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农田水利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3&rec=26&run=13

本村土地属退海之地,含盐量较多,造成土地盐渍化;又因靠近黄河大堤,黄河
河床高出土地以上,堤外洇水造成土壤不同程度的碱化,即不耐涝,又不耐旱。新中
国建立之前,农业生产个体分散,生产力水平低下,既无条件,也无能力进行大规模
的农田水利建设,生产条件长期得不到改造,农作物丰歉,全靠老天,收入极不稳定。
新中国建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带领农民走上集体化的道路,土地合片,劳动力集
中,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成为现实。
土壤改良
从1950年至1957年, 以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和加深耕作层为重点进行改土。1956
年农业合作化后, 畜力耕翻土地面积扩大,深度由旧犁16厘米,逐步改为使用改良犁和
双轮双铧犁耕翻, 深度达18-20厘米。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土地连片成方,提倡深翻
加深耕作层,一般深度为2.5-3.5尺,少数地块竞达5尺以上,打乱土层,改良地表土质。
50年代末开始用拖拉机耕地,至60年代中期机耕面积逐年扩大, 深度在24-28厘米,最
深度达30厘米,打破原犁底层,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并继续推行传统改碱办法,拿地
堰刮碱土;早耕地不耙耢晒垡养坷垃,提高地温,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把盐
分控制在耕作层以下;与增施农家肥进行改碱,效果不甚显著。
70年代,在上级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本村党支部和大队领导班子组织全体村民齐上
阵,大搞台田、条田工程建设,实行沟、路、林、渠四配套统一规划,平整土地,建设
稳产高产田。1973年建成台田丰产方40余亩, 1977年完成四配套工程1000余米。同时
采用开沟躲碱、引黄河水压碱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土壤的继续碱化,改善了农业生
产条件。
排灌沟渠建设
本村农业生产的最大敌人是旱、涝、碱,丰歉全靠老天,因此,搞好排灌沟渠配
套工程建设乃是改变生产条件,战胜三害的关键。50年代中后期, 当时的滨县县委、
县政府组织全县人民大搞水利建设,兴修了许多大型水利排灌渠道。配合全县与乡镇
的水利工种建设,本村修筑了一条渠道,开始引黄灌溉。60年代, 配合全县人民开挖
了经过村北的大型排水河道秦台干沟。同时配套了一条排水渠道。1973年配合台田建
设,配套三条东西走向,两条南北走向的排灌两用沟渠,计1000余米;1977年搞沟、渠、
路、林四配套工程600余米,1978年全村土地全部实现了水浇。为农业丰收增产打下了
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