落后的耕作方法,以致农
业生产得不到发展。因而他们辛苦一年,等待他们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无边的饥饿
和失望。为了维持生计,大多数农民在耕田之余靠祖辈传下来的打铁手艺而支撑生活,
也有少数人远走他乡充当华工,为了生存,他们饱尝了生活的各种辛酸,苦苦地挣扎
着,直到1949年全村年亩产粮食(含杂粮) 为100斤,亩产皮棉12斤,全年国民生产总
值仅1000元,人均纯收入只有20元。

农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后, 任铁匠村在党的领导下从1954年开始创办了互助组,参加农户8个,19
55年创办“永增”初级社时,入社农户增到10个,1956年高级社后,全村农户均已加
入。此时农业生产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合作化运动使广大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村领导干部积极发
动广大农民新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使原有的245亩土地增加到304亩),为此全村
粮棉产量有了明显提高, 1956年亩产粮食达150斤,亩产皮棉达30斤,全年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1万元(含副业) ,工值0.18元,人均纯收入为25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
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 粮棉产量明显下降,到1960年全年亩产粮食仅110斤,亩产
皮棉20斤,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为5000元(含副业) ,工值为0.15元,人均纯收入为1
8元。 1962年中共中央及时地调整了农业政策,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小队,农业
生产得到了恢复和稳步发展。 1965年全年亩产粮食达到180斤,亩产皮棉达到30斤,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含副业),工值0.6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5元。在文化大革
命期间,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排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集中精力搞生产,使全村
粮棉产量直线上升,到1976年时,粮食亩产达到700斤 (其中亩产小麦200斤,玉米50
0斤) ,亩产皮棉50斤,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万元(含副业),工值0.65元,人均纯收入
达到180元,农民的生活景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全
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无限生机。1980年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把全部土地承包给农民自主经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得到了充分发
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曾连续三年(即1982年至1984年)粮棉产量喜获丰收,创出了
全村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1984年亩产粮食1000斤,亩产皮棉97斤,人均纯收入为700
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从此,全体村民真正跨入了温饱型生活的行列。然而
这个期间因滨州市的建立,加快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大量土地不断被附近单位占
用,致使土地逐年减少。到1996年全村仅剩余耕地80亩,土地的大量锐减,使他们毅
然离开养育自己的土地,走上了靠打铁致富的发展道路,从此成了名副其实的“打铁
专业村”。

打铁业的发展历程
该村的打铁业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这
项世代相传的打铁业不论从生产设备、生产技术还是生产效率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
高,与其早期的生产过程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解放前, 全村共有40户,150人,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农闲时节从事打铁业
以此来补贴家用,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家庭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由于生产工具极为落
后,(主要的有砧子、锤子、钳子、锉等),他们只能生产一些简单小型的农具及小炉
具,如铁锨、镰刀、铲子等等。然后再到集市上去卖,以此换取一点零用钱,长年累
月地靠出卖苦力维持生计,因而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这项祖传手艺未能得到提高和
发展。
五十年代中期,在党的领导下,实行了合作化运动,取消了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
模式,把其引向了集体化生产的发展轨道。1957年村里成立了第一个村办加工厂。当
时该厂占地面积3亩,有10名工人,20间厂房,主要生产设备有烘炉5台,风箱10个,
铗子、砧子等,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铗子、锨、锯等一些小型农具。1974年开始在原有
的生产基础上,村里投资1.5万元,从诸城、新汶分别购进了大型生产设备车床(1台)
机冲床(1台) ,购买了电焊机(3台),并扩建了厂房,增加了15名工人(目前共有工人
25名) 。期间主要为市印染厂,一纺、二纺、三纺皮革厂等工矿企业加工锻件产品,
品种有螺母、螺帽等,并且服务范围拓宽到小营、广饶、高青等地。设备的更新极大
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值利润也逐年增加。到1979年年产值已达到
5万元, 年纯收入达到7000元。1980年该厂承包给村民任爱国经营后,改称兴华金属
构件厂。他在现有的生产规模基础上又投资10万元,从胜利油田购进了大型生产设备
卷板机及12台电焊机(共计15台)并增加了10间厂房,使经营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期间主要为工矿企业生产各种规格的容器制品及承揽工矿企业的设备安装。服务范围
进一步扩大, 除面向本地区外,还拓宽到济南、泰安、东营等地市,年产值已达到1
00万元,年纯收入为10万元。并向村中上交承包费由6000元增加到1万元。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1997年任爱国又与地区化工局及安徽、南京等地的经商者
联合投资100万元在兴华金属构件厂院内建起了股份制企业--山东滨州汇杰化工有限
公司。目前,该厂有工人20名,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其中有一流的化工丙碳流程设备,
大型压缩机10台,锅炉1台,为了提高生产技术,他们聘请了渤海化肥厂的6名技术人
员作技术指导,主要生产丙碳等化工产品。由于全厂职工的努力,于当年10月份正式
投产,投产后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正当村办企业日益壮大之际,党的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使全体村民精神焕发,面
对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及土地日益减少的现状,村党支部书记任长虹同全体村民一道,
开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打铁致富之路。从此使全村的打铁业越办越红火。从1980年起,
不少村民就购置了空气锤、切割机、电焊机、钻床、车床磨光机等先进的生产设备,
使生产效率提高了6倍。 产品品种也不断增多,除加工农具外,还生产防盗门、建筑
施工中的铁制小推车等一些工矿企业的制作业设备,随着家庭生产规模的日趋扩大,
从1985年起,已有2户村民雇佣了工人,到1990年已发展到5户。1995年全村已有20户
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家庭打铁业的红火发展, 使全体村民的家庭收入日益丰厚,到
1996年全村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600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使广大村民真
正过上了美满富余的小康生活。为此被滨州市市委、市府命名为“小康村”。

村民生活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1983年开始村委会实行了
村民住宅统一规划。 规定每户村民宅基为东西长16.5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为2
73平方米, 5间房屋,按统一要求,村里当年投资6万余元进行第一次旧村改造,使2
0户村民搬进了砖混结构的新式瓦房。1987年村里又投资5万余元进行第二次旧村改造,
拆迁15户,并按期完成搬迁任务。1992年村委会投资40余万元,进行了第三次旧村改
造,拆迁10户。1996年村委会再次投资10.3万元,拆迁20户进行了第四次旧村改造,
截止1996年底,全村已有85户村民搬入了新居,另有5户还住上了建筑面积为500平方
米的二层小康楼。目前村民户均居住面积达200余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70平方米。
自1972年开始村里就通上了电, 1985年铺设了柏油马路,路面油漆化达400米,1990
年又安装了自来水,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的吃水用电问题。村民的家庭收入和消费不
断增加。 1996年全村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年人均
消费额达到1200元。 村民存款额达到200万元, 户均存款达到2万元。全村拥有彩电
100台, 冰箱50台,客货运输车及私人小汽车10辆,BP机20部、大哥大10部、摩托车
40辆。有50户村民安装了土暖气,15户村民安装了家庭电话,过去向往已久的小康生
活在今天已成现实。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全村适龄
儿童全部在滨州市第三小学就读, 入学率达100%。九年制义务教育已普及。村委会
还每年投资4000元, 订阅了25种报刊杂志,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村中有卫生室1
处,各种医疗设备齐全,为村民的求医看病提供了极大方便。另外村里还建有党员活
动室、青年之家、民兵之家,老年活动室等各种活动场所,并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活
动。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村中还设有计划生育人口学校,配备了具有业务能力的计
划生育专职人员,每年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定期培训,培训人数一次可达到30余人。
为此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另外向上级交纳的各种款项如教育费用、水电费、治安
管理费等等均由集体承担。
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村中设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及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不断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了村民道
德观念和法制观念。邻里关系相处融洽,村风良好,村民生活安定。在文明创建活动
中,全村就有80户跨入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行列。

人物
任长虹 男,汉族,1957年12月出生于任铁匠村的一个贫农家庭,自幼勤奋好学,
乐于助人。 在校期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65年至1969年就读于本村小学,1
970年至1972年就读于苏郭中学,之后升入王兰二中(即现在的滨州一中) ,1973年加
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74年6月高中毕业,后回村从事农业劳动。1974年12月
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并同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1991年6月曾在乡制冷安装
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任职一年,1994年兼任村委会主任至今。1990年获工程师资格
证书。
自任职以来,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村里的各项建设中去。几十年如一日,总是
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地工作着,为了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他舍小家,顾大家,时时
刻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最令人钦佩的是
自1983年开始带领全体村民克服重重困难, 曾先后4次由集体投资60余万元对旧村进
行了全部改造,共搬迁居民85户,使全体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为了圆满
地完成这项工作,他四处奔波,操碎了心,受尽了累,也毫无怨言,仍然一如既往地
埋头工作,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困难,从1990年开始就为全村通上了自来水,此后又
重新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和压力罐,确保了村民的正常用水。另外为了满足村民的用电
需要,自1974年开始,先后4次花费巨资更换了4个变压器,到1997年为止全村变压器
负荷已达到300KW, 确保了村民的用电需求。总之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各项事业都
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截止1996年底全村年国民生产总值
已达到600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全体村民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由于出色的工作,显著的成绩,几年来他曾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历任村党支部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期时间 │
├───┼──┼─────┼──────┤
│任长虹│男 │党支部书记│1974.12至今 │
└───┴──┴─────┴──────┘

解放后村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期 │
├───┼──┼─────┼───────┤
│任德发│男 │大队长 │1955-1977 │
├───┼──┼─────┼───────┤
│任秀兰│女 │大队长 │1978-1994 │
├───┼──┼─────┼───────┤
│任长虹│男 │村委会主任│1994至今(兼任)│
└───┴──┴─────┴───────┘

专业技术人员一览表

┌───┬──┬──┬───┬───────┐
│姓名 │性别│年龄│职称 │单位 │
├───┼──┼──┼───┼───────┤
│任秀兰│女 │60 │会计师│任铁匠村 │
├───┼──┼──┼───┼───────┤
│任长虹│男 │40 │工程师│兴华建安公司 │
├───┼──┼──┼───┼───────┤
│任爱国│男 │40 │工程师│兴华金属构件厂│
└───┴──┴──┴───┴───────┘

撰稿:苑立新
编辑:苑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