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医疗机构和人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0&rec=149&run=13

据村中《王氏世谱》载,清朝中叶,渭头河村曾有太医吏目,叫王岸登,小有名
气。建国前,在渭头河村开中药铺行医看病的乡医有:张传凤(字瑞桐)、刘安顺、姜
庆云、张惟桐、张大吉、司衍宋、司香亭、杜化之等八、九家,群众有病,多到这些
地方看病。
建国初期个体药铺有村南头的张实庵,村北头的刘建业等人。1955年,在小桥西
头冯家北屋成立渭头河联合诊所。当时的医生有张德亭、张实庵、刘建业、徐炳奎、
程子明和王立青。诊所会计为司甸候,以后诊所又迁址到苗春信家。1958年联合诊所
改为渭头河保健站,地点在渭二村的司衍沛家,成为公社医院的下属单位,医生先后
有刘建业、张德亭、张实庵、毕秀英、徐炳奎、徐增广、张道栋、张道会等。1969年
1月, 渭二大队始办大队卫生室,负责人是复员军人张道忠,医生有刘建业、张道和
等人,地点仍在桥西头司衍沛家。开始实行合作医疗,原村医始称为“赤脚医生”,
医生报酬为大队记工分,年终参加大队统一分配。1975年,大队卫生室迁到小桥东刘
振兴家,增加张德亭、张秀英、刘素芸、姜林宝等人,姜林庆为卫生室会计,负责人
仍是张道忠。1974年9月,渭二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大队以社员每人每年5元的标
准提取经费(社员个人每年从分配中扣除2元,集体拨款3元),大队统一将上述款项划
拨到村保健站,统一掌握使用,社员在本大队看病不付现金。时为社、队两级合作医
疗制度。 即大队按每个社员0.4元的标准向公社卫生院拨款,社员到区级以上医院住
院,可享受由集体报销30%的医疗费。1974年9月至1975年11月,合作医疗1640人,计
3280元, 人均2元;1976年,合作医疗人数407户,1780人,计5340元,人均3元;19
77年,集体、个人各承担50%。在实行合作医疗的7年间,渭二大队先后拨款10多万元。
1981年, 渭二大队在长沟窑南头投资1万余元,新建大队卫生室,新卫生室共有
房屋11间,增添了部分医疗设备负责人为张道忠,医务人员有张道和、张道亮、张存
峰、 姜林宝、刘素芸、张秀英等8人。是年,“赤脚医生”改称为乡村医生,业务上
受龙泉公社卫生院领导,医生经考核颁发《乡村医生合格证》。行政上由渭二大队管
理。合作医疗暂停,由大队负责向卫生室提供流动资金和有关设备。1985年7月25日,
卫生室实行承包制,负责人张道忠为乡村医师,另有张存峰等人,维持集体医疗保健
站。其余几个乡医改为个人承包形式的医疗点,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1993年。
1991年11月在原小学的旧址,兴建渭二居委会保健站。1993年1月5日,投入使用。
新站总投资85万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金黄琉璃瓦、古典式建筑、诊室、治疗室、
化验室、 按摩室、心电图、X光透视室、病房、药房等设施齐全、医疗设备有30 0毫
米X光机一1、显微镜、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分析仪、心电图机、雾化吸入器、化验
血液B超机、 血球仪等仪器。医护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进行常规体检,一般病症的
检测。

保健站
2000年,渭二保健站有医务人员14人,站长张道忠。其中医师2名,医士1名、初、
中级医务工作人员11名。 1993年至2000年, 个体医生姜林宝在东山行医点单独设诊
(东山分点)。除本村保健站外,渭头河还有华光集团华龙保健站和渭一村保健站。群
众看病方便,医疗保健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