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古老的运输工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2&rec=128&run=13

西关一村人自古劳动经营,非商业、手工业即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运输靠担、
扛、背、拖、抬、推、拉等形式进行。运输工具简单。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西关人仍
然保持使用着这些传统的运输工具。

一、扁担、杠子
扁担,是用国槐制成的在两肩转换使用的担物工具。以优质国槐木制成长约2米,
宽约8公分,厚约5公分的扁形长条即为扁担。将所担(也叫挑)之物系于两首,用肩担起,
利用扁担的柔性一步一颤地行走。这是一种单人使用运行方便的工具。身体强壮者,
可担40公斤,日行百余华里。
轻型扁担,两头挂有铁勾,称为担杖,是担水用的工具。人民公社化以前,西关
人饮用井水,众多家庭共用一口井,均用担杖担水饮用。
杠子,是用直径约10公分的圆木,截成2至2.5米长,将所运之物系于杠子中间,两
人各持一端,用肩抬起运行。身体强壮者,可抬100公斤。重量较大的物件,用多杠多
人抬运。杠子是一种双人使用的运输工具,多用于沉重的大件运输。

二、木轮小车、大车
建国前,木轮小车广泛使用。西关村人使用的木轮小车多为响耳车,行路吱吱作
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小车多为一推一拉,即1人掌把推车,另1人在前栓一绳拉车,
减轻推车人劳动强度;从事运输业的多是单拱,一人一车,结伴同行,遇有陡坡路段,
人们停在坡下,互相帮助,多人拉一车,叫作盘崖头。在平坦的道路上,运载300~
400公斤,日行60余华里。
木轮小车,是西关村人在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凡家有青壮年男子的
家庭,一般都省吃俭用,置办木轮小车,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从事运输。
解放前,西关村的小车运输靠其地利,多从事煤炭和陶瓷运输。西关北首有西关
人、公义人开办的炭栈多处,其进出货主要靠小车运输;关南首有陶瓷市场,即窑货
栏子,其进出货方式也靠小车运输,淄川的大缸也靠小车运销河北。至解放初期,木
轮小车逐步更换为滚珠轴承胶轮小推车。80年代以来,胶轮小车又被小型拖拉机所取
代。
大车,也叫“二把手”,是一种木制车轮前后有把的前后两人驾驶的人力车,多
是运载大重量时使用。一车可运500公斤以上。旧时,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是妇女
坐乘的专用车辆。大车运行时,由于后边驾车人的视线被前边驾车人阻挡,所以常听
到前边驾车人的报路声,以引导后边驾车人注意提防道路的不平或路中的障碍物。这
种车辆由于使用范围小,在西关村数量不多,到建国后已无人使用,渐被淘汰。

三、马车
抗日战争时期,马车开始在西关富裕家庭和商贾中广泛使用。马车是木制车盘和
木制镶铁车轮装配而成,车宽约1.5米,分轿货两种。用作货物运输的马车为货车,车
盘材料坚固耐用,以负荷量大为标准,运输能力一般为1000至2000公斤。运载轻时,
只套辕马,运载重时,在辕马之前套1马至2马拉长套。只有机智勇敢的人,才可以充
当驭手。建国前,是西关村人先进的运输工具;用作代步工具的马车是轿车,与货车
所不同的是在较轻型的车盘上装有轿顶,前边有门,两边有窗,内衬布幔,整个车型
注重美观,是官贵家庭的代步工具,也有富户用来作为家眷专用车辆,男子骑马相随。
车内可坐可卧,是当时的豪华车辆。马车,只能在大路运行,农用极少。
货用马车,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以胶轮取代木轮,胶轮马车沿用至80年代,
逐渐被拖拉机和汽车所取代,轿马车到解放后即无人使用。

四、牲畜驮运
在使用运输工具的同时,西关人还充分利用牲畜体大力壮的特点,配以必要器具,
作运输使用。
西关村大多农户较贫困,买不起骡马之类的大牲畜,只能使用毛驴,因而驴驮较
多。使用驮运的牲畜,要有木制驮鞍,将鞍置于驴背系牢,农用运输如土粪,则配驮
篓,拉开篓扣,土粪自行流出。货物运输则用木制货架,将所运之物系于货架之上,
两人将货架架于驴鞍上,即可运行。毛驴运量在50至60公斤,骡马则驮运近百公斤。
从事运输业者,多结伴同行,以便相互架驮,方便行止。
骡、马、驴也是代步的工具,走亲访友,凡旅途较远者,均骑驴,富家则骑骡马。

五、黄包车
黄包车,是双轮人力车。车型是在高大的胶轮车盘上装有可坐可躺的坐席,上边
配有折叠式雨阳篷,平时折起,下雨或烈日时放开,挡雨或蔽日。坐前伸出长长的辕
型拉杆,人在辕中手握拉杆,以小跑或快步运行。抗日战争时期,西关的达官富商,
出门常乘坐黄包车,西关村穷苦人家,多有拉黄包车养家糊口者。解放后,经过土地
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乘坐黄包车被认为是剥削劳动人民,是一种耻辱,因而被社会
淘汰。

六、板车
板车,也叫地排车,后多用驴拉又称小驴车。板车是由两个车轮一轴相连,中间
用木板作盘的一种可拉可推的运输工具。板车开始是人力车,后由人力车发展到前面
套一毛驴拉长套,成为人畜合力运载工具,再后,人们将驴套入辕中,成为驴车。
驴车运作灵活,装卸方便,且能进入小街小巷,20世纪70年代以前,城市建设所
用的建筑材料,多为小驴车运输。
西关一村的板车,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各生产队均有采用,改革开放以来,西关一
人多从事第三产业,板车已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