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加强地方财源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6&rec=141&run=13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后,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提高财政保
障能力,全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源建设。1995年5月20-23日,省委、省政府
召开全省财源建设工作会议, 部署财源建设工作。8月3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
于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的意见》,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
中心,进一步强化基础财源,巩固壮大主导财源,积极培植新兴后续财源,调整优化
区域财源,继续搞好替代财源,到2000年形成“结构比较合理、梯次比较分明、布局
比较均衡、能确保上交中央任务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高效的地方财源体系。
此后,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制定财源建设目标规划,突出扶持
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全省地方财源建设的开展,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
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农业财源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支持包括
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农业基础建设;集中资金支持粮棉油良种的科技攻关
和推广,重点支持良种培育、生物工程、生态农业和系列化服务;支持农业综合开发,
在鼓励发展棉油粮的同时,支持发展畜牧、水产、果品和林业生产,建设高产优质高
效示范区,带动全省农业发展;支持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农业产供销相
结合,实施“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战略,发展名、优、新、特产
品,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促进农民致富。至1998年,全省直接来自农业的
税收29.8亿元,是1994年的2.2倍。
在工业财源建设方面,加大技改力度,促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一是加强
管理。全省财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搞好
经济活动分析,并运用财政部颁布的十项指标评价企业效益情况,重点考核企业创造
社会价值、上缴国家财政利税的多少,促进企业加强资金、成本、质量管理,挖掘内
部潜力, 提高经济效益。 1994年, 全省盈利企业上缴所得税4.6亿元,1998年达到
51.46亿元, 占全部地方财政收入的14.6%,比1994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二是支持企
业技术改造。 1995-1998年,全省累计投入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预算内财政资金达
到119.6亿元。 对开发新产品的,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1995年建立
中青年科研奖励基金,1998年基金规模达到1000万元,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切实把财源建设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高了财源建设效益。三是发展规模经济。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普遍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把组建企业集团、发展
规模经济作为财源建设重点。从财政体制上研究解决影响企业集团发展的矛盾,从财
政财务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横向兼并联合,对依托资源、技术优势、发展潜力
巨大的企业, 通过加大投入, 强化管理,扩大规模,建立高起点的新型企业集团。
1997年,山东省组建了八大企业集团,制定实施了包括所得税返还在内的一系列优惠
政策。四是优化结构。(1) 支持省属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对于省政府确定重点发
展的八大集团 (山东工程机械集团、中国轻骑摩托车集团、山东新华医药集团、山东
海洋化工集团、海尔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和三联集团) ,按
企业实际上缴所得税数额,部分或全部拨付给这些企业集团,以增加国家资本金;对
于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各级财政部门及时办理资产划转手续,对于集团的固
定资产,可实行快速折旧,或按国家规定的最低年限加快提取折旧,重估增值的,允
许按重估价值计提折旧。对于企业集团收购兼并的中小企业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挂账,
可视同兼并当年的亏损数额,允许在5年内用以后年度利润税前弥补。(2)支持国有小
企业改革,允许小企业无偿或有偿转让给本地或外地国有企业。(3) 支持国有资产授
权经营改革,塑造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制定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行办法,对符合
条件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进行授权经营试点,统一承担保值增值责任。选择部分条件
比较成熟、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行业总公司、企业集团,改组为国有资产控股公司,
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 1998年,全省第二产业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1亿元,
比1994年增长1.19倍。
在第三产业财源建设方面,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把发展第三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支
持发展综合性、专业性商品和生产资料市场,重点抓大中城市和主产县的农副产品批
发市场建设。支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上给予支持,发展集体、
个体运输业。支持发展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金融保险、邮电通信、
信息咨询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逐步使其成为地
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财政的新兴支柱财源。1998年,第三产业提供财政收入
169亿元,占全部地方财政收入的48%,比1994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在拓宽新型财源方面,支持“三资”企业发展,加速发展创汇农业、创汇工业,
以外资企业生财,以出口创汇生财;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至1998年,
涉外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税收88亿元,是1994年的2.4倍,占全部税收的16%,比
1994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