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6&rec=1&run=13

1986-2005年,山东省各级财政部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开拓进取,
科学把握生财、聚财、用财之道,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切合山东实际的财政改革发展之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全省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将支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新理财观念,调整政策取向,
创新支持手段和作用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转变财政调控
方式,通过国债、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财政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流向,
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整财政资金投向,财政支持经济建设资
金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重点投向能源、交通、生态建设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
支持重点逐步转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上来,促进自主创新、结构调整、
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改革和完善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逐步进入规
范化、法制化轨道,企业发展的财税环境不断优化。加大“三农” (农业、农村和农
民) 投入,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支农投入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
收;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不断减轻农民负担,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
领域的投入力度,保障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从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师待遇、资
助贫困学生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各环节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开征
地方教育费附加、设立教育基金、鼓励社会办学等方式,建立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多
元化筹资机制,促进全省教育事业发展。以支持科学研究、企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科普
工作为主线,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事业发展。以支持实施乡镇卫生院维修改造工
程、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为中心,不断提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以
支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健全完善养
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与
最低生活保障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统筹城乡就业要求,支持建立人力资源
市场平台和就业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以建设公共财政为目标,积极推进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地方
税制等改革,财税管理体制机制日臻完善。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完善省以
下预算体制,调动各级增收节支的积极性,预算体制逐步规范完善。积极转变财政职
能,调整收支结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相继实施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
采购、收支两条线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求的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制定和完善一系列
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办法,确立“先定办法、后拨资金”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
做到用制度管钱、管事、管人,逐步实现由“人管钱”向“法管钱”、由内部管理向
公开理财的转变,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履行财政监管职责,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健全财会体系,
财经秩序日趋好转。通过不断加强财政监督机构建设,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围
绕收入征管、预算执行等实施监督检查,开展投资评审等活动,逐步建立起“事前有
评审、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覆盖收支全过程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学习借鉴国
内外财务会计管理先进经验,不断加强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强化财务会计基础管理和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注重会计诚信建设,为维护和规范财经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做好财政业务工作的同时,注重
干部队伍和财政文化建设,财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财政部门的社会形象显著提升。
20年间, 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772.6亿元,2005年为1073.1亿元,是198
6年的17.3倍,年均增长16.2%;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153亿元,2005年为1466.2亿
元,是1986年的21.6倍,年均增长17.5%。自1987年起,全省财政实现年年收支平衡,
1996年全部消化历年财政赤字,并做到县县平衡,实现了由“赤字财政”到“平衡财
政”的重大转变。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资金等财政性资金规模逐步
扩大, 2005年全省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达到219.5亿元,预算外资金收入
达到385.6亿元。

“七五”时期(1986-1990年)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山东财政步入新的发
展时期。1986年,由于经济增幅回落和对企业采取减税让利等原因,全省财政当年出
现赤字2.4亿元。 自1987年起,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着力抓好财政补贴县扭补和财政亿
元县建设, 全省财政收支稳定增长,连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1987-1990年,全省一
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11%、 18.74%、 16.79%、 8.09%;一般预算支出由1986年的
67.9亿元增长到1990年的123.8亿元, 5年累计增加支出478.5亿元,是“六五”时期
的2.6倍,年均增长16.2%。
财政实力增强, 为财政支持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5年间,为支
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省财政用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
资金以年均18.96%的速度增长,1990年达到27.3亿元。为支持企业改革,实行多种形
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和下放企业财权和财力,全省用于企业留利和利润还款的
财政资金5年累计75.8亿元。 为支持重点事业发展,逐步建立煤炭开发基金、电力开
发基金、公路养路费、城乡教育费附加等制度。同时,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努力增收节
支,通过提高工资、增发补贴等措施,支持物价和工资制度改革;通过加强管理、探
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和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财政监督检查和国有资产管理
制度。
完善分级包干财政体制。“七五”初期,为适应国营企业利改税工作,中央对山
东实行分成比例为59%的“总额分成” 办法,之后又实行“收入全留、定额上缴”的
财政体制。山东省对所属市(地)同样实行包干办法,对收入上缴的威海市实行“总额
分成”包干体制,对其他收入上缴市(地)实行“定额上缴、比例递增”包干体制;对
支大于收的市(地)实行“收入全留、定额补助”包干体制。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原则,全省2576个乡镇建立乡镇一级财政,省、市、县、乡级
财政体系得到发展和完善。为促进财政增收,省财政厅逐步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
先后设立平衡奖、超收奖、亿元县奖、补贴县奖、协税护税奖、消化粮食财务挂账奖
等,调动了各级财政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为扶持补贴县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采取提前1NFDA13年预拨补贴资金的办法,“把口粮当种子”,“变输血为造血”,
引导财政困难县发展生产。5年全省预拨资金2.6亿元,扶持生产和技改项目1764个,
每年增加项目产值30.2亿元,增加利税6.9亿元。
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为支持企业发展,围绕“放权让利”、“放水养鱼”,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一是在两步“利改税”基础上,按
照“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体现自负盈亏”的原则,对企业推
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形式主要有两包一挂 (即包上缴利润、包国家批准的技改项
目、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挂钩),上缴利润递增包干,上缴利润基数包干或目标包干、
超收分成; 对微利企业实行定额包干或目标包干、 超收全留,对亏损企业实行减亏
(补贴)包干、超亏自补减亏留用或分成。二是采取增加企业留利和企业用利润归还贷
款的方式,提高企业财权财力。全省国营企业留利和利润还款留给企业的两项资金之
和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比例,1987年为15.77%,1988年为78.64%,1989年为81.67%,
1990年为76%。 三是改革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提高折旧基金提取比例。将综合折旧改
为分类折旧,逐步将固定资产折旧基金交由企业自主使用,1986年企业留用比例为70
%,30%交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使用,自1987年起全部留企业使用。同时,逐步提高折
旧基金提取比率,工交企业年折旧率由5.l%提高到5.3%。
改革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建立完善
国家金库制度。二是改革基本建设投资方式。将基本建设投资方式改为财政拨款和银
行贷款“双轨制”,将预算内基建投资全部由无偿拨款改为贷款,全面实行投资包干
责任制。为支持文化、教育等无直接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把对这些项目的投资改为预
算拨款。随着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制度的完善,基本建设投资实行基本建设基金制和
基本建设贷款贴息制度。三是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制度。对部分有条件的事业
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鼓励其在完成国家规定事业计划的前提下开展多种经营和各类
服务,合理组织收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实行利税抵减财政拨款的方式。
1990年, 全省93390个科研、卫生、文化、体育、广播、农林水、工交商事业单位,
有84161个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其中,达到经费自给或自给有余的2594个,事业费
逐年抵减的1916个,财政拨款不增加的200多个。当年有收入的事业单位(不含卫生部
门) 组织收入16亿多元,纯收入6亿多元,上交财政和主管部门1亿多元。此外,不断
改革农业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筹集资金,
增加农业投入。逐步建立农业、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财政周转金,支持各项事业发
展。
强化财政监督检查。从1985年开始实施一年一度的全省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在
治理经济环境、平衡财政收支、加强宏观调控、制止腐败、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等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恢复财政驻厂员制度,加大财政系统对企业财政财务管理
和监督的力度。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为深化企业管理,全省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改革
思路,不断进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探索,组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制定国有资
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初步开展清查资产、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等工作。

“八五”时期(1991-1995年) ,山东省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地方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2%。 1991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132.1亿元,1995年275.9亿元,
年均增长21%。1993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194.4亿元,比上年增长39.53%,1995年比
1994年增长32.93%。 5年间,财税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进一步调整了分配关系。全面实施财源建设新战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各级
财政部门通过减税让利和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 (简称“两
则”),净增加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资金33.6亿元,投入农业各类资
金82.2亿元,用于教育支出185.2亿元,用于科技事业支出16.9亿元。
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八五”时期,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困难。199
4年,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资产损失、资金挂账153.3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8.95%,
负债总额1021.5亿元,负债率59.62%,有些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全省各级财政
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支持企业发展,促进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一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支持企业采取股份制、兼并、联合、租赁、拍卖、转
让等多种形式,对产权制度进行探索性改革。二是促进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通过
支持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把企业办社会的负担
从其内部分离出来。逐步减少和取消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将节省资金用于破产后企业
职工的生活补贴。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生活安置,发展和完善与
企业有关的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性条件。三
是解决企业潜亏问题。 1991年, 全省地方国营企业中存在潜亏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64.8%; 1993年,全省8880户国有企业潜亏65.8亿元。为解决潜亏问题,完善承包经
营责任制,改进工效挂钩办法,1993年,全省通过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
促使国有大中型企业从定额管理、质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入手,挖掘增收增效潜力,当
年处理企业潜亏9.9亿元。 四是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省财政厅利用贯彻“两则”以及
“两制”(行业会计制度和行业财务制度)的机遇,制定鼓励企业处理潜亏和产成品损
失的政策。1994年,全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通过实施长期贷款利息计入损失、提取坏
账准备金等措施,半年增加自主财力11亿元,一次性甩掉福利基金赤字、其他专用基
金超支、长期贷款利息等历史包袱30.2亿元。在企业原有贷款的处理上,对国有大中
型企业使用的拨改贷投资和基本建设基金实行余额挂账停息;对还贷任务重的企业,
把国家投资转作国家资本金。清理整顿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简称“三乱”),减
轻企业负担。五是解决粮食企业挂账问题。由于粮食价格管理体制原因,粮食亏损和
价格补贴增长过快,至1992年上半年,全省粮食企业累计挂账18.7亿元,财政每年支
出利息1.4亿元。 为此,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采取征收补粮基金、推行盈亏总额统算包
干等措施,改革粮食企业财务管理办法。推广议价和平价粮食经营两条线的经验,消
除盈亏相混、 平议互相挤占、责权利相脱节等弊端,遏制了粮食挂账的增长。199 2
年7月,省财政厅分别与财政部和各市(地)签署当年不挂账责任书,提出制止新挂账、
消化老挂账的具体措施。对当年实现不挂账的市(地),省财政给予奖励。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1994年,全省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改革后的财
政体制,改变了过去分级包干形式,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 合理确定各级
财政的支出范围。将各项税收划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大类,按照
税种划分财政收入级次,强化财政税收的调控作用,调动了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培植
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在执行中央统一政策的前提下,山东省坚持效率与公平兼
顾,推行省以下分税制改革,较好地处理了省、市、县三级分配关系,在不削弱东部
地区经济活力的同时,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实行税收制度改革。1994年,山东省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改革税收制度,建立以
增值税为主体,营业税、消费税为补充的流转税制度,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调整和
改革个人所得税,开征旨在体现效率与公平的新税种。同时,严格政策性减免税制度,
取消困难性、临时性减免税,建立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的新税制体系,税收调节作用
进一步增强。改革后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制度基本统一,提高了税收减免的透明度和公
平性,为实现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条件。
全面实施财源建设新战略。1995年,为适应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需要,省财政厅
提出财源建设新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强
化基础财源,巩固壮大主导财源,积极培植新兴后续财源,调整优化区域财源,继续
搞好替代财源,逐步形成一个“结构比较合理、梯次比较分明、布局比较均衡、能确
保上交中央任务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高效地方财源体系。全省各级财政部门
分别制定财源建设目标规划,突出财政扶持重点。全省实施“抓两头 (即亿元县和补
贴县) 、带中间”的财源建设战略,加强县域财源建设。省财政厅按照“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思路,加大扶持财政困难县的力度,同时继续在
全省范围内开展“创财政收入亿元县和千万元乡镇”活动。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经
济和财源建设规划,编制创亿元县规划或亿元县迈上新台阶规划,以县(市、区)政府
名义与省财政厅签订过亿元或迈上新台阶合同,明确责任,落实奖惩措施。通过实施
上述一系列扶持政策,县域财源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改革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1993年7月1日起,山东省
实施“两则”以及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变按所有制、按行业及企业经营方
式制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做法,规范统一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对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
竞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改革国
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取消国有企业承包所得税的做法,规范税前扣除项目和列支标
准,改变“税前还贷”、上缴“两金” (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国家预算调节
基金) 等分配方式。改革后,财政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财务,而通过加强政策引导
和以财政法规来间接管理和规范经济秩序,实现企业行为市场化、国家与企业分配关
系规范化和法律化。为鼓励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转变职能、兴办实体、服务创收,全省
财政部门利用财政周转金对初期创办的实体给予资金支持,对转入实体人员的行政经
费,采取保留一定时期后再逐步减少的办法。
加强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信用资金管理。“八五”时期,省财政厅进一步加强对预
算外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管理和引导,以发展财政信用为纽带,尝试实行无偿资金与有
偿资金、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的综合运用。一是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主管部
门的预算外资金专户储存代管制度,融通预算外间歇资金,发展财政信用,引导资金
流向,克服单位资金使用的盲目性。二是组织行业基金会,对企业预算外资金采取多
种方式加以引导。把折旧基金、技术开发基金、生产发展基金等闲置的预算外资金,
按一定比例实行有偿集中,轮流借给企业用于技术改造和开发。三是组织引导社会资
金,帮助企业建立职工储金会、生产发展基金会,对农村统筹资金和乡镇资金实行财
政统管,帮助农民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民基金会等方式,支持工农业生产发展。全省各
级财政部门建立的周转金每年总额在30亿元以上,对于做好筹资融资工作,缓解资金
紧张状况,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九五”时期(1996-2000年)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省委、省政府
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努力增收节支,强化财政保障能力,科学运筹资金,较好地发挥了财政宏观调
控作用。 5年间,部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内管理,全省一般预算收入1766.7亿元,
是“八五”时期的2.3倍,年均增长17.7%。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县由1996年的
54个增加到2000年的118个。 财政支出稳定增长,全省一般预算支出2433.2亿元,是
“八五”时期的2.53倍,年均增长14.32%。5年间,全省财政基本建设支出142.7亿元,
是“八五” 时期的2.57倍;用于企业挖潜改造资金151.4亿元;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
183.87亿元, 比“八五” 时期增加93.24亿元, 年均增长15.11%。为支持全省实施
“科教兴鲁”战略,在科技、教育领域分别投入48.55亿元和448.52亿元,比“八五”
时期分别增加31.67亿元和266.33亿元, 年均增长22.48%和17.54%。至1996年底,山
东省县以上历年累积的3亿多元赤字全部弥补完毕, 成为县以上无赤字省份,实现全
省财政一般预算收支连续十年平衡。
“九五”时期,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转变理财思路,财政调控逐步由注重减税让利、
直接参与竞争性领域投资,转向灵活运用各种财政手段,支持经济发展。财政管理改
革逐步由注重收入增长,转向以支出改革为重点,规范财政支出范围,形成一套较为
完整的财政财务管理办法,财政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逐步向间接监督管理转变。在预
算外资金管理、财政周转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以及支持社会保障改革和住房制度改
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起财政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
调整财源建设思路。1998年国务院取消财政周转金后,山东省调整财源建设思路,
逐步实现财源建设的两个转变:一是由直接扶持转向间接扶持。逐步取消对企业的直
接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为经济发展创
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由微观扶持转向宏观扶持,财政资金支持重点由对单个企业
的资金扶持为主,转向更多的财政政策扶持。通过实施不同的财政财务政策,加强国
民经济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打下
坚实基础。
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合理运筹资金,在保证政权建设基本需要
的前提下,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保证重点社会事业支出。一是支
持“科教兴鲁”战略。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支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公益事业发
展。二是保证各项重大改革顺利实施。统筹安排预算外资金和各类基金,在保证工资
发放的同时,采取拨付财政补贴、建立风险基金等形式,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优先保
证重点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利税大户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发挥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
三是解决涉及社会稳定的问题。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发挥表率作用,减少开支。加强资
金调度,保证工资发放,特别是保证中小学教师和乡镇干部的工资发放。各级财政在
预算中优先足额安排工资性支出,严禁发生新的拖欠,对确定执行的新增工资政策,
确保连续发放。尝试建立工资专户和统一发放工资制度。对发不出工资的地方,一律
不准新上非生产性项目、不准购买小汽车、不准领导干部公费出国。支持建立社会保
障制度,多渠道筹措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安置下岗失
业职工,利用各种财税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设立帮困资金,完善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特困职工的生活困难。强化财政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调
控职能,严格控制社会保险机构职工养老保险管理费的提取和使用,将农村养老保险
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 自1996年起,山东省将154项行政性收费项目以及养
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铁路建设基金、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新菜地
开发基金、公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农村教育费附加、邮电附加费、
港口建设费、市话初装基金、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等13项政府性基金(收费)逐步纳入
财政预算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制度改革。各级财政部门
通过清理整顿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资金账户,把分散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财
政专户,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财政专户体系和上缴下拨制度,把原来通过各部
门上缴下拨的资金,统一改为由各级财政专户上缴下拨,解决了部分预算外资金体外
循环的问题。通过实施收费票款分离办法,把各项收费、基金直接纳入财政管理,实
行部门管事、财政管钱两条线运作,初步形成收之有据、用之合理、调度灵活、运筹
有方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新机制。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1997年,山东省加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
产管理、股权管理,开展清产核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资产评估以及国有资产
统计和绩效评价工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有资产
运营效益,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
代企业制度。
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根据1996年、1998年财政部分别制定的《事业
单位财务规则》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的要求,山东省取消行政事业单位全额、差
额、 自收自支3种预算管理形式,对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
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
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首先用于弥补经常
性支出不足和必要的专项支出。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
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标准根据事业特点、事业发展计
划、事业单位状况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确定,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
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实行收入上缴的办法。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为有效制约和规范政府购买行为,加强政府对财政资金支出
的监督和管理,1999年,全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各级财政部门成立政府采购中心,
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初步建立管理制度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实行政府采
购预算制度、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制度、信息公告制度和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办
法,政府采购资金规模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1999年,全
省完成政府采购金额20亿元, 与采购预算相比, 节约资金3.56亿元, 综合节约率
15.11%。

“十五”时期(2001-2005年)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全省各项财
税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财政收支不断迈上新台阶。
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98.6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2032亿元,年均增长16.97%。
2005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到1073.1亿元,比2004年增长29.5 5%,
增收244.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县(市、区)137个,比2000年增加1 9个,
其中, 46个县 (市、 区) 超过5亿元,14个超过10亿元。5年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
5280.7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2847.5亿元。
支持财源培植。“十五”时期,特别是2003年以后,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
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5年间,各级财政部门累计完成预算
内生产建设性支出1217.5亿元, 是“九五”时期的1.91倍。同时,利用国债资金130
多亿元, 引进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9.4亿美元,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为企业减
免税收180多亿元, 支持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运用财税杠杆支持发展。在
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亮点”(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一
批”(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知名品牌) 、“三个突破”(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
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 发展战略方面,通过支持建立东西结合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进国有企业移交办社会职能,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
征点,运用财税政策和财政贴息、担保、补贴等手段,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杠杆的撬动
作用。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实施营业税(省分成部分)超收返还,30个欠发达县营
业税、所得税增量返还,建立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对“两个比重” (地方一般
预算收入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 的考核,表彰纳
税大户和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等措施,逐步改变政府直接投资项目的传统方式,充分调
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效果显著增强。
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公共财政
的要求,在资金安排上压一般、保重点,切实加大对各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一是
普遍提高干部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各地在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
普遍提高干部职工工资和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基本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同时,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城市低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十
五”时期,全省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335.9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2.6倍,社
会保障的范围显著扩大。二是保证各级政权组织正常运转。各级财政部门以加强政府
行政能力建设和“平安山东”建设为重点,5年累计安排行政管理费570.9亿元、公检
法司支出347.3亿元, 分别是“九五”时期的2.26倍和2.37倍。三是优先增加教育、
科技、文化、卫生方面的投入。“十五”时期,这些方面支出分别完成933.65亿元、
104.27亿元、 160.15亿元、203.39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08倍、2.14倍、2.1倍
和1.63倍。特别是2003年和2005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非典型性肺炎)和禽流
感疫情,各级财政部门紧急落实“非典”防治资金4.6亿元、禽流感防治资金2.1亿元,
制定一系列阶段性税收减免政策,为控制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
了有力支持。
支持农业和农村事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支持解决“三农”问
题。一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山东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扩大改革试点
的省份之一。经过三年多努力,先后取消“三提五统”(三提指在农村的三项村提留:
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五统指五项乡镇统筹:教育费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
练费、民政优抚费、民办交通费) 、屠宰税、农业特产税(除烟叶外)和农村“两工”
(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大幅度降低农业税税率,全省66个县免征农业税,为农
民减负90多亿元;通过撤并乡镇、精简机构人员,促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减轻了财
政负担。 二是增加“三农” 投入。“十五”时期,全省用于“三农”的财政性投入
1052.1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06倍。其中2005年3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07%。
在连年大规模投入支持下,全省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
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工作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4年起,全省安排
资金16.7亿元,兑现粮食、良种、农机购置“三补贴”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
极性, 实现了政府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大转变。 三是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十五”时期,全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
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支出432亿元, 在保证正常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的基础上,重点支
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改造校舍753万平方米,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5年间安排农
村卫生支出18亿元, 改善了农村医疗条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试点县4 6
个, 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1836万人。5年间安排资金27.7亿元,实施农村人畜饮水解
困工程, 解决265万人的饮水困难。落实扶贫资金6.5亿元,带动280万贫困农民脱贫
致富。
强化县乡财政建设。山东省坚持省市财力下移,把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作为工作重
点。2003年,省财政厅按照省委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指示精神和“突破菏泽”
的战略要求,出台一系列“促强扶弱”的政策措施,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倾
斜。5年间,省级财政累计对下安排各类转移支付资金246.7亿元,比“九五”时期增
加230.8亿元, 年均增长68.15%。省、市、县三级的财政支出结构由2000年的18.3∶
25.7∶56调整为2005年的14∶25.4∶60.6,财力下移趋势明显。2005年,省政府提出
全面加强县乡财政建设,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
要求,并出台“五奖一补” (对财政困难县增加工商税收给予奖励、对市级增加所辖
财政困难县财力补助给予奖励、对产粮大县给予奖励、对各县撤并乡镇、精简分流人
员给予奖励、对财政困难县基本支出给予财力补助)政策。省级财政筹集资金16亿元,
市级配套3.9亿元, 对51个财政困难县和81个产粮大县给予重点扶持。当年,51个财
政困难县的增值税、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4个主体税种收入同口径比
2004年增长33.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04个百分点;县乡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
工资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初步解决了一些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十五”时期,山东省财政改革快速推进并
取得重大突破。一是调整财政体制。自2002年起,先后实行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个
人所得税分享改革,降低体制上缴市的上缴递增比例,建立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规
范体制补助政策,明确出口退税分担机制。通过体制调整,初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
政分配关系,形成了财力与事权基本适应的地方财政体制。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经过探索,各级普遍建立预算编制工作新机制,省级及部分市还建立预算编制基础信
息库和项目库,统一完善支出定额体系和开支标准,初步实行综合预算,确立部门预
算的基本框架,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三是稳步推进收支两条
线改革。全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征收基本实现票款分离。大部分收费和
基金收入按中央要求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收入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是全面铺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省级已扩大到政府所有组成部门,市级有16个市730
个部门纳入改革范围,48个县(市、区)进行试点。五是规范政府采购。“采管分离”
体制初步确立, 采购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时期累计完成采购额492.2亿元,节约
率15.02%。六是投资评审成效显著。2001年,山东省开展财政投资评审,至2005年底,
全省累计完成评审额561.1亿元,审减资金97.9亿元,审减率17.45%。
建立依法行政、科学有效的财政监督管理新机制。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开展财
政第四个五年普法规划活动,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做到“先定办法、后拨资金”,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日趋规范。根据《行政许可法》
的要求,清理规范财政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实行“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一个窗
口对外”,推行政务公开和工作提速,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各级财政部门在自觉接受
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同时,强化内部监督,创新财政监督检查方式,建立健全财政
监督检查机制,围绕收入征管、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等,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全省5年累计查处问题资金291.4亿元,挽回财政损失76.2亿元。
综观山东财政20年的发展历程,要做好财政工作,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必须牢固
树立大局意识,把财政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上考虑和定位;必须正确处理好经
济与财政的关系,始终把支持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财政增收建立在稳固的经济
基础之上;必须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用改革的
办法化解矛盾、解决难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财为民,始终将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重视和加
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理财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
作风优良、廉洁勤政的财政干部队伍。在新的历史时期,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全面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支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继续深化财政改革,
全面推进公共财政建设,为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实现富民强省新
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