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6&rec=2&run=13

山东省的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前行。1989-2005年,山东省经济社会发
展和转型进入关键期,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持续有力执行,人口发展形势发生重大
变化: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转变为低出生、低死
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人口数量过快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年龄结构由
年轻型进入老年型初期,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峰值,人口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逐步
减少,第二、三产业逐步增加;人口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人口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
素质不断提高;人口分布相对均衡。这些历史性变化对山东省人口发展具有里程碑的
意义。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管理法制化的进展,人口和计划生
育工作从以行政控制为主转向以人为本,行政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村(居)民自治为
基础,建立更好地为计划生育家庭服务的新型工作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山东省人口再生产迅速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
长的原始传统型转变为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人口增长迅猛,总量
不断膨胀。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省开始全面推行党政统一领导的计划生育工作体制,
人口粗出生率(以下简称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逐步向低出生、低死亡、
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变。但是,自1985年起,随着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加
之生育政策由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调整为部分家庭可以生第二个孩子,以及部
分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减弱等因素,人口形势出现短暂逆转。20世纪90年代,全省
严格执行调整政策,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出生
人口减少。1991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9,比全国低0.42,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此
后,出生率一直处于低水平,粗死亡率(以下简称死亡率) 稳定在6.5‰左右,自然增
长率稳定在3.02‰——6.01‰。全省人口再生产基本实现从过渡型到现代型的转变。
1989-2005年,山东省的人口转变特点为:1.生育水平、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稳
定在低水平,只有微小波动。从再生产率看,缩小的人口再生产是长期发展趋势。2.
地区之间的生育水平、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不平衡,但差异不断缩小,趋向相对均衡。
这与198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抓基层、打基础,抓后进、促平衡,抓改革、上水
平”总体工作思路和长期坚持计划生育“三为主” (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
性工作为主) 方针密切相关。其中西部地区所付出的努力尤为重要。3.广大群众特别
是农民的婚育观念虽有转变但未发生根本变化,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欠发达、文化相对
落后的地区,还存在人口转变的逆转和生育率反弹的可能。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
公布,婚姻登记办法改变,晚婚率下降,2004年、2005年出生率出现回升现象。其间,
山东省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从1989年的8160万人增至2005年的9248万人,但增长速度
和绝对量变缓。 1989-1993年,年均增长116.2万人;1994-2000年,年均增长50.7万
人;2001-2005年,年均增长50.2万人。


1989-2005年,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山
东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 山东省人口的平均寿命从1990年的72岁增至2005年的
75.02岁,年均增加0.2岁,增加速度较快。这一指标超过中等收入国家70.3岁的平均
水平,并快速向发达国家78.8岁的平均水平靠近。女性年均增加0.22岁,男性年均增
加0.19岁。
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出生缺陷率波动下降,从1990年的19.65‰下降至2003年的
8.34‰。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31.72‰下降至2005年的10.66‰,虽然与
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 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比世界(52‰)和发展中国家(57‰)平
均水平低了很多。青少年(7——18岁) 平均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不断增加。
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分别于1993年和1995年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2000
年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基本摆脱氟中毒的危害。但是,残疾人口总量
有增长趋势,1989年为362.68万人,2005年增至656万人,增长80%;智力残疾人口总
量在减少,1989年为63.11万人,2005年减至30.25万人。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文盲、半文盲率从1990年的23.08%下降至2005年
的12.38%。 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从
1990年的6.40年增至2005年的7.94年。各级各类学校的毛入学率提高。小学毛入学率
自1990年起超过100%, 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71.9%增至2005年的140%,高中毛入
学率从18.9%增至48.8%。大学毛入学率增加幅度较大,从1990年的1.6%增至2005年的
22.6%。 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从1990年的98人增至2005年的416人,增加3.2倍。人
口科学技术素质提高。 全省科技活动人员总量不断增加,从1994年的13.55万人增至
2005年的26.67万人,增加近一倍;科学家和工程师从6.68万人增至17.18万人,增长
1.6倍; 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从1994年的16人增至2005年的29人,万人拥有科学家和
工程师数从8人增至19人。 山东省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占省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
年的0.35%,提高至2005年的1.05%。
人口素质的提高,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要求,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1989-2005年,山东省的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根据人口结构类型划分标准,
1994年进入老年型社会之后,2005年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95年的
7.43%上升为9.95%,提高幅度为33.9%,明显高于6.23%的同期人口增长速度。同时,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 从1990年的26.6%下降至2005年的15.92%。性别结构则呈现
出总性别比正常而出生婴儿性别比明显偏高的不正常现象。其间,出生婴儿性别比除
2002年基本正常外,其余年份均超过110,其中有9个年份超过115。
出生性别比偏高。 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仍然基本上处于小生产的手工劳动方
式,一家一户是一个生产和生活单位,对男孩仍然有着劳动力需求、养老需求和家族
需求;传宗接代、男尊女卑、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儿女双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
存在;农村第一孩是女孩的可以再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生育政策,使符合这一条件的家
庭生男孩的愿望更为强烈,等等。
人口地区结构变动显著。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城镇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27.34
%提高到2005年的45%, 平均每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其中2000-2005年年均提高1.37
个百分点。大多数行政地区的人口总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各市间数量差别巨大,青
岛、 东营、济南、威海4市最高,县级差异悬殊。人口主要密集于大城市及其周围、
交通干线两侧,其次分布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平原地区,山地丘陵、鲁北滨海和黄河三
角洲人口稀少。
人口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初期阶段的发展,劳动适龄人口
(15——64岁)总量和比重不断增长。总量从1990年的5091万人,增至2005年的6049万
人,比重从60.34%提高到65.42%。理论抚养比重(非劳动适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降
低。出现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在业人口总量迅猛增长,从1990年
的4043.2万人,增至2005年的5840.7万人。不在业人口总量增长。失业人口不断增加,
199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26.20万人, 2005年为42.9万人。在业人口的产业结构发
生重大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人口大幅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人口迅速上升。三类产
业人口结构从1990年的64∶23∶13变为2005年的42∶30∶28。
人口社会结构呈现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征。 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家庭规模从
1990年的3.75人/户减至2005年的2.89人/户。婚姻结构仍然表现为结婚普遍而稳定,
70%左右为有偶婚姻,20%左右未到结婚年龄而未婚,5%左右丧偶,0.5%左右离婚。离
婚率上升,从1990年的0.89‰提高到2005年的2.14‰,但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女性
平均初婚年龄逐步上升,1990年为22.80岁,2005年为24.35岁,上升了1.55岁。女性
晚婚率波动下降, 从1993-2002年的95%以上,下降至2005年的77.4%。少数民族人口
总量不断增加,从1990年的50.59万人增至2005年的68.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0.06%。
全省万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彝族,其总量占全省少数民
族的89.18%。在人口的社会阶层结构方面,农业劳动者阶层的人口数量和比重逐步下
降,但在劳动者阶层中最高,占64.43%。私营业主阶层的人口增长最快。产业工人阶
层比重偏低,2005年为14.51%,仍未成为全省在业人口的主体。


影响人口数量变动的基础是人口再生产, 但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人口迁移成为
重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人口迁移对人口结构带来重大影响。
1990年后,全省迁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为23.8万人,2005年增至84.37
万人。其主体是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的转移。省内迁出人口增加,2001年为65.2万人,
2005年增至80.9万人。1990年的迁移主要是经济性因素,2000年主要是受经济性因素
与家庭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
成为迁入流动人口的重要集聚地。
人口的地区分布表现为南密北疏, 西密东疏,这是受地理、经济、社会、人口
自然增长和迁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级行政区之间的人口密度差别较大,县级
行政区比市级行政区差别更大。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济宁市市中区均在
每平方公里万人以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垦利县和东营市河口区每平方公里仅96人。
1989-2005年,人口的城乡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
少;但各地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有4个市在50%以上,有5个市在30%以下。
山东省的人口地理重心总体接近几何中心,表明人口分布相对均衡。1989-2004
年,人口分布重心移动的总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从沂源县的东边界地区移
向莱芜市莱城区。这种趋势表明山东省人口分布正在走向非均衡。


人口调查是掌握了解全省人口数量、 素质、结构、分布、迁移等基本状况的基
础性工作,是制定人口政策和其他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进行人口理论研究
的出发点。1989-2005年,山东省两次开展人口普查(1990年“四普”、2000年“五普”),
对全省人口现状与变动及人口控制状况有了全面、 系统的了解。除普查年外,1989-
2005年, 每年都开展1‰抽样调查工作,考察各年度人口变动的主要状况,其中1995
年和2005年为1%抽样调查(俗称小普查)。公安、民政、人口计生部门分别通过户籍管
理、婚姻登记和计划生育管理对出生、死亡、婚姻、迁移等变动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登
记和统计。1992-2003年,省统计部门进行定期定点调查,对每年5月31日24时的人口
情况进行调查。 1994-2005年,省统计部门利用人口变动情况调查样本进行城镇劳动
力调查,掌握每年的就业和失业状况。在2004年人口抽样调查样本点的基础上进行综
合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分层、人口流动、老龄化和社会发展等指标。
山东省的人口科学研究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步发展。1989-2005年,人口研
究工作不断发展。1.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展。1990年以前,人口研究的内容主要
是两种生产理论、人口控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人口政策等,重点关注的是人口数量
问题。此后,人口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到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转变、人口经济、
人口社会、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城市化、区域人口、人口史、家庭人口、人口医
学等各个方面,涵盖人口科学的所有基本问题;应用人口学特别是计划生育综合改革
的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2.研究机构增加,队伍扩大。1990年以前,全省人口科
学专门研究机构只有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此后,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
环境学院/区域人口研究中心、 山东省教育学院人口教育研究所、泰山医学院人口研
究室、青岛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山东省人口
信息中心、山东省计划生育科研所、山东省计划生育和优生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
构相继建立。其间,研究队伍数量翻番,素质提高。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方
法多样化。一方面表现为人口研究的内容紧密结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与需求,
研究成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表现为计划生育和统计实际工作者关注理论研
究,著书立说。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深入实际广泛调查,得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4.研
究成果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每年出版专著10余部。许多成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并被各级领导肯定、批示,进入政府决策。
20世纪80年代后, 山东省人口教育逐步规范,此后不断发展。高等学校教育包
括山东省教育学院、泰山医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以及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的人口教育,
主要培养专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高级人才。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包括山东省人口学校和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泰安人口学校的人口教育,主要培养计划生育中级专业干部。中
学人口与青春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培养中学生的人口问题意识,树立新
的婚育观,自觉执行国家的人口政策,初步掌握青春期的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
性法制知识与性卫生保健知识。 1989-2005年,经过试点,全省普通中学逐步开展与
普及人口和青春期教育。


随着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经济社会转型的迅速发展,
民主政治、法制建设的逐步加强,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主要任务逐步转向稳定低
生育水平,完成人口转变,同时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应
对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在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三为
主”方针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群众切身利益,注重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进行计划生
育综合改革,建立新机制。
1989-2005年,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组织机构形成包括领导机构、行政机
构、事业机构、群众组织和咨询机构在内的全面系统的网络体系。在组织机构建立、
健全、发展的同时,重视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行风建设和实践锻炼,
计划生育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的实施,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制建设进程加快,基本形成以《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主体、政府规定和规
范性文件为补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政策体系。同时,不断加强利益导向政策,形
成了“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六位一体的政策体系。
坚持以宣传教育工作为主, 是“三为主”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山东省人口与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在继续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手段,营造有利的舆论基础
上,加强深入基层和家庭的宣传教育工作,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
转变。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村村有人口学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进
村,婚育新风进家”“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三下乡,结对子”
“关爱女孩”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满足了群众日益
增长的对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的要求,适应了健康文明的生活
发展需求。
全省计划生育统计网络和工作队伍逐步建立、 健全,形成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
收集、汇总分析、指导制度。1992年后,在全国率先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计划生育领
域。至2005年,全省建成以“三网”(机关办公自动化局域网、人口计生系统专线网、
政府人口网站)“一库”(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库,即WIS系统)为核心,覆盖人口计划生
育各方面的信息化应用体系,基本形成指导管理、引导服务、辅助决策、科学考核、
高效便民的运行机制。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取得重大进展。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健全,形
成覆盖全省城乡的服务网络,建立起一支素质逐步提高的技术服务队伍。承担完成全
省农村90%以上的避孕节育手术, 开展生育、节育、不育技术服务,实施以避孕节育
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工程”,积极探索服
务方式,提高了出生素质,促进了生殖健康,满足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日益增长的
服务需求。
计划生育经费不断增加,1989-2005年,经费总额为250.68亿元,用于计划生育
事业、基本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政策奖励、养老补助、“三结合”项目补助
等。投资效益十分显著,投入产出比为1∶75。
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 全省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继续坚持党政
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发展“三为主”方针,稳定现行
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实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
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新机制,努力实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把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打牢在村居,把法治和自治结合起来;更
加关注群众的利益,加强利益导向,实行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全面(生产、生活、生育)、
全程(生命过程)服务;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通过服务更好地管理,把管理渗透到
服务之中。
1989-2005年,山东省人口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再生产开始转型,人口素
质不断提高,人口结构各方面发生改变。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规律及形势,
2005年后,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人口再生产转型完成;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但
增幅和增速会不断下降;人口素质进一步显著提高;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进一步变化,
人口地区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人口进一步迅速城镇化,人口分布趋向非均衡,经济结
构第一产业人口将迅速减少,第三产业人口不断扩大。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在人口
领域的必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