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7&rec=79&run=13

一、规模化饲养
20世纪90年代后,大牲畜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户有户养,养猪由公私养并举转
向以户养为主,城市郊区蛋禽饲养专业户开始逐步发展畜禽规模化饲养。至2005年,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已成为家禽、生猪、肉兔的主要生产方式,主要形式有:专业养殖
大户。主要是从散养户发展壮大而来,一般都具有多年从事养殖的经验,养殖人员以
家庭为主,自己投资,自己管理,自己受益,独立核算。规模养殖场。有相对独立的
养殖场区,脱离于庭院,大多在村外,场区布局较科学,基础设施基本齐全。有专职
饲养人员、兽医人员和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生产规范。大部分

图4-2 1997年产值达到1600万元的青州市郑母养猪基地

为独立的企业法人。这种形式的畜禽养殖规模、养殖专业性、管理科学性都较一般专
业养殖大户强,生产效率较高,抵御疫病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养殖小区。“
八五”时期末、“九五”时期初发展起来的养殖形式,养殖地理区域相对集中,管理
、服务相对统一,饲养、核算分户进行。在规划建设上,统一规划土地,统一基础设
施,统一建设标准。在日常生产中,小区都能做到统一进(畜禽种苗或配种、饲料、
兽药、疫苗),统一出(产品销售、粪污处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免疫,分户
饲养管理。至2005年底,全省发展各类养殖小区近2万个,比较规范的1.2万多个。大
型集约化养殖场。主要由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大部分作为自己的畜禽产品加工原料基
地或出口产品备案养殖基地。投资大,养殖规模大,选址布局科学合理,设施设备齐
全先进,标准化程度高,可控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大都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
理制度和生产规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素质较高。高投
入、高效率、高产出,是技术型现代化畜禽养殖方式的典型,代表了现代畜牧业发展
的方向。
“十五”时期,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牛羊等家畜规模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全
省畜禽规模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至2005年,全省肉鸡规模以上(年出栏20
00只以上)养殖场(户)约11.6万个,年出栏肉鸡占全省肉鸡出栏总数的90%以上,肉鸡
规模化率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蛋鸡规模以上(常年存栏500只以上)养
殖场(户)约12.4万个,存栏蛋鸡占同时蛋鸡存栏总数的73%以上,蛋鸡规模化率比同
期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奶牛规模以上(常年存栏5头以上)养殖场(户)约2.8万
个,存栏奶牛占同时奶牛存栏总数的65%以上,奶牛规模化率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
15个百分点。生猪规模以上(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场(户)约19万个,年出栏生猪占同
期生猪出栏总数的55%以上,生猪规模化率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羊和
肉牛饲养,从改革开放初以农户散养占绝大多数,发展到羊规模以上(年出栏30只以
上)养殖场(户)约15万个,年出栏肉羊占同时肉羊出栏总数的35%以上,羊规模化率比
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肉牛规模以上(年出栏10头以上)养殖场(户)约3.5
万个,年出栏肉牛占同时肉牛出栏总数的30%以上,肉牛规模化率比同期全国平均水
平高5个百分点。

二、标准化生产
(一)标准收集与编制
2001年7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对推行畜牧业标准化提出要
求。2002年1月,省畜牧办召开全省畜牧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会后,成立山东省畜牧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山东省畜牧业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根据全省畜牧
业发展实际,组织制定畜禽品种标准、质量安全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地环境
标准等地方系列标准。同时,开展畜牧兽医地方标准的修订工作,2000年以后制修订
的畜牧兽医地方标准82项。其中2004年制修订并发布山东省畜牧兽医地方标准35项,
包括济宁百日鸡、鲁西黄牛等畜禽地方品种标准15项,畜禽饲养小区和饲养场建设标
准、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饲料兽药使用规范、防疫技术规程18项,牧草生产规
程1项,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县级实验室建设标准1项。2005年制修订畜牧业地方标准3
1项。初步形成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骨干、企业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为补充的
畜牧业标准体系框架。
(二)标准化推广
1996年起,国家先后制定、颁布、实施畜禽及其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主
要涉及畜禽产品卫生及其产地环境,生猪及其产品,家禽及其产品,肉牛、奶牛及其
产品,肉羊及其产品,肉兔、毛兔及其产品,蜜蜂及其产品,饲料及其原料,兽医检
疫及兽药残留,畜禽排污及其处理等标准和规范。全省各地通过立法、培训、会议推
动、现场督导、挂牌推动等措施,加快畜产品质量标准的推行。
2003年3月,省畜牧办在收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规程的基础
上,编制山东省第一本内容较为全面、翔实的《畜牧业标准汇编》,为广大畜牧生产
者和执法管理者提供了参考资料。
2004年,省畜牧办组织畜牧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编写出版以生猪、肉鸡、蛋
鸡、肉羊、肉牛、奶牛、肉兔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手册》
系列丛书。通过山东畜牧信息网及《齐鲁牧业报》等媒体及时更新公布标准化生产的
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加大标准化推广宣传力度。围绕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组织编
写一系列质量标准技术资料,作为畜牧业标准化培训和推广的教材。通过对畜牧系统
的管理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普及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知
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从事质量标准管理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的人员,逐步
实行持证上岗。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现场指导、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对畜牧生
产、加工、经营者进行标准化知识和技术培训,切实提高质量标准意识和实际操作水
平。2005年,全省共举办各类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监督管理培训班2000多次,培训15万
人次。
2002-2005年,滕州的肉兔、肉鸡,海阳的肉牛、生猪,临朐的生猪,泗水的牛
羊,微山的蛋鸭,文登的奶牛,高唐的肉牛,单县的肉羊等10个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
基地建设进展良好。2004年组织申报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创建项目2个,
建设项目1个。2005年承建农业部标准化肉鸡示范区建设项目1个,在全省范围认定奖
励10个畜牧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每个奖励10万元—15万元。各市也设立
优势畜禽标准化综合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比重进一步提高,示范品种、范围及效应
进一步扩大。
“十五”时期末,全省重点加大肉兔、生猪和肉鸡养殖场区及各类种畜禽场标准
化改造的力度,推行以饲养、用药、防疫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2002年,烟台市
从场址选择、场区布局、饲养规模、畜种来源、技术力量、生产管理、卫生防疫等方
面,对种畜禽场的标准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对全市154个种畜禽场的标准化生产情
况进行清理整顿,对暂不符合条件的种畜禽场下达书面整改意见通知书,对已停产、
达不到规模要求或育种条件较差的种畜禽场吊销其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至2005年
底,全省投资30多亿元,建设标准化鸡舍2.6万个,肉鸡标准化饲养比重达60%;建设
标准化猪场800多处,生猪标准化饲养比重达45%。

三、环境保护和治理
“八五”和“九五”时期,畜牧业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十五”
时期,畜牧环境保护和粪污治理工作得到广泛重视。2004年4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东
线工程山东段施工,省农业厅印发《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
》,将畜禽养殖场污染源防治作为重点内容。2005年1月,省畜牧办根据省政府“两
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制定《“两湖一河”流域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提
出粪污治理与综合利用的具体要求。2月,省质监局公布《山东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
排放标准》,于当年5月1日开始实施。12月,省畜牧办、省环保局、省财政厅、省科
技厅、省质监局联合印发《山东省家禽养殖污物无害化处理与监督管理规范(试行)》
。自2005年起,省财政加强对畜禽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扶持,启动实施“两湖一河
”畜禽规模养殖场大型沼气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