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1&rec=199&run=13

建国前,旧政府对卫生工作很不重视,尤其广大农村更无公共卫生设施,仅有几家私
人经营的药铺和自学或世传的几名中医。 清末到建国前皇城地区先后开业的药铺有2
0多家, 当时五路口的“宝生堂”药铺,灯笼的“恩惠堂”药房比较出名。中医有30
多名,有的看儿科、斑疹;有的看妇科;有的看伤寒、瘟症。当时技术不高,药物昂
贵,人民贫穷愚昧,缺乏防疾知识,若遇到传染性流行病便无法防治,加之迷信求神
而延误医时,致使死亡者甚多。如1888年秋(清光绪十四年)瘟疫(人们习惯说是时症)
流行,境内死亡近百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卫生工作,广泛开展爱国
卫生运动,大力发展卫生保健事业,从而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