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青年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1&rec=130&run=13

抗日战争时期,皇城地区建立青年救国会(简称青救会),各村设有青救会小组,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团结青年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解放战争时期改称共产主义青年
团,主要任务是团结广大青年支援解放战争,带头参军等。建国后改称新民主主义青
年团,各村和学校都设支部,后又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
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
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此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临淄工作委员会成立,为推
广青年团的建设和发展,采取重点发展,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决定在二区皇城营村
进行建团试点。至年底,通过宣传,皇城营先后有27名青年报名加入青年团,建立了
团支部。这是临淄县农村第一个团支部,团支部书记李蕙兰。并在皇城乡建立了团总
支, 张建平任团总支书记。1950年8月,县召开第一次团代会,淄东区由高兰带领28
名团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后淄东即成立团区委,高兰任团区委书记。从此,全区各
村青年团的工作蓬勃发展,大的村子先后成立了团支部。1957年,五路区共青团组织
不断扩大,各村及中小学(完小)都有了团组织,有的初级小学在大龄学生中也发展了
团员,青年教师、工人、干部很大一部分都加入了团的组织。1963年全公社已有团员
846人。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共青团一度停止了正常的活动。1972年12月,临
淄区召开第七次团代会,各级团组织陆续恢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团组
织大力发动团员、青年开展“学科学、用科学、争能手、夺状元、农民企业家新星赛”
和做“五好服务员、最佳青工”等活动,推动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
生产能手、技术骨干。顾邵、大马岱、张家庄等村的团支部、青年之家,先后被评为
区级先进单位。
镇团委还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具有青年特点的活动,在
全镇倡导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计划生育、晚婚晚育、遵纪守法、助人为
乐、敬老养老、树立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每年都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应征入伍,参加
国防建设。
至2001年,全镇共有65个团支部,共青团员2202人。
历届区、公社、乡、镇团委书记是于耿光、于士祥、邵文海、李寰洲、赵树臻、
高兰(女)、王宝明、许圣章、郑长宏、姚志义、杨立波、李金山、高峰、孙延明、于
伟波、杨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