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综合农业区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8&rec=43&run=13

由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经济、文化、生产习惯不同,农业内部各业的结构不同,产品种类不一,山东各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分区,即东部沿海丘陵农林渔区、胶济平原农业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农林牧区、湖东鲁南平原农业区、南四湖东平湖农渔区、鲁西南平原农林牧区、鲁北平原农牧区、黄河三角洲农牧渔区。

一、东部沿海丘陵农林渔区
以胶东半岛及东南沿海为主,主要包括烟台、威海、日照3市及青岛市大部。1990年,土地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7.7%,耕地率40.8%,农业人口1202.9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41亩。人均占有果园0.23亩,居全省之首;丘陵面积占全省的89%,人均0.8亩。海岸线长达2300多公里。
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丘外围分布山前冲洪积平原,以西北部莱州、龙口两市分布较为集中。西部是与胶济农业区相连的地势低洼的胶莱平原。主要土壤类型依次为粗骨土、棕壤、潮土。由于砂砾质土壤比较普遍,气候湿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水平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分之二土壤缺速效钾,速效磷含量相对较高;棕壤心土层内多数有粘化层,利于保水保肥。气候属湿润和半湿润,除西北部外,3-11月平均干燥度小于1,积温低于省内其他地区。除平原和谷地有较丰富的孔隙水外,其他地方由于基底为花岗岩和片麻岩,裂隙很少,属地下贫水区,但地表水较丰富。区内林地相对较多,森林覆盖率19.84%,居全省首位。
该区旱涝灾害相对较少,水资源不足;农田一年两熟制所需热量不充裕;水土流失比鲁中南轻。由于低山、丘陵、平原并存,适于因地制宜发展粮食、花生、水果种植和牧业生产;海岸线长,适于水产业。

二、胶济平原农业区
位于泰、鲁、沂山北侧,沿胶济铁路两侧及小清河沿岸,以平原为主,呈东西向带状,涉及济南、淄博、潍坊3市和滨州、东营市小清河以南地带及青岛市平度市。1990年,土地面积2.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4.2%,耕地率53.8%,农业人口973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85亩。
境内以山前冲洪积平原为主,东部为较低洼的胶莱平原,潍坊市北部莱州湾沿岸为河流冲积和海积交互沉积的平原,易受海潮影响。全区土壤主要为褐土土类中的潮褐土和褐土亚类,山丘与平原交接洼地有砂姜黑土分布。潍坊市北部有盐化潮土和滨海盐土分布。大部分地方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地面比降适宜,排水出路较好。土壤自然肥力较高,因精耕细作,施肥多,土壤熟化程度高,因而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受土壤石灰性影响,速效磷含量与全省平均水平相近或稍低;速效钾含量大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壤肥力居全省各区之首。3-11月平均干燥度1.5左右。具有较好的地下水汇集条件,但由于工业比较集中,农业用水进一步增加,地下水位下降甚剧;地表水较贫乏且污染严重。林地少,森林覆盖率仅为5.7%。
该区大部为历史悠久的粮食精种高产区,烤烟生产也在全省占重要地位。蔬菜和畜牧生产发达。此外,潍坊市北部沿海有水产养殖和贝类资源。该区热量充裕,提水灌溉条件较好,但用水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保护基本农田、治理污染、进一步培肥土壤、节水等成为该区农业工作的重心。

三、鲁中南山地丘陵农林牧区
包括临沂、枣庄、济宁、泰安、济南、淄博、潍坊、莱芜8市中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县(市、区)。1990年,土地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2%,耕地率40.6%,农业人口1465.2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43亩。
境内中山、低山和丘陵并存,地质状况复杂。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棕壤两土类中的各亚类以及粗骨土类中的酸性粗骨土和钙质粗骨土亚类。由于地质和地貌复杂,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悬殊,但以低水平为主。气候属半湿润,3-11月平均干燥度1.0—1.5,积温高于东部沿海,稍低于胶济平原农业区。地表径流丰富,地下水贫乏,尤其是石灰岩地带,因岩溶裂隙发育强烈,造成严重缺水易旱,只有山间谷地和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积聚。森林覆盖率17%。
该区干旱频率高,但雨季降水集中,水土流失量居全省之首。山多田少,土壤瘠薄,因而林业、畜牧业有所发展。复杂的地貌、土壤造就物产的多样性,花生、烤烟、水果、干果、茶、桑蚕、畜牧产品等都有一定出产,是省内生猪的主要产区。

四、湖东鲁南平原农业区
包括南四湖和东平湖以东、鲁中山地丘陵西南侧及鲁南以平原为主的县(市、区),涉及泰安、济宁、枣庄、临沂4市。1990年,土地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7%,耕地率53.5%,农业人口914.8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33亩。
境内地貌为冲洪积平原、盆地、谷地。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土类中的潮褐土亚类以及砂姜黑土和潮土土类;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或偏粘;部分砂姜黑土具有旱、涝、瘠、僵的不良性状,经治理改良后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大部土壤自然肥力及耕作熟化程度较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一般较高,速效磷含量较低,尤以砂姜黑土为甚;速效钾含量因成土母质而异,变幅较大。土壤的总体肥力水平高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农林牧区和鲁西北平原农牧区。区内大部分为半湿润气候,3-11月平均干燥度1.0NFDA11.5,东南部属湿润气候。积温仅次于鲁西南,高于其他地区。地下水质量好且储量大,但出现采补失调;地表水较多,但污染日益加重。森林覆盖率较低,为8.97%。
该区水热条件较好,是种植业产量较高的地区,且由于气候、地貌、土壤等的差异,物产种类丰富。鲁南沂沭河下游是省内水稻主产区之一。区内粮、棉、油、菜及猪、牛、羊等生产全面发展。

五、南四湖东平湖农渔区
包括环绕南四湖、东平湖的济宁市任城区、微山县、鱼台县、东平县。1990年,土地面积0.4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6%,耕地率44.2%,农业人口192.2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41亩,人均占有水面1.04亩。
该区是鲁西沉降区和鲁中上升区的交接洼地地带。土壤类型,南四湖的北、西两面陆地以水稻土为主,其余地方为褐土、潮土、砂姜黑土三个土类。分布于湖滨的潮土,多为通气排水不良的湿潮土亚类。气候为半湿润,3-11月平均干燥度1.0NFDA11.5。灌溉条件较好,但工业发展造成水质污染,滨湖部分地方汛期易涝。
该区南四湖周围水资源较丰富,稻田占耕地面积30%以上,是省内又一水稻主产区;南四湖、东平湖是省内最大的淡水产品产地,除鱼、虾、贝、蟹、藕、菱、芡、菰、苇、蒲以外,鸭、鹅饲养也很多。但人工养殖开发较少,多为捕捞采集。

六、鲁西南平原农林牧区
包括黄河以南,沿湖县(市、区)以西,以及东平湖、南四湖之间的梁山县、汶上县。1990年,土地面积1.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0.4%,耕地率62%,农业人口889.2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70亩。
境内大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微地貌变化多,岗、坡、洼相间,但总体比降小,自然流势滞缓,尤以东部为甚。汶上县多冲洪积平原。全区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土类的各亚类,东部有少量潮褐土。该区黄河冲积物以轻壤质为主,自然肥力不高,石灰性强,耕作施肥水平逊于胶东、胶济、湖东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稍高于黄河三角洲,也属全省最低之列,速效钾含量较高,仅次于鲁北和黄河三角洲。气候属半湿润,3-11月平均干燥度1.2—1.5,但春、秋季易旱,夏季降水偏多。积温居全省之首,一年两作时间充裕。地表水较少,地下水较丰富,北中部有引黄灌溉。潜水均有不同程度矿质化,潜水滞缓区有“咸水”。全区森林覆盖率7.4%,在农田间作泡桐树较多。
该区光热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低,有部分盐渍化及潜在盐渍化土壤。适于粮、棉、瓜类生产,盛产优质西瓜。

七、鲁北平原农牧区
包括聊城、德州两市全部,滨州市西部的惠民、阳信、博兴、邹平等县的一部分以及济南市历城区、章丘市黄河以北地区及淄博市高青县。1990年,土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9%,耕地率65.2%,农业人口1139.4万人,人均占有耕地2.27亩。
境内全部是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和土壤类型与鲁西南类同,土壤质地比鲁西南偏重,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高于鲁西南。属半干燥气候,3-11月平均干燥度1.5—1.8,春季重旱的频率较高,夏季易涝,秋季偏旱。积温高于东部沿海而低于鲁西南。地表水少,地下水储量较丰,南部有引黄灌溉。潜水均有不同程度矿质化。全区森林覆盖率5.6%。
该区光热、水资源较丰富,适于粮、棉、水果、瓜类生产。土壤肥力不高,有盐渍化土壤及潜在盐渍化威胁。

八、黄河三角洲农牧渔区
位于鲁北平原农牧区东,黄河入海口及其两翼,包括滨州市的无棣县、沾化县全部与滨城区、博兴县、邹平县、阳信县、惠民县的部分,东营市的垦利县、利津县全部与广饶县的部分,以及潍坊市的寿光市、潍城区、昌邑市北部。1990年,土地面积1.0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6.5%,耕地率32.1%,为全省最低;农业人口138.3万人,人均占有耕地3.5亩,居全省之首;牧草地和盐荒地属全省最多,共有牧草地21.4万亩,盐荒地550万亩。海岸线长495公里。
土壤类型为潮土、盐土、新积土。潮土中以盐化潮土亚类为主,占全区土壤面积的31%,盐土占35.1%。新积土类中的冲积土亚类(黄河入海口沉积物)是无盐化的淡质壤,被它覆盖的下层土壤为老盐土。土壤耕作熟化程度低,除成土母质富含速效钾外,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均为全省最低水平。该区蒸发旺盛,春旱严重,夏季降水集中,且受自上游过境入海的洪水影响及海水顶托,易受内涝。积温稍高于胶东而低于其他区域。潜水矿化度高,威胁上层土壤,且无法用于灌溉;深层淡质地下水有限,因而灌溉全靠引黄,但地处最下游,用水保证率不高。森林覆盖率仅2.7%,为全省最低,植树成活及生长困难。
该区人口密度低,光照充足,热量稍低,水资源不足,潜水和土壤含盐多,即使非盐化土壤,开垦不当也很快盐化撂荒。适宜发展牧业;部分地方实施科学的耕作灌排措施,可以种植棉花、水稻等作物。黄河入海口泥沙淤积延伸,每年向海推进0.3公里—0.5公里,是该区的开发潜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