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积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5&A=3&rec=6&run=13

东营虽然是一座新兴城市,但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市特殊的环境条件,孕育了灿烂多姿、富有地方特色的
东营地域文化。古齐文化、儒家文化、黄河文化、移民文化、革命文化、吕剧文化
在这里积淀,形成了厚重、悠久的多元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西来决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奔流万里在东营
汇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主流文
化——黄河文明。东营地处黄河尾闾,东营地域文化也是黄河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据出土文物考证,广饶县的傅家、营子等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
化,其中很多出土文物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中华
民族史前文化即黄河文化的主要源流之一。因此,可以说东营地区的史前文化,已
经融合在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黄河文化的体系中,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
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黄河对东营市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巨大。黄河东营段是黄河最为活跃的河段,在
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黄河不断地迁徙决溢。仅见于史料记载,近几千年来黄河大小
决徙达一千五六百次之多,黄河的决徙和淤积孕育造就了黄河三角洲,造就了东营
人赖以生存的“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也为东营市提供了尤为珍贵的淡水资
源,配套的引黄水利设施为全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东营地区的文化艺术也深深打上了黄河的烙印。许多作家、诗人的作品与黄河
有关,具有明显的黄河特色;东营的画家和摄影家多以画或拍黄河口而成名,以黄
河为题材的东营民间艺术、民间故事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黄河对于东营的影
响是巨大的、复杂的,黄河文化已经浸透到东营市历史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
东营市的自然、经济、社会。
石油文化 20世纪60年代石油开发前, 东营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属
于鲁北经济落后地区。 1961年4月,石油勘探队伍在东营村附近打成华八井,找到
工业油流。1964年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黄河三角洲的石油开发大会战正式开始,
揭开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新篇章。40多年来,胜利油田几十万石油大军头顶蓝
天,脚踏荒原,艰苦创业,建成了全国第二大油田。到2008年底,胜利油田先后找
到75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4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
量409.1亿立方米。 已投入开发70个油田,动用石油地质储量41.5亿吨,累计生产
原油9.36亿吨; 投产气井394口,累计生产天然气525.87亿立方米,为中国石油石
化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石油,这种深藏在地下数千米深处的战略能源,不但成就了中国的第二大油田
——胜利油田,也成就了前程似锦的东营市。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有力地带动了
地方的发展,给黄河三角洲这片荒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东营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
增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胜利油田4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也积淀形成了石油文化。胜利油田作为
国有特大型石油企业,培育形成了“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
胜利精神,更形成了“创业、创新、竞争、发展”的新时期胜利文化。这是石油文
化的灵魂,展现了胜利人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创造新业绩、实现更大
发展的雄心壮志。胜利人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锻造出的以国
为重、以苦为荣、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优秀品格,也已经成为全市人民宝贵的精
神财富。在全市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无不融注
着胜利油田的支持和带动,无不融注着石油文化的浸润,全市人员用共同的愿景目
标凝聚力量,用共同的价值追求鼓舞斗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共同推动和谐
社会建设,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海洋文化 东营地处环渤海纵深地, 海岸线全长412.67公里,负10米等深线
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海洋是东营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在漫长的历
史岁月中,东营人因黄河在东营汇入渤海而很早就和海洋打交道,开发海洋资源,
不屈不挠地发展自己的海洋经济和海洋人文模式,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海
洋文化与黄河文化在这里汇聚与交融。
从东营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特征来看,东营的海洋社会经济特色较鲜明。以渔业
为主导的海水农业、以盐业为主导的盐化工业、以航运为主导的海洋运输业、以油
气为主导的海洋能源业等海洋产业群,不但带动东营经济不断发展,也为东营海洋
文化的积淀创造了条件。
东营海岸滩涂广阔,“0”米至海岸线滩涂总面积达10.19万公顷,是建设盐田
的理想土质。东营自古就有较发达的盐业,其经济地位相当重要。据史书记载和出
土文物考证,春秋战国时期,市境南部和西部都是当时齐国的主要产盐之地。齐国
因拥有发达的盐业而使国力强盛,称霸于诸侯。盐业发展得益于大海,长期以来盐
业一直是东营市的主要工业产业。
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东营历史上一直有比较发达的渔业。东营近海在黄河及
其他河流作用下,含盐度低,含氧量高,有机质多,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虾类索
饵、繁殖、洄游,主要经济鱼类有百余种,有“百鱼之乡”的美称。同时,沿岸水
浅、滩宽、地势平坦,沉积物以粉砂和淤泥质粉砂为主,加上水质肥沃,是比较理
想的海洋农牧化基地,尤其适合多种贝类生长栖息,是全国著名的贝类生产区。
东营浅海地区的石油资源总量巨大,约为12亿吨,目前已找到的探明地质储量
为5.5亿吨。如今,在东营的海上,胜利油田已建成百万吨海上大油田。
海洋以它的博爱影响着东营人,也锻造着东营人的精神品格。沿海民众和石油
工人进行海上作业,每每风云多变、凶吉难卜,严酷的海洋环境,使他们所从事的
生产活动,是除却战争外最具风险了。这令东营人性格形成中衍生出敢于闯荡、开
拓的精神,可以说,海洋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东营的历史文化之中。
吕剧文化 东营人热爱生活,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他
们善于苦中作乐,善于发现和创造源于生活中的艺术,从而形成了一批以吕剧为代
表的富有东营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
吕剧这一民间艺术所以发源于东营区时家村,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
东营地区位于黄河尾闾,黄河的频繁决溢给河口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黄河每次决
堤,人们背井离乡,四处乞讨为生。为多求施舍,许多农民以唱小曲为手段进行乞
讨,逐步形成了一批流浪艺人队伍。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的时殿元,就是这批流浪
艺人的杰出代表。他幼年以唱小曲乞讨为生,后以演唱山东琴书闻名乡里。清光绪
二十六年(1901年),他首次把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为化装扬琴,使山东琴书
初步具备戏剧的形式,首创吕剧。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吕剧已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
响的山东省地方剧种。
近年,东营市不断扩大和提升吕剧故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举办“中国吕剧文
化艺术节”,建设吕剧艺术展览中心,开展“吕剧进课堂”活动,扶持吕剧庄户剧
团发展。吕剧已成为东营地域文化的一个品牌。
古齐文化 大约公元前1056年, 周武王伐纣,灭亡商朝,建立了周王朝,把
分布在临淄、广饶、博兴一带的蒲姑氏国的地封给东夷人姜太公,由此建立了齐国。
今东营地区成为齐国领地的一部分。春秋时期,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大力发
展渔盐经济,为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广饶境内的柏寝
台,曾是齐桓公会盟诸侯的场所,是齐国强盛的见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
文明史上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诸子百家,风起云涌。这一时期出现我国古代第一
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武。孙武的故里在齐国乐安(今广饶县境内),
他是齐文化的集大成者,史称“武圣”。齐国“强兵尚武”、“富民兴邦”的传统
文化,虽说是始于姜太公,中经管仲、晏婴、孙书、司马穰苴等大家,而至孙武及
所著《孙子兵法》问世,则是齐文化发展的顶峰。《孙子兵法》十三篇是齐文化的
结晶,它兼收并蓄其他有关情况而成,是孙武在齐国40年成长和研究的最高成果,
已成为当今山东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兵尚武”、“富民兴邦”是古齐文化的精髓。东营地区是古齐文化的发祥
地,继管仲、孙武之后,这里曾涌现出过许许多多的军事家和儒学家。世居乐安的
孙武的第21~23代裔孙在魏晋时期都曾是举国闻名的武将军。 宋代曾出现武节将军
朱现,元代出现了战功卓著的护国上将军綦公直,明代出现平蛮将军蒋贵,清代出
现兵部侍郎司马成其范。到民国时期,在号称“山东三李”的民国名将中,除李仙
洲外,有两李即李延年和李玉堂都是广饶县人,是黄埔系将领中相当有代表的人物。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东营籍的高级将领有丁莱夫、刘子久、张太恒等。
东营市是齐国故地,古齐文化的“尚武”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东营历史上
将才辈出的这一特点,是与古齐文化的“尚武”精神一脉相承的,可以说古齐文化
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儒家文化 东营地处齐鲁大地, 是古齐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同时也是鲁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鲁文化有崇文的特点,其代表是孔子、孟子及儒家文化。
东营地区古代的先贤们,曾经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完善做出重要贡献。儒家文化
的经典“五经”之一的《书》,亦称《尚书》。东营地区在汉代,曾经出现了一批
研究《尚书》并取得很大成就的学者,就是著名的“欧阳八博士”,因其开创者为
出生于千乘郡(今广饶)的欧阳生,后世也称其学派为“欧阳尚书学派”。欧阳生
的弟子——出生广饶倪家村的倪宽,因精通《尚书》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官至御史
大夫。在以精读“五经四书”为主的科举考试中,东营境内的儒生们也取得了不俗
的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东营境内历史上有登科状元2人,探花1人,会元1人,进
士36人,解元3人,举人130人。
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与古齐文化中的“尚武”
精神相融会, 形成了具有黄河口地域特色的儒家文化, 其特点是既具有儒家文化
“仁爱”的博大内涵,又具有古齐文化“尚武”精神的刚勇谋略。这一点,在东营
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鲜明的体现,东营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不仅战功卓著,且多
具有“仁者爱民”的“儒将”风采;东营历史上著名的文官,不仅学问超群,且多
是富有气节的名士。如元代的辅国上将军綦公直,曾用朝廷赏赐的金银为家乡乐安
(今广饶)全县百姓代纳二年酒课税与河泊税;出生于广饶颜徐的明代南京御史成
勇,因多次上书参弹当朝奸佞,屡陷囹圄而矢志不悔;出生于牛庄的清代湘军钱粮
总监隋藏珠,位高权重,但其为官两袖清风,告老还乡时除了书之外别无长物。
儒家文化对东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著名人物身上,还在很多方面浸透在平民
百姓的生活中。如对上级的尊敬和服从,对长辈的恭敬和孝顺,为人处世中的“温
良恭俭让”,大是大非面前坚守“道义”和“气节”等等,在东营人很多日常生活
细节中都很自然地有所体现。可以说,儒家文化像“润物细无声”的小雨,浸润了
东营人的身体和灵魂,为东营的社会生活带来一种和谐、仁爱的基调,是东营社会
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移民文化 东营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主要有地方、胜利油田、中国石油
大学(华东)、济南军区生产基地等部分组成,184万人口中有36个少数民族成分。
移民带来的不同地域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汇聚、融合,形成东营地
区丰富多彩的移民文化。移民文化给黄河口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地
域文化的内涵,使黄河口文化有了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特点,具备了极大的包容
性。移民文化是黄河口文化的重要补充。
历史上,黄河三角洲地区经历了几次较大的移民:一是元末明初的大移民。元
朝末期朝廷实行了“请住户”政策,从内地往沿海一带的垦利、利津迁移民众。到
了明朝时期的洪武、永乐年间,朝廷从山西洪洞、河北枣强往黄河入海口一带移民。
现在垦利县西部的乡镇有许多村庄就是那时形成的。这期间,近的有淄川、滨州、
博兴、章丘,远的有浙江、湖南等地盐民、盐商、逃荒户到这里定居形成的村落。
二是民国时期的大移民。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在黄河入海口处实行军事屯垦,多
次从鲁西南移民,招来大批垦户;三是建国后军垦、农垦形成的大移民。上世纪50
~60年代,国家为了开发黄河三角洲,在入海口一带建起了“五一”、广北、黄河、
渤海等大型国营农场、济南军区军马场和共青团孤岛林场,从全国各地迁徙来的知
识青年、退伍军人纷纷来入海口安家落户。四是石油开发以来形成的人员移民。20
世纪60年代,在黄河入海口一带发现了石油矿藏,国家调集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
在黄河三角洲开展了石油大会战,建立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习惯,从祖国的四面
八方汇聚到黄河三角洲上。每一次新的移民,都会带来新的、更高层次的新文化,
为东营地域文化注入新内容、新活力。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形成了黄河口宽容、和谐、开放的文化特质。
革命文化 东营地区是革命老区, 东营人富有革命传统,长期的革命斗争实
践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革命文化。东营地区延集村和刘集村在1925年就建立了中共
地下组织, 是山东省最早建立的农村党支部。 1926年,中共刘集村党支部学习的
《共产党宣言》 , 经刘集村数名农民党员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是现存最早的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全国仅存两本,是国家一级文物。抗日战争期间,境内是
著名的垦区抗日根据地,是清河区平原游击战争的可靠后方,并有力支援了胶东、
鲁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党领导抗日军民与日本侵略军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粉
碎了日伪军多次残酷的“大扫荡”,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解
放战争时期,东营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掀起了参军、支前热潮,为全中国的解
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东营人民爱党爱国、以国为重、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高尚情
操,构成了革命文化的主旋律。东营的革命文化,是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形成宝贵
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后人为理想而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