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新村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3&rec=20&run=13

1974年以前, 村民建房由大队安排,占用村中空闲地,村庄建设没有统一规划。随
着城区建设的步伐加快,村中土地将被陆续征用。党支部、村委会预计到本村很快就
被工矿企业和市政建设的各种设施所包围,因此,1974年把新村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
新安排宅基同旧村改造相结合, 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努力追赶时代步伐。经过
多年的努力,居民住宅已由平房四合院向统一标准的楼房迈进。
民宅建设
1977年, 第一批宅基地安排了10户,地处滨州市二中南邻,也就是原来村民叫做张
家园子的地方。那时建的是砖瓦平房四合院式样的住宅,长宽各为15米,面积为225平
方米; 1978年,又在此处安排了3户居民住宅。1983年,在鸿盛街处安排住宅45户,标准
同样为长宽各15米; 村民大部分盖了有前出厦的正房,大门带伙房的封闭式院落。199
0年在兴隆街路北安排了13户居民住宅, 长宽为16×15米;1994年又在路南安排了11户
宅基地,长宽各为17米和15米;这时建的房屋不但有前出厦、玻璃门窗,宽敞明亮,还
做了各种装饰;正房、偏房、厨房、厕所等一应俱全,居住舒适,生活方便。1992年
在黄河二路以南, 企业集团南宿舍靠近公路的地方,划了四户住宅,全部盖起两层楼房
四合院。党支部、居委会统一图纸,按标准施工。每户地基189平方米(18米×10.5米),
正房两层,上下各四间,建筑面积为199.5平方米;庭院设有南平房四间和一个大门,
砖院墙,楼外马赛克装修,美观整齐,院内有的栽果树,有的种花卉,各具特色。每
户住宅造价18万元,全部由迁建户个人负担。
公共建筑
居委会的公共建筑主要是所属企业集团的厂房、宿舍及其配套设施,详细情况将
在第三编作介绍。
除上述外,本居委会的公共建筑还有1985年建起的沿街房, 属砖木结构瓦房,长4
2.24米, 宽7米,建筑面积为295.68平方米,做过居委会综合贸易公司的办公室,后又对
外租赁。1988年又建起一排沿街房, 亦属砖木结构瓦房,长21.24米,宽6米,建筑面积1
27.44平方米,始做居委会办公室。1995年办公室搬出后,对外出赁,两处沿街房均位于
渤海三路中段,企业集团厂区西侧。
其他还有村内副业用房零散建筑多处。如:地毯厂、预制厂、腐殖酸厂、磨坊加
工等,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 计房屋20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于1972年至1983
年陆续建成。80年代初开始,陆续拆除。
此外,北镇办事处为原北镇范围内的居委会共建了一座骨灰堂,称为北镇人民纪
念堂。位置在居委会东南1.5公里处, 旧大坝南侧。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
80平方米,灰砖基础,青瓦白墙,房顶为民族建筑形式,白院墙青瓦封顶,结构严谨,庄严
肃穆。于1987年建成使用。
公共设施
道路居委会现主要有两街两巷,约为四千平方米,1993年,居委会出资8000余元,用
煤碴1200立方, 全部铺成煤碴路;1995年,居委会投资25万元,把路面全部硬化,铺成水
泥路。
排水本居委会巷道计3100米长, 全部铺设了地下排水管道,1995年完成,需排出的
污水及雨水,通过管道流入黄河二路地下排水沟,做到了排水畅通,雨停水净,从无积水。
供水旧时村民用水靠村民挖的三口水井,后来井水逐渐变质,不能饮用。1986年
居委会投资12000元, 把自来水管道通到各家门口,居民全部用上了从黄河送来的自来
水,彻底解决了居民吃水难的问题。
照明新中国建立之前,村民照明多用黑油(棉籽油)灯,个别户用煤油灯或泡子灯。
新中国建立后, 渐渐普及煤油灯, 室外照明用马灯。60年代初, 渐用玻璃泡子灯。
1968年村中用上了电灯,用木头杆扯线到各户,线是从电业局栽的输电杆上扯进村的。
1984年, 村中架电线的杆换成了水泥杆,并安装了路灯,每户安了电表;1992年投资8万
元, 更换了线路增加了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居委会有专职电工一人,负责管理线
路和保证居民用电正常;居委会负责收缴电费。
电话1988年居委会安装了公用电话机一部, 从1994年始,居民逐步安起家庭电话,
买BP机、手机。电话均为程控式,有30部,BP机26部,手机3部,与外界通讯极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