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名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5&A=3&rec=5&run=13

黄河从这里入海 万里黄河, 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流经青海、四
川、 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最后在东营境内
流入渤海。历史上黄河中游以下改道频繁,其中对近代黄河三角洲影响较大的是清
咸丰五年(1855年)的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是年六月十九日,黄河在河南兰阳铜
瓦厢三堡决口,穿运河,夺大清河河道,由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二河盖牡蛎嘴
入海。黄河夺清后,河道迅速淤高,决口改道频繁,原大清河比较发达的航运业渐
废;同时,黄河携沙填海造陆,造就了黄河三角洲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也造
就了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市。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 东营市的自然环境具有
“新、奇、野、阔”之美。“新”——黄河三角洲是共和国最年轻的、仍在“生长”
的土地;“奇”——黄河奔腾万里在东营入海,黄河入海的景象天下奇观;“野”
——黄河入海口有我国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
黄河三角洲地势低平,一马平川,是山东省人均土地资源最多、后备土地资源最丰
富的地方。
石油之城 东营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 20世纪60年代初
以来,东营市境内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开发,到2008年底,胜利油田先后找到75个
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34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09.1
亿立方米。随着胜利油田的建成和发展,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也焕发了前所未有
的活力。黄河三角洲上一个新的石油矿区城市——东营市也应运而生,并以迅猛发
展的势头和全新的城市形象,跻身于全国新兴石油城市之林。国家先后批准东营市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生态之城 这里拥有全世界暖温带保存最完整、 最年轻、最典型的湿地生态
系统,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区内草木葱
茏,狐兔出没,保留着原生态特色。尤其是丹顶鹤、白鹤这类世界级珍禽,还有极
其少见的大鸨,使黄河三角洲更添神奇魅力。近年来,东营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
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来过东营的人都有这
样一种感觉:天空格外蓝,空气非常清新,水系环绕城市,颇有欧洲中小城市的风
范。昔日山东“北大荒”已蜕变成美丽富饶的生态城市。
孙子故里 东营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 《孙子兵法》的作者、兵圣
孙武的故里。孙武生长的齐国乐安在今东营市广饶县境内。上世纪初期,就有人开
展孙武研究工作,此后,不断有爱好者从事研究和著书立说,并对孙子故里有不同
的说法。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孙子研究工作掀起了高潮,取得了一系列为世人所
瞩目的成就。 1991年1月27日至30日,“孙武故里研讨会”在广饶举行。出席会议
的有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室主任兼中华人民
共和国疆域政区图组组长周维衍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教授、孔子研究所副所长
骆承烈等30余人,研讨会揭开了孙武故里齐乐安主体地面在广饶县的千古之谜,使
孙武故里的考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1年6月6日至9日,“全国孙子学术讨论
会” 在广饶举行。来自全国13个省市、48个科研单位的153名专家学者,包括全国
史学泰斗张政烺、杨向奎、任继愈和山东著名史学家安作璋、田昌五、刘蔚华及山
东大学副校长乔幼梅、山东省社科院副院长赵海成等,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文
献学、考古学和方志学等诸多领域分析论证,对“孙武故里齐乐安即今广饶县”取
得共识, 从而彻底理清了长期笼罩在人们心头的关于孙武故里的疑云。2005年9月
至2008年10月,东营市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节,孙子与齐文化
的研究更加系统化、深入化,促进了孙子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孙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吕剧故乡 吕剧是山东省代表性地方戏曲剧种, 起源于黄河尾闾的东营区牛
庄镇时家村,吕剧的主要创始人是民间艺人时殿元。吕剧曾被叫做“化妆扬琴”、
“琴戏”、“驴戏”等,是由山东琴书发展演变而来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
以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东路琴书艺人时殿元为首的同乐班,独辟蹊径,在广泛吸收
其他戏曲、曲艺艺术成分的基础上,尝试着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
使山东琴书初步具备戏剧的形式,这是吕剧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戏
曲艺术高度重视,1950年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山东省政府
对各地戏曲剧种进行调查,把化妆琴书作为有代表性的剧种进行重点改革。当时的
经典曲目《小姑贤》《兰桥会》》《李二嫂改嫁》等深受群众喜爱。因为当时对吕
剧艺术还没有正式名称,时任山东省文化局长的王统照取我国古代十二律中“六吕”
之“吕”字,称为“吕剧”,喻其有“黄钟大吕”之声,又能谐民间“驴戏”之音,
从此,吕剧正式定了名。经过百年的发展,吕剧已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山东省
地方剧种。吕剧表演在东营市城乡异常活跃,特别在广饶、东营区一带,至今活跃
着20余个吕剧庄户剧团,他们常年在乡村演出,久盛不衰。2008年6月7日,东营区
吕剧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黄河三角洲有古代、 近代和现代之分。一般所称之黄
河三角洲,多指近代黄河三角洲,即以垦利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
沟口的扇形地带,黄河三角洲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其中5200平方公里在东营市境
内。因此,一般所称黄河三角洲,亦指东营市的范围。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东营市的城市建设起点高,规划布局合理,特别是中心城市建设,按照“河湖相连、
河海相通、城水相依、水绿共生”的风貌要求,打造“黄河水城”。
环渤海城市 东营市地处京津塘经济区与山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 是环渤
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近年,东营立足黄河三角洲、面向环渤海、依托大腹地、放
眼全世界, 着力推进东进西扩、南融北接。东进,就是向东打开出海通道,冲出渤海
湾, 连接东北亚,走向全世界,扩展发展空间,融入经济全球化;西扩,就是以济南省
会城市圈为依托,向西拓展市场,开辟港口腹地,形成大进大出的重要区域物流中心;
南融, 就是向南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板块;北接,就是向北对
接天津滨海新区,主动接受辐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黄河三角洲开放开发。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06年1月24日,科技部组织国家发改委、教育部、
公安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等16个部委(局)在北京召开了
2005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审会。评审委员会全票通过了东营市国家可持续
发展实验区评审,东营市被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全国地级市中第八个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卫生城市 2002年3月30日, 中共东营市委二届九次全体会议决提出,力
争在2003年将东营市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近年来,东营市着力强化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中心城修建、改造道路30多条,形成“十纵八横”的城市主干道路框架。实
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
面积分别为37.14%、40.49%和17.57平方米。东营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7.7%,居山东
省前列。开展创建卫生大院、卫生住宅小区、卫生示范街、卫生单位、“创卫”示
范单位、示范居民小区等活动,全面促进单位、居民区卫生管理上水平。2003年10
月10~12日, 东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12月24日,
国家爱卫会命名东营市为“国家卫生城市”。2007年,东营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
作顺利通过暗访复审,再次被全国爱卫会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胜坨镇、黄河
路街道办、东城街道办建成国家卫生镇。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1年, 东营市委、市政府决定,2003年实现创建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2003年,又将“创模”列入全市的10大工程,先后
实施“创模”10大工程,即蓝天工程、碧水工程、洁净工程、宁静工程、绿化工程、
宣教工程、畅通工程、健康工程、亮化工程、生态工程,并通过建立调度网络,完
善综合决策机制,强化奖惩考核措施,加强环境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
观。 2003年7月24日,东营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通过山东省环保局预
审; 8月28日,通过国家环境环保总局的技术核查;10月15日,通过国家环保总局
的验收,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7年12月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技术考核组完成了对东营市的复核工作。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1997年东营市被科技部确立为技术创新工程试
点城市以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1999年,东营市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
市”;2001年,“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国家“十五”规划;联合国
工业发展组织将东营市列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2003年,东营市被科技部评
为“科技进步先进市” 。2004年1月17日,东营市被科技部命名为“技术创新工程
示范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东营是革命老区,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
东营市境内现有驻军、驻警师以上单位2个,团以上单位4个,全市共有抚恤定补对
象13223人。1983年建市以来,双拥工作不断上新台阶,连续三次被省委、省政府、
省军区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广饶县、垦利县、东营区、河口区多次被命名为全
省双拥模范县(区),利津县被表彰为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03年12月,东营
市被全国双拥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2007年12月,东营市再次被
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两连冠”。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建市以来, 东营市不断加大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力度,推动东营市由矿区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变,贴紧“大水
面、大空间、大绿地”的建设理念,按照“水保牵头、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全民
共建”的原则,前瞻性运作,跨越式发展,形成“三通、四屏、五库、六园、七闸”
的城市水保生态大框架。 “三通”:3条城市河道实现与干渠、黄河、渤海对接,
可以适时调度黄河水冲刷城区河道,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水环境;“四屏”:建设了
城区北侧胜利干渠绿色屏障、城南支脉河绿色屏障、城西麻湾灌区绿色屏障和城东
中心城防潮体系四道生态屏障,从根本上解决了东营城区沙化严重、海潮侵袭等生
态问题;“五库”:加强建成区范围以内广南水库、耿井水库、辛安水库、哨头水
库、南郊水库五大水库的改造和管理,使其成为中心城的气候调节器;“六园”:
建设清风湖公园、 世纪公园、秀清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等6大园林,美化、亮化城
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七闸”:建设城市河道上明海闸、明港闸、明源
闸、 明泺闸和明泓闸等7座拦河闸,使海水、淡水分离,解决了潮水上溯造成的生
态危机, 使城区河道淡水水位平均提升0.5米,在城区沿海地带形成独具东营特色
的新型生态风光带。全市沿河、沿渠、沿海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建设为东营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全新的血液。昔日的“荒碱滩”已经变成“水清、岸
绿、景美、畅流”的生态城。2003年10月16日,经国家水利部验收批准,东营市成
功创建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国家级节水型城市 2002年以来, 我国先后有三批、共29个城市获得“节水
型城市” 称号。2007年3月12日,国家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
表彰第三批“节水型城市”的通报》,包括东营市在内的11个城市被授予国家第三
批“节水型城市”奖牌,东营市进入了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的行列。其余10个城
市有: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浙江省宁波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河北省廊
坊市、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日照市、山东省海阳市、山东省蓬莱市、江苏省张家
港市、江苏省昆山市。
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 2009年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东营市为“国家现代
林业建设示范市”,成为山东省迄今为止唯一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确定的“国家现代
林业建设示范市”。多年来,东营市在植树造林、森林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林权
制度改革、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具备了建设现代林业的
较好基础,而且在地理区位、林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尤其自2007
年6月,全市启动实施“三网”绿化工程建设以来,全市植树造林面积大幅度增长,
林业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
237万亩,林木覆盖率11.6%。
山东省文明城市 2003年, 东营市一举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
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和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示范城市五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目
标:确保成为首批省级文明城市,在此基础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实施了市民
素质工程、城市建设管理工程、信用东营建设、社会秩序整治、文明社区建设、小
康文明村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文化建设基础工程等八大工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005年7月,东营市被批准为
首批山东省文明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2008年8月,东营市又一
次通过验收获得“山东省文明城市”称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7年3月,东营市政府向山东省旅游局提交了《东营市
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函》,全面启动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
市工作。东营市在政策扶持、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市场培育、资金投入等方面制
定了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按
照“一区一带五湖十园”的发展思路,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龙头,加快旅游景区
开发, 积极创建A级景区,全市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不断加大旅
游产品整合开发力度,黄河口湿地生态之旅、石油文化之旅和孙子兵法文化等旅游
线路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旅游企业逐渐做强做大,带动提升了全市旅游接待
服务水平。通过在央视一套、四套品牌栏目黄金时段播放城市形象宣传片,在央视
《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大型系列纪录片《黄河入海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
主流媒体进行旅游宣传,在京津等重要客源地组织各种旅游说明会、博览会、交易
会,东营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开
发大市场、 建设大产业、发展大旅游的局面。2008年12月25~27日,东营市通过了
山东省旅游局受国家旅游局委托的创优检查验收,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地级十大活力城市 在中国的650多个城市之林中,东营市是一个非常年
轻的城市,但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率在山东省处于较高位置。近两三年,石油
城市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东营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居民购买力的增长更加显
著,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较高。
目前, 东营市的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职工工资性收入、人均财政收入、
人均消费水平等指标,均居山东省前列。2008年,广东惠州、浙江义乌、江苏徐州、
山东东营、北京昌平等城市,以其各自的地域特征、自身的活力和文化特色,成为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 的首批重点关注城市。2008年12月6日,第二届
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召开,东营等10个城市被评为2008中国地级以上城市10大活力
城市。 其余9个城市有:深圳市、大连市、南通市、徐州市、惠州市、厦门市、柳
州市、攀枝花市、湘潭市。
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 2009年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了“2009年《城
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公布,东
营入闱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十。研讨会正式发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
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
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城市
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中,东营经济效率竞争力排名全国第
9名。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在经济效率竞争力中,
东营位居第9名, 其他的城市为:台北、香港、高雄、新竹、台中、澳门、深圳、
东莞、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