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生活习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4&rec=64&run=13

饮食
解放前,郝家村民的饮食习惯,农忙季节一日三餐、农闲时间多一日两餐。以高
粱、谷子、大豆为主粮。一般人家,多以高粱面、玉米面窝窝头(或饼子)为主食,兼
饮稀饭或菜粥。中等人家蒸窝头还在高粱面、玉米面中掺一二成豆面。贫苦人家则多
掺糠、麸、渣(豆腐的下料)、菜,农闲有的则出村讨饭。逢年过节,富裕人家则吃馒
头、包子、饺子、糕,或辅以两面卷子(粗、细粮面混合)、面条。但穷苦人家难以置
办齐全,甚至过年也吃不上顿净面饺子。
菜肴则以瓜子(腌萝卜)为主,兼以豆腐、豆酱、虾酱、豆豉、腌菜等。新鲜菜蔬
则以白菜、菠菜、葱、蒜、茄子、辣椒、南瓜、萝卜为主,或炒或汤,用以下饭。肉、
蛋之类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
1945年解放以后,村民生活逐步改善,饮食习惯也开始发生变化。尤其1978年以
后,白面、大米成为人们的主食,玉米面多用作稀粥。现在人们的饭食开始讲究多样
化,面食除馒头外,还有面条、油条、烙饼、火烧,荤、素、蒸、煎各色包子。菜肴
则以多种新鲜蔬菜为主,兼以肉、蛋、鸡、鱼,讲究煎、炒、烹、炸、溜,色味俱佳。
瓜子、豆酱之类已成小菜。
婚嫁宴请时的菜肴,过去有条件的人家一般分两种规格:每桌上12道菜 (4盘、6
碗、2大件),谓之大便饭;上完12道菜后,除4个盘以外,其余撤下,上4个点心盘,
或上烧麦(一种甜面食)。吃过后,再重新上菜,为之两道饭。现在则冷盘、热炒、大
件(全鸡、全鱼等)、甜货无所不有,虽然还依照以上两种形式,上菜的数量却早已超
出了以上的规格。酒类,多喜饮白酒,旧日崇尚“二锅头”,解放后多饮“山东白干”、
“景芝白干”,近年来,酒业兴旺,白酒品类繁多,而且啤酒也大量进入市场,人们
对酒的品类、质量和数量需求大增。
居住
居住从鲁北传统民居习俗, “四合院” 式建筑为民宅基本形式。一院中有正房
(北屋)、南屋和东、西厢房(亦称偏房)。旧时多为坯墙平顶,以五至九层砖碱脚为基。
一般正房略好, 偏房次之。 正房多为三至五间,分“三明二暗”、“三明一暗”、
“三明间”等格局。三明间一头设土炕,沿北墙炕一角垒灶台。中间摆设桌椅条几,
墙上挂中堂字画,兼作客房。两头暗间多为仓房,有的与三明间相通,也有的另朝院
开门。正房为长辈人居住,偏房为晚辈人居住,或作仓房、畜舍、夏日厨房等。“四
合院”多在南面一角朝胡同开大门,富家多修筑门楼,装以雕花门楣,门两旁上端往
往饰以“龙凤呈祥”、“福禄祯祥”之类的砖雕。迎门筑影壁,遇有男子结婚,则请
画师于影壁上绘画《鹿鹤同春》等象征吉祥的彩色壁画,或书以红色大型“福”字。
与大门相对地的一角设厕所。有猪圈者,两者相通,称“连茅圈”。一般人家为坯墙
土屋,贫苦者房舍破陋,不置院墙,或扎篱笆,也不鲜见。凡宅基相连者,界线最为
计较,宅基四角下多埋有石灰界标,称作灰橛,是解决邻里间宅基纠纷的依据。造房
高低亦不得超出四邻,否则,即被称为霸道无德。
建国后,住宅渐由泥抹平顶改为起脊瓦顶。进入80年代之后,居民生活显著提高,
住房由砖石结构取代了土坯结构。 近年来, 又开始由平房向高标准的楼房过渡,由
60M2的“二室一厅” 加卫生间的规格,到100M2“三室一厅”外加卫生间、餐厅等规
格的居室与日俱增。
住宿习惯,一代一室,代代相传。旧时多睡土炕,70年代以后多数村民弃炕睡床。
现在土炕绝迹,不少村民已睡上高档的“席梦思”床。
房屋装饰
50年代的平顶土房,都是用泥土和以麦穰抹墙皮,以抗风雨侵蚀。少数富裕户,
用泥土掺以石灰抹墙皮。80年代初期的砖瓦房,内墙用石灰抹平,室内显得明亮、宽
敞。外墙则用砂子灰嵌砖缝。进入90年代,无论楼房或平房,内外墙装饰都很讲究。
外墙用水刷石或釉面砖。内墙装饰或涂料,或喷塑,或贴壁纸。有的还用软包装。使
居室更为豪华、美观、大方。装饰房间的费用也很高,少则三五千元。多的可花万元,
甚至数万元。
服饰
解放前,村民的服装,秋冬以青(黑色),蓝色为主,唯年轻妇女喜欢红,绿等花
色。夏装则多为条花或白色。衣料一般均为家织粗布,只有极少数富人才能穿绸、缎、
绢、纱、皮料衣服。男女服式,不论长袍短袄,均是大襟。钮扣系于右侧。裤子肥大,
高裤腰。节日或外出时,冬季,男子一般内穿小棉袄,外套长袍,戴“三大扇”皮帽
或毡帽头,一律足穿纳帮子白布袜,白底黑帮布棉鞋;女子多红裤绿袄,外套绣裙,
戴饰物,如头花、银簪、手镯、戒指、耳环、耳坠等,脚穿绣花鞋。夏季,男子外出
则外罩大褂,足登尖口或圆口青布鞋。在家,不论男女,一般均是长裤短袄。老年人
在冬季有时下身内穿夹裤,外套衩裤(两只棉裤腿吊在腰带上),上身仍穿长棉袍,喜
用以青色宽带束腰,叫做扎包。
建国以后,上衣以对襟为主,并开始流行中山装,年轻妇女则喜欢穿列宁装。衣
料渐由粗布向细布发展。八角帽、军便帽、三大扇棉帽开始流行,穿针织袜的也多起
来,饰物则逐渐绝迹。60年代后期,灰、绿、蓝色军便衣,军帽风行一时。进入80年
代以后,服饰的花色、式样越来越讲究,特别是女装、款式、质地、色调变化多样、
时髦,各式时装不断更新,各式裙子、旗袍十分盛行。棉布已被多种多样化纤织品所
代替,城乡差别也越来越小。曾一时绝迹的饰物,项链、耳环、戒指、手镯之类又开
始在年轻一代妇女中流行起来。男子则以西装为主,此外,各式茄克服、毛呢外套、
大衣、风衣和羽绒服也很盛行。
器用
炊具 旧日,做饭多用八印铁锅,家庭人口少者亦有用五印、六印的。锅盖一般
用挺秆(高粱秸最上节)双层穿制,俗称盖天。也有用苇席盖天外加木盖天的。有时锅
内所蒸“干粮”高出锅沿平面,上则盖用坯子(一种用茅草圈成圆突型的锅盖),另外,
催火用木制风箱。70年代以后,多用铝制锅、陶瓷缸。塑料制品也开始流行。
餐具 村民餐具历以土陶制品为主。碗、盆、盘、碟,多用陶釉制品。一般为白、
黑、赭石色,白色品类多印有图案或花卉。盆罐亦有土陶制品。茶壶,多用淄博瓷制
品,宜兴壶。茶碗、酒盅、汤匙均为粗瓷。酒壶多为锡制。70年代以后,搪瓷、玻璃、
不锈钢餐具也开始进入居民家庭。筷子,一直喜用竹制品,个别富裕人家待客亦有用
乌木筷者,牙筷极为少见,近年亦有塑料制品。
家具 解放前,一般家庭多用木制衣箱放衣服,客厅内摆设方桌、圈椅,讲究者
配有条几、杌、凳等。个别富裕户有立柜。吃饭时,均用长方形矮脚木制饭桌,坐脚
床、矮凳或撑子。70年代后,渐兴三抽桌、办公椅、立柜、五斗橱、高低柜。进入80
年代,写字台、书橱、沙发、茶几等开始进入普通家庭。近年则多用组合式家具,向
高档、时髦发展。
卧具 建国前,一般家庭炕上多铺大褥子,上罩炕单。棉被多是自织自染的花格
被面,褥子面多为传统的蓝印花布。建国后粗布渐为细布代替,被面多印有色彩鲜艳
的凤凰、牡丹等象征吉祥的图案。夏天则铺草制凉席、盖被单。70年代后,被面开始
时兴人造棉料、绫缎料。90年代以后,席梦思床开始在青年夫妇间流行,冬季铺电热
毯者也较普遍。
其它生活用具
旧俗,女子出嫁有陪送针线箕箩和洗脸盆的习惯。针线簸箩为竹编或柳编而成,
专放置针线、剪刀、布头等物;洗脸盆多为铜制,50年代以后渐由搪瓷盆代替。
盛放米、面,多用陶釉或土陶缸瓮,粮食则盛在柳编大囤里,60年代以后,村民
多用水泥柜盛粮。1984年转为城市居民后,不再用大型存粮用具。解放前有钟表的人
家极少,进入70年代后,钟表、自行车、缝纫机进入了每个家庭。80年代后,家用电
器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