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丧葬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1&rec=241&run=13

旧俗木棺土葬,重葬仪,以入土为安,重葬为孝。以姓氏或家族立坟茔。富户人
有的兴在老人未逝前修寿坟,坟的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一)“窜棺”,即将墓穴修
成宅院形式,四壁用彩绘砖刻花鸟,人物等装饰、下棺用檑木将棺木送入墓穴。(二)
“石匣”,即四壁用大型石块砌成,盖板是大型石片。(三)“四架楼子”,四壁以砖
雕刻成门楼形,并雕刻有各种图案,并饰以彩色。人物、花卉、鸟兽栩栩如生,颇为
美观。(四)“前后楼子”,即墓两头镶成门楼形式,等等不一。一般户以青砖白灰砌
坟,家庭贫寒无力修坟的就地掘一土坑埋葬。
棺木也有多种形制,用松木做的叫“松条”,绝大多数以杨、柳木制做,也有用
楸木、梧桐等木材制做的。以尺寸而分,有“四、五、六”即底四寸,帮五寸、盖六
寸(匠作尺,也叫活尺,每尺约1.7市尺,下同) ;“六、六到底”即底、帮、盖均为
六寸,“八仙”用八片板做成;“三独”底、帮、盖均为一块木板;“一捆杠子”,
用多页板做成;贫困户用“斧刃板子”,即棺木板一边厚一边薄,俗称“薄皮子”。
更贫穷的人家买不起棺木者用苇席或用高梁秸打箔卷。农村中还流传着形容最讲究最
贵重棺木的一句成语:“铜帮、铁底、银楸盖、头顶文官脚蹬楷”。即桐木做帮、枣
木做底,白楸木做盖,文官木做前鞍头,楷木做后鞍头。这不过是一种说法,从没有
听说过什么人家用过此种贵重的棺木。就“头顶文官”来说,没有听人说过什么地方
文官树长成大木材者。
人死后的殓葬过程:人死后,先为其遗体洗脸、洗脚、理发,然后穿寿衣,用芦
线扎腰,不扣扭扣,新鞋新袜新帽,白纸盖脸,点常明灯,长子面向西南为死者“指
路”,直系子女去土地庙送“倒头浆水”,尸体放入棺木,叫“入殓”。棺前设供品,
一碗面条,一碗米饭,筷子插在碗内,点“常明灯”。大门外一侧挂“长钱”,门上
贴白纸条,叫“封门”第二天向亲友发讣告,俗称“报丧”。并于是日傍晚送二遍浆
水,烧纸马,纸轿,意为让死者骑马或乘轿上西天。是日晚即将棺木用钉子钉死,一
般情况下第三天出殡,称“排三”。排三出殡的报丧贴内容包括亡故日期和殡葬日期,
此形式的丧贴封面写“讣窆同启”。也有另择吉日发丧的。少亡者(父母健在)一般当
日埋葬,旧时有少亡者不能进祖茔之俗。
发丧之日,院门外挂“招魂宝幡”,请吹鼓手,院内扎灵棚,棚内设供桌,桌上
陈列供品和故者牌位,院门内扎告丧棚,并贴“告丧牌”。大门外设赙仪桌,接收邻
里亲友的锞仪,赙仪桌也叫“外柜”。出殡的前一天下午,闺女、儿媳去坟中煎糕,
意为给死者温炕,发丧之日,吃早饭时全家致哀,称“参灵”。全家人同在灵柩前吃
饭,称“吃团圆饭”,并边吃边填“献食罐”,此罐在下棺前由女婿送到坟上放在坟
内。早饭后,孝子由家丁(发丧的司仪人)陪同到坟茔去看坟,称辞灵。回来后儿孙辈
跪于灵棚内,恭候亲朋及友人前来祭吊,称“陪灵”。闺女、儿媳守在灵房内,迎接
来吊唁的女宾,女宾及街坊邻居向孝妇孝女送钱,表示抚慰,称“收头钱”,接钱后
给送者磕头表示谢意。
午后发丧,抬夫起棺,称“启灵”。儿孙跪灵前致哀,家丁在灵前砸一饭碗,女
辈随灵后放声大哭。出院后,棺木置于灵舆(俗称:“架子”)上。起舆后长子摔瓦,
次子摔原放在灵柩前烧化纸钱的乌盆,叫“摔劳盆”。灵舆在村内过路口,出村寨门
均停步,但不落地,亲朋设祭品祭奠。若二老尚存一者,孝妇孝女送出村外路口即止
步,脱孝衣回家。有两个以上儿媳者,儿媳们争相往家跑,跑回家坐在停灵的房中,
称“抢福”,先到者即抢到了福。灵舆到坟茔后,孝子、女婿同祭后下棺成坟。次日
凌晨,孝子到送锞仪户门口扣门呼谢客。第三天晨上坟添土称“拂三”,以后每七天
上一次坟,称“垒七”。第一百天子女于中午上坟,称“百晌”。女儿扎“撼钱树”、
儿媳扎“钱柜”火化,丧礼告成。
富户人家的丧葬仪式较繁琐,有的请尼、僧诵经超度亡灵,仪仗齐全有狮豹、大
人、方相、麒麟,童男童女,旗罗伞扇,成套的祭棚,大门扎“骑门山子”、沿路至
坟茔扎上棺棚,迎门祭棚、路祭棚、墓祭棚等等。
建国前,农村中有一种叫做“丧亡会”的群众互助组织,并订有章程。凡家中有
老人者可自愿入会,入会者有老人病故,会首将一写有入会者姓名的木牌按顺序传送
作为通知,入会者接牌后除往下传送外,即到丧主家等候派遣任务,如掘坟坑,抬灵
舆,送讣告等。以郑家六端的“丧亡会”为例,章程规定,某会员遇有丧事,全体会
员接知后立即到场,交纳会费,听候差遣,第一、二天晚上送浆水凡入会者必须带一
马灯,人到齐举行一简单仪式,称“迎会”。有的村还规定迎会时戴“孝帽”。第二
天带掘坟坑的工具,以备挖“神坑”,发丧之日会员到丧主家听差送葬。充分体现了
贫苦群众团结互助的精神。待“周会”后自行解体。
建国后,殡葬仪式逐步简化,一些迷信活动逐渐被破除。家有病故者,只为死者
买新衣新鞋帽,入棺成殓,亲朋献供品祭奠,一般不再烧香和纸,坟墓均为砖砌。
1965年后,除烈士墓外,坟墓一律平掉,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墓地,不再分姓氏
家族,全村死者同葬于一墓地,称“公墓”。从1975年起,政府推行火化。为除旧殡
葬仪式,提倡开追悼会,有的村(生产大队)建纪念堂存放骨灰盒,后因无管理制度,
群众又把骨灰盒埋于公墓之中。从80年代中期始,农村中又开始兴起死人火化后将骨
灰带回家中,按旧俗设灵堂祭吊,亲朋送挽幛,收锞仪,收头等。进入90年代,殡葬
大操大办之风愈刮愈烈。60年代至70年代,出一个殡少则几十元,多则一二百元即可,
现在出一个殡,少则七八百元,多则三四千元。群众中形成了一种攀比风。随着旧俗
的复兴,扎“纸草”的品种越来越多,并摹仿活人使用的现代化家用电器,除扎轿外,
还有的扎上电视机,组合音响、电冰箱、摩托车、组合家具等等。90年代后此俗仍在
本地延续,其档次花费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