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岸海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35&rec=7&run=13

山东沿海,从滨州埕口至烟台蓬莱阁属渤海南部海岸,自蓬莱至日照安东卫盐场以西的绣针河口属南黄海的西北部海岸。
山东沿海潮型主要是规则和不规则半日潮,仅黄河口部分海域是不规则全日潮。滨州、东营、潍坊市沿海、莱州盐区至龙口市,以及荣成盐区(人和、黄山、邱家除外)沿海属不规则半日潮;其他盐区沿海均为规则半日潮。
山东沿海潮差分布相差悬殊。全省平均潮差最低为烟台龙口91厘米和威海成山头85厘米,由最低点向两侧沿岸逐渐增大。渤海沿岸以山东埕口盐场东风港173厘米为最大,北黄海以烟台164厘米为最大。山东东南沿海的平均潮差,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至石臼所达到300厘米。
山东盐区沿海的月平均海面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季节变化较大,年变化一般均大于40厘米,最大59厘米(寿光羊角沟)。月平均海面最高值发生在8月,最低值发生在1月。盐场滩涂辽阔,均以黄海基面为准,多年平均海面除乳山口外,均高于黄海基面,差值为10厘米左右,深入河道的港口(如寿光羊角沟、昌邑下营)以及石岛港的平均海面与黄海基面的差值较大,最大25厘米。
山东海盐产区最高水位一般在2.5米以下,最低水位一般在负2.5米以内。平均水位变化:4月份以后出现正值,7、8月份最高,为0.25米~0.35米,以后逐渐下降,10月份出现负值,1、2月份最低,年变幅0.44米~0.75米。
山东沿海,海盐产区沿岸潮流多系往复流,在河口一带则为旋转流。盐区海岸各异,潮流的流速流向亦不同。自山东埕口盐场至羊角沟一带沿海,其潮流流速一般为每小时1海里~2海里;向东至莱州盐区沿海,其流速一般不大于每小时1海里。威海北部沿岸属强潮流区,最大流速可达每小时3.3海里。因烟台、牟平、威海盐场地处湾内者居多,其沿岸潮流稍弱,流速约为每小时1海里~2海里。荣成、文登、乳山、海阳、莱阳、即墨盐场所处半岛东南沿岸,潮流一般为每小时0.5海里~1.5海里。青岛、日照盐区约每小时0.7海里~1.7海里。
风暴潮会使海水水位暴涨,海水浸入海岸,严重破坏堤防,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渤海湾沿岸和莱州湾沿岸的海盐产区是中国遭受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渤海湾沿岸,新中国成立前400年曾发生较大潮灾30余次。莱州湾沿岸,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风暴潮,仅1644-1911年间就有45年出现潮灾,其中较大潮灾10次,特大潮灾3次。新中国成立后,山东产盐区仍多次遭受风暴潮袭击。莱州湾沿岸的羊角沟,1952-1969年,水位记录达5米(黄海基面)以上的有30余次。莱州湾一带的风暴潮多发生在4月、5月和11月。山东东南部沿海的风暴潮主要由台风引起,多发生于7-9月。由于该段海岸多为基岩海岸,坡度较大,海水倒灌现象不及莱州湾沿岸严重,造成的灾害相对较轻。1980年后,山东各地陆续修建防潮大坝,有效防御了风暴潮灾害。
海冰是影响原盐海上运输及盐场纳潮的主要因素之一。山东海盐产区的海冰,以渤海湾沿岸的滨州盐区为最重,莱州湾次之,龙口以东的其他盐区一般无海冰。一般冰情在气候正常的年份,12月上旬山东海盐产区开始结冰,至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冰,重月冰期通常在1月至2月上中旬。海冰严重年份,整个渤海除海区中央及海峡外,几乎全部被海冰覆盖。渤海湾结冰宽度距岸60海里,冰厚30厘米~45厘米,最厚达1米多。轻冰年份与常年相比,一般冰界小,冰期短,冰的厚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