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类 聊城地区(马坊)煤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rec=156&run=13

聊城地区煤矿井位于南高余村与马坊村之间, 西距石横1.5公里,东距肥城县城
25公里。建井时期按肥城煤田井次编号称西四井。投产时因东与马坊村相邻,故取名
“马坊矿”。
井田地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向南是开阔的盆地。井田区域地形较为平坦。
东、南、西、北分别与国家庄煤矿、南高余煤矿、石横发电厂、查庄煤矿毗邻。区内
外交通畅达,运输方便。
马坊煤矿井田处于肥城煤田的西端。井田面积0.887平方公里,总储量642万吨,
可采储量214万吨。井田含煤7层,可采煤4层。总厚度为5.5米,属中厚煤层及薄煤层。
井田地质构造类型属中等到复杂之间,煤层走向NW45~60度。倾向NE45~30度,
倾角15~20度, 为单斜构造。东边大断层F25~1落差15米。西边大断层F5~1实差55
米。两断层都是西升东降的正断层。生产揭露遇到大量的小断层。多为倾向和斜交断
层。落差最大的6~7米左右,对开掘有一定的影响。
煤井始建于1958年,1964年7月因石灰岩涌水停产下马。1976年6月省煤炭局将该
煤井划归聊城地区开发。设计能力9万吨。1978年开发,服务年限18年。已具9年生产
历史。
矿井系山东省聊城地区地属煤矿,由聊城地区化工公司代管,是肥城地方小型矿
井之一。
矿井自1978年投产以后,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原煤产量达设计能力。通过对生
产能力环节的挖潜改造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1985年产量突破13万吨。并连续四
年无死亡事故,安全生产方面受到省局的好评。
随着生产的发展,矿井建设规模相应扩大,至1985年末总占地面积(包括住宅区)
为84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1236平方米。现有职工961人,分为7个工区、18个科
室。 其中3个生产工区318人,4个辅助工区323人,18个科318人,拥有主要生产设备
2214台,全矿固定资产原值为888.5万元。
开掘方式为立斜井混合开拓。主井深105米至-35水平,斜井斜长327米,至-30米
东西两区各有深度54米和50米回风井, 井下中央变电所和水仓设在-35米井底车场西
侧, 以后的开拓工程很少。井下运输以矿车为主,大巷用3吨架线电机车牵引,立井
双罐提升, 斜井为1.6绞车提升。通风方式为对角式,东西两区地表各备有12#主扇1
台,东主扇今年6月份正式投产,现东西两区已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通风效果良好。
井下排水设有3台水泵, 1台220千瓦低压泵,1台225千瓦低压泵,1台150千瓦。
水仓容积为120立方米,井下涌水集中在-35米水仓排至地表,如没有特殊的情况,排
水不会出现问题。
建矿以来至1985年共产原煤83万吨,利润9.35万元,1986年上半年产煤6.18万吨,
利润5.9万元。 西翼五、六、七层煤已采完,八层煤采面已完全方出,预计1987年采
完。东五层煤已采了大部分,其余煤层基本没有采。现掘进队在东翼做六、七层煤的
准备巷道,预计1988年采掘区队全部集中在东翼生产,是时生产形势较好,产量稳定,
月月完成计划,并有一定的利润。
矿井对安全生产历来十分重视, 1982年至1986年只有重伤7人,安全生产有了保
证。其原因,全矿职工在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安全全优竞赛活
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设施基本齐全,使安全生产形势
出现了建矿以来的最佳时期,多次荣获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流动红旗”,并有物质
奖励。
矿井所生产煤炭质量为肥煤11级,产品绝大部分供应聊城,少部分外销。
在努力发展生产的同时,职工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生活福利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文化教育方面设有教育科,配有专职教师,先后进行了扫盲,文化补习技术培训等。
1982年后该矿职工考取中专、 大专、电大8名。培训采煤、掘进、机电等技术骨干多
人,加之原大中专生35人,整个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较有提高。
1977年至1986年10月,先后建起了职工俱乐部、教育科、卫生所、食堂、餐厅和
澡堂更衣室, 新建了托儿所、增建了职工住宅。单身职工中的采掘工人,自1986年1
2月份始陆续迁进“旅馆化” 楼,楼内层层设专人服务,为职工起居和业余文娱生活
创造良好的环境。
生产的发展给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带来了深刻的变化。1978年全矿人均月收入
为72.73元,1985年人均月收入达117.32元,仅7年的时间,人均收入增长61.3%,大
部分职工家庭都置有电视机、电风扇、沙发、成套橱柜等高档家具,有的职工家庭人
均年收入达千元以上,已初具“小康”水平。
根据煤炭工业部和省煤炭局前景部署,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提高,奥灰水被
抽出,能够采九、十层煤,这样,马坊煤矿以崭新的雄姿,对四化建设必定会有更大
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