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1&rec=81&run=13

皇城的手工业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姜齐时通“工商之业”“兴渔盐之
利”,促进了皇城一带各种手工业和作坊的兴起。到清末民初年间,皇城的个体手工
业作坊有纺织、印染、榨油、酿酒、木作、红炉、白铁、锡器、窑业、缝纫等十几种
行业。因受社会条件的限制,一般经营规模小,技术落后,农工兼顾,农忙时务农,
农闲时从工。1937年,日军入侵后,大都停业。
建国后,个体手工业又恢复发展起来,但当时农村的工作重点是抓农业,所以个
体手工业、社办工业发展缓慢。自1955年起,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各种个体手工业户
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成立了各类合作生产组织。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革新农
具,根据上级提出的大办五小工业的要求,各生产大队把有铁工、木工专长的人组织
起来,成立了属大队管理的集体木业组、红炉组。公社调集有关技术人员,又组建了
农具厂、木器厂,后合并为皇城公社联合厂,专门修配和制造各种农机具。当时皇城
公社联合厂(农具)固定资产发展到5万元,年产值2.5万元,常年在厂职工50多人。
为了发展花边工艺,还成立了皇城花边社,专事引导各村花边手工业户,组织做
花边,回收产品,进行组合加工和上交销售任务等。当时因受左的影响,手工业户、
组的产品收入归队,对从事花边生产者只记工分,因此,不利于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
极性。
1978年,皇城的镇村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至1990年皇城已有
农机厂、磷肥厂、油脂厂、面粉厂、水泥制品厂、造纸厂、砖厂等三十家镇村集体企
业。主要行业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民用建筑建材等三大行业。主要产品围绕
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服务。
1991年后,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和中共十四大会议精神,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把握形势,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深化企业改革,确保全镇经济快速健康
发展。至1996年,全镇已形成了化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塑料等八种产业
共同发展的综合性工业体系,镇村集体企业已发展到80余家。
1997年以后,为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的精神,结合
镇村企业实际,采取了一企一策的企业改制原则。村镇企业由原来的集体企业改制为: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转业、出售等形式的民营私营企业。至1998年底,镇村企业改
制工作全面结束。
1999年之后,皇城镇坚持走“经济强镇、科技兴镇”之路,全镇工业经济实现了
跨越式发展。规划建设了皇城高科技化工工业园、皇城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皇城民
营工业园三大工业园区。形成了以精细化工、石化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医药、
塑科、建材、服装、电子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工业体系。先后开发引进新产品、
新科技150余项。其中32项填补了国内空白,14项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2001年底,全镇已有各类企业158家,其中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2家,外
向型出口企业9家,三资企业6家,外来投资企业12家,招商引资4800万元人民币,个
体工商户700余家,客货运输车辆达2000余台(辆) 。全镇工建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209
8万元,皇城工建企业总产值68101万元,实现利税5231万元。2001年12月皇城镇被市
委、市政府评为全市20个“经济强乡镇”之一。
在工业管理方面,自50年代,皇城即设专人负责管理手工业、工业。70年代,皇
城公社设工业办公室管理工业。80年代,设经济委员会管理乡镇的工业企业。90年代
设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乡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