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7&rec=84&run=13

1991-2005年,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机械化水平、牛肉、牛奶需求变化、科
技水平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省肉牛、奶牛的发展进入大规模商品化的新阶段。
各地把发展肉牛、奶业生产作为优化畜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菜
篮子”,增加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养牛业彻底摆脱“养牛为耕田”传统理念的束缚
,基本形成现代牛业的雏形。

一、存栏量与出栏量
山东省是全国养牛大省,经过发展,全省牛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奶牛存栏量
增长幅度高于肉牛11.62倍,也高于生猪、家禽、山绵羊存栏量的增长幅度。奶业产
值占畜牧产值的比重呈快速提高态势。2005年,全省牛存栏量、出栏量分别比1991年
增长0.94倍、3.87倍,牛出栏率为54.79%,比1991年提高31.4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
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1991-2005年山东省牛存栏量与出栏量统计表
表4-4
单位:万头

┌──┬────┬───┐
│年份│存栏量 │出栏量│
├──┼────┼───┤
│1991│501.40 │119.50│
├──┼────┼───┤
│1992│531.90 │140.90│
├──┼────┼───┤
│1993│603.00 │177.10│
├──┼────┼───┤
│1994│681.30 │213.10│
├──┼────┼───┤
│1995│714.10 │248.40│
├──┼────┼───┤
│1996│740.10 │272.40│
├──┼────┼───┤
│1997│811.90 │334.50│
├──┼────┼───┤
│1998│911.8 │354.90│
├──┼────┼───┤
│1999│977.25 │391.10│
├──┼────┼───┤
│2000│1008.61 │413.80│
├──┼────┼───┤
│2001│1006.85 │461.80│
├──┼────┼───┤
│2002│1018.93 │488.12│
├──┼────┼───┤
│2003│1040.17 │509.11│
├──┼────┼───┤
│2004│997.76 │530.60│
├──┼────┼───┤
│2005│970.52 │546.68│
└──┴────┴───┘

二、肉牛及役肉兼用牛
(一)品种资源
山东牛的品种主要有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和蒙山牛。各地加强地方品种保护和选
育提高,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利用鲁西黄牛作父本,对黄牛进行杂交改良,至20世纪9
0年代初全省黄牛基本实现改良。为加快肉牛业发展,自1992年起,先后从国外引进
利木赞、西门塔尔等世界著名的肉用牛良种,在全省推广杂交改良技术,取得良好效
果。
役肉兼用牛的地方品种主要有鲁西黄牛、渤海黑牛。
鲁西黄牛。是全国著名的地方良种,肉役兼用,与南阳牛、秦川牛一起,被誉为
中国三大名牛。具有个体高大、适应性强、肉质好等特点,适合广大农区饲养,列入
国家保护品种。主要饲养地是菏泽、济宁及泰安、聊城西部地区,至2005年,存栏纯
种200多万头。

图4-5 鲁西黄牛

渤海黑牛。是中国唯一的黑牛地方品种。历史上广泛分布于滨州、东营及德州市的部
分县(市)。由于20世纪60-70年代引入鲁西黄牛等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数量大量减少
,分布区仅在无棣、沾化、阳信等县,1991年存栏8万头,至2005年存栏2万头,列入
国家保护品种。
20世纪90年代,先后从国外引入肉牛良种,在全省开始大规模杂交改良工作。引
进的肉牛及肉乳兼用品种主要有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莱等。90年代中后期,肉牛
及乳肉兼用牛生产开始进入黄金时期,省财政多次投资引入利木赞、西门塔尔等世界
著名肉牛品种,建立起肉牛纯种繁育场、种公牛站,生产冻精进行肉牛改良,全省形
成以省种公牛站为龙头,省、市、县、乡、配种户相配套的肉牛冻精改良体系。
西门塔尔牛。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牛种之一,原产瑞士,为大型肉乳兼用型牛,
体格粗壮结实,肌肉丰满,乳房发育中等匀称,泌乳力强。山东是引入西门塔尔牛较
早的省份。1994年,济南市畜禽良种繁育站从加拿大引入西门塔尔公牛3头,母牛10
头;1997年,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引入西门塔尔牛冻胚,在曹县移植产出100多头
;1998年4月,省畜禽良种推广中心种公牛站从加拿大引入西门塔尔公牛20头;2000
年,济南市畜禽良种繁育站从加拿大引进西门塔尔公牛4头;省畜禽良种推广中心组
织实施胚胎移植技术项目,进行胚胎移植100枚,产出西门塔尔12头。至2005年底,
全省存栏种公牛51头,母牛35头。西门塔尔牛用于黄牛改良,受到养牛户欢迎,是非
常好的父本。
利木赞牛。原产法国中部,属大型肉用牛品种,以体型高大、生长快、肌肉丰满
、产肉率高而著称。山东最早在1976年由省农科院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引入2头种
公牛,1992年后分三批从法国和加拿大引入100多头。1992年从法国引入公母牛40头
,其中18头母牛饲养在禹城家畜改良站进行纯种繁育,22头种公牛分别饲养在烟台、
泰安、潍坊、临沂等市(地)和滨州地区的惠民县、德州地区的禹城县进行冻精生产,
改良当地黄牛。1995年,山东省实施肉牛良种引进及产业化开发项目,1996年6月从
加拿大引进48头,1997年省农科院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引进国外胚胎,在曹县移植产出
100多头。1998年4月从加拿大引入公牛20头,集中饲养在省畜禽良种推广中心种公牛
站。2000年,济南市畜禽良种推广中心引入利木赞公牛2头。省畜禽良种推广中心组
织实施胚胎移植技术项目,移植产活胚胎牛16头。2005年存栏种公牛30头,母牛40头

肉牛良种产业化开发。1995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委、省财政厅、省农
委《关于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的实施意见》,将肉牛良种引进及产业化开发作为重点
项目给予扶持。1997年,省财政安排资金1390万元,保证项目实施。
1995年6月,省科委、省财政厅、省畜牧局下发《关于印发肉牛、瘦肉猪良种引
进及产业化开发实施方案的通知》,肉牛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主要包括:建设1处省
种公牛站;从国外引进肉用牛种牛;完善省、市(地)、县肉牛良种推广体系;开展肉
牛繁育试验示范工作。通过项目的全面实施,在全省形成比较完善的肉牛繁育推广体
系,使肉牛生产跃上新台阶。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1996年起,
在曹县、禹城、高青、莘县、邹平、高青6个县(市)和辐射周边的12个县(市)实施肉
牛产业化示范县建设,至1998年,共出栏优质肉牛70万头,占当年全省出栏杂交肉牛
的四分之一。
1995年,从法国引进1台先进的冻精细管分装制作设备。1996年6月,建成国内一
流的省级种公牛站。10月,肉牛细管冻精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冻精质量统检,冻精活力
0.4以上,七项指标完全达标,结束了山东不能生产肉牛细管冻精的历史,获1999年
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肉牛良种繁育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6-19
98年,完善烟台、潍坊、临沂、菏泽、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济宁、淄博10个市
(地)冻精站的建设,主要内容有液氮、冻精、运输设备的更新,配套任务全部完成,
是肉牛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之一。
至2001年,全省肉牛改良率41%,比1994年提高23个百分点,肉牛科技、生产、
质量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牛出栏率55.18%,比1994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
(二)饲养方式
20世纪90年代开始,肉役兼用牛采取母牛分散饲养、分户繁殖,公牛集中育肥。
在地方良种的保种场、繁育场也采用母牛集中饲养的方式。1995-2005年,肉牛规模
饲养在一些地区发展较快,曹县、诸城、禹城、陵县、高密、平度、莘县、惠民等县
(市)出现规模不等的肉牛育肥场。
(三)技术推广
“十五”时期推广的技术主要有:鲁西黄牛纯种繁殖与选育提高技术;利用利木
赞、西门塔尔等优良肉牛改良本地牛技术;提高母牛繁殖力技术;犊牛早期补料技术
;舍饲育肥方式应用;育肥前饲养管理技术;糟渣饲喂技术;青贮饲料喂养技术;配
合饲料喂养技术;青绿饲料轮供技术;不同牛群及高档肉牛生产技术;科学免疫技术
及疫病快速诊断技术。推广区域有菏泽、东营、济宁、聊城、滨州、德州、济南、泰
安市。通过技术推广,年出栏肉牛15万头,按集中每头增收500元计,项目区直接增
收7500万元。同时,可促进粮食和作物秸秆的转化,促进种植业三元结构调整,提高
种植业效益。

三、奶牛
(一)存栏量与牛奶产量
2005年,全省奶牛存栏量比1991年增长24.15倍;奶牛平均单产由3000千克提高
到4052千克,增长35%;牛奶产量增长21.82倍。

图4-6 1991-2005年山东省奶牛存栏量情况示意图

图4-7 1991-2005年山东省牛奶产量情况示意图

(二)品种资源
山东省没有专门的奶牛品种。1991年后,全省各地大量引入荷斯坦奶牛。2001-
2005年发展尤为迅猛。引入的成年母牛年产奶量8000公斤以上,乳脂率3.4%以上。引
进的高产公奶牛,其父亲列世界前50名,母亲年产奶量平均12000公斤以上,乳脂率
3.8%以上。
荷斯坦奶牛饲养以济南、

图4-8 2004年实施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全省奶牛品种质量大幅提高,奶牛良种覆盖率
达95%以上。图为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
青岛、烟台、淄博、东营等大中城市及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分布区数量最多。“十五”
时期,以上城市先后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累计引入母牛近4000头,
公牛20头。至2005年底,全省饲养的奶牛品种除少量的娟姗牛外,大部分为荷斯坦奶
牛。
1995年,省畜禽良种推广中心成立,21世纪初从美国引进优质种公牛12头。200
4年,省农科院与山东鲁信实业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山东奥克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扩大种公牛数量。2004年,省财政厅和省畜牧办联合开展奶牛良种补贴试点工作,
奶牛品种质量大幅提高,全省奶牛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奶牛平均单产有较大提高
,每头奶牛年均产奶量超过6000公斤的饲养场不断增多。
(三)饲养方式
为扭转奶牛养殖“小、散、低”的状况,先后推广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牛场,推
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工作。
1991年,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很少,至2005年,全省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
470家,存栏奶牛133459头,产奶量372692吨,分别占当年存栏量和产奶量的18.95%
和19.92%。
2004年4月,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成立,会员包括养殖、加工、饲草饲料和技术
服务等奶牛业产业链上的多数龙头企业。奶业分会履行“协调、服务、维权、自律”
职能,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行政主管部门,并与技术推广部门配合,积极
组织开展行业管理、法规宣传、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