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小学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1&rec=187&run=13

发展概况1911年(清宣统三年),临淄二区有县立小学堂六处,分别设在石槽盛、
北蓬科、大马岱、郑家六端、张家庄、皇城营、五路口、小铁、北羊村、南卧石、郑
辛、东南羊、西上庄。
1912~1918年,各村相继废除私塾,建立学堂。校舍多数利用各村的古庙、祖庙
改建,桌凳学生自带,全部是复式教学。在初办学堂的几年,课本用袁世凯当政时的
共和国课本,有国文、修身、算术。袁倒台后,便换成中华民国统一编印的国民教育
课本,有国语、党义、算术、唱歌、体操等。
1921年,石槽盛前清廪生于梦尧等创办起当地第一所高等小学堂, 招生1个班,学
生50人。1924年,临淄县政府收管了这所学校。1929年春~1930年夏,因战乱而停办。
1930年冬恢复正常秩序,学校定名为临淄县立第六小学(简称六小),发展为4个班,学生
200人, 校长于鉴秋。1933年,大马岱李梦花创办大马岱高级小学堂,为东七社小学,曾
招两个班,学生68人,上述学校至1937年“七七事变”而解散。
1935年冬, 皇城、张家、崖付、于家、五路、马岱、蓬科、石槽等较大的村庄办
起短期义务小学,多为半日制。吸收十五、六岁的失学儿童和青年参加学习,先学拼音,
再进行识字教学。并办午班和夜校,教员由政府派任。1937年冬,(抗日战争爆发)解散。
1938年, 偏僻村庄的小学,多是自发性的开学。使用的课本有事变前的课本,有抗
日课本, 有自编课本,也有私塾用的课本和论说指南等。1939年5月,日伪军在石槽设
据点, 一些村庄学校停办。只有东片抗日根据地大马岱等几个村庄的学校或公开或隐
蔽,坚持办学直至解放。
1945年冬~1946年春, 在民主政府领导下,各村小学教育普遍恢复,教师、学生除
上课外, 还参加社会活动。1946年下半年和1947年因国民党两次进犯,学校时办时停,
只有少数公办教师仍坚持工作。
1948年临淄解放后, 人民政府着手全面恢复整顿小学教育,多数村都办起小学,并
在五路口村设置一所高级小学(淄东完全小学) ,设两个班,学生78名,校长王文明。是
年秋,山东省人民政府在益都召开教育研究会,皇城地区王俊德、崔来友等人参加。会
后,临淄县召开了第一次国民教育研究会,张建平、李迎仙、李鲁村、于善传等人参加
了会议,会后回各区恢复教育;1948年底,临淄县又召开了第二次研究会,也称知识分子
座谈会,王友三、王万祥、于湘洲、贾炳琪等人参加了会议,会上重点解决部分小学由
民办转为公办, 部分教师也转为公办,区以下划片设中心小学,配备中心教员。至1949
年, 全二区已恢复初级小学50处,完小1处,共有6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70名,教职工6
5名。至1952年皇城、马岱各设高级班3个,招收学生150人。此时,公、民办小学教育
的规模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小学教育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
进”的方针。1953年增设皇城营、大马岱两处完全小学, 这两处小学,设高级班6个。
1953年开始,学习苏联教学法。改课程设置:用省编教材,初小设政治、语文、算术、
常识、图画、体育、唱歌; 高小设政治、语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音乐、体
育、 美术。测验、考试普遍采用苏联的五级分记分法。当时小学教育获得健康发展,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5%。
1958年“大跃进”中, 发展了一批民办小学。师生整日或半日参加生产劳动和大
炼钢铁, 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干扰。并以原学片为点, 几个庄的学生集中在一起, 举办
“共产主义小学”,学生吃饭、住宿、学习、劳动统一在校,每校学生都超千人。学校
多是利用民房,撤墙连片,条件差,秩序乱,管理困难,正常教学无法进行,历经月余全部
解散。
1959~1961年,因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辍学现象严重,学龄儿童入学率降低。
1962~1963年,贯彻“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教育工作逐步恢复正
常秩序。并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内容要求, 进行了教学法
的改革。
1965年, 全公社初级小学26处,在校学生1482名,高级小学5处,在校学生680名,工
读小学4处,设6个班,学生216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公社小学陷于混乱状态,学生从破“四旧”开始走
向开展“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组织红卫兵,停课闹革命,走出学校
搞串联,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1968年12月,公办小学下放大队管理,实行民办公助。公办小学教师陆续回原籍任
教,师资力量出现了严重失调。所有完小一律撤销,强调就近上学,原则上“上小学不
出村,上初中不出片,上高中不出社”。小学开始办戴帽初中班,原高小全部办联中。
1973年, 在“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影响下,废除一切考试制度,代之以贫下中农推
荐升学。1975年全社纯小学仅有26处,小学校舍校园校具被占用,骨干教师抽调到中学
任教,民办教师增多,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各村学校撤销贫管组,并逐步走上正规。从
1977年开始, 恢复一切考试制度,并采用了公社或区统一命题,交换监场和集体阅卷的
考试方法。从1978年起,小学戴帽初中班停止招生,在校初中班合并成立定点联中,全
镇保留皇城、曹村、五路、大马4处。
1982年开始教育改革,为加强领导,公社设中心校长,任命了各小学负责人,对教师
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培训。各校的校舍都进行了扩建或改建, 添置了教具和教学仪器以
及体育器材。至1984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巩固率达95%,毕业率达93%,普及率达
95%。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临淄区教育局确定皇城乡
为第二批实施单位之一。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讨论并批准了《皇城乡
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方案》的报告,决定从1991年8月始在全乡实施九年
制义务教育。
根据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验收评估标准》有关平原地区中
小学设点标准的规定,乡政府提出了《中小学设点调整的意见》,将原有的26处小学合
并为13处,其中完小(1~5年级)12处,即皇城中心小学、于家小学、崖付小学、张家小
学、曹村小学、五路小学、四官小学、大马小学、小马小学、石油小学、三蓬小学、
六端小学和坡子简易小学(没有五年级)1处。1992年全乡投资250万元,新建小学五处,
即建成五座教学楼。其他小学的校舍、校门、院墙、厕所、也进行了修整, 达到了上
级部门的验收标准。同时,投资25万元,配备了音、体、美器材和图书、实验仪器。
1992年,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镇共有8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38名。19
93年小学毕业生考试成绩创历史最高水平。皇城中心小学近年来在区教委组织的统一
评比中连年获先进,受到了区、市、省、国家的表彰。
1994年镇中心小学在创建市规范化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强化管理制度,
加快了教学改革创新的步伐,并以其典范学校的发展变化带动了全镇小学教育的改革。
各校都配齐了音、体、美、劳等实验教学器材,彻底改变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
旧教学模式。
1995~1998年,以广泛学习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启动“科研带动战
略”,层层选拔推荐,评出区级以上教学能手15名,做到校校有名师。
1999~2001年,遵照区教委《全面落实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工程的实施意见》,
在全镇小学中开展了教育装备新升级活动,6处区级以上规范化学校均添置了“586”
微机。各片小学微机实现了联网,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现代化的要求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全镇176名小学教师都拿到了微机初
级证书。评为初级职称的53名,中级职称的51名。由于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竞争上
岗,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师生在教与学中的创新意识。几年中小学教育成绩显著,多次
获得区级教学成绩质量奖,被评为“教育装备应用先进单位”、“实施素质教育先进
单位”。
学制学堂执行清政府(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初等教育为9
年,即初等小学堂修业5年,高等小学堂修业4年。
民国时期, 普通小学执行国民政府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卯学制”,初等教育
为7年: 即初级4年,高级3年。1922年后,执行“壬戌学制”。初等教育为6年:即初级4
年,高级2年,称“四、二”制。抗日民主小学执行《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
实行“二、二、二制”,即初小2年,中小2年,高小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沿用“四、 二” 制。为贯彻政务院1951年10月颁布的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1952年曾招收五年一贯制班16个,学生780名。因教师、教
材不足, 教育质量难以提高,1953年五年一贯制班停办, 仍沿用“四、二”制, 直到
1968年。1969年小学又实行五年一贯制,废止“四、二”制,并实行春季始业,1973年8
月又改为秋季始业。
课程设置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初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
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手工及图画等科。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
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
民国时期小学课程设置变动频繁。1912年,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
图画、唱歌、体操等。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英语、中国历史、地理、理科、
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农业、商业等。1915年,高等小学恢复读经,女生的缝纫科
扩大为家事科。1922年废止读经,取消修身科设公民、卫生科。体操改为体育,国文改
为国语(文言文改为白话文)。手工、图画改称为公用艺术、形象武术。1928年国民政
府教育部通令小学增设三民主义、党义、童子军3科, 高小增设职业科目。1936年,国
语用复兴课本,取消卫生科。初小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一、二年级劳作、美术合
并为工作科,音乐、体育合并为唱游,自四年级起算术中加珠算。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小学初小设时事讲话、国语、算术、唱歌、体育;中小设
政治讲话、国语、算术、常识、唱歌、体育;高小设政治、国语、算术、自然、历史、
地理、卫生、音乐、体育。教材采用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编订的课本。
1945年9月以后, 解放区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唱游、美术;高小设国语、算
术、地理、中国历史、自然、政治、体育、音乐、美术,使用省编课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教育部规定,初小设国语、算术、音乐、体育、
美术,高小增设政治、自然、地理、历史。1952年五年一贯制班开设语文、算术、地
理、历史、自然、音乐、体育、图画,1955年增设手工劳动课,1957年五六年级增设
农业常识课,1958年增设劳动课。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规
定初小设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图画、手工等6科;高小设语文、数学、地理、历
史、自然、卫生常识,减去手工科,并规定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年必须参加劳动半个月。
“文化大革命”期间,课程设置混乱。每天第一节为“天天读”,专门学习《毛主
席语录》。体育改为军体, 音乐、美术并为“革命文艺”。文化课只设语文、数学。
1971年后,设语文、数学、政治、常识及音、体、美7科。
1976年后, 小学设置语文、数学、政治、常识、音乐、图画、体育。1981年政治
课又改为思想品德课。高年级减去常识课, 增设地理、历史、自然等科。1992年增设
劳动课, 实施义务教育后,四、五年级的地理、历史删去,增置社会课。1994年后增设
微机课。
教学在清朝末年,学堂教学方法采用“注入式”。老师口教口的正课,学生则死记
硬背,“读、背、写、作”为主要学习形式。
民国期间, 教学法有所改进,开始提倡启发式教学。1930年后,小学低年级采用讨
论式和问答式,高年级多采用自学辅导式,各科有指定的课外作业。1937年设24个班,
在校学生共有730名。
抗日民主小学的教学, 强调启发诱导和联系实际,注重课堂讲授和反复练习。194
6年,小学教学提倡“教、学、做合一”。1949年设28个班,在校学生共有946名。
新中国建立后,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方法。改变了教师的家长作风, 废除体罚,实行民主教学。1953年,学校推广苏联教学
体系, 教材内容也有些仿苏色彩,同时采用“五级分制记分法”。1958年,贯彻“教育
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教学联系实际,但由于当
时全面处于跃进形势, 各项工作打破常规,学校师生参与劳动时间过多,干扰了学校的
正常秩序。1963年贯彻了《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实行以教学为主的方针,加强基础知
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简称双基)。
“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开门办学”,以社会为课堂,以
现场教学代替课堂教学,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6年后,重新遵循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围绕抓好备课、改进课堂教学两方面开展
教材教法研究,同时加强了实验课教学。
80年代后期, 强调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学校以
教学为主, 引进“布氏”“沙氏”等先进教学理论, 推行“目标教学”“纲要信号”
“暗示教学”。1995年后,又推行“分层次教学”“四主式教学”先进教学方法。
考试制度自清朝末年一直到民国时期,普通小学学生考试,一般设月考、期考、年
终考试和毕业考试, 按甲、乙、丙、丁或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记录成绩。嗣
后, 遂确定了百分制记分法,按分数划分等次,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高级小学招
生采取考试选拔,根据成绩按百分制择优录取。
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仍采用百分制记分法。1954-1958年,曾学习
苏联经验推广五级分记分法,时间不长就停止了。在执行百分制的过程中,闭卷考试,
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评定优劣, 以名次先后为录取依据。本着就近入学的原
则, 除一年级新生只进行简单口试外,其他年级插班或升学均进行正式考试,及格者方
能录取或升级。
“文化大革命”时期,曾一度推行开卷考试。
1977年恢复闭卷考试,实施德、智、体全面考核。
1990年至今,小学毕业升学只举行毕业考试,只考语文、教学,其他课目成绩仅供
参考,直接升入初级中学,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