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养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rec=108&run=13

鱼类养殖境内养殖鱼类,以鲢鱼、鳙鱼、草鱼、青鱼为主,其次是鲤鱼、鲫鱼,
后又引进白鲫、方正鲫等新品种,电厂、冶炼加工厂试养热带罗非鱼获得成功。
坑塘养殖:60年代隆庄、红庙、南高余等大队利用自然坑塘养鱼,取得一定收益。
80年代,红庙、北高余、南高余、查庄、马坊、北大留等村发展坑塘养鱼83.5亩,产
鱼1.67万斤。
塌陷地养殖:60~70年代,石横煤矿塌陷地数千亩水面没能利用。80年代,开始
发展养鱼。1985年,全镇养鱼村12个,养鱼户65户,从事养鱼的劳力89人,养鱼面积
1743.5亩,放养鱼苗94万尾,年产鲜鱼20万斤。万尾以上的养鱼大户22户,两万尾以
上的18户, 3万尾以上的14户,5万尾以上的8户。中西村在查庄矿西有40余亩水面,
水源充足, 饵料丰富,底部平坦,1983年5名社员承包,放养鱼苗10万尾。他们定期
投放饵料, 购买药物防治鱼病,添置增氧机,年产鲜鱼5万斤,收入7万元,纯收5万
元,人均1万元。

1985年各村养鱼面积统计表

┌────┬────┬────┬───┬────┬────┐
│单位 │养鱼处所│面积(亩)│单位 │养鱼处所│面积(亩)│
├────┼────┼────┼───┼────┼────┤
│红庙 │坑塘 │25 │南高余│坑塘 │8 │
├────┼────┼────┼───┼────┼────┤
│北大留 │鱼池 │20 │ │塌陷 │175 │
├────┼────┼────┼───┼────┼────┤
│原大留乡│塌陷 │500 │新胜 │塌陷 │500 │
├────┼────┼────┼───┼────┼────┤
│北高余 │坑塘 │20 │ │ │ │
├────┼────┼────┼───┼────┼────┤
│ │塌陷 │100 │ │ │ │
├────┼────┼────┼───┼────┼────┤
│查庄 │鱼池 │6 │ │ │ │
├────┼────┼────┼───┼────┼────┤
│北高余 │鱼池 │2 │ │ │ │
├────┼────┼────┼───┼────┼────┤
│查庄 │塌陷 │100 │ │ │ │
├────┼────┼────┼───┼────┼────┤
│南大留 │塌陷 │20 │ │ │ │
├────┼────┼────┼───┼────┼────┤
│中西 │塌陷 │10 │ │ │ │
├────┼────┼────┼───┼────┼────┤
│中东 │塌陷 │120 │ │ │ │
├────┼────┼────┼───┼────┼────┤
│马坊 │塌陷 │275 │ │ │ │
├────┼────┼────┼───┼────┼────┤
│ │鱼池 │2.5 │ │ │ │
└────┴────┴────┴───┴────┴────┘

水生植物养殖莲藕:建国前后,境内有少量种植。1978年后,种植量逐步增加,南高
余、汇北、新胜、马坊、中高余等村利用村里坑塘和塌陷地种植,藕瓜肥大、色白细
嫩、 甜脆无渣,很受消费者欢迎。1987年全镇种植109.5亩,产藕5.95万公斤,产值
4.8万元。
芦苇:建国前后,部分村利用自然坑塘种植。80年代,矿塌陷区和部分河滩芦苇
种植量增加。 1987年种植水面达99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4.6%,为各乡镇之首,年
产芦苇99万公斤。
蒲草: 1962年由外地引进,面积仅2亩,产蒲草350公斤,1966年发展到55亩,1
978年185亩,1987年全镇蒲草面积发展到360亩,产蒲草9万公斤。主要分布在矿区塌
陷水面。所产蒲草叶长肥厚、晒干后柔软有弹性,适于做铺垫、菜棚草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