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城市居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2&rec=12&run=13

一、散居在村民中的城市居民
其一,西关一村历史上多有从事商业经营者和从事手工业的劳动者,尤其商贩为
多。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西关一村一
大批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劳动者,纳入了公私合营和合作经营的社会主义轨道,成为社
会主义企业的职工,由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这些职工,至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已经
先后进入退休年龄,退休后回村落户。老职工退休,国家政策规定,允许一个子女顶替,
因而一批年青人通过顶替渠道,进入职工队伍,成为新的城市人口,这是散居村民中城
市居民的一部分。
其次,建国后,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青年应征入伍,有的在部队提升为干部,转业后
到地方工作,还有部分青年,被国家机关招收录用为干部,被厂矿企事业招收录用为职
工;另有一部分学生考取中等以上专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机关、企事业
单位,成为国家干部或职工。自1975年始,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这些干部、职工的家
属和子女符合条件的,经过批准,可以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成为不出村的城市
居民。
其三,西关一村地处城区,部分城市青年,寻找西关一村姑娘为婚,时有新的城市居
民进入西关一村,使村内散居的城市居民人数不断增加。
1995年,散居在村民中的退休职工有36人,职工家属户约占全村总户数20%以上。
在西关一村的城市居民与农民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许多职工家庭的困难,可以得到村
民委员会的及时帮助,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又能通过职工和职工所在单位得到有力支
持,加强了农工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工农之间的团结,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村区中的城市居民
西关一村自建国以来,始终是村民住宅和城市公房交叉,村民与城市居民插花居住。
仅西关二街、西关三街和西关大街东首就有8个城市居民大院,集中居住着上百户城市
居民。此外,尚有散居在村中的城市居民,也不下百户。随着西关商业区的开发和旧村
改造的进行,这种插花现象有所改变,村民住宅区和城市居民住宅区,在村区内有了较
为明显的界限。
1980年11月,淄川纺织品商店,在西关一大队第一生产队征地6.7亩,建职工住宅楼
一栋,24户职工搬入新楼居住,由此在西关一大队开始了城市居民居住区的建设。随之,
淄川百货商店、淄博市公共汽车公司淄川运输公司、淄川长途汽车站、淄川饮食服务
公司、淄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淄川分局等单位,先后征用西关一村土地近百亩,建城市
居民住宅楼13栋,居民350户近千人迁入新居,成为名符其实的西关城市居民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