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方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3&rec=118&run=13

滨州方言属于中国北方方言中的华北、东北次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在山
东方言里,分为东西两个区,西区又分成西齐和西鲁两片。滨州话属于西区的西齐片。
而滨州话根据其内部的一些差异,又分为三个小区,其中第一小区为滨州话的代表区。
胜利居委会在第一小区内,因而胜利居委会方言具备滨州方言第一小区的一切特点。
其在滨州方言区中的位置见《滨州市方言图》。滨州话与普通话有很大一致性,但也
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普通话的语言、语汇和语法方面。现将常见的一些常用词、
常用语和歇后语列举如下。
常用词
[名词]
(一)亲属称谓:
老爷爷--高祖父,或与高祖父同辈的人。
老奶奶--高祖母,或与高祖母同辈的人。
爹--父亲,年轻一代已多称爸爸。
娘--母亲,年轻一代亦有称妈者。
大爷--伯父,亦有称伯伯、大大者。年龄大于父亲而与伯父同辈的乡亲亦称大爷。
叔--叔父,亦有称叔叔者。年龄小于父亲而与叔父同辈者亦称叔叔。
大娘--伯母,亦有称娘娘者。泛呼与大爷同。

婶子--叔母,亦有称婶婶者。泛呼与叔叔同。
老耶[ǐε]--对丈夫的父亲的背称,即公公。直呼随丈夫。
老娘[ηǐa]--对丈夫的母亲的背称,即婆婆,直呼随丈夫。
老姑--父亲的姑母。
姥爷--外祖父。
姥娘--外祖母。
老姥爷--父母的外祖父。
老姥娘--父母的外祖母。
妗子--舅母。
丈人--对岳父的背称,直呼随妻,亦有呼大爷、叔叔者。
丈母娘--对岳母的背称,直呼随妻,亦有呼大娘、婶婶者。
兄弟--弟弟。
兄弟家--弟媳,或按排行称老二家,老三家。
舅子--对妻之兄弟的背称,兄谓之大舅子,弟谓之小舅子。直呼则随妻。
老婆--妻子,或称俺家里、孩子他娘。
连桥--襟兄弟,或称一拉杆,见面则哥弟相称。
大伯(bēi)哥--丈夫的哥哥,或称大伯头子,直呼哥哥。
小叔子--丈夫的弟弟,或直称兄弟。
大姑子--丈夫的姐姐,直呼称姐。
小姑子--丈夫的妹妹,直呼称妹。
干爹--义父。
干娘--义母。
小厮--男孩。
妮子--女孩。
瓜蔓子亲戚--远亲。
(二)动植物名称:
头牯--牲口,牲畜类的通称。
儿马--公马。
骒马--母马。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犍子--公牛。
舐牛--母牛。
牙狗--公狗。
趴牯--公羊。
儿猫--公猫。
女猫--母猫。
家卯--家兔。
哩哩--鸭子,或叫叭叭子。
野卯--野兔。
黄鼬--黄鼠狼。
仓老鼠--田鼠,也叫地老鼠。
地貔子--鼹鼠。
貔子--狐狸。
野狸--狸子。
阎百虎--蝙蝠。
家翅儿--麻雀,或叫家雀。
野鹊--喜鹊。
叽叽鹳--小山雀。
老鸹--乌鸦。
山老鸹--白脖乌鸦。
凿打木子--啄木鸟。
夜猫子--猫头鹰。
米蛘罐子--鹳。
光棍夺锄--布谷鸟。
鸽鸽(gúoguo)--鸽子。
蛤蟆--青蛙。
疥蛤蟆--癞蛤蟆、蟾蜍。
泥勾--泥鳅。
长虫--蛇。
蝎虎子--壁虎。
栖觅子--晰蜴。
地蛐--蛴螬。
瞎碰--金龟子。
老牛--天牛。
蚂螂--蜻蜓。
蚂螂狗子--一种比蜻蜓稍小的同类飞虫。
蚂蚱--蝗虫。
蚂蚱安子--不成龄的蝗虫。
蛸蚂尖--一种尖头蚂蚱。
咬乖--蝈蝈。
露尾(lúyi)--雌性蝈蝈,也称篱笆。
促蚱--蟋蟀。
蛸螅--蝉。
老道--或叫蛸螅归,蝉的幼虫,也叫蛸螅牛。
嘟了儿(dúliaor)--一种小型蝉,入伏方见,或叫伏了儿。
刀螂--螳螂。
米蛘--蚂蚁。
子蝗--粘虫。
腻虫--或叫蜜虫,即蚜虫。
豆虫--一种豆科植物上常见的似蚕而比蚕大的绿色害虫。
卜楞个--豆虫的成虫,又叫蛾子。
屎克郎--蜣螂。
白渣--蝇卵。
蚂譬(mápi)--水蛭、蚂蟥。
窘虫子--造桥虫。
蚰子--粮食蛀虫。
棒子--玉米。
黍黍--高梁。
爬豆--豇豆。
小豆--红小豆。
长果--花生。
囊瓜--南瓜。
瓠子--西葫芦。
朝阳花--向日葵。
光光花--蜀葵。
酒布袋--地黄。
柳绒--柳絮。
槐连豆子--国槐树的果实。
鹁鹁翅儿--臭椿树的果荚。
咕米--高梁、玉米等作物的黑穗病。
转心--不出穗的高梁。
枪杆--不出穗的谷子。
杆草--谷秸。
秫秸--高梁秸。
婆婆丁--蒲公英。
青青菜--小蓟。
扫帚菜--地肤。
地瓜--红薯。
家翅子蓑衣--地锦草。
谷谷莠子--狗尾草。
挺杆--高梁秸最上边带穗的那一节。
脚叶子--高梁最下面几节已蔫了的叶子,人们常用来编蒲墩。
滑条子--棉花的营养枝。
担条--棉花的果枝。
红根子--红荆条,红荆子,即柽柳。
(三)天时用语:
麻阴天--淡云遮天。
烧阴天--红霞满天。
风缺连--日、月晕,有缺口者。
阴缺连--日、月晕,无缺口者。
挂耳子--早晨或傍晚,由于云气折射,在太阳两侧或一侧出现的小太阳现象。
龙吊尾--云雨中的龙卷风现象。
雨脚--远处黑云下出现似瀑布的白亮竖直雨线直接大地,是大雨将到的征兆。
刮拉--落雷、霹雳。
霜雪--霜。
树挂--空气中的水份遇冷凝结成冰花挂满树枝,似玉树琼花,谓之树挂。即雾淞。
饭巴拉子--霰,颗粒状雪花。
虹(jiàng)--彩虹。
贼星--流星。
大卯--启明星,农谚:“大卯出来二卯撵,三卯出来白瞪眼。”
参(shēn) 门--冬季天黑后,出现在东方天空中的并排的三颗星,农民根据它向
西移动的规律来推测夜间的时刻。
八角琉璃井--夏秋间夜里出现在银河附近,靠牛郎、织女星不远的由八颗星组成
的近似正八角形的一组星,其中有一角的一颗星不规则、且暗,传谓:牛郎饮牛时踏
落的一块井石。
勺星--北斗七星。
扫帚星--慧星。
食太阳--日食。
食月亮--月食。
老爷(yer)儿--太阳。
月母地儿--月亮。
头晌午--上午。
晌午--中午,正午。
过晌午--下午。
后晌--晚上。
夜来--昨天。
前日--前天。
大前日--大前天。
后日--后天。
外后日--大后天,或称“大后日。”
朝日--以往过去。
这前(zhāqián)--现在,目前。
那咱--以前;过去。
大进--旧历大月(三十天)。
小进--旧历小月(二十九天)。
老时节--很长时间。
丁霎霎--一会儿,或称一霎霎。
(四)一般生活、生产用语:
门道--大门的过道,也称过道。
天井--庭院。
闳道(hóngdào)--胡同。
阳沟--下水道。
屋打场子--主房地面,又称田地。
灶火--灶。
地屋子--地窖,或称地窨子。
窖窝子--冬藏蔬菜的深地窖。
灶突--烟囱。
旮哈儿--旮旯。
苫(shán)--芦苇。
苫(shán)箔--用芦苇编织成的苇箔,是铺在檩条上的建筑材料。
懒箔--用成把的乱芦苇编织成的苇箔。
茅子--厕所。
碗床--碗橱。
条山几--条几。
脚床子--矮凳。
撑子--一种可以撑开,合并的矮坐具,也称马楂子。
蒲墩--用蒲叶或高梁叶子、麦秸编成的蒲团。
盖垫--锅盖。
干粮笺子--盛干粮的条编器。
匙头笼子--放筷子用的小型条编器。
拍子(pēizi)--用芦苇、麦秸编成的凸顶锅盖。
泔水--刷锅碗的水。
憋拉器--装有烟囱的取暖铁火炉。
筲--木制水桶。
家什儿--家具、农具的总称。
甩子--马尾做的拂尘,主要用来打蚊子。
电棒子--手电筒。
杌扎子--坐杌。
鞋--棉鞋。
壤子--弹过的棉絮。
绒子--弹过的新棉絮。
套子--用过的旧棉絮。
水鞋--胶鞋。
斗枕--枕头。
被窝--被褥。
蒲窝--用蒲叶编成的用来防寒的草鞋。
毡帽头子--旧时的一种毡帽。
铺衬--破旧的碎布。
缉缡儿(qìlir)--碎布条,或称缉缡子。
子(jiézi)--尿布。
袼褙(jiébei)--用铺衬粘合起来的布壳,多用来做鞋。
行头--用线缠成供小孩玩的线团,也有称皮球为行头者。
其溜--圆球,用绸结成的圆球形大红花称火其溜。
干粮--馒头、窝头之类熟食的通称。
粘粥--稀饭。
瓜子--罗卜腌制的咸菜。
就吃的--指咸菜。
饽饽--馒头,或称馍馍。
卷子--长方形馒头,或用面擀成饼再卷起蒸熟的食品。
灯窝窝--用米做成类似窝头,但平底口朝上的一种食品,元霄节常在里面倒入香
油,放一灯芯,然后点燃,小孩们用手捧着走上大街观灯,油尽灯灭,便可吃掉。
子--油条。
香油散子--一种面条形的油炸食品。
(gúzhe)--一种面疙瘩汤。
布系(buji)--①缠在木棒上烧熟的面食;②手工纺线用的棉絮条。
嘎渣子--一种用来煮粥的粗粮面子。
剂子(jìzi)--做饺子、饱子、馒头时,先做成的面块。
忌讳--醋。
黑油--未经处理过的棉籽油。
麻汁--未出油的芝麻酱。
麻汁酱--出过油的芝麻酱。
麻糁(shān)--出过油的豆饼、花生饼等的总称。
磕皮机--棉籽饼。
打包子--水煎包。
锢镥子--从事锔锅、碗、盆、缸及小修理手艺的人。
校屋--旧谓学校。
写管--旧称笔。
洋油--煤油。
洋火--火柴。
埝儿--地方,如:我在这个~摆摊。
相儿--样子,如:看你这个~。
绝户--指无后。
架把儿--姿势、样子。
顺茬儿--顺心事。
戗茬儿--反感的事。
昧儿--谜语。
瞎话--故事。
窜子--对事物的灵敏反应,如:这个人~来得快。
颊耳--打人巴掌,如:打你两~。
刮金板--指特别肥沃、旱涝保收的土地。
车辋地--象车辋那样弯曲的土地。
棋盘地--方整而平坦的土地。
春茬地--用于春耕的土地。
麦茬地--用于夏种的土地。
老鸹枕头--鹅卵石。
腕刀子--用来割下高梁穗的手刀。
铁耙子--四个齿的搂土和泥的工具,又叫四齿子。
菜耙子--八个齿的搂平土壤的工具。
耢--耙。
夹棒子--马、驴拉车时套在脖子上的木棍。
拥脖子--马、驴拉车时套在脖子上的垫肩。
套绳--牛、马拉车时,一头套在牛、马的肩上,一头挂在车上的粗绳。
梭头(sāotou)--牛拉车、犁时,挂在脖子上穿过套绳的弯曲木棍。
大肚--在牲口肚子下连接两根车辕的皮绳。
小肚--在牲口肚子下连接两根套绳的小绳。
笼嘴--带在牲口嘴上的帽形绳网或铁丝网。
嚼子--衔于牲口嘴中的铁环链,也叫呲牙子。
吊板子--拉犁时,套绳另一头用来挂在犁上的横杆。
二悠干--一面挂在犁上,另一面挂两个吊板子,用两个牲口拉犁时的横杆。
大环--用两个牲口拉犁时,一头挂在犁上,另一头挂在二悠杆的铁环,由一个圆
环和两个挂钩组成。
碌碡--打场时用的有棱石滚。
碌碡廓子--牵动碌碡用的木架。
勒里(lěli)--里边,又叫“勒头”。
头直上--头顶上边。睡时枕头前边。

[动词]
上坡--下地干活。
擗滑条子--把棉花的营养枝去掉。
撸虎叶子--去除棉棵下部的老叶。
抹耳子--去赘芽。
打花心--打顶心。
耩地--播种。
耪地--锄地。
耢地--耙地。
落穰(làoráng)--打第二遍场。
整治--①修理;②教训;如:我~他一下。
捂盖--修理、安装。
拾掇--修理、整理。
攒局--内行。
抖搂--抖动、摆脱。
装孙掳人--表面装呆,内心精细以骗人,或叫装孙掳扯子。
晕--说大话,不着边际。
虚豁--夸大。
抓唧--大声嚷嚷。
编嘲--编造假话讥诮别人。
嚼舌头--背后说人短长,挑拔是非。又叫“捣咕老婆舌头”。
话白--数落,责备。如:~人。
啦呱儿--闲聊天。
啦瞎话--讲故事。
踅磨儿--一露面又走了。如:打了个~。
打仗--打架。
调(diào)蛋--调皮捣蛋,或叫“捣事”。
挫弄--怂恿人做不应做的事。
出坏--出坏主意、坏点子。
攀伴--攀比;如:这人好攀伴。
惹伙--招引,挑畔。
拇量--猜测,估计。
猜摸--猜测,琢磨。
耳经--以为,或叫“耳蒙”。
拱着--以为。
叹歉--可怜。如:孩子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真叫人~。
许顾--见过,注意。如:你~他来吗?
怵头--怕难,退缩。
尖馋--只想吃好东西,次一点的饭食便吃不下。
折--①虐待;②变买家产;③反反复复折腾。
踢登--①毁坏;②不守家业;③不老实不规矩。
撵车--赶车。
把揽--占为己有,不许别人动。
把食揽堆--同“把揽”。
作估--很能独立钻研有创造性,无师自通。如:这个人很~。
锛轱轮--摔跤。
跑茅子--泄肚子。
招压百虎子--梦魇。
抛昧--说谜语让人猜。
猜昧--猜谜语。
拽调(diào)侃--说话中善用歇后语。
藏马虎影--提谜藏。
供备--供应孩子上学。如:现在孩子上学花这么多钱。真~不起。
撒泼--丢弃、浪费粮食。
唷吁(yùxu)--喂小孩。
饥困--饿了。
刺挠--痒痒。
不冷过--没空,没时间。
稠衣裳--①洗衣服;②暗示妇女来月经。
好么扯(ché)--无缘无故。
打豁歇--打哈欠。
打呼噜--打鼾。
号猫子--猫叫春。交配。
疯狗子--狗发情。交配。
打拦--牛、马、羊、驴等发情。
腾窝--小鸟长成离窝而去,也指孩子大了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胡打狗个--吊儿郎当,不务正业。

[形容词]
铮绿--很绿。
湛青--很青。
挑白--很白。
黢黑(qūhei)--很黑。
铮清--水很清。
方古热--非常热,或方古烫热。
宽快--宽敞。富裕。
窄住--狭窄。
硬棒--强硬有势。
软化儿--①松软;②软弱。
暄化儿--松软。
埋汰--疲蹋,呆头呆脑。
窝囊--①脏乱,如:这个地方太~。②无能,如:这点事都办不了,这个人真~。
③受气心情不愉快,又不敢发作。
二百五--本领不大,技术不精,又好自吹,办事没有根底。
雀瞽--夜肓。
孙--处处受期负,不讨人喜欢。
光棍--处处爱欺压人,霸道。
泥腿--无赖。
远影--头晕。
脆阔--干脆利落。
丝丝拉拉--吞吞吐吐,不干脆。也指毛毛细雨。
老当--牢固可靠,也指办事可靠。
入作--舒服。
枵息(xiàoxir)--不坚固,易毁坏。
草鸡--①孬,无勇气,如:你真~,这也不敢去?②狼狈,如:他累~了。③认
输,如:这次他真~了。④赖人,如:你别~人。
二乎--不确实,可疑,可能落空。
悖悔--不通情理。
发实--指小孩长得又胖又健壮。
旺相--指小孩活泼健壮。
壮实--指老人身体强健。
憔苦--很苦。
甘甜--很甜。
焦酸--很酸。
咸--很咸。
辣--很辣。
漓--稀饭不粘煳,水米分离。
榔糠--粗糙,也指人办事粗心马虎。

[数量词]
茬--头茬韭菜,二茬韭菜。
行(xìng)--层,一~砖,一~土。
闷儿(mēir)--一段时间,干了一~活。
末儿--遍,压了一个~,今天他来了三~。
嘎哈儿--圈,他围树转了三~。
浮--相当重量的一份。这些粮食分三~过磅。那一~地瓜没收钱。
古堆儿--一小堆,那些菜共有三~。
档子--畦子。
把古--一段距离,到某地去还得走这么两~路。
(pào)--地瓜、萝卜每二十斤为一~。
顶--买了两~箱子。

[代词]
(一)人称代词:
俺(ngǎn)--第一个称代词,年轻人则多用“我”。
您(něn)--第二人称代词。
(二)疑问代词。
咋着--怎么着?怎么样。
咋--怎么。
啥--什么?
那户子啥来--什么?
(三)指示代词:
乜个样--那个样。

[副词]
着实--或“着”、很,天~冷。
岗的--格外,很,~好,~多。
离把--非常,~多啦,~大啦。
老么--非常、很,~好,~坏。
精--很,~瘦,~窄窄儿,~浅浅儿。
难--同“净”,有否定之意,~呢,哪有这事。
沾--略微。~湿点,~黑点。
管许--或“管吧”,大概,他~走了。
敢自--①实在、太。你亲自来,那~好。②倒确实。坐飞机去,那~快。③可真。
您~好。
几自--本来已经,我~不愿去,偏让我去。
坐窝--或“坐根”,本来。他~就没想到那儿去。
没自--大概、或许、可能,带猜测意。他~不来了吗?
净心--或“净意、故意”,我不是~要这样的。
到门儿--将来以后,带推测意。这孩子~成点事。
脱不了--同“到门儿”,这事~要坏。
满管--满打满算,大不了。到时候我们~赔一笔钱。

[连词]
敢么--如果。你~去一趟就好办。
但自--只要。我~能抽出空来我就去。
不光--不只是。~他一个人这样。
赶自……偏--转折。我~说不让你去,你~到那儿去。
不就--要不。这事~我去一趟。

[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地”均读dì。
时态助词“着”读为zhòu,“了”读为liē,如“他睡着了”,读为tāshuìzhò
uliè。
语助词有“”,表示大声呼唤人。如:娘~!爸~!
操子[ts‘iZì]--来~,还能空着手?才跟二婶子说~话。在路边等~,
不见车来。

[呼唤动物的词语]
羔羔--唤狗。
唠唠--唤猪。
哞哞--唤牛、羊。
嘟嘟--唤鸽子。
咕咕--唤鸡。
绍号--驱鸡。
噫--驱牲口左转。
呜噢--驱牲口右转。
吁哎--喝令牲畜止步。
打打--或“得得”、“驾驾”,驱牲畜前进。
绍绍--喝令牲畜倒退。

常用语
[特殊句式]
(一)比较句
你不胖的我。(你不比我胖。)
我不跟他胖。(我不如他胖。)
他伴你胖。(他比你胖。)
他不强的你。(他不比你强。)
强的转一遭。(比转一遭强。)
(二)疑问句:
吃了没啊?(吃了没有?)
去了不?(去没去?)
走啊不?(走不走?)
走动了不?(走得动走不动?)
这路能走了不?(这路能不能走?)
麦子浇啊不?(麦子浇不浇?)
那本书拿来了没?(那本书拿没拿来?)
好啊坏啊?(是好还是坏啊?)
深啊浅啊?(是深还是浅啊?)
多啊少啊?(是多是少啊?)

[气象与农谚]
清明风刮坟头土,大旱一百五。
早上烧,晚上浇。
五月十三,淋破瓷罐。
八月十五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刮下春风下秋雨。
雪里灯盏,雨里秋千。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
夏至东南风,当天就搬兵。
淋了伏头,旱到伏尾。
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东虹雨,西虹雨,北虹出来下涝雨,南虹出来卖儿女。
月亮带风圈,一连刮三天。
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水没鸡。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风是雨头。
下雨起铃铛,三天不停当。
亮一亮,下一丈。
东风不吃西风的气。
瓮穿裙,蛇过道,大雨很快就来到。
七阴八不晴,九日放光明。
鸡早宿,天必晴;鸡晚宿,天必阴。
有钱难买五月里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早蛙阴,晚蛙晴。
半夜蛙子叫,等不到天放明。
蚂蚁成群,大雨来临。蚂蚁过道,大雨快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晴天。
早晨刮风刮到掌灯,掌灯不刹明天还刮。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早晨下雨一天晴。
燕子钻天,下满湾。
坯坏三遍,狗吃干饭。
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
三月三过神仙。
十月初五九月九,神仙不敢河边走。
黑云带红边,定是雹子天。
倒照,晒得猫叫。
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两日。
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
热在中伏,冷在三九。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该热不热,不成年月。
麦子不倒,不离棉袄。
正月十五半拉月,春打寒食六十天。
燕子来不过三月三,燕子走不过九月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顺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坡里吃。
春打六九头。
正月打雷,遍地是贼。
打春甭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
惊蛰无凌丝。
秋啊秋,六月二十头。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秀。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
九月里不上冻,十月冻死人。
端四蚂蚱端五虫。(指这两天下雨有灾)
七月十五点红,八月十五满红。(指枣熟)
二八月乱穿衣。
二八月昼夜平。
七月七,织女哭。(指下雨)
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溜线,初五初六一大片。(指月亮)
十七、十八坐着等。(指月亮出没时间)
初八、二十三,出没半夜天。(同上)
二十正正,月出一更。(同上)
二十八九,出来瞅一瞅。(同上)
大卯出二卯撵,三卯出来白瞪眼。(卯指星)
腊月参辰没,半夜子时多。
辰在正南,起来过年。
参门不见辰,姐夫不送小姨子。
枣芽发,种棉花。
小满花,不归家。
收花不收花,单看正月二十八。
正月二十八无风雪,家家户户备棉车。
六月十五见幌花,七月十五见白花。
花见花,四十八。
棉花入伏一天一锄。
棉花立了秋,便把头来揪。
花开谷熟杀芝麻。
千年万年,处暑见棉。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宜时。
伏里有雨好种麦。
湿耩浅,干耩深,麦耩黄泉谷露根。
早谷晚麦不归家。
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麦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麦收八、十、三场雨。
七谷八麦九黍黍。(指作物出土所需天数)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夏至麦芒死。
芒种三日见麦茬。
四月芒种四月吃,五月芒种顶夏至。
一麦顶三秋。
三月里清明菠菜小,二月里清明菠菜老。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六月里豆,半边露。
六月六,看谷秀。
头伏萝卜末伏菜。
处暑黍黍白露谷。
七月里核桃八月梨,九月里柿子来赶集。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似钻。
豆子鼓了角,蚊子上了坡。
立夏不讲高田。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立冬除罗卜除葱。
小雪除白菜,大雪除菠菜。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公鸡头,母鸡头,不着这头着那头。
秋种没有早,春耕没有晚。
伏里打破皮,强似秋后倒二犁。
庄稼不收年年种。
土换土,二石五。
春争日,夏争时。
打鱼摸虾,耽误庄稼。
旱天锄刃生水,涝时锄刃生火。
扫帚响,粪堆长。
秋天弯弯腰,强似冬天转一遭。
天河斜吊角,家家吃豆角。
瓜离土,四十五。
勤上坡,懒赶集,出门背着粪篮子。
干锄一遍光,湿锄八遍荒。

[俗语]
走道不怕慢,就怕站一站。
一步撵不上,步步赶不上。
眼看十遍,不如手写一遍。
活到老,学到老,八十八岁还学巧。
一回生,两回熟,三回不用问师傅。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女不知父母恩。
孩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
风不刮,树不摇。
好狗不挡道,挡道无好狗。
狗眼看人低。
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有上崖,就有下坡。
有粉抹在脸上。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秤砣虽小压千斤。
一物降一物,卤水豆腐。
不读哪家书,不识那家字。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一岁不成驴,到老是个驴驹子。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人怕伤心,树怕伤根。
背人没好话,好话不背人。
穷时帮一口,强似富时帮一斗。
兔子遥山跑,脱不了归老窝。
脱了初一,脱不了十五。
话不能说死,事不能做绝。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揸不如四指近。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干啥说啥,卖啥吆喝啥。
软面饺子硬面汤。
韭、葱、蒜,不见面。
愁烟闷酒自在茶。
五月不盘炕,盘炕没人上。
说话耽误了买药。
扯扯耳朵腮动弹。
舌头钻不过腮去。
盼好不如干好,想好不如凑好。
皮猴子离不开酸枣树。
来得早不如来的巧。
当面银子对面钱。
心急喝不得热粘粥。
摁倒葫芦起来瓢。
是猫就避鼠。
懒驴上磨屎尿多。
三日斧子二日锛。
木匠改瓦匠,三日两后晌。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养起猪砌起圈,娶起媳妇管起饭。
早睡觉,早起来,天上掉下元宝来。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
没吃过猪羊肉,没见过猪羊满道跑吗?
馋老婆好说媒,懒汉子好赶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淹死会水的,吓死大胆的。
干屎抹不到人身上。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人不混帐,帐不混人。
人挪活,树挪死。
贪贱吃穷人。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听人劝,吃饱饭。
一个将军一个令,一个师傅一个传授。
不冷捎衣裳,不饥捎干粮。
后悔药没有卖的。
长心眼强似长力气。
铁是打出来的,马是骑出来的。
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
背着儿媳过河,费力不讨好。
行见行,没处藏。
真人不露像,露像不真人。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一个人是死的,两个人是活的。(指人多智广)
送人送到家,为人为到底。
树大招风,话多伤人。
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远亲近地是一宝。
争着不足,让着有余。
泄底就怕老庄乡。
一家不和外人欺。
父子分家,财物各别。
庄稼看着人家的好,孩子看着自己的好。
姥娘抱外甥,累煞不唉哼。
一母生百般,也有貔子也有獾。
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
好闺女不如好女婿,好儿子不如好媳妇。
老大是条龙,小的跟着行。
无病不信神,有病乱求医。
平常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头痛脑闷,面汤一顿。
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命。
牙疼方子,一大筐子。
要想身体好,吃饭八成饱。
吃饭先喝汤,老来不受伤。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七十不保年,八十不保月。
吃饭穿衣量家当。
越吃越馋,越玩越懒。
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到就受穷。
省囤尖强似省囤底。
精打细算,钱粮不断。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紧紧手,年年有。
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眼色不如比色。

[歇后语]
板上钉钉--没跑。
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枣(早)。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笨鸭子--上不了架。
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搬着梯子上天--没门。
豁鼻子喝粘粥--漫漫子来。
枕着扁担睡觉--想得宽。
着鼻子上脸--得寸进尺。
穿兔子鞋的--跑得倒快。
裁缝掉了剪子--光剩下尺(吃)了。
出头的椽子--先烂。
窗户纸--一戳就破。
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上不了阵。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倒了磨砸碾--石(实)打石(实)。
二斤半锅饼--够戗。
公鸡下蛋--没指望。
狐狸尾巴--藏不住。
脚底抹油--溜了。
孔夫子搬家--光书(输)。
老和尚的帽子--平古达。
姥爷哭儿--没舅(救)了。
老鸹飞到猪腚上--看见人家黑,看不见自家黑。
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
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太太擤鼻子--把里攥。
绵羊栓到桌腿上--剪毛就剪毛,割蛋就割蛋。
老猫上锅台--熟路。
腊月里生人--冻(动)手冻(动)脚的。
马尾拴豆腐--提不得。
蚂蚱头包饺子--光嘴。
卖了儿媳妇成家--个人顾个人。
属螃蟹的--横着走。
粘粥锅里拽砖头--砸粥砸粥(咋着咋着)。
属狗的--翻脸不认人。
铁公鸡--一毛不拔。
头上长疮,脚底流脓--坏到底了。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歪脖子黍黍--另一种。
王八过河--随大流。
玩戏法的下跪--没咒了。
鸡蛋掉进油篓里--滑蛋一个。
瞎子打孩子--摸着就是一下子。
瞎子戴眼镜--多着这一层。
瞎猫碰上死老鼠--巧了。
瞎子骑驴--一条道走到黑。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枣木疙瘩--八斧子劈不开。
榆木脑瓜--死不开窍。
聋子的耳朵--摆打。
锅腰子上山--钱(前)上欹。
茼秸打狼--两怕。
纸糊的灯笼--心里明。
嘴上抹石灰--白说。
贼走了关门--晚了。
吃了铁头拉铡钉--食而不化。
沙家摆手--到劲了。 (市东办事处沙家村,村民多以打绳为业。站在打绳机一头
的人摇动摇把使绳子上劲,站在另一头的人看到已经到劲时,便摆摆手示意停止摇动。
后来,这事便成为歇后语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