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壤肥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7&rec=168&run=13

一、有机肥料资源调查与利用
根据农业部《全国有机肥料品质及其公布调查提纲》要求,山东省于1990年开始
组织有机肥料资源及品质调查,1991年,在123个县全面开展调查统计,同时在莱州
市、济南市历城区等25个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料资源与品质采样调查。1992年12月
,省土壤肥料检测中心对100多个有机肥料品种、上千个样品的养分含量进行分析测
定,年底完成室内分析化验,1993年12月完成资料汇总,1995年出版《山东省有机肥
料》。
调查结果表明,全省有机肥料总量66939.2万吨,平均每亩耕地6.6吨。有机肥料
种类可分9大类(粪尿类、堆沤肥类、秸秆类、绿肥类、饼肥类、海肥类、土杂肥类、
农田三废类、腐殖质类)100多个品种,其中,粪尿类资源量占有机肥料总量的36.6%
,土杂肥类占27.2%,堆沤肥类占23.4%。
1995年8月,省政府在滕州市召开全省有机肥料工作会议。同年,省农业厅会同
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意见》。农业部于1996年、199
7年和1998年分别在山东省文登市、桓台县和青岛市召开全国秸秆综合利用以及秸秆
堆沤现场会并开展技术培训,省农业厅于1992-1997年每年夏季召开有机肥料现场会
。其间,还开展“百日增肥”“爱国卫生积肥活动日”“冬季积肥”等活动,各级政
府也下发关于开展和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文件,在政策、资金和物资上给予扶持。
为推进秸秆还田工作,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简称省土肥站,1997年更名为省土壤
肥料工作总站,简称省土肥总站)提出机割留茬和人工收割小麦留茬高度,1995年,
全省小麦高留茬面积1666.7千公顷。同时,全省推广应用“301”菌剂、催腐剂、酵
素菌、EM菌进行秸秆快速堆沤,1997年,秸秆堆沤还田面积333.3千公顷,利用秸秆
200万吨,约占当年秸秆总量的3%;秸秆过腹还田2000多万吨,占全省秸秆总量的3
1%。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全省有机肥料施用量逐渐减少,亩均施用量由1995年的2
.5立方米降到2005年的1.3立方米左右,但有机肥料质量显著提高。保护地蔬菜有机
肥料用量较大,一般亩施4立方米—5立方米,多为风干鸡粪、商品秸秆肥、
草炭肥,部分蔬菜和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还施用一定数量的饼肥。
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保护地蔬菜和果品栽培面积
增加,1996年后发展加快。2000年,省土肥总站登记有机肥料生产企业95家,产品8
0多个,其中60多个产品有机物含量大于或等于25%。商品有机肥料生产原料主要是
腐熟秸秆、鸡粪、农产品加工余料。2001年,全省有机肥料年设计生产能力约150万
吨,实际生产约50万吨。2005年,全省商品有机肥产量为280万吨(设计生产能力570
万吨),其中,精制有机肥料104万吨,有机无机复合肥153万吨,生物有机肥20万吨
。商品有机肥料有机质含量高、营养全,因价格较高,主要应用于高效的蔬菜和瓜、
果、烟草等作物生产。

二、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壤培肥
1986年,全国和全省相继开展土壤普查和调查,积累土壤养分方面的基础资料。
调查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后,全省耕地土壤肥力总体水平逐渐提高,土壤有机
质、速效氮、有效磷含量逐年增加,大部分土壤速效钾含量有较大幅度降低,绝大部
分耕地土壤结构和适耕性有所改善,保水保肥性能增强。

1995-2000年部分年份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养分含量监测结果情况统计表
表8-9

┌──────┬──┬───┬───┬───┬────┬───┬───┐
│土壤养分 │年份│褐土 │潮土 │棕壤 │砂姜黑土│粗骨土│平均 │
├──────┼──┼───┼───┼───┼────┼───┼───┤
│有机质 │1998│1.18 │1.13 │0.94 │1.12 │0.80 │1.03 │
│(%) ├──┼───┼───┼───┼────┼───┼───┤
│ │2000│1.36 │1.28 │1.22 │1.54 │1.32 │1.34 │
├──────┼──┼───┼───┼───┼────┼───┼───┤
│全氮 │1995│0.109 │0.096 │0.080 │0.082 │0.055 │0.082 │
│(%) ├──┼───┼───┼───┼────┼───┼───┤
│ │2000│0.096 │0.086 │0.098 │0.107 │0.106 │0.099 │
├──────┼──┼───┼───┼───┼────┼───┼───┤
│碱解氮 │1995│118 │80 │88 │34 │54 │81 │
│(毫克/千克) ├──┼───┼───┼───┼────┼───┼───┤
│ │2000│78 │53 │79 │91 │110 │78 │
├──────┼──┼───┼───┼───┼────┼───┼───┤
│有效磷 │1998│14 │19 │13 │18 │5 │14 │
│(毫克/千克) ├──┼───┼───┼───┼────┼───┼───┤
│ │2000│34 │33 │27 │42 │35 │34 │
├──────┼──┼───┼───┼───┼────┼───┼───┤
│速效钾 │1995│83 │102 │27 │123 │60 │79 │
│(毫克/千克) ├──┼───┼───┼───┼────┼───┼───┤
│ │2000│117 │116 │38 │96 │87 │91 │
└──────┴──┴───┴───┴───┴────┴───┴───┘

1989-1996年,省土肥站对不同类型的低产土壤进行改良试验。1989-1992年,省
土肥站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承担省科委“黄淮海平原低产土壤(白浆化
棕壤、砂姜黑土)改良模式研究”课题,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5-1996年,省土
肥站承担省科委“风沙化土壤改良和开发模式研究”,两课题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土壤
改良提出一些有效措施。经过改良和农田基本建设,全省中低产土壤面积明显减少,
盐化土壤减少50%,原333.3千公顷砂姜黑土绝大部分改造为高产田和中产田,耕地
沙化程度明显减轻。2002年,全省高产田2246.4千公顷,中产田2478.2千公顷,低产
田面积1840.9千公顷。高产田土壤类型主要是潮褐土、潮棕壤、砂姜黑土、壤质潮土
等,低产田土壤类型主要是粗骨土、棕壤性土、褐土性土、盐化潮土、白浆化棕壤,
最主要的生产障碍因素是土壤侵蚀、瘠薄、盐碱化和干旱缺水。
2002年起,农业部在全国部分省(区、市)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山东省是1
0个试点省之一。2002-2003年,山东省首先在青州市,随后在茌平等7个县(市、区)
进行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青州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为全国提供了保护地蔬菜
栽培土壤评价的指标和经验。2005年起,按照农业部安排,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工作
与平衡施肥同步进行,当年全省有14个县(市、区)予以实施。
高效节水节肥技术研究与推广。1997年,省土肥总站提出加肥微灌项目,得到省
丰收计划项目支持。试验表明,大棚蔬菜滴灌施肥可以将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分
别提高到50%、30%和70%左右,节水30%—40%。2000年7月,省土肥总站
在五莲县召开全省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会议,推动全省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
设。2001年5月,国际钾肥研究所和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联合在济南举办全国灌溉
施肥技术培训班,推广滴灌施肥技术。同年,省土肥总站承担农田节水节肥技术研究
项目,形成小麦、玉米、花生、苹果4种作物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在部分县推广。
2002年,省土肥总站完成的以滴灌施肥为核心技术的农田覆盖聚水保墒节水技术获农
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沃土工程”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农业部提出。1997年7月,省政府办
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实施“沃土计划”的报告。21世纪初,农业部将“沃土工
程”列为重点扶持项目,2003年12月,农业部批复省土肥总站实施山东省“沃土工程
”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国家资金和地方资金各500万元。

三、平衡施肥
1991-2005年,全省农田肥料投入处于有机无机相结合、以无机投入为主、有机
投入比重逐步降低的阶段。1995-2000年,化肥施用量年均增长3.7%,增幅趋缓。1
995-2005年,山东省化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8.0%—9.0%。

1991-2005年山东省化肥用量(折纯)及其氮磷钾比例情况统计表
表8-10
单位:万吨

┌──┬────┬────┬──┬────┬───────┐
│年份│氮 │磷 │钾 │总量 │氮∶磷∶钾 │
├──┼────┼────┼──┼────┼───────┤
│1991│ 179.0 │ 72.6 │20.0│ 271.5 │1∶0.41∶0.11 │
├──┼────┼────┼──┼────┼───────┤
│1992│ 180.1 │ 76.9 │24.9│ 281.9 │1∶0.43∶0.14 │
├──┼────┼────┼──┼────┼───────┤
│1993│ 217.6 │ 104.2 │30.7│ 352.5 │1∶0.47∶0.14 │
├──┼────┼────┼──┼────┼───────┤
│1994│ 199.4 │ 92.0 │35.2│ 326.6 │1∶0.46∶0.18 │
├──┼────┼────┼──┼────┼───────┤
│1995│ 220.5 │101.0 │41.0│362.3 │1∶0.46∶0.19 │
├──┼────┼────┼──┼────┼───────┤
│1996│ 225.5 │105.3 │41.6│373.3 │1∶0.47∶0.18 │
├──┼────┼────┼──┼────┼───────┤
│1997│ 229.3 │109.8 │47.6│386.7 │1∶0.48∶0.21 │
├──┼────┼────┼──┼────┼───────┤
│1998│ 237.3 │116.8 │52.4│406.5 │1∶0.49∶0.22 │
├──┼────┼────┼──┼────┼───────┤
│1999│ 243.0 │120.8 │55.4│419.3 │1∶0.50∶0.23 │
├──┼────┼────┼──┼────┼───────┤
│2000│ 241.9 │122.8 │58.4│423.1 │1∶0.51∶0.23 │
├──┼────┼────┼──┼────┼───────┤
│2001│ 243.5 │123.4 │61.8│428.6 │1∶0.50∶0.25 │
├──┼────┼────┼──┼────┼───────┤
│2002│ 239.5 │129.3 │65.1│433.9 │1∶0.53∶0.27 │
├──┼────┼────┼──┼────┼───────┤
│2003│ 233.6 │131.9 │67.1│432.6 │1∶0.56∶0.29 │
├──┼────┼────┼──┼────┼───────┤
│2004│ 240.0 │139.7 │71.3│451.0 │1∶0.58∶0.30 │
├──┼────┼────┼──┼────┼───────┤
│2005│ 248.3 │145.2 │74.1│467.6 │1∶0.58∶0.30 │
└──┴────┴────┴──┴────┴───────┘

省土肥总站于1995年、1997年、2000年组织了不同规模及形式的作物施肥调查。
根据作物产量水平和山东土壤养分状况分析,相对于平均产量水平,氮肥用量及小麦
、花生、棉花的磷肥用量基本合理,有机肥用量太低,钾肥用量严重不足,玉米、地
瓜磷肥投入偏低,大棚蔬菜磷多钾少氮适宜,部分大棚施肥过量,陆地菜氮磷适宜、
钾偏低,果树施肥过量及不足的问题均不同程度存在。
1991年开始,全省平衡施肥进入普及提高阶段,总体施肥导向是控氮、稳磷、增
钾,在定量化推荐施肥的同时,实行“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1990年和1996年,
平衡施肥工作两次被列为省十大重点推广技术之一,推广面积被列入省长环境目标责
任书。为推动平衡施肥推广及配套服务工作,1994年,农业部在荣成市进行“测配产
供施”一条龙服务试点。1996年,省土肥站组织荣成市、安丘市、阳谷县、莒南县开
展平衡配套施肥试点,总结出平衡施肥技术推广的两种模式:“测土-配方-复合造粒
-销售-技术服务”的荣成模式,“合同-测土-配方-掺混-技术服务”的莒南模式。1
995-2000年,全省平衡施肥面积不断扩大,2000年扩大到5667千公顷,覆盖率达到5
0%以上。
2005年7月,农业部、财政部下发《关于下达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落实财政资金2亿元,在全国安排200个测土配方施肥试点项
目,其中安排山东省14个,总投资1400万元,推动测土配方工作规范化开展。
平衡施肥技术推广促进了化肥二次加工肥料行业的发展。1990年,全省有混配肥
企业27个,年生产能力37万吨,至1996年,规模以上混配肥厂340家,设计生产能力
700万吨,实际生产300万吨。21世纪初,经过市场整合,混配肥生产企业平均生产能
力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出现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混配肥龙头企业,临沂、潍坊
、济宁市成为全国闻名的混配肥生产基地。至2005年,全省有正常生产混配肥厂480
多家,实际产量500万吨—600万吨,接近全省当年需求量。

四、土壤肥料管理
(一)土壤质量管理
1994年4月,山东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条
例》,明确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基本农田质量保护,负责组织实施耕地地力分
等定级,逐步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网点。199
6-1997年,完成栖霞市、即墨市的耕地地力分等定级工作,2002年,完成青州市耕地
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部级试点工作。
(二)肥料登记与市场管理
1995年1月,省农业厅、省工商局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复混肥料检验登记实
施办法〉的通知》。规定各种复混肥、有机肥等肥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准予登记后,
方可进入推广领域,具体检验及登记工作由省土壤肥料测试中心负责办理。至2000年
,分10批登记234家企业的299个产品。
2000年6月,农业部发布《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复混肥、有机肥、配方肥
料、床土调酸剂等肥料由各省办理登记,叶面肥、微肥、微生物肥等由农业部登记。
为贯彻落实办法要求,省农业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肥料登记管理的通知》《关于
委托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实施肥料登记管理和行政执法的通知》和《关于成立山东省
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的通知》。省土肥总站拟定具体的肥料登记操作办法,进一步规
范全省肥料登记工作。2001-2003年,全省对700余家企业的2382个产品进行登记。
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还首次赋予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独立的肥料市场
检查、执法权。农业部和省农业厅每年都下发关于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和开展农
资打假工作的通知,省农业厅重点对已取得登记的肥料产品加强市场管理,主要检查
肥料产品是否登记,登记是否在有效期,产品标识、技术指标与登记内容是否相符等

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省土肥总站对登记程序和
办法作出调整:取消肥料产品登记费,产品登记按有关标准收取检验费;对非生产许
可管理的肥料品种实行登记前的企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条件考核;改氮磷钾产品总
养分登记为氮磷钾配比式登记;产品检验结果经省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评审后,通过
审核的产品由省农业厅发文公布并发放肥料登记证。2003-2005年,为1000多家企业
登记肥料产品4981个。
(三)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建设与监测
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全省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建设步履艰难,1990-1995年,全
省化验室由123个减少到105个,至2000年,减少到75个,其中能够正常开展分析工作
的32个。2000年起,随着农产品出口和检验任务增加,检测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至2
003年,全省17个市(地)、128个县(市、区),完善、重建化验室99个。至2005年,有
9个市级和14个县级土壤肥料检测中心通过省级计量认证。
省土壤肥料检测中心于1996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1997年经农业部授权为农业部
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同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2002年通过5年认证复
审,认证内容包括肥料(24个产品)、土壤(28个参数)、植株(2个参数)等。
1986年,省土肥站在招远市、历城县分别设置高、中、低肥力3个长期定位监测
点,之后,又在郯城、鱼台、曹县、泰安和菏泽等地增设国家级监测点。1995年,省
土肥站印发《山东省土壤监测实施方案》,在世界银行贷款农业灌溉二期项目33个县
中各建立1个土壤监测点,每年进行土壤采样和监测分析。至2005年,全省共有国家
级土壤监测点12个,设有县级监测点650个。
1998年,根据农业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省土肥总站承担山东、河北、
山西、内蒙古4个省(区)的新型肥料统检任务。1996-1999年,对已登记肥料进行了跟
踪监测和抽检复检工作。
(四)肥料产品信息交流会与网络建设
2001年6月30日至7月1日,由省农业厅、省供销社主办,省土肥总站承办的第一
届山东省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在泰安市召开,来自210多家企业、400多家农资
公司和肥料经销单位以及土壤肥料系统近1500人参加大会。2002年5月和2003年10月
,分别在青岛、寿光市举办第四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和第三届山东省肥
料(农药、种苗)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
2004年,依托山东省土壤肥料学会组建“山东土肥网”。该网站集技术推广、信
息服务、产品流通和打假护农四大功能于一体,由肥料生产企业、销售网点、物流中
心、互联网站、展示中心及技术信息服务管理系统6部分组成。2005年,入网企业12
家,产品13个,网员连锁单位650个,其中县级批发网员单位6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