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油田开发(1961~1982)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5&A=3&rec=3&run=13

1961年4月16日,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8井,
获得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1961年7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并入华东石油勘探局,集
中力量加强东营凹陷勘探工作。 1962年9月23日,境内的营2井获得日产555吨的高
产油流, 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1961~1963年,上述勘探机构的指挥中心
设在东营村。1964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石油部组建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
到这一地区组织领导会战。为支援和协助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建立县
级惠民地区驻东营办事处,并形成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行业机构。
1965年2月18日, 在垦利县胜利村打出的坨11井日产原油1134吨。这是胜利油田第
一口千吨井,也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之名即由此而得。
至1978年,胜利油田已在山东省境内找到46个油田,开发建设了22个油田,年原油
产量达到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工人和家属达到19.6万人,一个新兴的
石油工业基地在这块土地上崛起。
胜利油田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石油开发前
及开发初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农民生活水平较低。石油会战
以来,遵照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庆油田时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的矿区建设方针,坚持走开发建设油田与发展油区工农业生产相结合的
道路。以水、电、路、讯为重点,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始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从1966
年起,利津宫家引黄闸、胜利引黄闸、黄河垦利(南)展宽工程、张店至东营铁路
相继开工建成;陆续建设了配套的文教、卫生、体育、商业、服务业等公用设施,
出现新兴城镇的雏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石油工业和地方经济高速发展。胜利油田的
勘探开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在油田指挥部驻地形成10余万人规模的生产、生活基
地。原惠民地区驻东营办事处的地方行政建置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石油工业和地
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矿区建设的统筹规划、各项社会事业的兴办管理、工农关系和
利益的协调, 呼唤着一个统一领导的权威机构诞生。1982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
向国务院请示,要求建立新的行政建置——地级东营市。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
以[82]国函字249号文批复了省政府请示,批准设立东营市。
从发现胜利油田到东营市成立前的20多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经历了较
长的探索过程,尽管道路曲折,但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社会面貌大为改观,
工业基础得到加强,文化教育有了发展,农村也经历了重大变化。特别是1978年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像一股春风吹散天空阴霾,随着全党工作中心向经
济建设的转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体人员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首
先从农村取得突破,1978年春,利津县虎滩公社小街大队、店子公社戴家大队首先
实行包产到户、 联产计酬责任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并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此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逐步深入。 至1983年春,境内7342个生产队、26.82万户农民基本实行了以大包干
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县普遍推行的“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等多种
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激活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快速增长。
这一时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9%,高于同期GDP增速15.3个百分点。粮食总
产量由1978年的34.12万吨增加到1983年的45.65万吨,增长33.8%,年均增长6.0%;
棉花总产量由0.21万吨增加到3.35万吨, 增长14.8倍,年均增长73.6%。生产的发
展, 带动了农民收入的迅速提高。198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0元,比1978
年增长4.2倍。 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县、社开展以“五讲”“四美”为主
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各地掀起治理脏、乱、差,改变社会风气的热潮。这一时
期,各项改革的兴起与展开,为长期封闭的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经济发展平稳
渡过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经济增长周期。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黄河三角洲阔
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