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计划编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7&rec=194&run=13

1990年前后,农业部门的计划机构一直在省计划部门统一部署下编制农业计划。
2000年,省农业厅在机构改革中单独设立发展计划处,主要职能是研究农业和农村经
济发展战略,编制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拟订农牧业项目建设
中长期规划,组织重大农牧业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核、申报及监督管理工作。

一、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编制
1991年,根据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
及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省农业厅组织编制《山东省种植业发展十年规划和“
八五”计划》。规划明确,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发展棉花、花生和其
他农产品,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高产高
效;广辟资金渠道,进一步搞好商品基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改善生产条件;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改善农业的外
部环境,增强农业内部活力,使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1995年10月,《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
要》通过,提出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农业“九
五”计划确定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把节约
土地、能源、水资源与提高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进
农业产业化。
到第十个五年计划编制时期,农业五年发展计划更名为五年发展规划。在省发展
计划委员会统一部署下,山东省农、林、牧、渔各业分别编制五年规划,指导全省农
业农村经济发展。
山东省农业发展的具体年度计划主要有各个年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农业基
本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等。在管理形式上,依然延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以中
长期计划为重点的计划体系,将科技计划、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逐步
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国家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三种管理形式。在计划指标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增有减,数量指标和效益指标进一步完善。数量指标包括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水产品产量、猪牛羊肉产量等;
效益指标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等。

二、专项规划编制
1991年,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实施“建设100个吨粮示范乡镇的计划”,全省吨
粮田面积、吨粮田单位数量实现进一步发展。为贯彻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
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发展节水农业,制定了旱作农业发展规划,
并作为山东省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均有专项投资计划实施旱作农业项
目。同年,为加快沂蒙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省政府制定沂蒙山区开发建设百万亩
优质果品、花生基地规划纲要,决定在沂蒙山区开发百万亩沙石山,建设优质果品、
花生基地。
为突出山东省农业的优势和特色,省农业厅编制一系列优势农业的发展规划。20
04年初编制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以专用小麦、专用玉米、棉花、花
生、苹果、蔬菜、肉牛肉羊、肉禽、生猪、奶牛、水产品11类优势农产品为核心,力
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在山东省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八大优势
产业带(区),即:中西部平原优质粮棉产区、鲁东及鲁中南优质花生产区、鲁东南及
鲁北优质蔬菜产区、胶东半岛及泰沂山区优质果品产区、沿黄及鲁东南优质畜产品产
业带、鲁东鲁西优质禽产品生产加工区、沿海海珍品养殖及优质水产品产业带和胶济
及京沪沿线优质农产品出口加工产业带。

三、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省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制定《山东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施
意见》,意见提出:要由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的
商品农业转变;由以追求数量型增长为主向增量增效并重转变;由单一封闭型经济向
综合开放型经济转变。全省各地分别制订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
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由过去的“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使农业生态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九五”计划实施后,山东省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按市场经济要求,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先进
技术,把节约土地、能源、水资源与提高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
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为正确指导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1996-1997年,省委政策研
究室组织开展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一个综合研究报告和多个专题研
究报告,进一步坚定了全省加快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农业现代化战略
山东农业现代化建设虽然与大多数省市同时起步,但总体进程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1990年,山东农业现代化水平为43.92%,1999年达到62.77%。
200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其中一项课题就是农
业现代化问题研究,由省农业厅和省委政策研究室共同承担。战略研究报告分析了山
东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背景,着重指出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制约因素,
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即调整农业发展战略,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中
彻底解放出来,在农业目标模式、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上重新作出选择。研究还对加
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战略构想,提出五项具体目标,即: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
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发展环境优良化、农民知识化。山东
省农业现代化战略提出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到2010年,着力打好农业现代化基础。
具体指标要求是:全省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按1998年价格
计算,下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8%,林
牧渔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55%。2010年前,争取60个县(市、区)陆续基本
实现农业现代化。第二步,到2020年,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攻坚战。重点解决农业专
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具体指标要求是:全
省人均GDP35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11%,第三产业
增加值比重42%,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60%。

四、农业区划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4年,山东省农业资源区划管理办公室先后归属省农业委员
会、省计委。1994年从省计委调整到省农业厅,设立农业资源区划处,挂农业资源区
划办公室牌子。2000年机构改革后,不再设单独的资源区划处,而由发展计划处加挂
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牌子。
1990-2005年,山东农业区划系统编印出版《山东农业开发之路》《山东名优特
产大观》《农业区划知识全书》《山东省农业资源数据编制》《山东农村资源》《山
东省农业区划资料数据汇编》《山东省胶东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山东
省农业资源监测报告》《山东省农业区划获奖成果选编》等。在资源调查基础上,部
分市开展中低产田开发综合实验示范,为大面积开发工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