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31&rec=6&run=13

1997-2005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相一致,先后经历“持续回落、止跌回升、波动上行”三个时期。针对市场价格水平低位运行的情况,各级政府物价部门加大价格改革力度,并采取多种政策举措,拉动市场价格水平回升至合理价位,保持了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一、持续回落时期(1996-1999年)
“八五”时期,全省经济领域中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引发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4%。针对这种情况,全省贯彻国家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和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加大价格调控力度。“八五”时期末,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回落态势。1996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9.6%,较1995年回落8个百分点。1997年,在保持经济增长11.2%的基础上,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落至2.8%。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前期投资过热、盲目上项目等因素影响,全国产品出口严重受挫,大部分商品出现相对过剩,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市场物价持续走低。1998年、1999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分别下降0.6%和0.7%,经济出现1978年后第一次通货紧缩。
1996-1999年,全省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市场价格水平呈现下降态势。1.商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价格明显回落。全省商品零售价格,1996年同比上涨7.0%,涨幅较上年回落7.2个百分点;1997年上涨0.8%,1998年下降2.9%,1999年仍下降2.9%。2.农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全省农产品收购价格1996年同比上涨5.8%,涨幅较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1997年下降8.6%,1998年下降9.2%,1999年下降13%。3.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1997年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比1996年回落9.5个百分点,对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的影响占66.9%。1998年下降3.8%,1999年仍下降3.8%。4.工业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1996年上涨4.1%,较上年回落12.9个百分点,1997年上涨1.2%,1998年同比下降4%,1999年下降2.8%。5.工业消费品价格小幅波动。1997年和1998年,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多升少,总体水平在低位运行。1999年,随着国家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生产结构、产品结构逐步调整,工业消费品价格在低位出现止跌趋稳的迹象,全省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2.8%,影响价格总水平下降1.1个百分点。6.服务和居住价格涨幅较高。1997年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1%,居住价格上涨8.9%,两项合计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为57.1%。1998年和1999年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涨19.1%和18.3%,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0%和1.8%。

二、止跌回升时期(2000-2001年)
2000年,国家实行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等一系列积极的财政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市场物价止跌回稳,消费、流通领域价格持续下降的局面得到扭转。工业生产、投资领域价格呈现较快上涨,通货紧缩态势得到抑制。全省适时推动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先后提高水、电、房租、学杂费、医疗保健服务等价格,调整成品油、液化气和部分铁路货运价格,改革进口化肥价格管理办法,较大幅度地调整了部分水利工程供水和城市公共交通、自来水、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价格,全年调价总额70多亿元,约拉动价格总水平回升1.7个百分点。同年5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升0.2%,扭转了持续30个月下降的态势,此后,呈现逐月上升态势,12月达到3%,全年平均上升0.2%。11月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扭转了连续36个月下降的态势,12月上升0.8%,全年平均下降1.4%。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呈现缓慢上升和前高后低的态势,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涨幅比2000年高1.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六位。
2000-2001年,全省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市场价格水平呈现止跌回升态势。1.食品价格止跌回升。2000年,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下降2.3%,降幅较上年缩小1.5个百分点。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上涨0.6%,水产品上涨6.6%,鲜菜上涨4.2%。2001年,食品类价格上涨1.1%,结束了自1997年10月开始连续下降的局面,转为小幅上升。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影响由2000年的下拉0.9个百分点转为上推0.3个百分点,对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回升起到重要作用。2.价格结构性上涨突出。政策性调价因素是带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力量。2000年,采取教育、医疗、房租、成品油、城市基础设施等调价措施,约拉动价格总水平回升1.7个百分点,房租、水电燃料、学杂保育费和医疗保健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0.8%、5.4%、25.9%和26.2%。2001年,在食品、烟酒及用品、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8大类居民消费分类价格中,呈上涨态势的除食品价格外,还有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4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5%、2.4%、8.2%和1.7%,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个百分点。这4类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政策性调价因素作用的结果。同年,国家提高卷烟价格税率,全省部分城市相继上调公共交通、民用水、房租、燃气等价格和收费标准,再加上2000年调整的教育、医疗保健服务收费的滞后影响,使这些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较高涨幅。3.工业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多数商品价格持续走低。2000年,全省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下降,其中交通和通信工具类价格降幅最大,同比下降3.1%,衣着类同比价格下降1.4%,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1.3%。2001年,在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4%。但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进展缓慢,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依然严重,使得消费的稳步增长并没有改变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加之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外贸出口增长受阻,进一步加剧工业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多数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走低。与1999年相比,衣着类价格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3%,交通和通信工具类价格下降3.1%,3项合计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4个百分点。

图1-1 2000年,鲜菜价格较1999年上涨4.2%。图为乳山市民在超市购买蔬菜

三、波动上行时期(2002-2005年)
2002年,市场供给过剩的问题逐渐显现,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逐渐下降,加上科技进步、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市场竞争加剧、政策性调价减弱等因素影响,当年全省价格总水平再度下降0.7%。全省市场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1.价格总水平逐月缓慢回升。全省价格总水平没有出现大的起伏,最低月份下降1%,最高月份上涨0.1%,全年呈现逐月缓慢回升的趋势。其中,1月下降1%,4月下降0.9%,7月下降0.7%,9月下降0.6%,12月下降0.1%。2.政策性调价对价格总水平的上推作用明显减弱。全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持续下降,全年下降1.0%,较上年8.2%的涨幅回落9.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服务价格涨幅大幅度缩小,比上年上涨4.4%,涨幅较上年的22.7%缩小18.3个百分点。居住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与上年相同。3项合计对价格总水平的上推作用由上年的2.5个百分点降为0.3个百分点,减弱2.2个百分点。3.食品价格指数呈现前低后高。全省鲜菜等各种鲜活食品价格指数显现出年初低年底高的走势。食品价格指数最低时为1月,同比下降3%,最高月份为12月,同比上涨2.7%。全年食品价格比上年下降0.3%,同比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对总指数的影响也由2001年的上推0.3个百分点转变为下拉0.1个百分点。4.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跌势未减。全省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保持了走低的趋势,很多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电视机、电脑价格大幅度下降10.8%和13.7%,通信工具价格下降了18.4%。国家调低虚高药品价格初见成效,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降低4.5%,西药价格下降了5.2%。在各大类工业消费品价格中,只有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了0.9%,其他类商品价格继续下降,其中衣着类价格下降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2.0%,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1.6%。
2003-2004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而生产价格出现明显上涨。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1.3%。食品类价格上涨4.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1%,居住类价格上涨1.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0.4%,衣着类价格下降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2.0%,交通和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2%。2004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6%,为1997年以后的最高值。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在生产领域,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2.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4%。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1.5%,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12.3%。这一阶段全省价格运行的特点:1.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2003年,全省食品类价格上升4.9%,对当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影响最大。2004年,全省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9.1%,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7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影响近80%,而非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影响仅为20%。其中,粮食价格自2003年10月起出现突发性的全面上涨,2004年粮食价格比上年上涨24.3%。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攀升。2003年,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2.4%。分类别看,在被调查的10大类农资价格中,除机械化农具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别下降1.2%和2.8%外,其他8大类商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涨幅最高、对价格总水平影响最大的是农用机油,比2002年上涨11.4%,影响农资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2004年,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0.2%,为1996年以后的最高涨幅。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饲料、幼禽家畜、化学肥料、农用机油等,分别较上年上涨14.3%、18.4%、17.1%和8.0%。3.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大于城市。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城市上涨0.7%,农村涨幅高于城市0.8个百分点。除烟酒及用品和居住类价格指数城市高于农村外,其他各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均是农村高于城市。2004年,全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6%;城市上涨2.8%,农村涨幅高于城市1.8个百分点。4.服务项目价格平缓上升,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走低。2004年,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上涨2.8%,涨幅较2003年高2.2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0.7个百分点,较2003年高0.5个百分点。2003年,由于供大于求的市场关系,汽车、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价格仍呈下降态势。国家不断深化药品流通市场改革、整顿药品市场的措施,使药品价格保持了持续大幅下降的态势。全省通信工具、家庭设备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16.1%和3.9%,西药价格下降4.4%,轿车价格下降4.0%。2004年价格水平略有上涨的两大类是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较上年上涨1.2%和1.8%;价格水平下降的3大类是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类,分别较上年下降2.1%、1.2%和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与上年持平。

图1-2 2003年,全省大家电因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保持稳中有降态势。图为某大型超市的大家电卖场

2005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涨幅较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涨幅趋缓。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3%,消费品价格上涨1.2%;城市上涨1.1%,农村上涨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7%,涨幅回落2.7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9%,涨幅回落7.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2%,涨幅回落4.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9%。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5%,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9.0%。
2005年市场价格运行的基本特点:1.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低位平稳运行。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和面粉、油脂油料、畜禽、水产品等其他农产品消费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全省粮食价格4月份由升转降,结束连续29个月上涨的态势,12月份全省粮食价格同比下降2.1%,小麦、玉米价格全省平均每500克分别为0.71元、0.60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0.09元和0.02元。2.服务项目价格涨幅占总指数的比重较大。全省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分别比总指数和消费品指数高1.6和2.1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约0.8个百分点,约占总涨幅的50%。涨价主要集中在居住、教育、交通等领域,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2%,其中水、电、燃料上涨9.2%;教育类价格同比上涨5.2%。3.农村价格涨幅高于城市。全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涨幅高于城市1.3个百分点。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下跌、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增收放缓。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从高位逐步回落。1-6月,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平均同比上涨8.4%。自7月份开始,农资价格涨势趋缓,同比涨幅不断下降,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分别为7.8%、6.0%、3.8%、2.9%、2.5%、1.6%,其中,化肥环比价格自8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出现下降,12月份国产尿素全省平均价格每吨为1760元,比最高价位的7月份下降270元。5.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涨势趋缓。基础产品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工业品及原材料价格涨幅逐月回落。12月份,全省原材料购进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均上涨2.6%,分别比1月份回落7.1和2.0个百分点,部分工业品价格明显下降,12月份螺纹钢(22,Q235)、线材(普通6.5,Q235A)每吨价格分别为3095元、3161元,比1月份分别下降301元、332元,降幅达8.8%和9.5%。

1996-2005年山东省价格总水平变化情况表
表1-1(以上年价格为100)
┌──┬─────────┬───────────┬───────────┬──────────┬──────────┬─────────┐
│年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
│1996│109.6 │110.5 │109.0 │104.1 │105.8 │107.0 │
├──┼─────────┼───────────┼───────────┼──────────┼──────────┼─────────┤
│1997│102.8 │103.2 │102.4 │101.2 │91.4 │100.8 │
├──┼─────────┼───────────┼───────────┼──────────┼──────────┼─────────┤
│1998│99.4 │99.7 │99.0 │96.0 │90.8 │97.1 │
├──┼─────────┼───────────┼───────────┼──────────┼──────────┼─────────┤
│1999│99.3 │100.0 │98.6 │97.2 │87.0 │97.1 │
├──┼─────────┼───────────┼───────────┼──────────┼──────────┼─────────┤
│2000│100.2 │101.2 │99.3 │105.9 │91.0 │98.6 │
├──┼─────────┼───────────┼───────────┼──────────┼──────────┼─────────┤
│2001│101.8 │101.1 │102.4 │99.1 │103.8 │100.0 │
├──┼─────────┼───────────┼───────────┼──────────┼──────────┼─────────┤
│2002│99.3 │98.7 │99.9 │98.8 │ │98.8 │
├──┼─────────┼───────────┼───────────┼──────────┼──────────┼─────────┤
│2003│101.1 │100.7 │101.5 │103.5 │ │100.2 │
├──┼─────────┼───────────┼───────────┼──────────┼──────────┼─────────┤
│2004│103.6 │102.8 │104.6 │106.4 │ │102.8 │
├──┼─────────┼───────────┼───────────┼──────────┼──────────┼─────────┤
│2005│101.7 │101.1 │102.4 │103.7 │ │1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