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5&rec=19&run=13

小周家村位于滨州市市区北部, 隶属市东办事处。南距市政府1公里,东距市东
办事处1.5公里。 南靠黄河八路;东接王兰家居委会,北邻宣家村,西与二十里堡、
李南铺二村相邻,渤海七路穿过村中心。整个村庄东西宽200米,南北长120米,面积
240 00平方米。1996年,全村共有45户,135口人,耕地全部被工厂企业、机关占用。
姓氏有周、蔡、蔺、张、高、许、齐、吴、程等9个姓氏,其中以周、蔡、蔺、张4姓
人数最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以内。小周家居委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黄河八路
与渤海七路于此交会,交通便利;南距黄河七公里,村北有张肖堂一干经过,水利资
源充足,环境优美。随着滨州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小周家居委
会占居着天时地利优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小周家居委会在建市前系属郭集乡的小周村。 小周家始称周家, 后又叫西周家
(因市东边5里处有个东周家) ,再后来村民因村太小而呼为小周家。村之由来,系明
初,周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于此,代代繁衍生息,渐成村落,故名周家。而后蔡氏由
河北省枣强迁入,蔺氏由山西省龙门县迁入。再其后张、高、许、齐、吴、程等姓氏
陆续迁此居住。1982年滨州市建立,1988年,全部村民转为非农业户口,并划入市东
办事处,建立小周家居委会。1996年大部分村民从事建筑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年
创收33余万元, 固定资产215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被市政府公布为小康居委
会。

经济的薄弱崛起的艰难
新中国建立以前,小周村长期处于一种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状态,经济结构纯属
单一的农业经济。土地土质较差,生产力很低,加之旱、涝、碱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
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盘剥和压迫,使得多数农民常年生
活处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因此,大多数农民在耕种几亩薄田之余,多兼做一点小本
生意以补贴生活之需。如:靠祖上传下来的做鞋手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已成为小周
家人的传统。尽管如此,由于时代的原因,本小利微,再加上苛捐杂税之多,战乱频
仍,买卖不景气,群众经济基础薄弱,除极少数人家生活过的较为富裕外,多数人家
仍处于贫困境地。
1945年解放,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运动,土改以后,几千年来的封建
土地所有制结束了。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
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而后又经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生
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粮棉产量逐年提高。到1956年,粮食亩产300多斤,棉花亩
产皮棉达到80斤, 每个工值达0.80元,人均收入90多元。1957年,工值达0.80-0.90
元, 人均收入100多元;1958年,人民公社对生产队的集体经济搞平均主义分配,对
集体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搞无偿调拨 (即:一平二调) 。生产上,强调高指标,搞
“大兵团作战”。生活上,村村大办公共食堂,推行伙食供给制,吃饭不要钱。同时,
在干部中“反右倾”、“拔白旗”,把那些抵制左倾错误的干部打成“右倾分子”。
集体经济和社员个人利益受到很大损害。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造成
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导致了以后出现的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
时期集体经济困难,各项生产均降到合作化以来的最低水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
发展。粮食不能自给,出现了人畜饿死现象。1960年劳动生产工值降到0.30元,人均
收入40元左右。1962年以后,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纠正左倾错误,对农村政策调整,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小队,农业生产开始逐步
恢复和发展。1965年粮棉产量均达到1957年的水平,人均分配达到110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左倾错误泛滥,使党的基层组织陷于瘫痪,生产处
于无政府状态,把农民种自留地和搞正当的家庭副业当成“资本主义”进行批判、限
制。于是,刚刚复苏的农村经济再次遭到破坏。尽管如此,小周家党支部、大队干部
顶住了“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不但使集体副业生产坚
持了下来,而且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车床加工、运输产业壮大了队伍,扩大了规模,
开始向着正规化企业发展的路子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小周家村坚持兴办企业,壮大集
体经济,改善村民生活的计划终于艰难的起飞了。

依托地理优势走共同致富之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开始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
恢复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
结构。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热潮很快吹遍了全国每一个角
落。再是,自60年代末期以来,工厂企业,机关占地越来越多,耕地相继占用,尤其
是1982年建滨州市以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村民们纷纷投入经济大潮,1988年村民
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小周村地处市区,距市中心只有1公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几年间,小周家村即成了繁华的市区,这是他们难得的地理优势。凭借地理优势,改
革开放的政策给小周家人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小周家党支部、居委会的领
导看准了这个大好时机,牢牢抓住了这个机遇,决定带领村民大干一场。党支部、村
委会认真学习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分析了当前的有利形势,认为党的中心工作转移
和改革开放政策,为我们发家致富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于是,教育全村居民要更新
观念,变以农为主为以工商为主,走工商致富之路。很快村民的思想解放了,观念转
变了,纷纷投入经济大潮。有的经营副食品加工,有的搞副食品批发,有的经营饮食
服务,有的经营个体交通运输业等。经营几年来,效益良好,都有相当大的收入。为
了进一步巩固发展集体经济,在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村民兴办
各种经济实体, 1984年组建了村建筑队,1985年由市民政局扶持款5万元建起了福利
食品厂;1993年又与韩国合资办起了挂毯厂等集体企业。生产效益一年好于一年,人
民生活逐年提高; 1995年投资140多万元,新建了商贸大楼,从事房产租赁,年收入
在5万元左右。 总之,小周家人都在为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
不懈的奋斗着。 1988年人均收入800元,1990年人均收入1200元,1994年人均收入15
00元, 到1996年底人均收入就达到2000余元。集体公共积累260万元。集体经济与个
体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小周家村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终于走上了共
同奔小康的道路。 1992年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评为“精神文明村庄”;199
3年, 村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奔小康红旗党支部”;1996年被市东办事处评为“争创
五好党支部”、“人口控制目标”一等奖、计划生育工作“嘉奖”先进单位,并获奖
金500元,夏粮征购、三提五统工作“先进单位”。

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村中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居民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村中街道油漆路面550米, 全部实现绿化;家家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家家户户有电
视机(其中黑白20部、彩电25部),部分户有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闭路有线电
视普及率100%; 全村家家都建起了混石砖木结构的新瓦房,其中有20户在1996年搬
进了三室一厅,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楼房;少部分人安装了私人电话、购买了小汽
车、 摩托车等;199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居民平均年衣食住行消费额达1
500元; 全村45户,户户有存款,多者20多万元,一般户在5至10万元,少者也在2万
元以上。
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就越来越高、越迫切。为了满足居民
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和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居委会投资,建立了党员活动室、青年民
兵之家、图书室、人口学校等文化活动阵地。基本上能满足居民学习文化知识和娱乐
的需要。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工作均属先进,多年以来没有超生和非法婚姻现象,并
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先进单位。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居委会
建立了社会治安领导小组,带领全体居民学法用法,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广大居民
的社会观念和守法意识得到极大提高,连续多年小周家无违法乱纪现象发生。社会安
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居委会每年拨专款数万元,用于各项福利事业和各种公益集资,为优抚费、提留
费、水费、独生子女费、文化活动费、民兵训练费、治安费、灭鼠消杀费等等。为了
体现社会主义和集体的优越性,男满60岁,女满55岁,居委会每年每人发放生活补助
费960元;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每年每人发放生活补助费600元。1997年,居委会
计划对老年人的生活补助费, 每月再增加20元,960元达到1200元,600元的达到840
元。全村居民,无论老小生活都有充分保障,人人安居乐业。

人物
张钊 男, 汉族,1940年古历8月24日出生在小周家村一个中农家庭。自幼忠厚
仁义,勇于任事。1950年在宣家村小学读书,1955年毕家完小毕业,在校是一位品学
兼优的好学生, 毕业后即回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1956年至1958年在队上任会计。
195 8年下半年去四宝山大炼钢铁至1959年底回家。 回家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1968
年再次任大队会计,1977年10月任大队长,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任村党支
部书记至今。
张钊几十年来,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辛勤工作,团结同志,工作认
真。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带领小周村村民战天斗地,踏踏实实地走上共同富裕
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革新观念,改变作风,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以集体
经济为基础,大力发展村办企业,鼓励村民兴办第三产业。建起了村办建筑队、福利
食品厂、合资挂毯厂。迅速改变了贫穷村面貌,使小周村走上了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1996年, 全村集体经济积累260万元,人均收入2000余元。在他的领导下,全村通了
电,通了自来水,铺了油漆路等等。1993年,村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奔小康红旗党支
部”。1996年被市东办事处评为“争创五好党支部”。
张铭 男, 汉族,1954年古历4月21日出生于小周家村一个贫农家庭。从小聪慧
伶俐,勇于任事。1964年在姜家村上小学,不久回到本村小学上学,1966年小学毕业。
1966年下半年考取郑王联中,1968年毕业。毕业后即回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83年
参加村建筑队,1984年当选村委会委员、副主任。1986年任村委会主任至今。
张铭十几年来,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忠于职守,扎扎实实,尊重领导,团
结同志,坚持原则,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秉公办事,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思想上、
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三中全会以后,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作风,开拓
进取,依托地理位置优势,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村办企业,
鼓励村民兴办第三产业,迅速改变了穷村面貌,使广大群众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集体公共积累达260万元,人均收入2000余元,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张铭对村里的计划生育、村内建设规划工作等都非常重视,在他的领导下,小周
家居委会,1996年被市东办事处评为“人口控制目标”一等奖、计划生育工作“嘉奖
先进单位”、夏粮征购三提五统工作“先进单位”。
张成先 男, 汉族,1948年12月2日出生于小周家村一个中农家庭。自幼忠厚老
实, 乐于助人。 1957年至1963年在宣家村上小学,毕业后回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197 2年在滨县建筑社干临时工, 1973年至1978年任本村副业会计,1980年至1984年
任大队会计, 1984年9月至1997年任村委会委员兼会计。1984年至1985年任村委会主
任,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即任党支部委员至今。
张成先20几年来,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勤奋工作,扎扎实实,团结同志,尊重
领导,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忠诚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在思想上、政治上
能自觉的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积极协助党支部、居
委会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
第三产业,使广大群众终于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1996年全村公共积累达260万元,
人均收入达到2000余元,使广大居民提前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张成先工作多年来,清正廉洁,生活艰苦朴素,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深受广大
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得到上级领导的信任,曾被当选郭集乡一、四届人大代表,第三次
党代会代表。1996年被市东办事处评为“模范党员”。

历任党支部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期 │
├───┼──┼─────┼─────────┤
│周道合│男 │党支部书记│1947年-1975年 │
├───┼──┼─────┼─────────┤
│蔡桂林│男 │党支部书记│1975年-1981年12月 │
├───┼──┼─────┼─────────┤
│周道合│男 │支部委员 │1975年-1978年 │
├───┼──┼─────┼─────────┤
│张钊 │男 │党支部书记│1982年至今 │
├───┼──┼─────┼─────────┤
│蔡桂林│男 │支部委员 │1982年-1995年 │
├───┼──┼─────┼─────────┤
│蔡守岭│男 │支部委员 │1982年-1987年 │
├───┼──┼─────┼─────────┤
│张成先│男 │支部委员 │1988年至今 │
└───┴──┴─────┴─────────┘

解放后村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姓名 │性别│职务 │任期 │
├───┼──┼─────────┼──────────┤
│蔡桂林│男 │副社长 │1955年-1957年下半年 │
├───┼──┼─────────┼──────────┤
│张成美│男 │大队长 │1957年-1963年12月 │
├───┼──┼─────────┼──────────┤
│蔺清杰│男 │副大队长 │1957年-1963年12月 │
├───┼──┼─────────┼──────────┤
│蔡桂林│男 │大队长 │1964年-1974年 │
├───┼──┼─────────┼──────────┤
│张鑫 │男 │副大队长、大队长 │1967年-1977年10月 │
├───┼──┼─────────┼──────────┤
│张钊 │男 │大队长 │1977年-1981年12月 │
├───┼──┼─────────┼──────────┤
│张鑫 │男 │副大队长 │1977年-1982年 │
├───┼──┼─────────┼──────────┤
│蔡桂林│男 │大队长 │1982年-1984年9月 │
├───┼──┼─────────┼──────────┤
│张成先│男 │村委会主任 │1984年-1985年12月 │
├───┼──┼─────────┼──────────┤
│蔡桂林│男 │村委会主任 │1984年9月-1995年12月│
├───┼──┼─────────┼──────────┤
│张铭 │男 │村委会副主任、主任│1984年9月至今 │
└───┴──┴─────────┴──────────┘

革命烈士英名录

┌───┬──┬────┬────┬──┬────┬───────┬──┬──┐
│姓名 │性别│出生 │参加革命│牺牲│牺牲时 │牺牲 │安葬│职务│
│ │ │时间 │时间 │时间│所在单位│地点 │地点│ │
├───┼──┼────┼────┼──┼────┼───────┼──┼──┤
│周道成│男 │1923.12 │ │1949│ │江苏杨家桥战斗│ │战士│
└───┴──┴────┴────┴──┴────┴───────┴──┴──┘

附荣残军人:张成温,三等甲,1917年古历九月24日出生,抗美援朝。

撰稿:张宝柱
编辑:关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