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耕作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1&rec=49&run=13

耕作演变据《临淄区志》记述,《齐民要术》记载了临淄谷类作物、纤维作物、
油料作物和北方蔬菜作物的栽培方法。由此可以佐证,在北魏时期,作为靠近临淄城
(齐都)约10余里的皇城一带,也已经具有了门类齐全的种植业。耕作制度也不断进步,
由一年一作逐步向三年四作、二年三作发展。进入20世纪30年代,皇城农作物耕地面
积约91980亩,其中粮食作物占84%。经济作物(包括黄菸) 占16%。到40年代末,耕作
基本沿袭旧制,当时的粮食作物以小麦、高粱、谷子、大豆为主,搭配种植黍子、绿
豆等杂粮作物。经济作物有黄菸、芝麻、花生、棉花、麻类、瓜类、蔬菜等。
1937年,日军入侵,连年战祸,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亩产50余公斤,经
济作物面积大减。
建国后,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耕制以二年三作为主,一年二作开始推行,一
年一作仅在东部地区还有小面积耕作。
1952年, 皇城二年三作面积83240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9%;一年二作面积974
0亩,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9%;一年一作面积12100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2%,农作物
复种指数为156.6%。 各类作物播种比数比建国前有了显著变化,种植粮食作物76855
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81%,经济作物10030亩,约占作物总耕地面积的19%。
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到1957年,种植粮食作物耕地面积
达75600亩, 约占作物总耕地面积的77.9%,种植经济作物耕地面积是24255亩,约占
作物总耕地面积的22.1%。 耕制二年三作面积43120亩,约占耕地的40%,一年二作面
积32340亩, 约占耕地的30%,一年一作面积21560亩,占耕地的20%,园林占耕地的1
0%,农作物的复种指数为158%,粮食作物平均每亩年产量为125公斤。
1960年, 调整了种植业内部结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99600亩,约占农作
物总耕地面积的81.2%,经济作物耕地面积23040亩,约占农作物总耕地面积的18.8%。
耕作制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一年二作面积扩大为37520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5%;二
年三作的面积为61100亩,约占耕地面积的57%;一年一作的面积为8576亩,约占耕地
面积的8%。农作物总播面积复种指数为163%,粮食作物平均每亩年产量为100公斤。
进入70年代后,机耕、机播面积扩大,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耕作制度也随之起
了变化:1975年,皇城在当时有耕地93060亩,一年二作面积增为55836亩,约占耕地
面积的60%; 二年三作面积减为32571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5%;一年一作面积为4653
亩,约占耕地面积的5%。作物总播面积的复种指数达到175%,粮食作物平均每亩年产
量为415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种植业的内部结构进行
了调整,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了经济作物的栽培面积,耕作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1985年,农作物耕地总面积是49598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4100亩,约占
农作物总耕地面积的68.8%,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498亩,约占农作物总耕地面积的3
1.2%。在经济作物中瓜菜栽培面积约占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的74%,菸草、药材、花生、
果树等,约占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的26%。耕作制度,一年二作的耕地为42159亩,约占
耕地总面积的85%;二年三作的耕地为5950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2%;一年一作的耕
地为1489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作物总播面积的复种指数为191%,粮食平均每亩
年产量为591公斤,总产2016万公斤。农业总收入22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3元。
1992年, 农作物总耕地面积46736亩,其中粮食作物31280亩,约占66%,经济作
物15996亩,约占34%。耕制一年二作的31280亩,约占农作物总耕地面积的66.9%;一
年三作的15456亩,约占农作物总耕地面积的33.1%;二年三作和一年一作的已很少见。
作物总播面积复种指数为237%,粮食平均每亩年产量887公斤,总产达到2776万公斤。
农业生产总收入为74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5元。
轮作当地作物实行轮作历史悠久,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禾谷类与豆类轮作,争取提
高作物的产量,通常做法是小麦→大豆(绿豆) →谷子(高粱) ,或小麦→菸草→谷子
(高粱)。
20世纪30年代,有三年三麦一菸一豆的轮作方式,即小麦→菸草→小麦→大豆→
谷子(高粱)→小麦。在肥水足的地片,开始采用一年二作制,即小麦→禾直豆,或小
麦→禾直谷,禾直豆或禾直谷收获后再种小麦。
50年代后,禾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轮作的面积扩大。60年代后期,一年二作的面
积扩大,二年三作的面积逐年减少。从70年代起,因大豆晚熟、低产,耽误播种小麦,
所以豆类的播种面积大减。到80年代初,普遍推行小麦→玉米(套种)一年二作的耕作
方式,粮田复种指数达到了200%。
80年代后期,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开始试行一年三作的轮作制,即小麦→玉
米(套种)→大白菜或菜花、辣菜(套种)→小麦(套种),做到二粮一菜,三种三收。

耕作制度变化表

┌──┬────┬────┬────┬────┬────┬────┐
│年代│耕地总数│一年一作│二年三作│一年二作│一年三作│复种指数│
│ │(亩) │(亩) │(亩) │(亩) │(亩) │(%) │
├──┼────┼────┼────┼────┼────┼────┤
│30 │98226 │37800 │50520 │3900 │ │133 │
├──┼────┼────┼────┼────┼────┼────┤
│40 │97110 │36360 │55050 │5670 │ │134 │
├──┼────┼────┼────┼────┼────┼────┤
│50 │97000 │19420 │38808 │21906 │ │158 │
├──┼────┼────┼────┼────┼────┼────┤
│60 │96480 │7718 │54990 │33772 │ │163 │
├──┼────┼────┼────┼────┼────┼────┤
│70 │93060 │4653 │32562 │55836 │ │175 │
├──┼────┼────┼────┼────┼────┼────┤
│80 │49598 │1488 │5950 │42158 │ │191 │
├──┼────┼────┼────┼────┼────┼────┤
│90 │46736 │ │ │31280 │15996 │237 │
└──┴────┴────┴────┴────┴────┴────┘

间作建国前就有作物混播的方式,如谷子与高粱混播,以谷子为主,棉花与芝麻或
豇豆混播,以棉花为主。
有计划合理地进行间作,始于50年代。较普遍的是玉米间作大豆,其方式是2:2、
1:2、1:1、3:1或4:2。也有棉花芝麻间作,小麦油菜间作等。为改善透光、通风
条件,曾经采用高秸作物与矮秸作物间作;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肥力,采用豆类与谷类
间作。
1980年,实行玉米大豆间作,面积达5000亩,占粮田总面积的12.5%,间作方式
是2:2,平均亩产玉米225公斤,大豆60公斤。
套作麦田套种夏玉米,自6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在麦田套种玉米的播种方式,即在
夏收前15天左右,在麦田畦埂和畦面间播种玉米。此法不但能增产,还不误小麦播种
时间, 为粮田一年二作创造了条件。从此,当地开始由二年三作往一年二作过渡。1
965年,在麦田里套种玉米9900亩,占夏玉米总播面积的60%。1970年,麦田套种夏玉
米29232亩, 占夏玉米总播面积的80%。1985年,麦田套种玉米33000亩,占粮食作物
夏播面积的95%, 平均亩产玉米310公斤。1990年,麦田套种玉米31500亩,占粮食作
物夏播面积的100%,平均亩产玉米579公斤,创皇城历史最高水平。
麦田中同时套种玉米、大豆(2:2)这种套作方式70年代较为普遍,但因管理和收
获不方便,产量也不理想,后来这种套作方式停止采用。
还有一种方式是麦田里套种玉米,玉米田里再套种大白菜或辣菜、菜花、大白菜
或辣菜,菜花畦中再套种冬小麦,这种一年二粮一菜,三种三收的耕作方式,能充分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因套作不方便,用工多,只能在小块耕地上种植。
由于粮田套作方法的推行,自80年代起,全镇大面积的粮食作物,基本上形成了
以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二作的耕作制度。
作物保护栽培早在20世纪50年代,当地农民就有用阳畦或火炕培育地瓜苗和蔬菜
苗的方法。这样育苗萌芽快,成苗早,可提前栽种,所种蔬菜早上市25~30天。
进入80年代,透光塑料薄膜问世,在育苗畦上罩上塑膜,利用太阳光的热暖畦培
育蔬菜苗,再将育出的菜苗移栽到塑膜拱棚里,并以地膜覆盖畦面,这样种蔬菜或瓜
类,可以收到省工、省水、早熟、优质、高产之功效。1982年,全镇最初采用以上保
护栽培技术栽种西瓜9834亩, 平均亩产2600公斤,头茬西瓜5月中旬即可上市。采用
这一技术种西瓜,早上市30天左右,增产20%,经济效益增加2倍。
自1988年起, 又引进塑料大棚保护栽培技术种植蔬菜,其经济效益更好。到199
3年,全镇已建起种菜塑料大棚10400个,笼罩种植面积4160亩,栽培西红柿、西葫芦、
芸豆、 辣椒、茄子等,总收入5200万元,平均每亩收入12000元。发展塑料大棚保护
栽培技术种蔬菜,已成为当地劳动致富的重要生产项目之一。2001年,仅大棚蔬菜收
入达4.1亿元。
合理密植粮食作物:小麦。20世纪30年代用单腿耧或双腿耧条播,单腿耧条播行
距为45厘米,双腿耧条播大小垄,大垄45厘米,小垄30厘米。每亩用麦种4~5公斤,
成穗15~18万穗,平均每亩产量60公斤。1956年,提倡密植,革新播种小麦的耧具,
改用十行马拉播种机。从1965年起,当地普遍采用畦播,小畦宽1米,用6寸耧播4行。
大畦宽1.8~2米,播8行畦间留25厘米的套种行。亩用种7.5~12.5公斤,平均每亩产
量75公斤。70年代,改用机引播种机,先是每畦9行,后改为8行或12行,行距15厘米,
亩用种量7.5~14公斤, 平均亩产95公斤左右。1980年起,又改用8行或6行机引播种
机,行距15~18厘米,秋分后一周内,一般每亩用种量9公斤左右,成穗28~34万穗,
平均亩产在325公斤左右。 进入90年代,小麦播种方式无大变化,密植进一步趋于合
理。1992年,全乡播种小麦31280亩,平均亩产量达到433公斤,是建国前小麦亩产量
的7.2倍。
玉米:1952年,亩留苗1500~1700株,亩产玉米75公斤。1957年前后,缩小株距,
一般亩留苗2000~2500株,早熟矮棵品种亩留苗2500株,晚熟高秸的“金皇后”留苗
1800~2000株, 平均亩产85公斤左右。 1960年后,引进双杂交玉米,亩留苗2500~
2700株。1970年前后,又推广玉米单交种,晚熟品种亩留苗2600~2800株,中熟品种
亩留苗3000~3300株,早熟品种亩留苗3500株,种植方式多为“大小垄”麦田套种,
畦脊种两行(小垄),畦面中间种一行,形成两个大垄,这种播种方式直到现在还沿用
着。1980年前后,推广株型紧凑的单交种,中熟品种亩留苗3400~3600株,早熟品种
亩留苗3800~4000株, 平均亩产245公斤。从1985年起,又推广株型紧凑的高产单交
种,晚熟品种亩留苗3800~4500株,中熟品种亩留苗4200~4800株,早熟品种亩留苗
5000株,平均亩产310公斤。
1992年,全乡麦田套种玉米单交种31280亩,亩留苗4500株,平均亩产量445公斤,
是50年代玉米亩产量的5.2倍。
谷子: 30年代亩播种量1公斤,留苗约2万株,行距40厘米,产量125公斤左右。
50年代, 提倡合理密植,亩留苗2.5~3万株,行距36厘米,产量200公斤左右。因谷
子适应性差,易受灾,难管理,自进入80年代已无人再种。
高粱。30年代,亩播种量1.5公斤,留苗1800~2000株,行距50厘米,产量105公
斤左右。 1965年,亩留苗2500~3000株,行距为45厘米,产量162.5公斤。70年代,
继续增加密度, 亩留苗3300~3800株,行距40厘米,产量190公斤左右。高粱因适应
性差,又不便于推行一年二作的耕作制度,所以,自进入80年代种者很少。
大豆:30年代,纯作大豆,亩播种量4~6公斤,大小垄播种方式,大垄宽45厘米,
小垄宽35厘米,亩留苗1.8万株,产量为65公斤左右。进入50年代,纯作大豆亩植2.5
万株,亩产量78公斤。进入70年代,开始推行大豆与其他作物间作。
经济作物: 黄菸:30年代,亩植1000~1100株,行距85~90厘米,亩产烤菸叶7
5公斤左右。 1956年,黄菸栽培改革,以“等行距”和“大小垄”栽培,平均行距85
厘米,亩植1500株,平均亩产烤菸叶87.5公斤。60年代中期,亩植1600~1700株,行
距80~85厘米,平均亩产烤菸叶125公斤左右。70年代后,黄菸栽培密度无大变化。
西瓜:30年代前,亩栽西瓜300~500棵,产瓜1500公斤左右。建国后,逐年加大
密度,50年代,亩栽西瓜600棵。80年代,亩栽西瓜700棵。1984年,有的村亩栽西瓜
增到800棵,平均亩产西瓜250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