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世俗礼仪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0&rec=161&run=13

一、婚俗
旧的包办婚姻制度,严重地存在着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重婚纳妾、寡妇守节,
以及借婚姻之由索取钱财,甚至以人抵债的恶习。女人倍受歧视,命运被封建礼教束
缚着。
旧时,婚姻手续极为繁琐,一般需要经过提亲、定亲、送日子、搬园房、迎亲、
过门、坐帐、住日子等种种过程。
提亲儿女长大成人后,父母便托人说亲,渭二人称“请媒人”,建国后叫“介绍
人”。提亲后,双方父母私下了解对方的家风、人缘、住宅及经济状况等。除此之外,
还须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看是否“宜量”,如果双方没意见,方能成亲。旧时男
的到十七、八岁,富户人家子弟甚至至十三、四岁,家长便央人求亲。建国后,提倡
晚婚,提亲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男女结婚多自主婚姻、自由恋爱,为数众多的是经
人介绍,双方经了解,自主自愿商定婚事。
定亲过去称为“送柬”,又称“换帖”。亲事初定,即履行传统的定亲手续,男
方请人用大红纸写好柬贴,连同备好的礼品(六色礼)、聘金等“彩礼”,由媒人送往
女方,女方收到柬贴后,要回贴,并附回礼即“香、艾、麦、盐”,意为相亲相爱,
美满姻缘。媒人将回贴回礼带给男方,男方于当日设宴庆贺,亲事即定。
如今,订亲这一习俗在许多家庭仍然沿用,不过形式有所改变。男女青年经恋爱
同意结为伴侣后,经双方协商,男方邀请女方家长及兄妹到男方家中共同会面,并向
女方赠送礼品,定婚戒指等。届时,男方亲朋好友则到男方家中祝贺,男方盛宴款待,
即为订亲。然后择日,男方父母领儿子到女方家中回访,女方则盛情接待,名曰“会
亲”。这种订亲属民间风俗,不受法律保护。
送日子男方选定吉日,俗称查日子,包括吉日和男女双方的年龄、属相、生日时
辰、禁忌、迎送女客属相、新娘上下轿(或车)时辰、方向等,名曰年命帖。用红纸包
两份,多在结婚前一月,由介绍人送往女方,同时还送有聘礼、礼金(俗称盒子钱)。
如今送日子的习俗仍然有,但多数青年人则在领取结婚证书后,自行选择“五一”
“国庆”“元旦”等节日举行婚礼。
搬圆房即在结婚前一天男方派人(称行人)派车到女方将陪嫁的物品运到男方家中。
男方这天厨师上岗,喜楹联张贴到位,张灯结彩,门口悬挂大红灯笼、彩旗。嫁妆多
少由双方的经济条件而定,从前的嫁妆,一般人家是大床、方桌、箱柜、两铺两盖等,
贫穷者从简, 只有桌上用品。 随经济条件提高,嫁妆也随之高档,由旧“三大件”
(70年代为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改为新“三大件”,
(90年代为电脑、空调、家庭影院)女方一般都陪送席梦思床、组合柜、大屏幕电视机、
成套音响、洗衣机、电冰箱亦有之列。嫁妆内多储枣、栗子,谓之“早立子”。
迎亲旧时,按男方的经济状况分大娶、小娶两种。
大娶:多为达官显贵、大户人家采用。男家备用两乘轿、吹鼓手、旗、锣、伞、
扇,有大娶媳妇“小登科”之称。结婚前一天晚上,新郎披红戴花盛装打扮,向家族
长辈行礼。迎亲时新郎坐一乘轿在前,另一乘轿为新娘准备的花轿在后,由幼童或新
郎之弟或妹乘座,为“压轿”。迎亲队伍到女方门前时,女方由二人出迎,并设宴款
待,为“待行人”。然后,新郎上轿在前,新娘身着红衣、肩披红纱,下系彩裙,头
戴凤冠,顶蒙头红,用椅子抬上花轿(意为新娘不沾娘家土)在后,并由一对“送客”
(亦称游客),随花轿前往男方。“送客”一般是新娘的兄弟,去男方送的还有挑“随
身饭”,挟拉“帘子”的 (帘子为特制的,有棉帘或夹帘之分,上端镶为木条铜钱挂
钩。) 挂帘时,不能用锤子砸帘钉,只能用事先备好的小石块砸,边砸边数说“一砸
金,二砸银,三砸儿女一大群”等吉利话。
小娶:只用一乘轿迎娶新娘,多是平民百姓结婚采用。娶亲起轿后,一路不得落
轿,路遇石碾、磨、古槐、古井、坟墓、奇石等均用红毡遮避,然后通过。婆家火把
迎轿,轿到男方门前,打杵暂停,然后红毡铺地;新郎在前,新娘由伴娘搀扶下轿居
后,踏红毡前行。过门坎时,门坎放一红纸糊过的马鞍,新郎、新娘要大步迈过,意
在平平安安。入院后在事先备好的天地供桌前新郎、新娘双双站好,由新郎父亲或祖
父在桌前先行拈香祭拜,然后新婚夫妇在司仪的号令下“拜天地”,礼毕锣鼓鞭炮齐
鸣新郎、新娘同入洞房后,朝喜神所在方向坐下,谓之“坐时辰”,同时吃随身饭。
少时上床,床(炕)前放在一斗,斗内装满麦子,红纸封口,上放一大粘糕,踏着上床
(炕),新娘上床后,整日不能下床,称为“坐庐帐”。坐帐期间,新娘身边备有糖、
烧饼之类食品,供来看新媳妇所取用(如今,已改用小方布手绢代替)。晚上在洞房内
设酒席,新郎、新娘饮“合卺酒”,又曰“黄昏酒”。陪席者多为新郎平辈或晚辈,
除劝新郎、新娘喝喜酒外,并让其吃糖果、吃栗子、枣(寓意早立子),尽情挑逗新娘
欢笑。结婚这天兴闹房,来闹房者多是同辈或晚辈,虽有闹房“三日无大小”之说,
但其兄、叔、伯、及乡邻长辈闹房者甚少。渭头河一带娶亲过门的时间,过去一般在
丑时(1-3点)或寅时(即黑夜3-5点)。传说明崇祯年间,西河地区出了个恶霸横行乡里,
到处抢新娘,享有初夜权,百姓避之,故在夜间娶亲。建国后一般过门时间放在卯时
(5-7点)。
新娘过门后,新娘的女友或亲戚还有给新娘送“小饭”的习俗。即包素水饺或绿
豆箕面条,用茶盘盛,用花色包袱包上提着。
待客:凡来贺喜的亲戚朋友,一律设宴招待,如有新客,宴席要重。席间新郎父
兄要逐桌敬酒,新郎则由其弟或晚辈端盘逐桌敬酒 (现时兴新郎、新娘一块敬酒) 。
“送客席”(又称官客席)最重,有的六盘六碗,有的八盘八碗,还有的为“四、四席”
意为四红四喜,同时还要有陪客,送客席只准六人,曰“敝口席”,当菜上到“上件”
时,大师傅(厨师)向送客要赏钱。“送客席”一般不过响。即不超过中午12点。席毕,
送客与新人公婆话别,并商定新娘回门日期。结婚第二天,新娘拜见公婆,然后给公
婆打扫室内卫生,公婆则备好钱赏给新娘。然后新娘由姑或嫂带领拜见本族长辈。新
郎、新娘在公婆带领下抬食盒上坟祭祖,曰上喜坟。到外祖父母家拜望并上坟,亦称
上喜坟。
一般新婚第三天, 新娘返回娘家,多由女方接送,男家备酒招待,在娘家住6天
或8天曰“住日子”。亦有当天返回的,叫回门(现时兴回门) 。返回婆家时,多在早
上,有“待要富,赶上婆婆待穿裤”之说,意在吉利。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村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结婚礼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那些烦琐的陋习已不复存在。特别是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取缔了父母包办
和买卖婚姻,提倡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即可办理结婚手续。其
它程序繁简,由双方商定,如50年代初结婚仍然坐轿,50年代后期时兴坐拉包车 (即
“洋车”) ,60年代初又兴坐轿。自1963年至70年代,结婚大多步行或骑自行车,80
年代后期至90年代,改乘小汽车乃至豪华轿车迎娶。婚礼日趋文明,旧习已去掉。90
年代后期,宴请宾客大都在柳泉服务大楼或其它酒馆饭店,档次提高,喜庆气氛更浓。

二、丧俗
旧的丧葬习俗非常繁琐,因丧主经济状况不同,繁简有别,普通治丧礼俗有:
守灵人亡后,即行沐浴更换寿衣,移于灵床。灵床多用秫秸。寿衣,人称“老衣
裳”。寿衣多绢、棉布料,取意“着恋”“缅怀”。衣裤的件数忌双数,一般的“三
领”“五领”,无论何时亡故,皆以棉衣为主。枕上金命枕,用麻绳栓住脚步,手拿
“打狗饼”“灰菜杆”,口衔一红线栓的铜钱,随后盖上白纸被,(亦有盖白布的),
点油灯,名曰“长命灯”,立桌上香摆供品和“倒头饭”,饭上直插筷子上双,供桌
前设一新瓦盆,死者子女身穿孝服(白衣服),日夜守候,轮番焚纸、上香、谓之“守
灵”。并于早、中、晚去土地庙送浆水(加入小米的水),或在灵前奠浆水。
指路一般在亡后的2小时左右, 由亡者长子,手持夹带黄裱或香的秫秸,站在杌
子上高举起,仰天呼喊三声爹或娘(妈)去“西天大路朝佛”,然后将杌子蹬倒,举家
孝子放声痛哭,意为指引死者去西天朝佛,称之为“指路”。
烧倒头马亡者家人备一纸马,(穷者备一甘草)披一件死者生前的衣服,在指路后
到大门外街头,将其烧掉,意为让亡者骑马归西。
入殓将死者移入棺内, 谓之“入殓” 。大家富户用柏木做成棺材,其厚度分为
“四子”“五子”“八仙”等规格(即4寸、5寸、8寸);穷人家则是薄棺1口,有“大
刀口”“小刀口”“狗碰”(形容木材之薄),所用木材也无选择,赤贫者仅用苇席一
领卷之。棺内要铺香、黄裱垫褥等,还要放置殉葬品。
治丧丧前殡主须请丧事主办及助忙人,主办名曰“大总”或“大主”。大主有权
替主家做主。孝子则戴耳聋(棉球) ,意为只行孝发丧,两耳不问事,丧期3、5、7天
不等,但一般为3天。第二天报丧,大户人家亦有贴丧帖于十字路口。大主将内帐房、
外帐房、跟厨、端盘、接客等丧事所用人员,开列清单并张贴院内,以此分工,各就
各位。这天下午,着人在院内或大门外设灵棚,摆设铭旌,大门及院内各门框、树株
等皆贴白纸,一片庄严肃穆气氛。殡典:即殡行。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举行为死者
饯行的仪式,意为送死者去西天朝佛。在土地庙设祭,先近亲好友前往祭奠,然后丧
主祭奠。祭品不能带回,让乡亲们分食。有条件者雇“吹手”,一路上吹吹打打奏哀
乐。
请灵又称“迎灵”,如死者的配偶已先逝,即予先写好先逝者牌位一个,由其子
用盘端至大门外不远处,朝墓地方向跪请,然后将灵牌请回安放于灵棚,与死者牌位
并立安放称为“安灵”。
开丧多在卯时,由大主号令(有的敲木梆几下)“开丧了”,忙人各就各位,丧主
及孝子跪到灵棚内两侧,由孝子在供桌前献祭品(一般为“三牲”),祭奠,然后再由
族人及助丧人员参拜,诸事完毕,再招待宾客。
谢道地、烧炕出殡之前,由男“孝子”列队沿通往墓地所经之路,边哭边行,往
返1-2次并由助忙人高喊“谢道地了!”意在出殡时如果损伤庄稼等,取得各方谅解,
出殡前由女“孝子”去墓地,在坟穴内点燃豆秸,烧热鏊子并烙豆腐为之“烧炕”,
又称“捡糕”。
净面、殓棺亡人子女以新棉絮蘸酒象征性的将死者面部灰垢擦净,意为让死者干
干净净入土。净面时,娘家客,又称“母祖客”,必须到场验证。一切事宜处理完毕,
至亲好友再次看了死者遗容后,由木工用木楔将棺封牢。(封棺时还说几句吉利话语),
准备起棺出殡,谓之“验棺”。
辞灵是出殡前在灵棚最后一次祭拜,此时,吹手高奏哀乐,至亲好友乡邻祭拜后,
众“孝子”再行祭拜,谓之“辞灵”。
发丧俗称“出殡”,多选用末时,有“起灵”“迎灵祭”“路祭”等程序。棺材
抬出灵屋(或灵棚)的一刹那,由大厨傅在灵屋门口用刀打碎饭碗一个意为绝阳间饭。
棺材抬出后出门不远, 第一次落地, 女婿打迎灵祭,当再抬起时,长子或长孙摔瓦
(瓦上画有左青龙、右白虎、三山、六水之符)。灵柩行出至村首,停灵柩设供桌,由
乡亲,至亲好友打“路祭”,向亡者辞行。长子或长孙打招魂幡在前招魂,在众人抬
着的灵柩后边跟着女孝子(女孝子不到莹地),皆披麻戴孝,男孝子手拄哀杖,外甥执
花幡跟随哭送到坟地。大户有钱人家出殡时雇吹手奏哀乐,灵柩用龙头凤尾的御撵罩
着,两面净街锣沿街鸣锣开道,旗、罗、伞、扇气势恢宏。穷人则不然,赤贫者则以
秫秸卷起,草草埋之了事。
安葬多在申时,将死者葬入墓中,谓之安葬。女婿先行墓祭,死者为女性者,娘
家人也行墓祭,最后“孝子”再行墓祭,焚纸,在坟头插孝幡、花幡,众“孝子”朝
落山的太阳磕头,安葬完毕。
谢悃、谢客出殡之后的当天晚上,主人宴请忙人,表示谢意,谓之谢悃。出丧后
的第二天,丧主率“孝子”穿孝服分别向吊丧者登门致谢,谓之“谢客” (70年代后
改为吊丧者去时发一白纸谢贴替代)。
圆坟埋葬后的第二天,家内直系亲属,身着孝服,带祭品(纸、香、食物)至坟上
摆供祭奠,整理坟堆,称为“圆坟”。
“五七” “百日”“五七”即5个7天,百日即100天。五七即在亡者35天亲属带
上供品、闺女扎制撼钱树,儿子要糊制钱柜,柜内装满元宝,有聚宝盆、金马驹纸扎
等到坟上举行祭奠焚烧。 “百日”即亡后100天,亲属如同烧“五七”一样,到坟上
设祭再拜,并有短“五七”和“百日”之说,烧了百日纸,丧事方告结束。
建国后,移风易俗,丧事几经改革,许许多多烦琐丧礼,陈规陋俗均已废除。提
倡丧事从简,厚养薄葬。60至70年代大田坟堆一律平除复耕,并一度兴起葬前开追悼
会的良好风气,渭二村在西山建立公墓。自1975年7月1日起,实行人死后遗体一律火
化,提倡骨灰盒深埋不留坟头,村对火化者亲属补助火化费50元。1990年,成立“丧
事办理小组”具体负责丧事办理事宜。

附:渭二居委会关于丧事新办丧事从俭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搞好丧事新办,丧事
从俭,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居委会成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促进领导小组”,有马衍顺、张道洋、邢福
泉、 张惟兰、刘成君5人组成,马衍顺同志任组长,张道洋同志任副组长,具体负责
丧事管理监督。
二、设立“丧事办理小组”,有刘成君、张元清、孙启贵、王木堂、李永学、王
加令6人组成,刘成君同志任组长,具体负责丧事办理。
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移风易俗,不搞封建迷信,不搞陈规旧俗。
四、丧事新办,不铺张浪费,在丧葬期间,不准大吃大喝,提倡用九寸盘碗四菜
两汤一饭菜招待丧葬人员,去消顶头布和铭旌付白布等浪费现象。
五、坚决实行火化,不准留大坟头,平常不准打寿坟,提倡用骨灰盒下葬,禁止
用1.5米以上的棺材。
六、为了使办理小组人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服务于广大居民户,达到丧葬户主
丧事后对办丧人员不欠情节,不送礼谢烟,由办理小组按每人每天20元标准,按天收
取丧葬服务费,给办理小组人员支付工资。
七、 为了维修和更新铁棺材,收取本居委会丧主每次使用费5元,外村收取每次
10元由办理小组收取,交居委会财务专款专用。
八、本规定自1996年7月1日执行,与本规定不相符的村规民俗,一律按新规定执
行,上级政府有新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渭二居委会
1996年6月30日

三、喜俗
祝寿人到60岁,子孙开始为其祝寿。如果上有老人健在,不能做。建国前后,一
般家庭只是在寿辰之日,设有简单家宴。80年代后期,祝寿风气渐浓。一些刚过50岁
的人,父母健在也有做寿的。90年代以来,祝寿之风日盛,渭二人多到村服务大楼为
其祝寿,还有的录像或到电视台点祝寿歌曲。
乔迁即搬家。搬家之前要择吉日,安床落帐之后要鸣放鞭炮,以示吉利。亲朋好
友多送匾幛礼品前来祝贺,曰“温居”或“烧炕”。生活水平提高后,居民搬住宽敞
明亮的五层楼房,房间装饰,家具焕然一新,亲朋好友贺礼档次相应变化。
增口渭头河人视生儿育女增添人口为一大喜事。过去,由于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
的影响,如添一小男孩,则曰一“大喜”,添一小女孩则曰“小喜”。
坐月子妇女生孩子后, 要卧床休息1个月,谓之“坐月子”。娘家人及亲朋好友
要送米、面、鸡蛋、红糖、衣料、半褥、喜资等,用大食盒抬着或用子挑着,名曰
“送粥米”,以示关怀。
铰头婴儿出生1个月, 谓之“满月”。村民习惯这天给孩子做满月,娘家人一大
早接去为孩子铰胎发之俗,曰“铰头”。同时母子到娘家住几日,谓之“住满月”。
做“百岁” 即婴儿出生100天,亲戚朋友前来祝贺看望,叫“过百岁”。这是孩
子出生后第一个比较重大的庆贺活动,届时亲朋以食物、衣服或喜资相赠,给婴儿佩
挂银质“长命锁”,寓健康成长之意。小孩家则设宴款待亲朋。
生日即婴儿出生1周年, 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孩子的“生日”。这是孩子出生后的
第二个大庆祝活动。与“百岁”一样隆重。

四、名俗
建国前后,渭头河人给孩子起名,一般分乳名和学名,孩子出生后不久即起乳名。
不同的社会时代,孩子起名亦不同。建国前,旧的封建意识浓厚,男孩多以“金梁、
玉柱,富贵、满堂”起名。为让孩子长命,有的则起名为栓柱、锁住、狗旦、狗剩等,
女孩子多梅、兰、花、竹、金枝、玉叶等,或叫闺女、囡子、妮子等。建国后,则有
起名为“解放”“国庆”“新生”“新国”“援朝”“和平”等等。合作化以后则随
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社而起名为“大社”“合作”“联营”等,“文化大革命”中又叫
“文革”“红卫”“卫东”等,改革开放以来,又随之叫“改革”等等。80年代以来,
孩子的乳名与学名一致起来。有的人为了不重名,把父姓与母姓联在一起取名,如在
渭头河小学,则出现叫“司腾幸子”的女孩。但大多数人起学名还是按传统习惯,三
个字,第一为姓,第二为辈,第三为名,如张惟刚。有的兄弟三、四个,则起“福禄
祯祥”或“仁义礼志信”或“保家卫国”等,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旧时,中上层人
士或文人除名字外,还再起“字”,与名字意义相关,此俗沿袭至今,有些文人墨客
仍取字或笔名、艺号。

五、饯行、接风洗尘
饯行即对将要出远门的人设宴欢送谓之“饯行”。祝其一路顺风,平平安安。接
风洗尘则是对外出远道归来的人,或多年外出,荣归故里之人,登门拜访或设宴欢迎,
以慰其旅途劳累,以表尊重、亲近、关怀之情,称之“接风”或“洗尘”。旧时,只
有有钱人家才盛行此礼,一般穷人是不沾边的。改革开放后, 富裕了的渭二人,对外
出旅游或上学,当兵远行的,亲朋好友都要为之送行,归来者予以设宴欢迎。有“出
门饺子,回门面(面条)”之说。

六、祭祖
祭祖是对已故长者的祭拜、怀念。此传统习惯由来已久。通常祭祖的形式为:
1、“忌日”祭:即对去逝者逝世日的祭祀活动,每年举行一次。
2、 节日祭祖:农历每年的寒食、十月一日为祭祖日,由子女持供品到祖莹田进
行祭祀活动。
3、 请“家前”:即在农历的七月十五和腊月三十日,村民于傍晚在家中祭祖。
此俗多已改为到墓地上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