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rec=1&run=13

石横镇位于肥城县西北部, 地理位置在北纬36°08′至36°14′,东经116°28
′至116°36′之间。 北部、西部、南部与平阴县接壤;东部与湖屯镇相邻;东南部
与桃园镇毗连。南北最长处13.65公里,东西最宽处13公里,总面积92.016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7.3%。
石横古称石沟镇,金朝改称石横镇。明、清两朝属安乐乡。民国元年(1912)石横
为福阳乡。民国十九年(1930) 石横改为肥城县第七区。1955年11月改为石横区。195
8年9月建石横人民公社。1984年1月石横公社改为石横区,下辖石横1镇和衡鱼、红庙、
大留、 赵庄4乡。1985年11月,石横区改为石横镇,下辖石横、衡鱼、红庙、隆庄、
大留、赵庄6个管理片(1988年初改为管区),41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252个村民小
组。
1987年底,境内共有居民7574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23人。
石横镇地势北高南低。 北部、西北部为丘陵山地,大小山头38个,海拔在100-2
50米之间, 约占全镇总面积的30%;中部、南部为康汇河冲积平原,海拔在60-75米
之间,约占全镇总面积的70%。境内主要河流有两条:康王河(古称肥河),从道口村
入境,在衡鱼西入汇河;汇河(古称陶河、运粮河、汇坎河、衡鱼河),在隆庄村入境,
在衡鱼西入平阴县境。汇河还有大留河、胡子沟、六里河、红石河等支流。此外,北
部还有“1030”引黄灌渠,从杨家山入境,沿山麓东流至大留村东北入湖屯界,境内
长12.5公里。
石横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
热多雨, 秋季天高气爽,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3℃,最热为7月份,最高气温
37℃,极端最高气温39.6℃;最冷为1月份,最低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20℃。
全年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650毫米,年日照时数2654小时,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
风、雹和霜冻。境内土壤种类15个,主要是褐土土类,其次是砂礓黑土。植被覆盖率
占91%。 可利用土地面积78002亩。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陶土、沙等。煤分布在
中部和东北部,北部丘陵多为石灰岩。陶土主要分布在中高余村南,沙分布在南部康
王河流域。农场以南地下水资源丰富。全镇可利用水面6000亩,主要在煤矿塌陷区。
此外,境内生物资源也比较丰富。
198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566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47万元,占34.4%;工
业总产值3715万元,占65.6%。
1987年全镇有水库塘坝9座, 总蓄水量71.4万立方米,机井402眼,固定排灌站1
7处,各种灌溉渠道242公里,有效灌溉面积53759亩,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49万千瓦,
其中柴油机128台,电动机1033台,拖拉机631台,农用汽车124辆,胶轮地排车84 43
辆,脱粒机285台,磨面机98台,榨油机21台,粉碎机33台,铡草机5台。
1987年有高压线路78.61公里,低压线路126公里,变压器126台。全镇村村通电,
年用电量2300.4万度。1987年全镇土地机耕率占90%左右。
1987年全镇粮田面积5.4万亩, 亩产576公斤,总产达3109.6万公斤,是1949年7
68.2万公斤的4.5倍。 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和小杂粮。经济作物有棉花、红
麻。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芝麻等。耕作制度基本上为一年两熟,复种指数165%。
1987年全镇实有林地面积19884亩。木材积蓄量为54907立方米。有果园40个,总
面积5800亩, 年产干鲜水果88.4万公斤。果树种类主要有苹果、桃、梨、核桃等。1
985年林木覆盖率为13%。
1987年大牲畜存栏头数为3158头, 生猪存养量18867头,羊9535只,家禽15.7万
只,养鱼1200亩。
石横交通比较方便, 泰临公路横贯北部,境内长8.9公里,昼夜往返机动车达数
千辆,为鲁中南和鲁西北交通要道。支线公路有石横至孔村、南高余加油站至隆庄、
大留至国庄矿、查庄矿支线、电厂支线、冶炼加工厂支线、隆庄至国庄、镇机关至纸
厂、南高余至前衡鱼。此外,各村之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
1987年投入营运的汽车141辆, 各种拖拉机331台,年运输量为73.12万吨。1952
年客运班车每日仅两车次,1987年每日通行客车达60车次,月客运量万余人次。石横
设有汽车站,停车点有中高余、大留、电厂、纸厂、冶炼加工厂、隆庄等。湖屯至电
厂的货运铁路于1967年10月通车,冶炼加工厂筑有支线。
因境内资源丰富、交通方便,50年代以来,省、地、县相继建厂开矿。1987年为
止有山东石横发电厂、山东冶炼加工厂、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处、肥城矿务局查庄
煤矿、南高余煤矿、马坊聊城地区煤矿、肥城县隆庄煤矿和肥城县造纸厂。
境内国营厂矿的兴建给镇村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1987年底,镇办企业有
建安公司、矿山机械配件厂(原农机制修厂)、耐火材料厂、榨油厂、水泥厂、化工厂
(原电石厂) 、被服厂等。职工总数达2500人,固定资产962.4万元,年上交国家税金
64万元,年创利润90万元,主要产品有砖机、乙炔、耐火材料、425#水泥等。
主要村办企业有石二汽车大修厂、面粉厂、南高余加油站、造纸厂、中东饮料厂、
中西胶轴厂、马坊砖厂、新胜食品厂、查庄洗煤厂、酱菜厂等。
1956年改为石横设邮电所,1987年石横支局共有交换机2台,电话单机164部,实
现村村通电话。通讯线路115杆程公里。月收寄平信7457件,包裹98件,汇票369份,
报刊发行29977份。邮路6条共149公里,投递点208个,年营业额133635.12元。
石横于建国初期成立供销社,1987年,有石横街里、北仓库、北门外、东门外、
衡鱼、隆庄、中高余、北大留等门市部,有石横、衡鱼、中高余3处饭店(石横饭店兼
办旅社),有石横、衡鱼、隆庄、大留4个收购门市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集体和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邻近厂
矿和交通线的单位发展尤快。 1987年全镇个体工商户达900余户,年经营额达1462万
元。
从60年代始,县百货公司在北部厂矿区办起了中高余、电厂、南高余矿、冶炼加
工厂5个门市部,县蔬菜公司办起中高余、电厂、冶炼加工厂4个门市部,县食品公司
在南高余北建食品站,县物资局在中高余建门市部。1986年县百货公司在中高余建起
了商业大楼。
石横集市贸易非常繁荣,农历“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
十”分别为大留、隆庄、衡鱼、石横、中高余集,其中以石横集为最繁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石横人民生活迅速提高,1987年全镇总收入4803万元,
生产费用979.2万元,集体提留335.5万元,人均收入552元,人均粮食483公斤。农民
以地瓜为主粮已变为以小麦为主粮,“上顿饺子下顿面,吃顿粗粮当改善”。农民居
住条件普遍提高,至1987年有3000余户农民建设了新房,村村制定了新村规划,建房
样式标准不断更新。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已基本普及,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等
高档商品已大量涌进农民家庭。90%以上的农户安上了电灯和取暖炉,60%的村民吃
上了自来水,600余户农民购买了汽车或拖拉机。1987年农民储蓄余额达1458万元。
境内土产品较为丰富,旅店、道口产的肥桃果多个大,味道鲜美;南高余产的藕
块肥白嫩,甜脆可口;双泉峪的金银花色泽鲜亮,味道浓郁;康河流域沙土地西瓜个
大皮薄,味甜汁多,其次八道岭的玫瑰、泉胜的杏、赵庄的核桃、石横二村和红庙的
苹果、四合的甜瓜和豆腐皮、塌陷湖的芦苇和蒲草等土特产品在附近较有名气。
清朝末年,石横主要教育形式为私塾,仅在石横村开办官立初等小学1处 (全县5
处) ,民立初等小学1处(全县10处)。解放战争时期,有高小4班,小学26班,学生千
余人, 教师40人。建国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50年有小学30处,44个班,学生1
695人。 1987年全镇小学41处,217班,学生6727人,入学率达99.3%。中学7处,53
班,学生2956人。全镇教职工738人。全镇办幼儿班36处,入学幼儿1498人,4-6岁幼
儿入学率达80%。校舍和教学设备有了改善,其中北高余、北大留、石横二村、中心、
中西、马坊、镇中心中学先后建起了教学楼。通过上级有关部门验收,全镇中小学均
达到“六配套”标准。
据1982年7月1日统计,境内(包括驻地厂矿)每千人中有大学毕业生5.54人,高中
毕业生74.13人,初中毕业生225.35人,小学毕业生339.11人。
清末民初,隆庄、石横、大留等村先后成立剧团,剧种为京剧和河北梆子。另有
木偶剧团1个(北高余)。石横、石庙山东麓、南北大留有古戏楼。民间曲艺有渔鼓坠、
高腔渔鼓、弦子大鼓、评书。此外,还有民间音乐、雕刻艺术等。建国后,继隆庄、
石横、大留之后,后衡鱼、旅店、赵庄、仁里等村先后成立剧团。剧种除京剧和河北
梆子外,增添了河南梆子,部分学校还排演吕剧和话剧。石横的传统文化活动有高跷、
花船、龙灯、竹马、狮豹、王皮、老汉推车等。
石横1971年成立电影队, 有16毫米放映机1部,1974年增至两部。1981年南高余
大队建起影剧院1处。 1983年村办电影队发展到12个,1987年发展到18个,年放映电
影1500场次。
1956年部分村开始通广播,1963年石横办广播站。1983年广播线路53杆公里、广
播机两台,总功率1350瓦,喇叭1万只,每日播音6.5小时。
1951年石横村私人办小书店,1958年改为公社经营。1977年新建中高余书店,图
书17大类。1982年营业额12万元。
中小学体育活动比较活跃,大部学校有沙坑、跳高架、单双杠、手榴弹、接力棒、
拔河绳、乒乓球台、篮排球场等体育器具设施。每年春秋两季召开运动会。群众体育
以石横武术为主。 石横武术,源远流长,已有300余年的历史,“镖不打铜城,枪不
扎石横”是鲁中和鲁西一带对石横武术的赞誉。石横有“徐家的枪、梅家的棍、邹家
的皮锤不用问”的歌传,尹、王、陈、昌等诸姓亦有善武术者。石横练拳场多达数十
处,练武人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下数百人。外地来拜师学艺者接连不断。许多
武坛英杰多次参加国家和省、地、县举办的武术比赛并获奖。1978年后,石横武术又
有新的发展, 武坛老将带徒传艺, 几处学校组织小武术队,培育一代新秀。此外,
“徐伦海州办案”、“邹广振皮锤服二杰”、“王军建神步收飞刀”的故事至今仍广
泛流传。
建国前,石横地薄民饥,缺医少药,患者多因无钱求医而延误治疗。建国后卫生
事业有较快发展,1956年成立联营诊所,1959年成立卫生保健站,1961年建立卫生院,
1972年改称肥城县人民医院石横分院。1987年有3层门诊大楼1座,病床60张,医务人
员63人, 救护车1辆。能做各种透视、化验、电疗和一般外科手术,能自制十几种中
西成药。 医院在衡鱼设诊所,各村均设卫生室,有乡村医生121人。现境内天花、霍
乱已绝迹,麻疹、疟疾及其他地方病已基本控制。
1975年设计划生育办公室,1983年做节育、绝育手术2132人,有2264名夫妻实行
了只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报名率达94.4%。
石横1982年建科普协会。1987年全镇有助理农艺师3人,助理工程师4人,医师以
上11人,医士21人。全镇有科技分会50个,科普小组245个,各类技术人员261人。
石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舜帝曾在衡鱼成都,春秋时期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
家左丘明,宋朝有武艺超群的抗金英雄刘海东,明代有著名学者张继业和全国知名道
人邱建中,清初有书法家张嗣宗,本世纪初有书画家邱廷岩、尹鹏举,有旧民主主义
革命英雄邱明涛,有慷慨捐资热心办教育的尹式和戒行禅师,有山东最早的共产党
员之一、点燃石横革命星星之火的尹鹏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李延章、杨绪
普、尹蔼祚等百余名为国捐躯的烈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爱憎分明智勇
捉特的大学生王岳、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的共产党员郭长宽、临危不惧舍已救人的
共青团员刘崇甲等一大批风流人物。
石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遍布全镇。衡鱼有都君庙(都君祠)、左子墓、
刘海东墓,石横有石佛寺、西宫庙、四眼子井,隆庄有“超群绝伦”石刻,北大留有
霸王墓等汉遗址,西铺有北山石围子,大寺的银杏树、后衡鱼的唐槐和石横古藤在当
地也很有名气。
石横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跑道上,具有经济腾飞的充足条件和巨大的潜
力。
石横人民不仅具有勤劳朴实的品德,而且还具有不畏艰苦、敢于开拓进取的创业
精神。石横是共产党活动较早的地区,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锻炼,树立了对党的事业
忠诚不二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这种开拓型的气质和彻底变革的精神代
代相传,是建设四化的重要保证。
经建国38年来的大力建设,已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农业已基本实现水利化、
机械化,大多数农田高产稳产。镇办企业已有一定基础。
境内有国营八大企业,对发展工副业,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能源、材料和市场。
北部有万亩荒山,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可大力发展林果业。
境内有数千亩塌陷湖泊和河道,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石横劳力充足,在现有农业劳动力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剩余劳力。这有利于
组成一支庞大的开拓新事业的生力军。
石横境内有干线公路横贯,货源充足,有利于发展运输业。
全国各地有数以百计的新老干部,在各条战线担负着各种领导工作。他们一直十
分关怀和积极支持着石横的建设。此外石横有“三胞”、“两华”50余户,这对引进
外资,发展经济有很大的潜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上述诸优势已经为石横各级领导所认识,所重视,开
始从传统的单一农业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确立了农、工、副全面迅速发展的方针。
石横大地经历代人民的开发、耕耘,特别是经过建国后38年的建设,山河面貌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自然经济的长期影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还存
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科技水平还不够高;工业比重不够大;农村经济商品率比
较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北部山区
水资源缺乏,农田灌溉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天等雨。衡鱼洼遇涝成灾还不能彻底解决,
大部分农村街道和村外主要生产路还有待于硬化,特别是肥城市最大村庄、居民近万
人的石横村建国38年街道基本无改观,与富裕大镇的地位极不相称。
明天是一座台阶,一直通向未来,在崎岖的山路上,开满了希望、憧憬、向往的
花朵。未来是一个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她需要凝聚历史留下来的所有遗产,
她需要付出石横人民全部的智慧、汗水和情感。从建国以来的巨大变化中可以预见,
今后全镇人民必将在中共石横镇委、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攻城不畏坚”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繁荣石横的步伐,沿着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谱写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