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盐场(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35&rec=26&run=13

山东盐场建设,虽然早在东周春秋时代即行官营,但历代统治者除供给盐民煎盐必需的简单工具外,几乎没有投资建场。西汉中期,为把盐的产权集中于中央,盐民煎盐所需牢盆(锅)全由官府供给。唐代乾元年间,又法定对盐民另列户籍,拨给卤地、草滩和制盐工本,令盐民逐年按定额上交食盐。明代中期以后,官府停发制盐工本。清初,山东制盐有熬盐和晒制两种。晒盐者开滩辟池、挖沟扶堰、掘井汲水、扬水制卤、收运集坨等,均靠人工操作,同时为一家一户生产,无力进行其他建设,一旦遇上暴风雨、大海潮或河流漫溢决口,不仅大片滩田被荡为平地,且使大量盐斤化为乌有。尤其是由于封建的生产关系束缚,盐的生产领域难以扩大,山东盐场历经裁并,至清末减至7个场。
中华民国成立后,山东盐场建设在局部地区有所发展。1912年,山西汇兑庄(银号)徐济川,在寿光盐区投资建成滩田110副,并开建由刘家埕子至羊角沟长40华里的轻便铁路1条。1917年日本人利用其霸占青岛之特权,组织日商在青岛兴建盐田,至1922年,建成滩田1380副。一些民族工商业者和农民,也先后在此建起滩田1071副。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渤海、胶东、滨海解放区,为发展盐业生产以支援革命斗争,人民政府以拨救济款和发放贷款等方法,扶持盐民建设大批盐田。在滨海地区,为打破日伪经济封锁,解决部队和当地群众食盐供应困难,山东军区、滨海军分区、八路军六团、十九团、教导团和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等单位,于1943年冬至1944年春,调集战士和民工3000多人,在日照建成公营安岚盐场,辟建滩田0.8余平方千米,年产盐能力2500吨。1945年10月,渤海区贸易公司于广饶县小清河北兴建公营新兴盐场,共辟盐田15副,面积0.68平方千米,年产盐能力2400吨。1939-1946年,上述3个解放区盐田发展至10.7平方千米,年产盐39万吨。

图3-1 1958年山东羊口盐场建设场面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盐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恢复、新建和扩建,建成一批盐场,同时,对老滩按照“三化四集中”要求进行技术改造。山东原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20世纪50年代,国家投资复建了青岛东营盐场,新建了山东羊口、埕口、菜央子盐场等大中型盐场;扶持莱阳、文登、即墨、潍县、胶南、掖县、广饶、无棣、日照等县发展了一批县营和社队盐场。
1966-1978年,全省各盐区企业大力进行盐田技术改造,将分散、零乱的老式小盐滩改造成为集中扬水、集中制卤、集中结晶、集中堆坨的现代化盐田,适应了新卤、深卤、适当长期结晶的工艺要求,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原盐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1975-1979年,全省各地在“大搞社办工业”号召下,新建一批社队盐场。至1979年底,全省共有1个县社联营盐场,87个社办盐场,15个社队联营盐场,107个队办盐场。共有盐田面积99.29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60万吨,占全省总生产能力的24%。
1986-1990年,随着盐业产销形势好转,全省新上一批基建技改项目。主要有:1986年青岛东营盐场老盐滩改造工程,新增生产能力7.5万吨;1987年山东羊口盐场东场二期工程,新增生产能力15万吨;1987年山东埕口盐场东工区扩建工程,新增生产能力19万吨;1987年寿光岔河盐场盐田技改工程,新增生产能力35万吨;1987年沾化徒骇河盐场技改工程,新增生产能力18万吨;1987年昌邑灶户盐场技改工程,新增生产能力17万吨;1987年广饶县盐场技改工程,新增生产能力18万吨;1988年鲁北盐场建设工程,设计生产能力100万吨;1990年无棣县第二盐场盐田建设工程,设计生产能力55万吨。
随着国家改革工业盐价格及供销办法,工业盐经济体制由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批民营企业家纷纷投资围海建盐田,加之企业改制,山东盐业步入新一轮大发展时期。1992-2005年,全省新建的民营企业主要有山东潍坊龙威实业有限公司、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山东裕源集团、东营东岳盐业有限公司、东营春兴盐化有限公司、东营海宏盐化有限公司、东营市万丰盐化有限公司、沾化渤海三星盐化有限公司。

图3-2 2005年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盐场六分场建设场面

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获得制盐许可证企业(经过组织结构调整大部分达到年产能力5万吨以上)231家,共有盐田面积1559.69平方千米,其中生产面积1307.37平方千米;原盐生产能力1893.21万吨,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33.63%;2005年实际产量1652.4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1.83%;产能、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一、盐场(厂)新建、扩建与恢复
青岛东营盐场该项目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投资建设的国营盐场,位于胶州湾北部胶县营房镇,东起大沽河,西至洋河口,场部设在营房镇东营村,总面积15.7平方千米。1949年12月开工,1950年5月,盐场主要工程基本完成,至年底大坝合龙,建成盐田164副,计13.16平方千米,扬水泵21台,轻便铁道13.26千米以及设备房屋等,实际投资60.51亿元(旧人民币),原盐年生产能力5.4万吨。1995年11月后,该场隶属关系及名称多变。1999年10月,该场重组为青岛海达制盐公司,2005年,该公司原盐产量7.7万吨。
山东羊口盐场为国家计委在山东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型国营盐场,位于寿光北部大家洼镇以北。厂区总面积148.75平方千米,东西长21千米,南北宽8千米,分东、西两场。1958年9月开工建设。1961年,因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的指示,东场缓建,下放工人3065人,西场简易投产。1971年,西场56个生产单元按设计要求全部建成投产,盐田生产面积58.7平方千米。1976年10月开始续建东场,至2005年,先后进行8期建设。1997年8月,该场重组为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盐场。2005年,场区面积126平方千米,拥有职工2000人,原盐年生产能力190万吨,实产190.4万吨,为亚洲最大海盐生产企业,下设制盐场、制卤场、复晒场等10个生产场和原盐运储公司1个全资子公司。

图3-3 1959年7月山东羊口盐场扬水站施工场面

山东埕口盐场1958年省人委批准建设的国营盐场。位于无棣县东北沿海地区高田庄以北。1958年11月开工建设,至1961年6月,累计完成土方为工程量的70%。因时值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工程缓建。1962年,组织当地社员以民晒公收的办法,部分滩池进行原盐生产。1963年,进行滩田及设备的填平、补齐。1964年,逐步形成生产能力,转入正常生产。1970-2005年,该场先后进行了7期建设和技术改造。2004年8月,该场改制为山东埕口盐化有限责任公司。至2005年,山东埕口盐化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盐田面积140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100万吨,实产35.56万吨。
山东菜央子盐场1959年安徽省商业厅在寿光县菜央子村北建设中型盐场,至1962年8月,共建成盐田2.3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4万吨。由于盐的供应情况缓解,经安徽、山东两省协商决定,1962年9月,安徽省将拥有固定资产308.7万元的菜央子盐场移交山东省轻工业厅领导,定名山东菜央子盐场,仍为国营企业。1987年6月,投资700万元,扩建盐田2.5平方千米,扩大生产能力5万吨。1992年6月,投资256万元新上塑苫结晶面积0.59平方千米,提高了防雨抗灾能力。至2005年,该场盐田生产面积10.73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30万吨。
莱州盐场1955年10月,由省财政拨款15.9万元,征购掖县土山民营盐滩51副,计0.74平方千米,建成地方国营莱州盐场,原盐年生产能力2万吨。1956年投资25.5万元进行扩建,至1957年,新增滩田31副,计0.39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1970年起进行扩建和盐田技术改造,至2005年有盐田面积4.2平方千米,2005年实际产量12.5万吨。
高岛盐场1959年6月开工建设,至1961年春,完成投资110万元,建成盐田5个单元,定名烟台地区高岛盐场。因时逢国民经济调整,该工程下放给文登县,与县慈家盐场合并后更名为文登高岛盐场,为县属集体盐场。1966年后,进行了续建、扩建和技术改造。2000年10月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2002年该场与文登华山盐场合并,更名为威海市高岛盐场。至2005年底,该场盐田总面积17.7平方千米,其中生产面积11.8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8万吨。
莱州市渤海盐业有限公司1987年10月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在莱州建设百万吨盐场。1991年成立莱州市渤海盐业有限公司,1992年5月开工建设。1996年建成盐田生产面积12.7平方千米,形成年生产能力32万吨,当年产盐10万吨。该场分设制卤场、制盐一场、制盐二场和盐道处等。2004年,制盐二场进行股份制改造,改制为莱州海天盐业有限公司,部分改制为养殖公司,从事海参育苗养殖。2004年后,制盐一场改制为莱州银宝盐业有限公司。至2005年,该公司有盐田面积1.65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5万吨,2005年原盐产量4.5万吨。
潍坊市寒亭盐场198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占地总面积50平方千米,设计原盐年生产能力100万吨,总投资13000万元。1992年盐场基本建设项目开工建设,1994年西半场建成投产。共完成投资6800万元,建成盐田8.5平方千米,形成原盐年生产能力35万吨。1993年,投资800万元,配套建设1000吨溴素厂1座。之后,由于资金问题和盐业产销形势变化,东半场停建。2004年7月,潍坊市寒亭盐场破产。
鲁北盐场位于无棣县境北部车网城盐区。1988年12月,经省计委批准,由鲁北化工总厂在车网城盐区建设大型国营盐场。工程分三期施工,一期工程1989年1月开工,5月竣工,建成占地面积7平方千米的一分场;二期工程1990年10月开工,1991年6月完成二、三分场全部工程;三期工程1991年8月开工,1994年底竣工,主要完成四、五、六、七分场及制卤区工程。至此,该场7个生产分场和2个制卤场全部建成。1995-1999年,该场先后进行4期技术改造。至2005年,该场拥有盐田生产面积156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100万吨。
无棣县第二盐场始建于1990年,位于无棣县境东北部,为县属集体盐场。1990年11月,完成南北长17华里以沟带路围滩沟和东西长16华里的场区公路及100万立方米坝体的防潮大坝工程,并完成一、二、三制卤区和调节区工程。1991年完成盐场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同年11月各制卤区投入制卤生产。1992年6月投产,当年产盐5000吨。1998年11月,企业破产重组为山东埕口盐场第八分场。2004年8月,脱离山东埕口盐场,组建为无棣丰源盐化有限公司。至2005年,该公司拥有盐田生产面积46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35万吨。
泰安市盐业化工厂1987年5月开工建设,1989年9月投产,总投资1750万元。为山东省第一家井矿盐生产厂。1998年,泰安市盐化厂进行企业改制,组建泰安市东岳精制盐厂,租赁盐化厂有效资产进行重组经营。2001年6月,盐化厂破产,东岳精制盐厂依法买断原盐化厂的土地、厂房、设备及用电权等有效资产。2002年10月,更名为山东东岳精制盐厂。1998-2002年,先后自筹资金1800余万元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经技术改造,生产能力由5万吨提高到12万吨。
山东裕源集团有限公司民营企业。1988年,在寿光市大家洼镇中兴村东建设盐田0.26平方千米,年生产原盐1万吨。1999-2001年在昌邑市青乡北海边建设盐田14平方千米,年生产原盐65万吨。2002年,在潍坊市滨海开发区老河口建设盐田4平方千米,年生产原盐16万吨。至2005年,山东裕源集团盐田面积为18.26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83万吨。
济南军区潍北盐场1991年4月,经省计委批准,建设年产15万吨原盐项目,计划总投资1997.5万元。1991年3月开工建设,1992年5月建成投产,共建成盐田4.07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13万吨。2003年与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并在场区滩涂上扩建盐田。自2003年起,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扩建盐田2.15平方千米。至2005年,该场盐田面积6.22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30万吨。
山东潍坊龙威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民营企业。1992年,该公司利用潍坊纯碱厂制碱后排出的废清液兑卤晒盐试验成功后,开始修筑防潮大坝,在坝内建设22.6平方千米盐田,利用废清液兑卤晒盐。1997年起,先后建设了寿光制盐场和宏宇制盐场;在莱州、昌邑、寒亭、沾化等地开发建设了大面积盐田。至2005年,山东潍坊龙威实业有限公司盐田总面积为40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200万吨。
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大型民营企业,其前身为莱州市天源盐业有限责任公司。1998-1999年建设盐田0.5平方千米,1999-2002年购买社会闲置虾池,建设盐田0.5平方千米,2003-2005年建设盐田4.5平方千米。2004年,莱州市天源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客商合资组建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至2005年底,该公司盐田面积5.3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26万吨,2005年实际产量20万吨。

二、老滩技术改造
山东海盐区老滩技术改造,1958年在青岛市马戈庄盐场投资4万元进行试点,其后分期分批在青岛东风盐场、莱州盐场、青岛南万盐场、青岛女姑盐场、青岛东营盐场、山东埕口盐场、寿光岔河盐场、广饶盐场、昌邑灶户盐场等大规模展开。
1965年,山东省盐业公司为在老滩改造中扩大试点,对青岛东风盐场进行技术改造。青岛盐务局组建改滩指挥部,抽调职工1200人,参加改滩施工。先后投资479万元,将该盐区范围内的张戈庄、马戈庄、程戈庄的老式盐田统一规划,改造为新型盐田。1971年,该盐场采用塑苫结晶新技术,由省轻工业局投资30万元,装置塑苫结晶面积0.86平方千米,变季节性生产为常年生产,较平晒池平均每年增产30%以上,原盐质量全部上升为优级品。1965-1975年,该盐场共改造老滩34.64平方千米,盐田改造后实现结构合理化、主要工序机械化、结晶工艺塑苫化。原盐年生产能力由10万吨提高到20万吨,盐工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每人每年530吨,成为全省新型盐场样板。
1956年,寿光岔河盐场有原盐生产面积0.75平方千米,年生产能力1.9万吨。自1967年起,先后进行4期技术改造。至1986年底,盐田面积达到5.59平方千米,年生产能力11万吨。1987年,开始建设35万吨盐田项目,1988年底建成投产。由于35万吨盐田设计与当地实际气候、地理条件不相适应,1990-2003年,先后进行5期技术改造。2005年,寿光岔河盐场改制为山东大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原盐年生产能力70万吨。
1971年4月,青岛南万盐场改造老滩14.73平方千米,扩建新滩7.72平方千米,1980年工程基本竣工,实际投资1176.46万元,原盐年生产能力11万吨。改造后,南万盐场成为工艺技术先进、机械化、塑苫化的新型盐场。
为推广塑苫结晶技术,1980年3月,省一轻厅与省人民银行商定,实行定期贷款,扩大盐田塑苫面积。其中,青岛东风盐场0.15平方千米,南万盐场0.15平方千米,东营盐场0.13平方千米,共贷款84万元;山东埕口盐场0.30平方千米,贷款45万元;莱州盐场0.30平方千米,贷款50万元;菜央子盐场0.22平方千米,贷款40万元。1980年7月,全省盐业塑苫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认为塑苫结晶与平晒相比,有提高质量、稳定产量、改进工艺、发挥机械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化工用苦卤浓度等六大好处,确定扩大推广。同年在菜央子、卫东、岔河、莱州和文登盐场新增塑苫面积1.7平方千米,当年完成。
1987年9月,昌邑县灶户盐场开工扩建盐田生产面积6.2平方千米,增加原盐年生产能力17万吨,总投资1700万元,1989年建成投产。1992-1993年,改造低产盐田5平方千米,新上塑苫面积3平方千米,平均单产增加1.5吨。2003年9月,昌邑县灶户盐场改制为山东昌邑灶户盐化有限公司。同年11月,开工扩建盐田3.52平方千米,2004年5月建成投产,新增原盐生产能力17.6万吨。至2005年,山东昌邑灶户盐化有限公司原盐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
1987年10月至1991年5月,广饶县盐场进行盐田技术改造。共改建、新建盐田21.31平方千米,形成年生产能力18万吨,项目实际投资6092万元。
1987年12月至1989年底,沾化徒骇河盐场技术改造增加盐田面积43.1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18万吨。1992年,该场更名为山东沾化盐场。
1988年5月,无棣县盐场根据省盐务局“整体规划,集中管理,扩大生产”的要求,对老滩进行技术改造。无棣县委、县政府组建盐业开发指挥部,总投资1048.32万元,当年完成主体工程。工程完成后,盐田总面积23平方千米,其中生产面积19.5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13万吨。1989-1999年,该场先后进行7期技术改造。至2005年,盐田面积53.6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38万吨。
同期进行技术改造的还有:寿光卫东盐场(2003年改制为寿光卫东化工有限公司)自1967-2005年先后进行9期建设与技术改造,2005年,盐田面积16.22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30万吨。寒亭区第一盐场(2001年更名为山东寒亭第一盐场)自1988-1992年先后进行3期建设与技术改造,至2005年,原盐年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寒亭区第二盐场(2003年改制为山东海王化工有限公司)1994年兼并寒亭区第三盐场,2004年兼并潍坊市寒亭盐场,1988-2005年先后进行6期建设与技术改造,至2005年,共有盐田18平方千米,原盐年生产能力100万吨,2005年实际产量10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