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类 业余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1&rec=189&run=13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府组织青壮年农民利用冬闲学习文化,开展“冬学运动”。
1940年, 二区办起妇女识字班8处,学员175人;青年夜校10处,学员430人。分别使用自
编《妇女识字课本》《青年夜校读本》和《冬学课本》, 学习文化知识和抵抗日本帝
国主义侵略的道理。当时的农民业余学习组织除敌伪占据之村庄外,各较大村庄都有。
1946年, 人民政府提倡办成人教育,皇城一带各村先后办起午学、夜校20余处,参
加学习的学员达750余人。
解放战争后期, 各村开办的农民夜校、妇女识字班,以识字扫除文盲为重点,皇城
一带办起夜校、识字班30余处,参加学习的男女学员1300多人,教学人员有的从群众中
聘任(推选),也有的是小学教师兼任。
建国后,农民业余教育由过去季节性组织形式转为常年民校,主要任务是扫除青壮
年中的文盲,当时县以下各区和后来的人民公社都设有专职扫盲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
农民业余教育。
1952年下半年,推行“速成识字法”,参加学习的学员达500多人。1955年,配合农
业合作化运动, 农民业余教育还增设了劳动记工学习班。1956年,乡成立扫盲协会,现
皇城镇南部的26个村组织扫盲队员35人, 有700余人参加学习,其中青壮年文盲占90%,
当年有250人达标脱盲, 到1958年,累计扫除文盲650余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业
余教育处于停顿状态。1962年~1966年,农民业余教育又恢复起来。26个村(生产大队)
共有40个教学班,其中政治班20个,510人;技术班5个,280人;扫盲班15个,410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业余教育停办。
进入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农民业余教育的重点,由学文化为主转向学习生产技术
为主。举办农技学校(班)15处,设农牧、园林、瓜菜种植等方面的学习课程,办学5年,
培训学员517人。
1988年2月,皇城成立成人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实行党校、厂校、电视卫星教育、
科普学校,干部职工教育“五校合一”,加强了对成人教育的领导。到1992年共办学习
班36期,培训学员1600人次。
1993年,实行三教统筹,建立镇成人教育中心并招收成人业余中专班1个,学员40人,
开设财会、企业管理两项专业课。修业年限定为1年半,修业期满,经考试合格,发中专
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2001年,该校迁至原临淄二中校址,并建立劳动示范基地。
近几年, 成人教育中心举办长短期学习班18期,培训各类专业人员553人,并创办农
苑科技小报30期,为农业技术推广起到了桥梁作用。
1984年成立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皇城教学班,并负责业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