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私营商号、店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2&rec=106&run=13

建国前,淄川商业西关称盛,较大商号多集于此。长兴街、太平街、鱼市街富商
云集,各设店铺经营。民国时期,西关有商号50余家,行业有酱园、杂货、绸缎布庄、
文具、窑货、茶叶、烟、酒、洋广杂货、肴肉、油坊、油漆、客栈等,这些商号多数
资金比较雄厚,雇佣店员,独资经营,亦有合资经营的,聘用掌柜和先生。也有小本
经营的夫妻店。商号紧临西关大集,地处闹市区,多数生意兴隆,交易甚盛。193 7
年12月27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淄城后,部分商号关闭,生意萧条,随着日军军事、政
治统治的加深,在经济上对一些日用必须品,如煤油、火柴、食盐等实行配售制,对
商号实行货源封锁和经济限制,货物进出不畅,日本侵略者又大量倾销日货,商业市
场受到冲击,一些经营手工业品的商家或倒闭,或改营他业。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商业尚未复苏,又遭国民党反动派苛捐杂税地蹂躏,西关公记茶庄每月不仅要向商会缴
纳营业税400元,雇佣的两名店员还要负担兵役费60余元。东盛居酒店被抢劫一空。
加之物价猛涨,多数商号经营萧条,到1948年商业店铺所剩无几。
淄川解放后,政府对私营商业给予扶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恢复生产经营,私营
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49年西关商业店铺发展到近百家。

一、百货业
旧时,百货亦称杂、什货,经营品种无所不包,多为日常生活用品,一般规模较
小,占用资金不多。因此,经营者系小商小贩,从业者较多,成为西关商业中的一大
行业。建国前,西关百货业有近20家。

建国前西关百杂货店一览表

┌───────────┬───┬─────┬─────┐
│店号 │掌柜 │起止年月 │地址 │
├───────────┼───┼─────┼─────┤
│聚兴东百货店 │赵孝峰│1931~1947│长兴街路北│
├───────────┼───┼─────┼─────┤
│德华村百货店 │刘子谦│1927~1945│西关口路西│
├───────────┼───┼─────┼─────┤
│万祥厚百货店 │杜家 │1921~1945│太平街路西│
├───────────┼───┼─────┼─────┤
│义聚东百货店 │陈仲深│1936~1937│西关 │
├───────────┼───┼─────┼─────┤
│义聚承百货店 │赵子宜│1930~1947│西关口路东│
├───────────┼───┼─────┼─────┤
│庆顺恒杂货店 │赵胜东│ │太平街路西│
├───────────┼───┼─────┼─────┤
│庆顺成杂货店 │王茂斋│ │太平街路西│
├───────────┼───┼─────┼─────┤
│谦详和杂货店 │崇民斋│ │鱼市街路西│
├───────────┼───┼─────┼─────┤
│东元永杂货店 │ │ │长兴街路北│
├───────────┼───┼─────┼─────┤
│义兴祥杂货店 │戚有怀│ │西关口路东│
├───────────┼───┼─────┼─────┤
│同兴成杂货店 │马家 │ │西关口路西│
├───────────┼───┼─────┼─────┤
│义祥洋货店 │乔玉先│ │太平街路东│
├───────────┼───┼─────┼─────┤
│义和栈洋油杂货店李子华│ │ │鱼市街路西│
├───────────┼───┼─────┼─────┤
│义成和洋广杂货店何富斋│ │1932~1953│鱼市街路西│
├───────────┼───┼─────┼─────┤
│万聚昌洋广杂货店苏殿林│ │1928~1956│鱼市街路西│
└───────────┴───┴─────┴─────┘

二、文具印刷
淄川历史上文具业、印刷业比较兴盛,较大文具店:顺和堂、三和堂、中和堂、
成文斋皆在西关。
旧时,文具店以经营笔、墨、纸、砚为业。顺和堂则前店后厂,印刷各种账簿、
表格并刻制木版印刷启蒙教育书籍。成文斋除经营文具外,还经营书籍和体育用品。
顺和堂,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创办。创办人蔺宗源,地址在长兴街路北。开
始除经营文具外,还为县衙刻制木板印刷粮秣漕册、启蒙教育书籍等,后增加了各种
木板图书的经营,是淄川早期的私营书店之一。曾在博山、张店、济南设立分号,印
刷经营各类书籍和文具。
“五四”运动以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顺和堂改经营木板书籍为新版书籍,
并和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书局建立了业务关系。日军占领时期,顺和堂因给鲁中
部队印刷宣传材料,先后被三次查禁。顺和堂曾先后三易其名为:德兴公、蔺百祥书
店、福兴印刷文具店。至1956年加入公私合营。
成文斋,于1936年由徐笑峰创办,在西关关口路北租赁房子两间,雇佣两名制笔
师傅、一名店员开张营业。1941年投资3000元,在博山与友人合资开设志新书局,经
营书籍、文具、体育用品等。日军占领时期,因其经营的文具、印刷品流入解放区,
徐笑峰与店员李仲甫涉嫌被抓入张店日本宪兵队,后经保释,方免于死。解放战争中,
成文斋文具店被战火所毁。解放后重新开业,其经营盛时,资金达两万余元。195 6
年加入公私合营。

建国前西关文具店一览表

┌───┬───┬─────┬────────────┐
│店号 │掌柜 │起止年月 │地址 │
├───┼───┼─────┼────────────┤
│顺和堂│蔺宗源│1872~1956│长兴街路北 │
├───┼───┼─────┼────────────┤
│三和堂│蔺宗泗│ │长兴街路南 │
├───┼───┼─────┼────────────┤
│裕兴永│蔺守全│1946~1956│太平街,后迁城里西街路北 │
├───┼───┼─────┼────────────┤
│成文斋│徐笑峰│1936~1956│西关关口 │
└───┴───┴─────┴────────────┘

三、五金交电
五金
淄川的五金行业,兴起于清末民初,经营品种少而且单调,多数是当地匠工手工
制作的民用铁件:门钉、门环、门鼻、折页、帘钉等。铁丝、元钉等是随着帝国主义
者的经济侵略,大量洋货倾入而进入淄川市场的。抗日战争时期,五金经营以集市摊
点为主。西关大集的五金经营者多将货物寄存于孙家栈房,逢集设摊经营。协力成五
金行为淄川最早的五金经营商号,创建于1912年,创建人聂兆玺,地址在西关关口,从
业者4人,资金1500元,徒弟3人,1936年停业。
车行
自行车进入淄川为1916年,1926年西关村朱增业购买自行车1辆,为西关的第一辆
自行车。随着自行车数量的增多,相应地出现了自行车修理业,1928年西关“长盛车
行”创建,始有经营与修理兼备的商号。
最早进入淄川的自行车是德国产,牌号有:老鹰牌、小飞鹰牌、老宝石牌、小宝
石牌、红G字牌、白G字牌、金站人牌。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产自行车开始进入淄川
市场。
长盛车行,1928年,由招村人高春州创建,地址在太平街。从业者:掌柜1人,账房
先生1人,修理工2人,徒弟3人,资金1500元。1937年日军侵占淄川,由于日军及其汉奸
的不断骚扰,掌柜高春州受惊吓致病而丧生,车行随之停业。
万乘车行,1928年,由招村人高春田创建,地址在太平街,从业者2人,资金近百元,
中期发展到2500元,后期经营情况一般,1937年,因日军侵占淄川而停业。

建国前后自行车行一览表

┌────┬───┬──────┬───┐
│店号 │店主 │创办时间 │地址 │
├────┼───┼──────┼───┤
│长盛车行│高春州│1928~1937 │太平街│
├────┼───┼──────┼───┤
│万乘车行│高春田│1928~1937 │太平街│
├────┼───┼──────┼───┤
│公顺车行│赵林珠│1937~解放后│关口 │
├────┼───┼──────┼───┤
│ │张学礼│1947~1956 │太平街│
├────┼───┼──────┼───┤
│ │胡云吉│1947~1956 │太平街│
├────┼───┼──────┼───┤
│ │祝敏生│1947~1956 │太平街│
├────┼───┼──────┼───┤
│ │张兴海│1947~1956 │太平街│
├────┼───┼──────┼───┤
│ │关洪奎│1948~1956 │西关 │
├────┼───┼──────┼───┤
│ │邢继学│1947~1956 │复兴街│
├────┼───┼──────┼───┤
│ │孙业丰│1948~1961 │鱼市街│
├────┼───┼──────┼───┤
│ │赵忠立│1948~1961 │长兴街│
├────┼───┼──────┼───┤
│ │牛吉祥│1952~1956 │复兴街│
├────┼───┼──────┼───┤
│ │张光玉│1951~1956 │鱼市街│
└────┴───┴──────┴───┘

电料
20世纪40年代,淄城地区始安装电灯照明。随着电力网的发展电料进入市场,电
料行业随即产生。1945年,章丘人杨华堂在西关关口创办了“开明电料行”,雇佣3人,
资金千余元,经营品种有:灯口、灯泡、开关、刀闸、电线等,其货源主要从青岛、济
南购进。

四、绸缎布庄
西关的绸缎布庄皆属资金比较丰裕的商号,以经营丝绸、锦缎为主,兼营棉布
(包括洋布和土布)。所营商品因质地不同价格悬殊甚大,故销售对象各异。
绸缎自古为上等衣料,价格昂贵,非平民百姓用品。因此,销售对象多为官宦、
富豪、巨商等。
洋布,也称细布,洋布由机制棉纱织成,随舶来品进入淄川市场。民众冠一“洋”
字,称之为“洋布”。洋布与土布相比,棉纱细且均匀,故又称“细布”。因其纺织
染色皆优于土布,价格适中,中产阶级多选洋布作衣料。
土布,也称粗布,又有大布小布之分。土布的纺与织皆为手工,棉纱粗且粗细不
匀,布质也较粗糙,价格较低,但质地坚实耐用,成为乡村平民百姓的主要衣料。土
布集市交易甚盛,布庄交易规模较小。当地产的土布,每匹尺码较少,一般为10数尺,
故称之为“小布”;“大布”来自商河、邹平、高苑、青城、章丘等地,因每匹尺码
较多,一般都在几十尺之多,群众习惯称之为“大布”。大布的进货渠道一是产地布
商贩来批发,二是当地商贾大宗进货,印染加工,批零兼营。日军侵占时期,土布生
产工艺有所改进,改用机制棉纱为经,土制棉纱为纬,布的质量有所提高。建国后,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布逐渐被淘汰。
洋布,民国时期,多有青岛、济南、潍坊、天津、上海购进。品种有:青岛的双
龙细布、跑马粗布;济南的明驹青、双鱼兰、一九兰;天津、上海的花吡叽等。建国
后,机制棉布逐渐成为广大工农群众的主要衣料。
绸缎货源,省内多来自周村、昌邑,省外多来自苏州、杭州。
绸缎布庄盛期为民国前期,日军侵占淄川后,局势混乱,大都歇业。解放前夕,
绸缎的经营方式以集市贸易为主,很少有坐商经营。

绸缎布庄一览表

┌───┬───┬─────┬───┐
│商号 │店主 │开设时间 │地址 │
├───┼───┼─────┼───┤
│益成恒│赵少九│清末~1937│复兴街│
├───┼───┼─────┼───┤
│谦济 │刘子丰│1926~1937│复兴街│
├───┼───┼─────┼───┤
│洪昌 │纪长红│1929~1937│太平街│
├───┼───┼─────┼───┤
│信昌福│姬兆洪│ │复兴街│
├───┼───┼─────┼───┤
│得生和│张子恒│1930~1937│太平街│
├───┼───┼─────┼───┤
│同聚兴│高圣泽│1932~1937│太平街│
└───┴───┴─────┴───┘

五、烟业
19世纪中叶,慕王大户徐家出资,在长兴街创办义昌烟坊,为淄川第一家从事烟
丝制作和销售的烟业商号,也是淄博地区较大而颇具影响的烟业商号,淄川烟业市场
被其所左右。市场上的烟制品以土烟居多,主要有旱烟、水烟、鼻烟等。卷烟销量为
数不多,大都是舶来品,以英美烟草公司的“快乐”“哈德门”牌香烟为最多,南洋
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的“老刀”牌香烟也占有一定市场。
1937年,日军侵占淄川后,烟业市场被日商所垄断,民族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遭到严
重干扰和破坏,烟业生产和经营都受到影响,日渐萧条。1945年,日军投降后,由于国
民党反动派的巧取豪夺,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市场物价飞涨,一些烟店处于奄奄一息
之中,实力雄厚的义昌烟坊也被迫停业,至解放前夕,西关尚存烟业商号3家。
义昌烟坊:坐落在长兴街路北,19世纪中叶创建,民国初年为义昌烟坊,盛期生
意兴隆,而招徕达官贵人投资入股,其中股份较大者有:曾在陕西省渭南县当过县长
的王敬臻投入黄金800两,淄川县旧官员王立会投入元宝500只。
1937年,日军侵占淄川后,烟业市场被日商垄断,义昌烟坊生意渐衰,汉奸也趁火打
劫,盘据淄川城关的汉奸警备队第五中队长孟永德趁机入股,成为东家之一,从中渔利。
1945年8月日军投降,淄城解放,因其有汉奸股份而被查禁。后虽复业,但大势已去,
烟业市场日衰,烟丝销路锐减,至解放前夕,称盛已久的义昌烟坊被迫停业。后又有
赵晓峰等人合资再度挂起“义昌烟坊”招牌开业,烟丝销路狭窄,只是维持经营,至
到1953年歇业告终。

烟业商号一览表

┌───┬───┬─────┬─────┐
│商号 │掌柜 │开设时间 │地址 │
├───┼───┼─────┼─────┤
│义昌 │朱兆怀│清末~1953│长兴街路北│
├───┼───┼─────┼─────┤
│全顺成│黄家 │1937~1947│太平街路西│
├───┼───┼─────┼─────┤
│全顺永│车永建│1945~1952│太平街路西│
├───┼───┼─────┼─────┤
│顺昌 │王博文│1943~1948│香市 │
└───┴───┴─────┴─────┘

六、酒业
淄川古代酿酒业较为发达。据《中国实业志》载:“在淄川商业历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者为:酒、酱、瓷、炭四业”,酒业又为四业之首,清末民初淄川境内有酒店14
0余家,多为一家一户小作坊酿制。较大商号多分布在城镇或乡村中的较大集市。西关
为淄川商贾重地,也是酒业经营重要市场,不仅象元亨酒店之类的大商号设于西关,
也是酒业经营户的密集区。淄川解放前夕,境内较大的酒店铺户共40家,设在西关的
就有7家。

建国前酒店业一览表

┌───┬───┬──────┬─────┐
│店号 │掌柜 │开设时间 │地址 │
├───┼───┼──────┼─────┤
│元亨 │仇京钊│1875~1948 │长兴街路南│
├───┼───┼──────┼─────┤
│东盛居│王守维│1908~1948 │长兴街路南│
├───┼───┼──────┼─────┤
│泰升恒│张子明│1919~1937 │太平街路西│
├───┼───┼──────┼─────┤
│永和 │朱增刚│1927~1947 │太平街路西│
├───┼───┼──────┼─────┤
│谦和 │高绍堂│1924~1948 │太平街路西│
├───┼───┼──────┼─────┤
│义和 │贾振东│民国初-1947 │长兴街路北│
├───┼───┼──────┼─────┤
│德昌 │ │1932~1937 │长兴街路 │
└───┴───┴──────┴─────┘

七、茶业
旧时,西关专营茶叶的商号不多,民国期间仅有顺兴、永增两家茶庄,顺兴茶庄
从资金规模到经营都优于永增。
顺兴茶庄,坐落鱼市街南首路西,于民国21年(1932年)由吴敬来创办,掌柜王子明,
拥有资本1000元,设有门头、栈房,共有房舍10余间,年营业额4000元左右。在淄城
大街设有分号,曾去济南开办春祥茶庄。于1956年公私合营加入淄川百货公司。

八、水产业
淄川水产经营业以西关最盛,西关鱼业可称述者首推鱼市街。鱼市街位于西关大
集中心地段,民国初年,每逢集日30至40家鱼贩聚此经营,品种有干鲜鱼类,虾皮、螃
蟹等,较大商贩簸箩数10个,生意兴隆。货源多来自青岛、寿光、羊角沟等地。鱼市
街因此而得名。除行商外,淄川地区水产经营坐商也多集于此,较有影响的商号为:
义和栈、同义隆、太兴永。
义和栈:坐落鱼市街,创办于清末民初,店主孙墨林,是当时淄川较大的杂货行,
经营干鲜水产、洋油(煤油)、腊烛、烟草、纸张、调味品等。从青岛大宗进货,经营
甚盛。1937年日军侵占淄川,义和栈歇业。后有赵林生在义和栈原址开设福成信杂货
铺,同样经营水产杂货,1945年停业。
同义隆:为博山鱼行掌柜魏世春于1940年在鱼市街设立的水产分号。掌柜李修新,
设有两间库房,门前设摊经营,靠西关大集批发为主要经营方式,经营品种多为咸鱼,
有黄鲴鱼、白鲴鱼、白鳞鱼、带鱼等。至1945年撤回博山。

水产业商号一览表

┌───┬───┬──────┬───┐
│店号 │掌柜 │开设时间 │地址 │
├───┼───┼──────┼───┤
│义和栈│孙墨林│民国初~1937│鱼市街│
├───┼───┼──────┼───┤
│福成信│赵林生│1937~1945 │鱼市街│
├───┼───┼──────┼───┤
│同义隆│李修新│1940~1945 │鱼市街│
├───┼───┼──────┼───┤
│太兴永│ │1940~1945 │鱼市街│
├───┼───┼──────┼───┤
│瑞祥亭│焦念林│1930~ │太平街│
├───┼───┼──────┼───┤
│义兴永│刘家 │清末民初~ │太平街│
├───┼───┼──────┼───┤
│永兴 │祝敬忠│清末民初~ │太平街│
├───┼───┼──────┼───┤
│德升永│李德生│清末民初~ │鱼市街│
└───┴───┴──────┴───┘

九、酱园业
解放前,西关仅有聚园永和汇源聚两家酱园商号,除此之外,福园斋酱园在西关
设有分号。解放后,创建的酱园有源合久酱园、朱家训酱园、同聚酱园。
聚园永酱园,坐落长兴街路北,于1926年(民国15年)由赵剑东创建。1937年日本
侵略军占领淄城后,食盐多用私盐,本小利大经营颇盛,规模扩大。聘谭玉增为先生,
雇王衍禄为师傅,店员10人,设有生产大缸700余个,产品有酱油、食醋、咸菜、香油
等。后因战乱日渐萧条,建国后又有复苏,至1956年公私合营时,拥有资金7500余元。

酱园业店号一览表

┌───┬───┬──────┬─────┐
│店号 │店主 │创建时间 │地址 │
├───┼───┼──────┼─────┤
│聚园永│赵剑东│1926~1956 │长兴街路北│
├───┼───┼──────┼─────┤
│朱家训│朱家训│1952~1956 │长兴街 │
├───┼───┼──────┼─────┤
│源合久│孙凌云│1949~1956 │长兴街路南│
├───┼───┼──────┼─────┤
│汇源聚│王发龙│民国初~1949│长兴街路南│
├───┼───┼──────┼─────┤
│同聚 │王汉三│1949~1956 │长兴街路南│
└───┴───┴──────┴─────┘

十、糕点业
旧时,糕点亦称点心。生产与经营糕点的商号,原集于城区,西关随着商业的发
展,糕点经营者也云集于此。1902年至1949年,淄川境内先后共有21家糕点铺户,有1
9家设于城区,这19家中又有14家坐落在西关。
旧时的糕点业,均兼营杂货。所有店铺均称为某某点心杂货铺。这些店铺多数是
采取集资入股,合伙经营,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批零兼营。资本大者为领东,领东
又多数自任掌柜,有制作技术的称为师傅,师傅可以技术入股成为股东。也有资本较
少的夫妻店合家经营。这些店铺,除经营长年性的糕点外,还根据节日和时令生产经
营一些节日专供糕点和时令小吃。如正月十五卖元宵,端午节卖粽子,中秋节卖月饼。
时令小吃有绿豆糕、山楂糕等。春节是糕点经营业的黄金季节,各店铺生产的糕点品
种多,此时,也是店铺之间花色品种、糕点质量、包装、经营方式等竞争最激烈之时。
旧时,糕点生产设备简陋,各店铺只有少量糕点成型模具,烘烤设备使用费时费
力的“吊炉”,手工操作,产量很低。到民国初,烘烤设备有了改进,由“吊炉”改
为“鸡窝炉”(也称洋炉),较前省力、省煤,产量也有提高。
糕点包装分为两种:一是木质长方形点心盒,外面着彩色商标;二是纸包,内用
厚草纸,外用红纸包装,上罩印有商标的红色亮光纸。糕点包装讲究精细美观,是旧
时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庆顺恒点心杂货铺,是创建较早,影响较大的店铺,坐落西关关口,创建于清末
(约1902年),店主是西关人唐立万,有7~8人入股合伙经营。该店设有门头3间,柜房2
间,后院设有3座2层小楼,日产糕点200余斤,花色品种30余个,有栗子酥、马蹄酥、蜜
食、月饼、元宵、芙蓉果等。据传淄川芙蓉果的生产工艺是由该店引进的。
庆顺恒先后几易其名,1937年由于日军侵占淄川,生意萧条,部分股东退股,致使
倒闭。后由赵圣东等人改名为“庆顺成”重新开业,至1942年又更名为“永祥斋”,
由赵五任掌柜。1947年由王茂斋任掌柜,改名为“德盛”,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加
入公私合营。

糕点业商号一览表

┌────────┬──────┬───┬─────┐
│商号 │创办间时 │店主 │地址 │
├────────┼──────┼───┼─────┤
│庆顺恒点心杂货铺│1902~1937 │唐立万│香市街路西│
├────────┼──────┼───┼─────┤
│汇东兴点心杂货铺│1911~1941 │王继东│太平街路西│
├────────┼──────┼───┼─────┤
│上元斋点心杂货铺│1902~1948 │赵胜臻│太平街路西│
├────────┼──────┼───┼─────┤
│怡兴祥点心杂货铺│1938~1948 │亓有怀│西关街口 │
├────────┼──────┼───┼─────┤
│厚记点心杂货铺 │1941~1948 │王继东│太平街路西│
├────────┼──────┼───┼─────┤
│公记点心杂货铺 │1939~1945 │张氏 │西关街口 │
├────────┼──────┼───┼─────┤
│中华点心杂货铺 │1945~1949 │刘子谦│西关街口 │
├────────┼──────┼───┼─────┤
│协成点心杂货铺 │1948~1955 │王明德│鱼市街路西│
├────────┼──────┼───┼─────┤
│福祥点心杂货铺 │1949~1956 │亓有怀│西关街口 │
├────────┼──────┼───┼─────┤
│同德利点心杂货铺│民国初~1939│仇统仁│长兴街 │
├────────┼──────┼───┼─────┤
│增源斋点心杂货铺│民国初~1934│ │长兴街 │
├────────┼──────┼───┼─────┤
│永祥斋点心杂货铺│1942~1947 │赵五 │香市街路西│
├────────┼──────┼───┼─────┤
│德盛点心杂货铺 │1947~1956 │王茂斋│香市街路西│
├────────┼──────┼───┼─────┤
│应心斋点心杂货铺│ │ │西关 │
└────────┴──────┴───┴─────┘

续表
┌────────┬─────┬───┬─────┐
│商号 │创办间时 │店主 │地址 │
├────────┼─────┼───┼─────┤
│庆顺成点心杂货铺│1937~1942│赵圣东│香市街路西│
├────────┼─────┼───┼─────┤
│同德利点心杂货铺│ │仇家 │长兴街路北│
├────────┼─────┼───┼─────┤
│聚和永点心杂货铺│1931~1947│魏长千│复兴街路东│
├────────┼─────┼───┼─────┤
│汇东兴点心杂货铺│ │王继东│太平街路西│
├────────┼─────┼───┼─────┤
│万顺东点心杂货铺│ │郭家 │太平街路西│
├────────┼─────┼───┼─────┤
│义兴永点心杂货铺│ │刘玉斋│太平街路西│
└────────┴─────┴───┴─────┘

十一、饮食业
旧时,饮食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包办酒席为主的酒菜馆和随意便酌的饭店,
另一种是以经营面食为主的饭铺摊点。酒菜馆和饭店的服务对象虽略有不同,总的说
皆是为一方一地的中上层阶级服务,多是官府衙门,达官贵人,商家富户;饭铺摊点,
多设在街头要道,服务对象为过往行人,客商小贩。
酒馆、饭店
西关是酒馆、饭店密集区,建国前有红福楼、同乐园、景泰园、三盛园等酒店。
酒菜馆内部分工较细,管理较严,店内设掌柜、先生、灶上掌勺师傅、墩上师傅、
面板师傅、跑堂、看坐、小伙计等。制作菜肴皆为传统正宗鲁菜。如锅烧肘子、红烧
肘子、糖醋鲤鱼、红烧鲤鱼、九转大肠、白扒鱼翅、蝴蝶海参等。20世纪30年代经常
制作的中高档宴席有:鱼翅席、海参席,同时设有普通席。

30年代常用宴席膳单

┌───┬────────────┬──┐
│鱼翅席│4平盘4果盘4拼盘8行件 │18元│
│ │3大件4饭菜(或火锅)2道点 │ │
├───┼────────────┼──┤
│海参席│4平盘4果盘4拼盘8行件 │13元│
│ │3大件4饭菜2道点 │ │
├───┼────────────┼──┤
│普通席│6盘6碗3大件2饭菜 │8元 │
└───┴────────────┴──┘

酒菜馆所用原料,肉、蛋类取当地产品,水产品多从外地购进,如鱼翅、海参、
干贝、尤鱼、鲍鱼、对虾、鲜鱼等多从青岛、寿光购进。店内储备并饲养活鸡、活鱼、
活蟹等供顾客挑选择用。
解放前,酒菜馆经营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店堂包办酒席,即顾客进店就餐,多系
顾客宴请宾朋或朋友聚会等。此种经营,要求服务周到,跑堂对待顾客须笑脸相迎,
笑脸相送,按常礼摆好宴席席面,请顾客入席,酒菜齐上,送水倒茶,随叫随到。席
间要有数次打送毛巾把,请顾客擦手净面,酒饭后要送上漱口水。送顾客出店后,要
将房间席面打扫干净;二是“外送服务”,即客户订好菜肴,按预约时间做好后,准
时送到客户家中,宴席上所需用具、餐具随肴菜一并送到,待用完后清理收回;三是
“外上”服务,即为大户人家或衙门机关包送多桌宴席,要求将宴席所需原料(有时要
事先制成半成品)在店内顺好后带至客户家中,由掌勺师傅上门烹制加工。
饭店,一般设有门头、餐厅,厅内设有餐桌、餐凳,门前挂有“包办酒席、随意
便酌”的牌子。然而,经营的多是家常便饭,兼有汤、炸、炒菜,备有散酒,以卖散
坐酒菜为多,或汤或炸或炒,菜肴的主料以鸡鱼肉蛋配以蔬菜做成。饭店与酒馆相比
本小利簿,多为谋生计而开设。

酒菜馆店一览表

┌───┬───┬─────┬────┐
│店号 │店主 │开设时间 │地址 │
├───┼───┼─────┼────┤
│红福楼│田世润│1934~1948│西关关口│
├───┼───┼─────┼────┤
│同乐园│信守堂│1934~1936│鱼市街 │
├───┼───┼─────┼────┤
│景泰园│杨云 │1934~1948│西关关口│
├───┼───┼─────┼────┤
│三盛园│张功修│1935~1956│太平街 │
└───┴───┴─────┴────┘

饭铺摊点,皆为小本经营,是穷苦人家为养家糊口,拖老带小夫妻经营。经营品
种广泛,凡普通百姓食用的饭菜无所不卖,有面食、菜肴、时令小吃,也有家常便饭,
煎饼、小豆腐之类。面食有:高庄馍馍、翻边锅饼、荤素蒸包、煎包、水饺、肉素烧
饼,各种火烧;菜肴有:肴肉、烧鸡、熟牛羊肉、卫生煮锅、炸菜、炒菜等;小吃有:
馄饨、凉粉、米粉、粽子、米糕、果子(即油条)、麻花、米粥、稀饭等,应有尽有。
经营方式有沿街扎棚就地制作,就地买卖的饭铺,有在家加工到街头要道摆摊或沿街
叫卖的摊点。西关人以“水食买卖”靠集市谋生者众多,在西关大集有固定地点,扎
棚支灶,逢集经营。
20世纪30~40年代,西关关口饭铺摊点星罗棋布。各个摊点为招徕顾客,高声叫
卖,唱收唱付,饭菜经济实惠,以薄利多销促进经营。同行间的竞争,使各饭铺摊点
经营的饭菜,质量稳定,制作讲究,品种花色多样。

面食铺一览表

┌───┬───┬──────────┬─────┐
│铺户 │户主 │创办时间 │地址 │
├───┼───┼──────────┼─────┤
│馍馍铺│高庆远│日军占领时期至解放初│西关长兴街│
├───┼───┼──────────┼─────┤
│馍馍铺│田世英│日军占领时期至解放初│西关 │
├───┼───┼──────────┼─────┤
│馍馍铺│田世杰│日军占领时期至解放初│西关 │
├───┼───┼──────────┼─────┤
│馍馍铺│王宗顺│民国初至解放 │太平街 │
├───┼───┼──────────┼─────┤
│馍馍铺│李作水│日军占领时期至解放 │太平街 │
├───┼───┼──────────┼─────┤
│馍馍铺│王衍三│日军占领时期至解放 │西关 │
├───┼───┼──────────┼─────┤
│烧饼铺│田世俊│日军占领时期至解放 │关口 │
├───┼───┼──────────┼─────┤
│烧饼铺│刘加珍│日军占领时期至解放 │关口 │
├───┼───┼──────────┼─────┤
│烧饼铺│吴怡孝│日军占领时期至解放 │关口 │
├───┼───┼──────────┼─────┤
│江米糕│王洪镇│日军占领时期至解放 │西关 │
├───┼───┼──────────┼─────┤
│烧饼铺│刘四 │清至民国 │关口 │
└───┴───┴──────────┴─────┘

十二、服务业
(一)理发业
旧时,理发称作“剃头”。在民间被视为低贱行业,属“下九流”之一。
旧时理发业,有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剃头挑子”,另一种是“剃头铺子”。
“剃头挑子”,即是一条扁担挑着理发用具,或走街串巷,或上集赶会,或到大
户人家家中服务。挑子一端是供理发者坐的小长方凳,长方凳下面分三层抽屉,盛放
剃刀、剪子等用具;另一端是火炉、面盆,同时竖插一旗杆上挂挡刀布。
“剃头铺子”,是利用沿街房屋做门头,或沿街搭棚定点经营。剃头铺子虽然优
于剃头挑子,但仍然设备简陋,一般只有一把木质理发椅子,门前高悬一绺头发作为
招牌,即行开张,接待顾客。生意兴隆的剃头铺子,雇有伙计,同时招收学徒。
理发工具,清朝时期理发工具主要是剃头刀子,到民国年间,多用德国产的剃刀
和日本产的双手推子,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产铁制转椅和单手推子传入淄川。
理发,清朝男性蓄发留长辫子,剃头叫打辫子。工序是:解开长辫、洗发、梳理
长发、剃去下圈头发、辫起长辫。头发少者衬用假发。
民国建立后,男性剪辫逐渐兴起,中青年开始剃光头,或留平头,老年人一般剃
下圈,头顶部留一撮长发盘起盖在帽子里。10岁以下的儿童则留一木梳式样的“印芯
毛”。
理发业服务内容,除理发外,还有“捶背”、“抠耳”、“打眼”等服务项目。
“捶背”,属一种简易按摩形式,理完发后,在顾客头部、颈部、背部,进行推、拿、
弹、揉等,使之活络筋骨,舒适肌体;“抠耳”,设有专门抠耳工具,用小刀深入耳
孔,刮去汗毛,除去耳垢;“打眼”,翻起上眼皮,用一小铁球蘸水,磨去眼脸内的
滋生物,后来用剃刀背取代小铁球。抠耳、打眼有碍于卫生和健康,解放后被明令废
止。
理发铺服务规约:做活前不吃异味食物;待客要笑脸相迎,说话和气;举止要有
礼貌,入座后轻声征求顾客意见,理发后送客至门外。无事打磕睡要挨打,活做坏了
要挨打。
收徒拜师,旧时学理发要先订师徒状(即生死合同)。“门里徒5年,管吃穿;门
外徒3年只管吃;逢灾遇难与主人无关;逃跑一天补一月,逃跑一月补一年;店内调理打
死无论”。学徒生活艰苦,劳作繁重。平日天不亮就起床,要给师傅端尿盆、打洗脸
水,然后担水、做饭、干零活,晚12点前不能睡觉,等师傅睡眠后,方能睡觉。出门做
活,不吃早饭,做完活挣了钱再吃饭。每年休假日只有两天,即正月初一过年,七月
十三祭罗祖(理发业创始人诞辰日)。学徒出师,要举行仪式,召集同行业较有影响的
师傅到会,当众宣布出徒者可自行立户开业,否则不能开张做活。

理发店铺一览表

┌───┬───┬─────┬────┬─────┐
│店号 │店主 │创建时间 │从业人员│地址 │
├───┼───┼─────┼────┼─────┤
│春和堂│赵林春│1935~1955│2 │太平街路东│
├───┼───┼─────┼────┼─────┤
│唯一 │李道安│1939~1956│6 │太平街 │
├───┼───┼─────┼────┼─────┤
│兴河 │张树贵│1953~1956│1 │长兴街 │
└───┴───┴─────┴────┴─────┘

(二)旅店业
最早的旅店,是招村孙氏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在太平街创建的孙家栈房。
旅店业随着西关大集的兴起而兴起,随着大集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淄川旅店业
多集在西关,建国前西关的旅店多达10余家。
旧时,旅店称“栈房”、“客栈”。按照规模和接待的旅客身份不同,又分别称
之为旅店、车马店、小车店等。多数规模较小,为夫妻店,客房简陋,房内设施土炕
居多,有的打地铺,大多住些挑担、推车的商贩,住干房为多,旅客自带被褥干粮。
院落较大者,可安置车马行商,称之为大车店,或称马车店,可为旅客代买牲畜草料。
少数店兼营小吃、小菜、米粥、烩干粮等。住客就餐谓之“起火”。
太平街路西的孙家栈房,规模较大,条件较好,是历史上在淄川地区最富影响的
旅店之一。该店始建于1621年(明天启元年),由招村孙氏创建,拥有房舍57间,客房绝
大部分租赁给批发商贩存货,兼有住宿,多数客商集日赶集售货,平时寄存物资。租赁
时间,少则几十天,长则数年。后院设有几间阔气的客房,接待达官贵人,清朝期间,
凡到淄川任县令的县官,都住该店歇脚、整装,等候县衙接迎,故在民间都以“官店”
相称。
太平街路西的朱家店,是本街人朱氏于清末利用家庭住宅兴办的,规模虽小,但
经营灵活,待客忠恳,外地客商住该店有宾至如归之感。
复兴街,陈家店善待客商,莱芜、蒙阴等地生姜贩子、大麻贩子、食油贩子等来
淄川赶集都到该店歇脚住宿,并寄存货物,因此得名为“姜麻店”。

旅店业一览表

┌────┬───┬────────┬───┐
│店号 │店主 │创建时间 │地址 │
├────┼───┼────────┼───┤
│孙家栈房│孙氏 │明天启元年~1960│太平街│
├────┼───┼────────┼───┤
│谭家店 │谭玉贵│民国初~1955 │鱼市街│
├────┼───┼────────┼───┤
│梅家店 │梅建文│清末~1956 │鱼市街│
├────┼───┼────────┼───┤
│增源店 │张洪增│1948~1956 │鱼市街│
├────┼───┼────────┼───┤
│天承馆 │王恩贵│清末~1956 │复兴街│
├────┼───┼────────┼───┤
│陈家店 │陈绪平│清末~1955 │复兴街│
├────┼───┼────────┼───┤
│杨家店 │杨春田│解放前后 │太平街│
├────┼───┼────────┼───┤
│李家店 │李德成│民国初~1956 │西关 │
├────┼───┼────────┼───┤
│朱家店 │朱佩发│清末~1956 │太平街│
├────┼───┼────────┼───┤
│牛家店 │牛传训│解放前后 │长兴街│
└────┴───┴────────┴───┘

(三)浴池业
商业性浴池业,于民国初年出现在淄川,至20世纪40年代,西关先后有营业性浴
池4家,即龙泉池、卫生池、鸿泉池、三新池。当时的浴池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
用大锅烧水,池内洗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官吏、绅士、富商、阔少等,普通百姓很
少光顾,只是逢年过节才有少数平民到浴池洗澡。浴池业的服务项目有:搓背、修脚、
理发等。
龙泉池是淄川境内最早的浴池,始建于1915年,坐落在鱼市街南首路西,由信连楷
掌管经营,后有其子信方贵经营,有房舍5间,池子1个,客座间设有铺位20多个,理发椅
子两把,从业者5~7人,并兼营旅馆,生意兴盛,每逢西关集日较为繁忙。日军占领时
期,该浴池租赁给王玉吉经营,易名为“三新池”。1940年前后,淄城地区其他浴池
先后停业,唯独三新池延续经营到淄川解放。后有徐义广掌管经营,到1953年加入合作
社。
旧时浴池业服务程序:
一、顾客进店,迎门伙计笑脸相迎,视其穿戴判定其身份,依其身份安排房间铺
位。如属富客,要拉长音高唱“来了一位”,以暗示其他伙计,其他伙计应曰:“有
请!”
二、顾客进入房间,首先要为其挂好衣帽,待脱衣服后为其披好浴巾指点浴池方
位,其间询问是否喝茶。顾客入池后,整好顾客内衣和铺位。
三、顾客到浴室门口,看水伙计接过浴巾,递上毛巾。
四、顾客浴后出池,接过毛巾,为其擦干背上汗水,披好浴巾,高喊:“房间看
座!”应曰“有!”
五、顾客浴后入座,要立刻递上热毛巾擦脸,用另一毛巾为其擦身上汗水,再用
擦脚巾为其擦脚,然后递上漱口水,送上茶水。
六、数分钟后再递一次毛巾。
七、顾客穿衣,为其整理好鞋帽,适时为其披上上衣,待其出门时,再送上毛巾
擦脸擦手。
八、结帐,伙计持服务项目牌子向顾客讲清各项价格,合计款数。顾客交款如需
找零时,询问其找不找?如答曰:“不找了。”随客走至帐房唱:“到柜一位×元,
开赏×元。”众唱:“谢谢!”送客出门。

建国前浴池业一览表

┌───┬───┬─────┬─────┬───────┐
│店号 │店主 │创业时间 │停业时间 │地址 │
├───┼───┼─────┼─────┼───────┤
│龙泉池│信连楷│1915年 │约在40年代│鱼市街南首路西│
├───┼───┼─────┼─────┼───────┤
│三新池│王玉吉│约在40年代│1953年 │鱼市街南首路西│
├───┼───┼─────┼─────┼───────┤
│卫生池│许五 │1920年 │1930年 │鱼市街北首 │
├───┼───┼─────┼─────┼───────┤
│鸿泉池│张洪贵│1930年 │1945年 │鱼市街北首 │
└───┴───┴─────┴─────┴───────┘

十三、医药商业
旧时,医药经营业号称药局、药铺,皆专营中草药和中成药。多数药店设有坐堂
医生诊病,经营方式为诊病售药相结合。
1738年(清乾隆三年),在复兴街创建的富春堂药局,是淄川地区最大的医药经营业
户,在淄博地区也是最富影响的药店之一。19世纪80年代中期西药传入淄川,1920年中
西医院在复兴街兴建开诊,西关方有西药经营,到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涌现了多处
诊所,以西药为主医病。
药店收购中药材,有店内收购,串乡收购和赶大型庙会收购。收购量各药店依据
各自的需要,资金多少而定。一般备足一年或一年以上的销量。富春堂药局则依据药
材资源和价格情况,有选择地收购大宗中药材。除自用外,还对一些中小药店,开展
批发业务,或者经过加工整理、打件、包装外销。
富春堂药局,坐落复兴街北首路东,店主马继祖(回族)由祖籍济宁竹杆巷迁来淄
川定居,后来生意兴隆规模逐渐扩大,至民国初年达到鼎盛时期。药局前店后厂,马
继祖以祖传秘方生产中成药。主要有:消积万灵丹、四消丸、木香顺气丸、烂积丸、
七制香附丸等。其产品深受民众欢迎,十分畅销,每逢西关大集,仅四消丸一项,日
销最高达150多斤。经营中药材大路品种400多位,连同膏、丹、丸、散,行销于莱芜、
博山、益都、桓台、章丘等地。当时名声颇大,与天德堂药店并驾齐驱,有“富春丸
散,天德药”之美称,至今流传于民间。
富春堂设有坐堂医,鼎盛时全店员工达16人,益都金金成顺、青岛益寿昌、胶州
鉴古堂、北京同仁堂为其主要进货渠道。
1937年,日军入侵淄川,马继祖的后代举家逃难迁往金岭,药店交他人掌管,1
939年,由金岭返回淄川,但终因日军骚扰,生意日渐萧条,到1940年,因负债过多,
分成富春堂元记、太记、德记三家药店,债务由三家分担。1956年,三家同时加入公
私合营药店。

中西医药店铺一览表

┌────┬───┬─────┬─────┐
│店铺 │掌柜 │开设时间 │地址 │
├────┼───┼─────┼─────┤
│恒济店 │孙家 │ │长兴街路南│
├────┼───┼─────┼─────┤
│中西医院│ │1920~1945│复兴街 │
├────┼───┼─────┼─────┤
│富春堂 │马继祖│1738~1940│复兴街路东│
├────┼───┼─────┼─────┤
│庆祥 │孙家 │ │太平街路西│
├────┼───┼─────┼─────┤
│同德堂 │苗世霖│ │太平街路西│
├────┼───┼─────┼─────┤
│济民诊所│高俊峰│1946~1953│西关 │
├────┼───┼─────┼─────┤
│万育堂 │张家 │ │太平街路西│
├────┼───┼─────┼─────┤
│济世诊所│杨子勤│1939~1945│太平街路西│
├────┼───┼─────┼─────┤
│子纯诊所│田子纯│1945~1947│太平街路西│
├────┼───┼─────┼─────┤
│岱东诊所│牛岱东│1945~1953│复兴街 │
├────┼───┼─────┼─────┤
│永康诊所│朱景美│1946~1953│太平街 │
└────┴───┴─────┴─────┘

十四、洗染业
旧时,淄川没有单独洗染业,洗染属印染业的兼营项目。
印染业俗称染坊。染坊以染布为主,染制布料为白色土布和白色细布,染色以蓝、
青为主。蓝色又分浅蓝、深蓝两种,部分印有白色花纹图案,底色均蓝色。其经营方
式为自染自销。
1878年(清光绪四年),由纪兆洪、纪雷洪2人撑头,在西关关口,创建信德福染
坊,以染布为主,兼营染料和洗染业。

十五、银钱业
旧时,银钱业称银号、钱庄、票号、钱行等。淄川的银钱业兴起于清代光绪初年,
衰败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银钱业多为私营商号所创办,鼎盛时期大小商号以及农村
大小地方,都竞相开设票号兼营高利贷。西关有一小商贩卖豆腐干也开设票号出了票
子(纸币)。西关是淄川钱庄、票号的密集区。民国22年(1933年)西关有银号9家。
钱庄、票号的发展,对当时商业发展,商品流通都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到
了盛期大小商号竞相发行票子,导致纸币泛滥,对商品流通又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民国10年(1921)年,淄川县知事黄泽沛,曾令所有钱庄、票号发行的纸币都必须经淄
川商会盖章,方准进入市场流通。1927年以后,金融市场逐渐被国民党政府金融买办
所控制,钱庄、票号日渐萧条。1937年,民生银行在博山设立办事处以后,山东省省
长韩复榘下令不准任何人发行纸币。至此,钱庄、票号经营业结束。

1933年钱庄、票号一览表

┌───┬───┬─────┐
│店号 │掌柜 │地址 │
├───┼───┼─────┤
│永聚昌│沈金堂│长兴街路北│
├───┼───┼─────┤
│复恒泰│王新三│长兴街路南│
├───┼───┼─────┤
│同兴 │高家 │长兴街路南│
├───┼───┼─────┤
│洪兴顺│张家红│长兴街路南│
├───┼───┼─────┤
│天得和│黄泰恒│太平街路东│
├───┼───┼─────┤
│义祥 │孙家 │太平街路东│
├───┼───┼─────┤
│义和 │段锡文│太平街路西│
├───┼───┼─────┤
│谦济 │束信甫│复兴街路西│
├───┼───┼─────┤
│永顺昌│ │西关 │
└───┴───┴─────┘

十六、陶瓷业
旧时,陶瓷器皿民众统称为窑货,陶瓷市场俗称窑货栏子。
陶瓷业,为抗日战争以后西关集贸市场中的一大行业。市场沿孝妇河西岸设置,
由六龙桥起向南伸展,长达一华里之多。固定摊位经营业户多是西关村人。20世纪4
0年代末,50年代初,经营业户中西关村人就有16家。通常经营的陶瓷器皿达数10个
品类,几十个品种。缸类有:大缸、中缸、脚缸、窑脚、模基、青瓮、顶头、腔稂、
花帽等;盆类有:鼓盆、斗盆、半盆、白堰盆、乌盆、碗盆、套五花盆等;餐具类有:
黑碗、荷花碗、红大碗、白大梢、供碗、汤匙、醋碟、鱼盘、平盘、汤盘、汤碗等;
酒茶具类有:茶壶、茶杯、茶盘、酒壶、酒杯等;其它有:大罐、小罐、大坛、小坛、
温瓶、水嘟噜、陶枕、尿壶、帽筒、花瓶、砂锅、砂罐、砂壶等。所营陶瓷器皿多为
当地产品,产地为渭头河、福山、山头等。
陶瓷业经营,淡季、旺季明显。一般年份春节过后至夏末秋初为经营淡季,秋后
至春节为经营旺季。淡季,很少有人坚持经营,加之市场设于孝妇河河床内,夏季各
经营业户为防洪水,全部搬出经营场地。至秋季各经营业户沿河堤堰边搭起窝棚,在
窝棚前绕一箔帐墙,墙内作为货场,再行开业,进入经营旺季,至到春节前夕达到高
峰。西关村的陶瓷经营业户有:
李继昌 司继芳 祝守尧 从孟泽 从光泽 从景远
韩其福 王殿生 张承文 于伯泉 董敬柱 马芳庆
王恩沛 马立明 马德贵 张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