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手工业作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0&rec=66&run=13

酿酒业建国前渭头河有两家私人酿酒作坊,其一是大成酒店,系本村刘乃武开设。
其二是复和成酒店,系本村司衍堂家开设。酿酒采用古老的传统工艺流程,一般分为
三道工序:即制、酿酒。所用原料为小麦、高粱。用酵母发酵、生产白酒。两家酒
店的主要情况如下:
大成酒店(又称东酒店):始建于1931年,生产规模为每年制用小麦3000余公斤,
蒸酒用高粱1.5万多公斤, 生产白酒5000公斤,白酒销售主要以本地为主,亦有销往
万山、张庄、昆仑、大奎等地。生产过程用传统方式生产制成后备用。每月蒸馏两次,
每次6天时间,专门请酒大工掌握酿酒,蒸馏一次酒用高梁50斗,出酒200余公斤。抗
日战争爆发,大成酒店于战乱中停业。
复和成酒店(称西酒店) :创建于1909年,酒店占地约2市亩,分前后两大院落及
附属小院,有房屋、敝棚等30余间,主要用小麦、高粮,用传统工艺制、酿酒,兼
生产酱油、食醋。每月请酒大工酿酒4天,出酒200余公斤,年产酒2500余公斤,以自
销为主。1939年,因战乱,生活困难等因素而停。
砂壶砂壶制作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渭头河亦有制作。建国前后,渭头河村有几
处制作砂壶的作坊。砂壶窑当时有姜庆远家、姜化圣家、李维青家、刘振浩家开设。
砂壶的制作工序较大缸简单的多,生产工艺大体与万山、泉头的砂锅制作相似。砂壶
场厂房简陋,制作工艺为手工操作,有模型,所用原料以当地产的黄土、炉渣、黑药
石、白药石为主,以粉碎(碾细)加工成泥,烧成用的小土园窑,人工拉风箱、培烧而
成。使用砂壶好处甚多,一是价格便宜,二是用其烧水,水质纯正,冲茶水味道更佳。
砂壶喜欢全火,即用柴禾加热,炭火不佳,易炼底毁壶,且具有保温作用,出坡下地
时携带,能喝到热水,产品多销往北三区。生产场家以姜庆远规模为最大。最多时曾
雇用10几个人,年产砂壶近万把,年产值3000元。主要是农闲时生产。其它几家生产
规模略小。
烟筒建国初期,群众生活条件好转,冬季取暖由过去传统的土炕炉改用烟筒炉取
暖。白铁烟筒昂贵,陶制烟筒就地取材烧制较便宜,陶制烟筒开始是个人小作坊生产,
用人工拉碌碡碾料,手工制作,小窑烧成(亦有到大窑窑灶中代烧),场家有司志喜、
刘振浩两家,生产规模很小。50年末,渭二生产大队开始形成规模生产。六、七十年
代,已成为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一项主要副业,产品远销本省及河北等省,年产值达几
十万元。到八、九十年代,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用铁制烟筒或水暖、集
中供热等,烟筒生产逐渐停止。
其它手工业建国前后,渭头河村的铁木业维修以个体为主。当时铁匠有李作森、
张道因两家,木匠有张大奎、张于清两家,瓦匠、石匠统称为泥瓦匠,主要以张成福、
张成林、张安合家为主,为群众打制铁木农具、家俱、打墙盖屋等。至合作社时期,
分别入社。渭二农业社先后成立了铁匠坊、木匠坊和建筑维修队,为工农业生产,群
众生活服务。到60年代发展成为村办“维修队”,拥有车床、电刨、电锯等机械设备。
70年代,发展成为轻工机械制修厂,生产陶瓷机械、球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