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生活习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3&rec=114&run=13

饮食
明、清、以来,村民一直以高梁、谷子、大豆为主粮;1958年后, 开始大面积种
植地瓜、玉米,遂代高梁、谷子为主粮。旧时,一般人家,多发高梁面、玉米面窝头
(或饼子)为主食,间饮稀粥、稀饭和菜粥。在玉米面、高梁面中加一至二成豆面,所
做成的窝头(或饼子)不但味道香甜,且暄松可口。是中等以上人家所最为讲究的。至
于贫穷人家则多掺糠菜,春冬农闲时辅食小豆腐(用野菜加少量豆面或豆瓣作成)以充
饥。逢年过节则吃馒头、包子、饺子、年糕、发糕(亦称丝糕),辅以面条。但穷苦人
往往不能置办齐全,甚至过年也很难吃上顿净面饺子。
饮食习惯,农忙时一日三餐,农闲时间或一日两餐。
菜肴则以瓜子(腌萝卜)为主,间以豆腐、虾酱、豆豉、腌菜等。新鲜菜蔬则以白
菜、菠菜、葱、蒜、辣椒、茄子、南瓜、萝卜为主,或炒或汤,用以下饭。肉、蛋之
类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
1945年解放以后, 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开始发生变化。
特别是1979年以后,面、大米成为人们的主食,玉米面多用作稀粥。现在人们在饮食
上开始讲究多样化,面食除馒头外,还有面条、油条、烙饼、火烧,荤、素、蒸、煎
各色包子。菜肴则以多种新鲜蔬菜为主,间以肉蛋、鸡、肉,讲究煎、炒、烹、炸、
溜,注重口味。瓜子、豆酱之类则降而为辅了。
婚嫁宴请时的菜肴,旧时一般分两种规格:每个桌子上12道菜(4盘、6碗、2大件),
谓之便饭。如上完12道菜后, 除四个盘以外,其余撤下,另上4个点心盘或上烧麦(一种
甜食)。吃过后再重新上菜,谓之两道饭。8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无论在
家中或饭店的婚宴上,则冷盘、热炒、大件(全鸡、全鱼等)、甜食无所不有,虽然还
依照以上两种形式,上菜的数量却早已超出了以上的规格。
酒类,村人多喜饮白浇酒,旧时以山东白干、景芝白干为最爱欢迎,逢年过节,
每家必备。近年来,对各种啤酒、汽酒、果酒的需求量大增。
居住
“四合院”式建筑为本村民宅基本形式。一院中有正房(即北屋),南屋和东、西
厢房。旧多为坯墙平顶,下用五至九行砖碱脚(墙基)。正房略好,偏房次之。正房多
为3-5间, 分“三明两暗”、“三明一暗”、“三明间”等格局,三明间一头设炕,
沿北墙炕一角垒锅台。中间设桌椅条几,墙上挂“松鹤同寿”之类中堂字画,兼作客
房。两头暗间多为仓房,有的与三明间相通,也有的另朝院门开。正房为长辈人居住,
偏房为下辈人居住,或作仓房、畜房、夏日厨房等。“四合院”多在南面一角朝胡同、
街道开大门,富家多门楼高耸,上装雕花门楣,门两旁下端往往饰以“龙风呈祥”、
“福禄祯祥”之类词语的砖雕。迎门置一影壁,遇有男子结婚,则请画工在影壁上画
有《鹿鹤同春》、《松龄鹤算》等象征吉祥的壁画。和大门相对的一角多设有厕所。
有的则圈厕相通,称“连茅圈。”临街住房则多在临街的房子靠街的一面置夏檐,作
为自摆摊点或出租用,或朝街开门,用作店铺。旧社会,只有少数富豪人家建砖瓦房,
多用灰砖布瓦。一般人家则无此阔绰。至于贫苦人家则房舍破陋,不置院墙,或扎篱
笆,也不鲜见。长期以来,家家宅基相连,界限最为重视,宅基四角下都埋有石灰为
界标,称作灰撅,是解决邻里间宅基纠纷的依据,造房高低一般不超过四邻,否则,
即称为霸道无德。
建国后,住宅渐由平顶土房改为瓦顶。80年代以来,渐由砖石结构替代土坯结构,
讲究宽敞、大窗,并设有前厦,且独门独院。80年代后期,在居委会的统一安排下,兴
建了大部分居民住宅;90年代初,富裕的居民建起了自已的小楼,水、电、暖卫生设施
基本配套,敢与机关住房条件争高下。
住宿习惯,一代一室,代代相沿。旧时多睡土炕;70年代后,渐改睡炕为睡床;80年
代以后,居民青年新婚,多为席梦思床。
服饰
解放前,北镇首饰业发达,四家较大的银楼有:全盛、广成、广盛、源太。每家
银楼约聘银匠等15人,有门柜经理1人,帐房1人,职员3人。
银楼加工制作的首饰品种,适用于老年人的帽花、帽边、耳环、戒指,送老时的
部分首饰;中年人除了老年人所适用的品种之外, 还有柳千、玉针、耳挖、占蛾、金
翠围花等,青年人适用的上述种种之外,还有发卡、牌子(胸前饰物)、项链、镯子等。
未婚姑娘结婚时,向男方索要饰物或由姑娘家赔送。秋季是加工首饰的旺季,结
婚之家送来明细单子,叫银楼之银匠加工。每家银楼秋季后四个月时间,收入相当人
民币3万元,全年总收入6万元。
清朝时,首饰样式古老、呆板。
辛亥革命后,妇女爱美有了新的标准,小巧精致衬托出妩媚多姿。银匠们适应新
的要求,以在镯子上刻二龙戏水,在胸前牌子上刻八仙过海、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
在戒指上刻十二属相,在小首饰上镶嵌金边。几家银楼布帘上大字标明:“本号精巧,
自造赤金、镀金、纹银、发兰,满焊首饰一应俱全。”
清末民初,男女服装,秋冬以青(即墨)、蓝为主,唯年轻妇女喜欢红、绿等花色,
夏装则多为条花或白色。衣料则一般均为家织粗布,只有少数富人才能穿得起绸、缎、
绢、纱、皮料衣服。男女服式,不论长袍短袄,均是大襟,钮扣系于右铡。裤子肥大,
高腰裤、无门襟,节日或外出时,男子冬季一般内穿小棉袄, 外套长袍;文人学士,
绅士富商还要外罩马褂,头戴缎瓜皮帽或三大扇皮帽,一般人则戴毡帽头;一律足穿
纳帮子白布袜,白底黑帮布棉鞋;夏季则外罩大褂,足登尖口或圆口青布鞋。女子多
穿红裤绿袄,外套绣裙,戴饰物,如头花、银、手镯、戒指、耳环、耳坠等等。脚穿
绣花鞋。在家不论男女,一般都是长裤短袄。老年人在冬季有时下身内穿夹裤,外套
叉裤(两只棉裤腿吊在腰带上),上身仍穿长棉袍,喜用一青色宽布带束腰,叫做扎包。
30年代以后,西装、中山装、旗袍开始逐渐在部分年轻人中流行。50年代以后,中山装
渐渐被村民接受, 年轻妇女则喜欢穿列宁装。衣料渐由粗布向细布发展。八角帽、军
便帽、 三大扇帽开始流行,穿针织袜的亦多了起来,饰物则渐渐绝迹。60年代后期,
灰、绿两色军便衣、军帽风行一时。进入80年代以来,服饰的花色、样式越来越讲究,
特别是女装不断更新,各式裙子、旗袍十分盛行。棉布被多种多样的化纤品所代替;
曾一时绝迹的饰物,如项链、耳环、手镯、戒指之类,又开始在年轻一代妇女中流行
起来。80年代后期, 服装进一步时装化,西装领带、羊毛衫、夹克衫、喇叭裤、牛仔
裤、 老板裤、T恤衫、毛呢大衣、羽绒服、风衣等都很盛行。90年代以来,金、银等
饰物进一步在妇女中普及,休闲服、旅游鞋等也曾风行一时。
器用
炊具 村民做饭大多用八印铁锅,家庭人口少者偶用五印、六印。锅盖多用挺杆
(高梁秸最上一节) 双层穿制,俗称盖垫。70年代以后,渐有铝制锅盖流行。有的锅盖
是木制,有的家庭还备有小笼屉、小耳锅、炒勺等,有的村民开始烧蜂窝煤和液化石
油气,铁锅随之为铝锅取代,并备有高压锅、电饭锅、电炒锅、电烤箱等。旧时,多
用木制风箱,70年代后逐渐绝迹。瓢、勺等用具,清末多为木制,30年代以后改为铜
制,70年代以后多为铝制,同时也有塑料制品流行。水缸多为陶釉缸。铲子,多用铁制
或铝制。90年代逐渐流行多用锅、微波炉等炊具。
餐具 旧时碗、盆、碟多用陶釉制品,一般为白花,印有图案或花卉,兼有用黑
陶釉制品者,盆、罐亦有土陶制品。茶壶,通用宜兴壶或江西瓷制品,茶碗、酒盅、
汤勺均为租瓷。酒壶多为锡制。70年代以后, 搪瓷、玻璃、不锈钢制品也很受欢迎。
筷子,一直喜用竹制品。个别富裕人家待客亦用鸟木筷者,象牙筷极为罕见。
家具 1949年前,多数人家用结婚时陪嫁的木制衣箱放衣服。客厅里多摆设方桌、
圈椅,讲究者还配有条几、杌、凳等。个别富裕人家才有立柜。吃饭时,均用长方形
矮腿木制饭桌、坐脚床、矮凳或撑子。70年代以后, 渐兴三抽桌、办公椅、立柜、五
斗橱、高低柜等。进入80年代,写字台、书橱、沙发、茶几等,开始进入家庭,个别
富裕家庭置办组合家具。90年代以来,逐渐流行起皮沙发、玻璃钢茶几以及高档木制
家具,向美观、高档、时髦发展。
卧具 旧时习惯,炕上多铺大褥子,上罩炕单。棉被多是自织自染的花格被面。
褥子面喜印豆面子花。建国以后,细布逐渐代替了粗布,被褥面多印有凤凰、牡丹等
象征吉祥的图案。夏天则铺草制凉席、盖被单。70年代后, 被面开始时兴人造棉料、
绫绸料,毛巾被逐渐流行。90年代以后,席梦思床开始在青年夫妇间流行,各色面料床
罩、毛毯等已不罕见。
其他生活用具 旧俗,女子出嫁必陪送一针线簸箩,为竹编或柳编而成,专放针
线、剪刀、布头等物,相沿至今。洗脸盆也是女子出嫁的陪嫁物,旧时多为铜制。60
年代以后, 渐由搪瓷盆代替。盛放米面,多用陶釉或土陶缸瓮,粮食则盛在柳编大囤
里,上面再一圈圈地围上用苇席编成的折子。70年代后期, 人们改用水泥柜放粮食。
解放前有钟表的人家极少,进入80年代以来, 手表已在居民中普及,挂钟、闹钟、石
英钟已普及到各家各户。自行车、缝纫机进入了每个家庭。电风扇、电视机、收录机、
洗衣机也很普及。90年代以来, 家庭普遍有电冰箱、彩电、洗衣机,不少用户买了摩
托车、大型汽车和轿车,安装了电话、空调、VC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