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5&A=4&rec=46&run=13

东营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年来,积极开展文物保护、
管理、 普查、 征集、研究和宣传等各项工作,文物保护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至
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62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
全市境内所保存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自距今5500余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
遗址至近现代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革命遗址,内涵丰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
山东考古文化和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饶南宋大殿 位于广饶县城西北隅,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院内。始建于南宋
建炎二年(1128年),因而又称“南宋大殿”。1965年前,原址南北长约130米,
东西宽76米,有春秋阁、三义堂、东西厢房和戏楼等明清建筑,现仅存大殿。该
殿绿瓦朱甍, 飞檐翘角, 歇山顶式, 全木结构。 殿面阔三间,坐北面南,长
12.63米,进深10.75米,台基高1.12米,殿高10.39米。其构架方式为六架椽屋,
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斗拱重昂五铺作,与宋《营造法式·厅堂建筑》所载相
同。该殿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研究
唐宋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1977年,该殿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傅家遗址 位于广饶县城南1.5公里的傅家村, 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
址的代表。傅家遗址中部高,四周低,俗称“傅家顶盖子”。遗址面积37万平方
米, 中心部分有壕沟围绕, 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5~3米。1985~
199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饶县博物馆的配合下,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
行抢救性发掘清理, 共揭露面积707平方米,发掘灰坑214个、墓葬508座,出土
各类文物403件。 傅家遗址中出土文物形态各异,具有地方特色,随葬陶器组合
主要是鼎、豆、罐和豆、罐两种;器形主要有鼎、豆、罐、钵、壶、杯等。陶器
以红陶为主,少量灰、褐陶,有一定数量的彩陶。少见生产工具。文化面貌与大
汶口文化有明显差别,代表了大汶口文化的鲁北地方类型,对鲁北地区新石器文
化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傅家遗址的发现和上述文物的出土,展现了东营先
民在新石器时代的分布状况以及生产工艺、生活居住、丧葬风俗等情况。1992年,
傅家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傅
家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营子遗址 位于广饶县石村镇营子村东南500米处,197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
系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遗址面积1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1.2~3.5米,文化
遗存极为丰富。采集到的标本有上万年的兽骨化石,也有龙山和岳石文化时期的
蚌刀、蚌镰、骨锥、石铲、石斧、石镰、石凿、单孔石刀、双孔石刀、黑陶杯、
纺轮、白陶鬹等。1982年,对该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发掘表明,此处石质工具种
类繁多,制作技艺精湛;陶制品可分为泥质和夹砂陶两类,以红陶为主,灰陶次
之,制作方法多为轮制。营子遗址对研究鲁北地区龙山文化的分布及特点具有重
要的科学价值。1977年12月,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望参古窑群遗址 位于利津县明集乡南望参村西南。遗址南北长1500米,
东西宽10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1975年开挖褚官河时发现。在地表4米以下
分布着5座窑炉,其中有2座较为完整;出土器物系泥沙质红灰陶,有将军盔、瓮
棺、豆盘、陶罐等。经鉴定,该遗址为东周战国时期古窑群遗址。1992年,该遗
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冢头墓群 冢头墓群包括西汉欧阳生及其子孙至东汉大司徒欧阳歙及西汉御
史大夫倪宽“欧阳八博士”的墓葬,共8座,故亦称为“汉八博士墓”。其中,5
座(现只有2座有封土) 位于广饶县广饶镇冢头村东北200~500米处,墓径均在10
米左右, 所存封土呈不规则形,高3~4米;2座位于广饶县李鹊镇小张村北和西
北约250~1000米处, 封土高约2.1~2.3米;倪宽墓位于广饶镇十五村西北1500
米处,墓径80米,封土高5米余。相传,古时“八博士墓”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尤其是倪宽墓地,古木参天,景色优美,旧志列为“邑八景”之一,有“倪冢秋
烟”之喻。冢头墓群为历史名人墓,对汉代墓葬考古、两汉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
值。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村遗址 位于广饶县城东0.5公里的广饶镇五村村东, 俗称“普救寺”,
系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该遗址为一略呈东北——西南向的土状埠台形堆
积,海拔14.2米,东西约300米,南北约25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1985年9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饶县博物馆组成发掘工作队,对遗址进行系统钻探与
试掘, 至1986年6月结束。发现层次堆积与流水有关,但每层次下面又有遗址出
现,属“迁移性居址”,中心部位的大汶口文化堆积厚度达2米余。居住区在遗址
中部,发现有房基、灰坑、灶坑等遗址。发掘共清理大汶口文化、周代、汉代等
时期灰坑(沟) 580余个(条),居住址、烧土面(坑)等10余处。发现大汶口
至汉代墓葬106座,各种建筑遗址、窖穴100多处,出土玉石器、骨器、蚌器、陶
器等文物160余件。 出土陶器以红陶为主,主要有鼎、豆、钵、罐、杯等。其中
大汶口文化时期陶鼓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陶鼓之一;战国黑陶盘制作精美,系
轮制磨光、压磨图案,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制陶工艺。器类较简单,生产工具稀少。
遗址上部有商、周、秦、汉时期的堆积,出土铜剑、铜镞、陶鬲、陶鼎等遗物。
1985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
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寝台 位于广饶县城东北12.5公里的花官镇桓台村南, 西距乐安故城4公
里。柏寝台一名的来历,据《汉书》颜师古注,是“以柏木为寝室于台之上也”,
因此名为柏寝台。 此台最迟建于齐桓公十年(前676年),距今已有2600余年。
据明嘉靖《山东通志》记载,齐桓公曾于柏寝台会盟诸侯,故此台又称桓公台。
相传,柏寝台最初高3丈,方圆10大亩(今40亩) ,台上殿宇壮观,台上及周围翠
柏苍郁, 是文人墨客的游览圣地。1995年4月,市历史博物馆对此台进行全方位
的考古钻探和局部清理, 发现台基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2.7万平
方米。 此台自下而上均为夯筑,每层夯土厚约16厘米,东部较矮处有48层,约8
米。夯层均匀,夯面平整,夯窝呈馒头形。从台周围的断面观察,台南面、西面
有较大面积的修筑痕迹,夯层中有较多龙山、商周和汉代的陶片。在台顶上采集
到不少战国至汉代的筒瓦、板瓦及花纹砖等建筑构件。现台高6米,东西长160米,
南北宽120米, 总面积1.92万平方米。经2600余年的风雨侵蚀,台上古建筑亦不
复存在。1985年,柏寝台被东营市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
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河崖盐业遗址群 位于广饶县广北农场南河崖村附近, 总面积约5平方公
里, 此范围内共发现63处商、周时期的盐业遗址。2008年3~5月,经国家文物局
批准, 山东大学考古系在东营市的配合下,对南河崖1号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发
掘面积1000平方米,出土大批距今约2200年前的商周煮盐遗存,以及战国至西汉
时期的墓葬。2009年,在东营市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对该遗址进行重新复查;
2010年底,该遗址群被山东省文物局将和潍坊市滨海开发区、寿光、昌邑等合并
称为“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群,被评为山东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二大新发现”。
文物专家认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业遗址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跨度
之久,保存状况之完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发现和保护研究,
填补了我国盐业考古的空白,必将对世界盐业考古和同类遗产保护产生重大的推
动作用。另外,对研究《管子》等文献所呈现的齐国规模化盐业生产水平、制盐
方式等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