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5&rec=2&run=13

樊家村,位于滨州市中心区,坐落在黄河五路与渤海八路交叉处,东北隅为樊家
居民一小区,西南隅为二小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樊家原村位今黄河五路,北即今樊家一小区处,路南即地区人大、政协宿舍处,
东西长约里许, 南北不足一里。 分前、后两条街道。后街为中心街,路北房子向阳
(向东南),路南房子向阴(向西南)。因此,街道不整齐,呈锯牙形。路北房屋密集,
院小,路南房屋稀疏,院子较大。路北东起分李家胡同、大胡同、东于家胡同、西于
家胡同;路南东起有高家胡同、刘家胡同通前街,前街路南住户较少。环村有西湾、
大湾、油房湾、南湾、北湾、张磨盘湾供蓄水。有东井、西井两眼供村民饮用。
樊家村原名油房刘,系明前村。明初,有樊氏三兄弟由河北枣强迁来:一落惠民
林樊, 一落高居青蓑衣樊, 一落居此地。樊氏后人有在东北经商致富者,在村东建
“七神堂”庙一座(址在今三中操场南部),俗称樊家庙子,村亦由此易名。后樊氏迁
居东北,村名仍被沿用,简称樊家村。刘姓人丁不旺,至1950年最后一代人绝嗣。现
于、董、刘三姓,皆明初枣强移民。高姓分三支:西支于明泰昌年间从康家迁来,中
支为清嘉庆年从高家迁来,东支亦嘉庆年从北镇迁来。贾姓于清初从耿家迁来。王姓
从里则王庵迁来,时间也较早。李姓一从廿里堡迁来,一从蔡刘(旧称“李弓匠”)迁
来,时间均在清末。赵姓有二:一为明前户,一从赵家楼迁来。张姓从天王堂迁来。
孙姓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从士孙迁来。至1947年土改时,全村有于、董、刘、高、
贾、李、赵、孙、张、王等10姓,计110户,480余人。
建国后,村宅不断扩大,在村西(即今二小区处和地区建设银行处) 、村南建有3
0余户住房。
1982年建市以来,市政建设不断扩大,樊家被裹在市区,村四周的场地 (包括园
林、水湾) 逐步为机关、学校所征用,形成了“城市包围农村”的格局。经1988年与
1992年两次城市改造工程,原樊家村的旧貌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樊家居民小区
的楼群和机关、 商店。第一期迁建工程始于1988年4月,竣工于1989年12月,首先将
后街路北民宅全部拆迁, 建造起樊家居民小区。全小区分四排,建有不同规格的楼2
3栋, 其中东排6栋和东二排的一栋为樊家居民楼,共117个住户。第二期迁建工程始
于1992年4月,完成于1993年2月,对樊家路南居户全部拆迁,在渤海八路以西建起樊
家居民二小区。二小区分两排,有8栋五层楼房,安置樊家居民232个住户。至此,樊
家居委会的居民全部搬入楼房。昔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变为现实。
明、清时期,樊家村隶滨州崇德乡,东南路五保。民国初年析置漯沃乡,后改称
滨县二区,樊家隶属二区李杨乡。1945年滨县解放,原二区改称李杨区,后复称滨县
二区。樊家村隶属二区彭李乡。
1957年撤区划乡,樊家归北镇乡先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合
北镇、郑王两乡为蒲城人民公社,下设管区。樊家隶蒲城人民公社彭李管区。1966年
5月, 改蒲城人民公社为北镇人民公社。1980年改北镇公社为北镇,并升格为副县级
单位,樊家仍隶北镇彭李管区。
1982年10月成立滨州市,樊家村建居委会,为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管。

农业的艰难跋涉
樊家村地处黄河之滨,是滨县的主要粮、棉产区,可解放前这里的人民生活十分
艰难。全村110余户,480多口人,耕地不足千亩,上等地多为地主、富农占有,广大
贫下中农人均土地不到1.2亩, 连年水旱风雹虫等自然灾害相袭,靠农业难以维持生
计,村民多以打铁、结绳、织网、推磨加工等劳作来填补生活。据1946年计:全村逃
荒要饭的有18户,卖过儿女的有4户。
解放后,翻身作了土地主人的樊家村民不但在农业生产上焕发出了无比的积极性,
而且在参军、支前等运动中对国家作出过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北镇一带划为重点棉区,进一步激发起了农民的积极性。樊家村
于1953年成立了农业初级合作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经济上得
很快。1957年樊家所在的先锋农业高级联社,创造亩产皮棉过百斤、粮产(亩) 700余
斤的高产记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1958年后由于受“大跃进”、“共产风”、
“浮夸风”等极“左”路线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侵袭,也同样于1960年跌入经济困难
的低谷。
1962年以后,农村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对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 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据196
5年统计:樊家大队有棉田480亩,亩产皮棉93斤;粮田323亩,亩产328斤。人均分配
77元、 口粮170斤。 群众生活基本得到了稳定。 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由于受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农业一直徘徊不前。从1970年起,樊家大队土地不断被城镇
建设所征用,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减少,单靠农业已难以维持生计。

五个年度棉、粮产量及分配情况表
┌──┬────────────┬────────────┬──┬─────┐
│年 │棉花 │粮食 │工值│人均年分配│
│ ├──┬────┬────┼──┬────┬────┤(日)├──┬──┤
│度 │亩数│单产皮棉│总产 │亩数│平均单产│总产 │ │现金│粮食│
│ │ │(市斤) │(市斤) │ │(市斤) │(市斤) │ │(元)│ │
├──┼──┼────┼────┼──┼────┼────┼──┼──┼──┤
│1952│400 │50 │20000 │600 │200 │120000 │ │ │ │
├──┼──┼────┼────┼──┼────┼────┼──┼──┼──┤
│1957│625 │106 │66,258 │336 │339 │113,763│ │102 │270 │
├──┼──┼────┼────┼──┼────┼────┼──┼──┼──┤
│1960│483 │55 │26,568 │463 │153 │70,839 │ │45 │118 │
├──┼──┼────┼────┼──┼────┼────┼──┼──┼──┤
│1965│480 │93 │44,568 │323 │328 │105,914│ │77 │170 │
├──┼──┼────┼────┼──┼────┼────┼──┼──┼──┤
│1969│280 │90 │25,367 │229 │517 │118,393│ │124 │108 │
└──┴──┴────┴────┴──┴────┴────┴──┴──┴──┘

农工商之路
1965年, 樊家大队有150户,585口人,耕地903亩,人均1.54亩。此后,随着城
镇建设的不断发展, 樊家大队的耕地不断被征用,至1970年,耕地下降为557亩,人
口上增为712人,人均不到0.8亩。70年代后,樊家自然村成为城镇规划的中心区,至
1976年,村四周的耕地大部被征用,全大队878口人,只剩有位于张课洼的240亩地,
人均不足0.27亩。
人多地少的矛盾严重困扰着樊家大队生产力的发展,大队党支部决心顶住“文化
大革命”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走以副养农、以副补农的路子,开展多种经营,增加集
体与个人的收入。从1970年起,大队在原有的两家个体烘炉的基础上建起铁厂,开办
了机磨房、饭店等经营项目。同时,将剩余劳力组成建筑队、装卸队,到施工单位包
活干。当年副业收入37559元,有效地贴补了农业,增加了社员收入。
1976年10月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拨乱反正,给各行各业带来了转机。
1978年,樊家大队在北镇镇委的大力支持下,改变了以农为主的经营机制,将剩余的
240亩粮田改种蔬菜, 并与蔬菜公司签订了包销合同。同时,把主要的精力转移到工
商业的经营上来,扩大经营项目,增加工副业收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乘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好时机,坚持农工商一体化、一起
上的原则,路子越走越宽。至1981年,樊家大队拥有镀锌厂、变压器制修厂、缝纫机
零件厂、冰糕厂等队办工业项目和饭店、停车场、建筑队、装卸队等商业性固定项目,
年总收入713268元。其中工商业收入682450元,占总收入的95%。是年,扣除生产费
用和公积金、 公益金外,用于社员分配金额为290217元,人均346元。至此,樊家大
队不但彻底摆脱了困境,而且有了雄厚的公共积累,为进一步搞活队办企业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经济腾飞奔小康
1982年10月滨州市成立,樊家大队改为居民委员会,并于次年12月,为居民办理
了农转非,成为城市居民。党支部、居委会决定:要教育居民改变旧观念,抓住改革
开放的大好机遇,走工商致富之路。
1985年,党支部、居委会根据企业中出现的问题,大胆进行了经营体制改革,对
镀锌厂、变压器厂等企业单位和张课洼的菜地实行了承包制,同时鼓励居民开展多类
型商业经营。这一举措,大大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无论集体收入,还是个人收入都
上了个新台阶。
1986年1月, 党支部改选,由于景河任支部书记,刘国民、董伯信任副书记。新
班子人员年富力强,具有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新班子成员除对所属企业完善了承包
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外,并对各企业口在用电、用人、用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樊家居委会地处滨州市腹地, 他们审时度势,以城市为依托,于1987年投资150
万元, 在渤海七路繁华地段建起了一座容商场、宾馆为一体的鲁繁大厦。大厦于198
9年7月1日开业,到年底就盈利20万元。
1989年樊家居委会鲁繁工商总公司成立,总公司下辖镀锌厂、节能变压器一厂、
节能变压器二厂、 变压器制修厂、冰糕厂、水电暖安装队等企业口,年总产值达570
万元,人均收入1600元。
1992年,鲁繁工商总公司又同商检局联营,投资15万元建起纺织器材厂。
是年,樊家居委会制订出了“奔小康规划”。规划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方
面,列分七条:(1)1992年要在91年总收入产值570万元的基础上,努力达到650万元;
1993年实现800万元;1994年实现950万元;1995年突破1000万元。(2) 物质生活比较
富裕, 人均占有企业收入总值5万元以上,人均集体分配纯收入3000元以上;人均集
体固定资产1000元;家庭人均固定资产8000元。膳食有很大改善。(3) 精神生活比较
充实,建起各种文体活动设施,统一负担教育费用。(4) 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以上,家家住上楼房。(5) 在有卫生室的基础上,人人享受公费医疗;计划生育各项
工作达标。(6)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对居民实行养老保险制,建高档次敬老院。(7)
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安居乐业。
1993年, 樊家居委会超额完成了市中办事处下达的经济指标,企业总产值达200
0万元以上,纯收入110万元,人均收入3000元,初步实现了小康生活的标准,被市委、
市府授予“奔小康红旗党支部”称号。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道
路上,樊家居委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上新的台阶。1996年,党支部、居委会班子成
员采取了分工包企业的措施,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使企
业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总产值达2600万元,纯收入15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3980元,
经验收,市府授予“小康居委会”称号。

居民生活
樊家居委会共260户,682口人,分两批搬入新建居民楼。1990年建成黄河五路以
北“樊家居民小区”,有117个住户喜迁新居;二小区位于渤海八路以西,232户居民
于1993年初迁入。居民楼每套皆三室一厅,实用面积65平方米,水电暖一体化。人均
居住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樊家居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自1993年后人均收入3980元,家
庭固定资产人均达到8000元以上,购买水平不断提高。据初步统计,在260户居民中,
有彩色电视机349台,冰箱312台,洗衣机350台,空调120台,音响设备85组,摩托车
58辆,并有35户安装了电话,有的还配备了BP机、大哥大等现代通讯器材。居民衣食
住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存款额不断增加。
居委会做到了老有所养,自1989年以来,对男60岁、女55岁的居民实行生活补助,
补助费由1989年的20元增至1997年的100元, 并对男50岁女45岁人员每月补贴生活费
50元。总计:享受100元者151人;享受50元者50名,共金额(月)17600元。
同时,居民享受公费医疗。受教育子女的经费亦由集体承担。基本做到了老有所
养,幼有所教。
自1990年以来,党支部、居委会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紧紧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综合活动室1处, 内分“党员活动室” 、 ‘青年民兵之家”、
“妇女之家”、“老年活动室”,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同时,投资700余元订有报刊8
份,书籍25套,制作各种标牌10块,并且购买了台球、象棋、扑克等娱乐品,形成丰
富多采的文娱生活。

人物
于天来、于天新 生活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兄弟俩承其祖艺,以打铁为生。
其创造的泥板前爪烧贴工艺堪称一绝。不但样子好看、好使,而且前爪不会脱落。,
“樊家泥板”畅销于滨县、惠民、高青、博兴诸地。其后人得其真传,所打制的泥板
销路仍很广。
贾同春 生活于本世纪前中期。在推拿整骨方面得其祖传,自己又运用“八宝罗
汉功”,使病人无痛苦。他技艺精湛,医德高尚,为乡里所敬重,时有“整骨大师”
之称。
于景河 男, 汉族,1946年4月出生在樊家村一个贫农家庭。1954年在本村上小
学;1963年在滨县六中初中毕业。1964年至1984年任本村大队会计兼彭李管区会计组
长;1985年任本村居委会主任;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86年至今一直任本村党支部
书记;1992年兼任市中办事处党委副书记;1993年兼任滨州市第二届工商联副主委。
自参加村领导工作以来,和村支部其他成员团结在一起,带领全村人民遵照党和
政府的各项指示,为改变本村的落后面貌,战天斗地,发展农业生产和副业生产做了
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特别是自担任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以后,认真学习邓小平
理论,积极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勇于开拓,审时度势,于1987年投资150万元,
建起容商场、宾馆为一体的鲁繁大厦;1989年建立鲁繁工商总公司,把村办企业纳入
总公司的统一管理之下;1992年又与商检局联营建起纺织器材厂;同时带领支部和村
委会全体成员共同研究制定了全村奔小康的规划。以奔小康规划为目标,带领全村人
民努力发展经济、村办集体企业与村民个体企业均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全村总产
值达26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3980元,提前进入小康。由于个人工作的出色,成绩
的显著,连续被选为市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1988年获经济师职称;1994年被
评为市级乡镇企业家;1995年被授于滨州市万名党员奔小康标兵光荣称号;同年被评
为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工作者。
刘国民 男,汉族,1951年10月出生于樊家村。1958年入本村小学;1966年在彭
李中学初中毕业。1966年入本村镀锌厂当工人;1973年任团支部书记;1976年任镀锌
厂厂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85年任党支部副书记兼
居委会主任至今。
刘国民自参加村中工作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肯动脑筋,
总是模范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80年代以后,先后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村
委会主任,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号召,坚持改革开放和党
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做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为发展本村
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提前实现小康做了大量工作,创造了出色的成绩,深得村民敬
仰和好评。 多次被办事处评为模范党员、先进工作者;1990年获得经济师职称;199
4年被市政府命名为乡镇企业家;1995年被市政府评为尊师重教先进个人。
董伯信 男,汉族,1944年12月出生于樊家一个贫农家庭。1963年毕业于北镇中
学高中部,毕业后任本村东小队会计;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团支部
书记;1969年任本村大队现金出纳;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居委会副主任;1986
年任党支部副书记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工
作积极,实事求是,克己奉公。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经济大潮中,锐意改革,
努力配合党支部、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自己分管的党
群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在担任
鲁繁工商公司副总经理期间,为筹建总公司,扩大业务,筹集资金,发展经济作了艰
苦的工作,并获助理经济师职称。自1985年以来,年年被办事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计划生育先进个人;1993年被市府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1996年获办
事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等奖与先进个人称号。
刘清月 男,汉族,1940年12月出生于樊家一个贫农庭。1963年毕业于北镇中学
高中部,毕业后先后担任过生产小队和大队的会计工作;1972年任镀锌厂会计;1979
年以后,一直担任本村的会计工作,居委会财务主任;并负责过鲁繁工商公司的财务
工作和户籍管理工作;1992年获会计师职称;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
事求是,克己奉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大潮中,努力学习,革新观念,坚持
原则,为人民管好财、理好财,为本村的经济腾飞提前实现小康,作出了突出贡献。
自1985年以来,多次被办事处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姚秀美 女, 汉族,1948年5月生。1956年入蒲城小学读书;1968年于蒲城卫校
毕业;毕业后担任蒲城乡金卜大队卫生员;1970年任樊家村妇联主任;1973年到彭李
管区作计划生育和妇女工作;1984年回樊家任支部委员、居委会副主任、妇联主任兼
现金出纳等。
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完成党交给
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多项工作中能起带头模范作用,顾全大局,廉洁勤政,团结同志,
创新、 务实,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1981年曾被选为滨县九届人代会代表;198 3
年选为滨州市第一届人代会代表;1987年选为中共滨州市第二次党代会代表;1990年
选为中共滨州市第三次党代会代表。十几年来,受到省、地、市及办事处各级领导的
表彰,并获“三八红旗手”、“模范党员”称号。

历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览表
┌───┬──┬──┬──┬─────┬─────┬────┬─────┐
│姓名 │性别│家庭│文化│出生 │入党时间 │党内职务│任职时间 │
│ │ │成分│程度│年月 │ │ │ │
├───┼──┼──┼──┼─────┼─────┼────┼─────┤
│刘清芬│男 │贫 │小学│1925年8月 │1947年4月 │书记 │1947~1950│
├───┼──┼──┼──┼─────┼─────┼────┼─────┤
│董光启│男 │贫 │小学│1902年12月│1948年 │书记 │1950~1953│
├───┼──┼──┼──┼─────┼─────┼────┼─────┤
│于景尧│男 │贫 │小学│ │1947年 │书记 │1954~1961│
├───┼──┼──┼──┼─────┼─────┼────┼─────┤
│刘春武│男 │中 │小学│1923年7月 │1949年9月 │书记 │1962~1985│
├───┼──┼──┼──┼─────┼─────┼────┼─────┤
│于景河│男 │贫 │高中│1946年4月 │1985年 │书记 │1986~ │
├───┼──┼──┼──┼─────┼─────┼────┼─────┤
│张宗元│男 │贫 │文盲│1938年4月 │1961年8月 │副书记 │1972~1985│
├───┼──┼──┼──┼─────┼─────┼────┼─────┤
│董树年│男 │贫 │高中│1948年7月 │1972年 │副书记 │1974~1979│
├───┼──┼──┼──┼─────┼─────┼────┼─────┤
│高太平│男 │贫 │小学│1939年5月 │1962年12月│副书记 │1979~1985│
├───┼──┼──┼──┼─────┼─────┼────┼─────┤
│刘国民│男 │贫 │初中│1951年10月│1976年6月 │副书记 │1980~ │
├───┼──┼──┼──┼─────┼─────┼────┼─────┤
│董伯信│男 │贫 │初中│1944年12月│1985年 │副书记 │1986~ │
└───┴──┴──┴──┴─────┴─────┴────┴─────┘

历任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家庭│文化│行政职务 │任职时间 │
│ │ │成分│程度│ │ │
├───┼──┼──┼──┼────────┼─────┤
│于洪林│男 │贫 │ │村长 │1945~1946│
├───┼──┼──┼──┼────────┼─────┤
│董光启│男 │贫 │ │村长 │1946~1953│
├───┼──┼──┼──┼────────┼─────┤
│董梅秀│男 │贫 │文盲│社长 │1953~1956│
├───┼──┼──┼──┼────────┼─────┤
│高玉奎│男 │贫 │文盲│大队长 │1956~1958│
├───┼──┼──┼──┼────────┼─────┤
│高太平│男 │贫 │小学│大队长革委会主任│1959~1968│
├───┼──┼──┼──┼────────┼─────┤
│董国钦│男 │贫 │小学│革委会主任 │1968~1970│
├───┼──┼──┼──┼────────┼─────┤
│刘清堂│男 │贫 │小学│村委会主任 │1970~1984│
├───┼──┼──┼──┼────────┼─────┤
│于景河│男 │贫 │ │居委会主任 │1985~1986│
├───┼──┼──┼──┼────────┼─────┤
│刘国民│男 │贫 │初中│居委会主任 │1986~ │
└───┴──┴──┴──┴────────┴─────┘

建国前后参加工作的离退休干部一览表

┌───┬──┬──┬────┬───┬─────┬───────┐
│姓名 │性别│文化│出生 │入党 │参加工作与│离退休前职务 │
│ │ │程度│年月 │时间 │离退休时间│ │
├───┼──┼──┼────┼───┼─────┼───────┤
│刘清泰│男 │高小│1930.10 │1947 │1944~1984│副师级 │
├───┼──┼──┼────┼───┼─────┼───────┤
│董方果│男 │高小│1923 │1948 │1942~1985│中学校长 │
├───┼──┼──┼────┼───┼─────┼───────┤
│刘清芬│男 │高小│1925.8 │1947 │1951~1978│交通局干部 │
├───┼──┼──┼────┼───┼─────┼───────┤
│董梅林│男 │高小│1925 │1950.1│1950~1982│棉麻公司书记 │
├───┼──┼──┼────┼───┼─────┼───────┤
│高法礼│男 │高小│1924.7 │1961 │1947~1980│中学总务主任 │
├───┼──┼──┼────┼───┼─────┼───────┤
│董欣然│男 │高小│1927.10 │1954 │1947~1978│黄河修防段段长│
├───┼──┼──┼────┼───┼─────┼───────┤
│董少武│男 │高小│1924 │ │1947~1984│三门峡工作 │
├───┼──┼──┼────┼───┼─────┼───────┤
│于景云│男 │高小│1924.12 │1950.1│1950~1981│物资局长 │
├───┼──┼──┼────┼───┼─────┼───────┤
│高玉芝│男 │高小│1930.8 │ │1947~1990│黄河修防段工作│
├───┼──┼──┼────┼───┼─────┼───────┤
│刘树民│男 │高小│1927 │ │1947~1980│小学教师 │
├───┼──┼──┼────┼───┼─────┼───────┤
│董继平│男 │高小│1927 │ │1947~1987│南京玻璃厂厂长│
├───┼──┼──┼────┼───┼─────┼───────┤
│刘西谷│男 │高小│1926.10 │1970 │1946~1976│工人 │
├───┼──┼──┼────┼───┼─────┼───────┤
│王伟成│男 │高小│1921.11 │ │1946~1976│供销社门市经理│
└───┴──┴──┴────┴───┴─────┴───────┘

建国后大中专生名录
大学本科、专科:
刘清业(山东大学本科)
于卫国(武汉大学本科)
刘成群(青岛纺织学院本科)
贾立群(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本科,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
于教新(青岛化工学院本科)
董小燕(山东师大本科)
董建村(滨州师专)
贾卫华(山东师大本科)
董建磊(山东建材学院)
高艳芳(山东建材学院)
中专生:
于新国 贾艳杰 刘娟 刘志勇

烈士英名录
┌───┬──┬────┬───┬────┬───┬─────┬─────────┐
│姓名 │性别│出生 │入伍 │牺牲 │职务 │牺牲 │备注 │
│ │ │时间 │时间 │时间 │ │地点 │ │
├───┼──┼────┼───┼────┼───┼─────┼─────────┤
│刘少亭│男 │1933.12 │1951.3│1951.10 │班长 │朝鲜乔岩山│ │
├───┼──┼────┼───┼────┼───┼─────┼─────────┤
│于景仁│男 │1933.3 │1951.3│ │副队长│ │1951年1月在朝鲜 │
│ │ │ │ │ │ │ │失踪1958年定为烈士│
├───┼──┼────┼───┼────┼───┼─────┼─────────┤
│董伯思│男 │1933.6 │1951.3│1951.10 │战士 │朝鲜乔岩山│ │
├───┼──┼────┼───┼────┼───┼─────┼─────────┤
│贾生田│男 │1934 │1951.3│1951.10 │电话员│朝鲜烽火山│ │
└───┴──┴────┴───┴────┴───┴─────┴─────────┘

撰稿:张国梁
编辑:关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