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1∶5万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30&rec=14&run=13

1990年9月,根据国家测绘局1∶5万地形图更新工作会议精神,省测绘局编制《山东省烟台测区1∶5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项目设计书》。1991年6月,该局外业测绘大队采用外业补充调绘,内业利用1∶1万比例尺地形图缩编1∶5万比例尺地形图,连编带刻一次成图的作业方法,完成烟台市福山区、牟平县1∶5万比例尺外业补充调绘试验各1幅,并通过局级验收。随后,该大队编写《烟台测区1∶5万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外业补调技术规定》,作业范围在东经120°00′~122°45′,北纬36°20′~37°50′,共计47幅。实施过程中调整为20幅(19个幅面)。外业地物补充调绘采用判读内插法、皮尺丈量法、平板仪测绘法、室内缩绘外业检查等方法。至1992年1月,共完成下列1∶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补充调绘:J51E014002、3、4、5,洼里村、蓬莱县、潮水、巨峰;J51E015001、3、4、5、6、9,辛庄、黄县、大辛店、岗嵛、烟台市、威海市;J51E016003、4、5、6、7、8、9、10、11,赵格庄、臧家庄、高疃、福山县、牟平县、初村、羊亭、皂埠、成山角。内业工作由省测绘局航测内业大队依据《1∶25000、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12343-90)和国家测绘局《1∶50000地形图更新技术规定》,采用连编带刻一次成图的作业方法完成。1992年9月7-12日,成果通过国家测绘局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审验。
1991-2005年,省测绘局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调入国家测绘局测制的省内1∶5万比例尺地形图(民用版)326幅次,分别是1991年、1995年、1997年、1998年、1999年航测成图,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10米,采用1990年版图式。
1997-2004年,省测绘局由济南军区调入山东境内1∶5万比例尺地形图94幅。该批图均由济南军区测绘部队施测,分别为:1984年编绘成图(根据1981年1∶2.5万比例尺航测图,1982年修测,1983年编绘,1984年印刷),采用1971年版图式;2000年航测成图,采用1987年版图式;2002年、2003年航测成图,均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10米,采用2003年版图式。
2000年6月至2001年5月,陕西省测绘局(国家测绘局第一航测遥感院)利用1996-1999年山东省测绘局在长岛、烟台、威海、青岛、莱阳地区施测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控制资料(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成果)和1∶3.5万航空摄影资料完成174幅1∶5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测绘任务。作业依据国家测绘局2000年2月制定的《1∶50000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暂行本)》《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12340-90)。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正射影像数据256级灰度模式,以非压缩Tiff格式存储。正射影像地面分辨率为1米,坐标信息以文本文件格式存储。
2002年8月7日、2004年6月1日,省地理信息中心分别接收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山东省内的1∶5万比例尺数字化产品,包括1∶5万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全省445幅)、1∶5万比例尺数字栅格地图(DRG)数据(全省457幅)、1∶5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全省330幅)、1∶5万比例尺数字线划地图(DLG)数据(全省457幅)。DLG数据具有代表性,图幅编号执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92);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分类代码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公路路线名称代码采用国家标准《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和国家测绘局制定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建库工程暂行规定-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水系名称代码采用国家测绘局制定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建库工程暂行规定-河流、湖泊与水库名称编码原则》;数据采集方法,利用航片DOM、卫片DOM与LANDSAT多光谱影像融合,经分幅裁切与DRG复合配准,不更新地形要素以DRG为背景进行采集,需要更新的地形要素内容,在地形图或现势资料引导下以DOM为背景进行采集,对已有最新车载GPS采集的国道、省道数据、地名数据库的成果经数据和代码转换后导入,数据成果经编辑、检查后转换成Arc/Info的数据格式;数据分层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及几何特征,共分14个数据层,各层包括1~2类属性,每类属性包括相应若干属性项;元数据标准采用《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1007-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