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中学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1&rec=188&run=13

发展概况1938年夏,清河专员公署在郑家六端村创办临淄抗日救亡中学,县长陈梅
川兼任校长,宋兰舟任副校长。招初中2个班,共80余人,其中60多人经短期训练后去鲁
南加入“抗大”学习。是年秋,临淄抗日救亡中学为适应当时的抗日斗争形势,由郑家
六端迁走。
1956年秋, 在皇城镇五路口村西100米处成立临淄县第二中学,招初中4个班,共有
学生216人,为初级中学,首任校长单树德。1958年改称为益都县第六中学, 1962年1
月恢复原校名,1970年临淄县划归淄博市,该校更名为临淄区第二中学。
该校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4184平方米。1969年始招收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
1972年撤销初中班,只设高中班。
建校40年, 共培养初中合格毕业生3282名,高中生4291名。1977年恢复高考后至2
001年,升入大专院校的学生261名,中专429名。共培养出地市级干部6名,副县级以上
干部30多名,科局级干部60多名。1996年该校迁址辛店,此校改为镇实验小学。
1957年,皇城公社开办农业中学2处,校址分别设在石槽、张家庄,聘用教职工17名,
招初中3个班,学生共116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 普通中学教育陷于混乱状态,学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农业
中学自行解散。
1969年, 中学教育大有发展。以原定完全小学为中心,设联办中学9处,并有8处小
学办了戴帽初中班,全公社计有初中17个班,学生550人。1975年后,皇城、于家、曹村
联中还增设高中班, 计3个班,学生116人。其间,从原小学骨干教师中选拔一部分教学
水平高的担任高中教师,民办教师大量增加。由于师资水平低,教学条件差等原因,教
学质量低下。1979~1980年,撤销了高中班和小学戴帽初中班。经调整后,保持了皇城、
大马、五路、曹村4处联办中学,共有初中教学班12个,学生395人,教职工39人。
1992年, 对全镇的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将原来的4处初中合并为1处乡镇中学,校址
设在皇城营村南侧,占地6643平方米,新建4层教学大楼2座,仪器室、实验室、阅览室、
音体美器材室5室具备,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生产实验区4区分明,美、体、音、
图书等设备齐全。
学校合并集中后,共有初中24个班,学生1331名,教职工96名。
1993年皇城中学发展到28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1488名,教职工101名。1994~19
98年,每年招30~40个教学班,学生为1900名左右。在校学生最多的1996年达2163名,
教职工增至148名。学校的建筑规模也进一步扩大,1998年校舍建筑面积新增3304.59
平方米,建实验室6个,占地500平方米,各类专用室66间,占地5429平方米,学校总
占地面积达到56668平方米。
1998~2001年,为加快中学教育现代化,新添“586”微机70台,电子备课室1间,
并做到与国际互联网相通,各类教学仪器的配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教师全部获取
微机初级证书,其中30余名教师获微机中级证书。还建了多媒体教室和科研室,建立
了教学科研网络,以“分层次教学”“目标教学”“研究性学习”“成功教育探索”
为总教研课题, 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总结,写出了教研论文200余篇。全校教师
评为初级职称的90名,中级职称的36名,高级职称的12名。教学成绩获区级荣誉称号
248人次,中学生考试成绩1998、1999两年获全区第一名。

微机室
至2001年,皇城一中、二中共有初中班64个,在校学生3482名,升学率达93%。
学制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分初、
高级,各为3年。临淄二中建校后即采用此学制,学年开学为秋季始业。
1969年,根据中央缩短学制的规定,高、初中修业年限均改为2年。1971年,又将秋
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1973年8月,又复改为秋季始业。初中从1978年,高中从1980年,
又先后恢复原定高、初中各为3年的学制。
课程设置抗日救亡中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学科。
建国后, 普通中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课程标准及
教学计划设置课程。
1952年,初中开设语文、数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生物(包括植物、动物、
生理卫生) 、地理、历史、物理、化学、政治、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19
56年,初中三年级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1958年,生产劳动课列为中学正式课程,每周
2课时。初中数学增加珠算和簿记教学,语文、中国历史、地理三科分别增加一定数量
的乡土教材。1963年,初三增设生产知识课。
1966年5月,停授历史。政治、语文两科重点学习毛泽东著作。1969年,取消外语、
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物理、化学,设工业基础知识,中学课程只设政治、语
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革命文艺、军体及劳动。1972年, 恢复地
理、历史、物理、化学。1977年,恢复生理卫生。
1978年以后, 初高中陆续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开设政治(初中为青少年修养、社会
发展史, 高中为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常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
地理、历史、生物、农业基础知识、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981年, 取消农
业基础知识,初中增设法律常识课,高中实行文理分科。1992年,初中增设劳动技术课。
1994年以后,增设微机课。
教学民国时期,中学教学基本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
新中国建立后, 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提倡理论联系实际。1953年,开始推行苏联的
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一度出现削弱思想教育的倾向。1958年,提倡加强劳动教育和
政治思想教育,一度过多的劳动和政治活动冲击了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影响了教学质
量。自1963年起,中学教学贯彻以教学为主的指导思想,提出加强“双基”教学,精
讲多练,讲练结合。1965年,强调减轻学生负担,课堂教学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取得一定成效。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放松了文化课的学习,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6年后,重新确定了以教学为主的原则,以“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
能力”为重点。1978年开始,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教学的改革试验,推
广了“六课型教学法”“发现法教学法”“单元过关教学法”等经验,在改进课堂教
学的同时,还开辟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结合的第二课堂。
1992年,学习“布氏”“沙氏”先进教育理论,推广“目标教学”“纲要信号”
“暗示教学”。1995年后,又推行“分层次”“四主式”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水平
的提高。
考试制度建国后至1956年,初中招生由招生学校组织考试,定员录取,报地区教
育局备案。1958年,实行全县统一招生,对在校学生成绩的考核,仍沿用百分制记分
法, 实行闭卷考试。1954年,学习推行过苏联的“五级制记分法”。1964年,县教育局
规定,对中学生的期中、期末、学年和毕业考试,只考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
化学等主要学科。
“文化大革命”期间, 曾一度实行过开卷考试,初、高中招生,改为贫下中农推荐
与选拔相结合,只重视家庭成分、政治表现,忽视德、智、体全面考核,造成了新生质
量参差不齐。
1977年,初高中招生恢复了“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
1992年以后,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全面发展,初中所设学科全面列入考核范围,用区
教研室印制的试卷进行统一考核。1996年后,语文、数学、外语考试分值与其他科目
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