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异常核实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2&rec=38&run=13

地震预测的重要基础是识别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前出现的与地震孕育和
发生相联系或关联的现象。地震预测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判定发现的异常现象是否属于
地震前兆。以下是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宏观异常核实情况。

一、1988年昌邑姜家寨深水井水位下降异常
昌邑姜家寨深水井是地震地下水位日常观测井(以下简称姜家寨井),位于昌邑-
大店断裂带西侧, 井深1383.61米,上部为第四纪平原组亚黏土和亚砂土互层,含少
量薄层砂,层厚为308米。上第三纪为泥岩、粉砂岩、含少量砾岩,层厚为465米。下
第三纪孔店组以粉砂岩为主,含少量砾石、砂岩及砂质岩互层,底部为砾岩。观测含
水层为底部砾岩, 1171.9米—1383.6米,揭露厚度为211.7米。该井为承压含水
层,水头高出地面6.15米,水位平缓,年变幅不超过20厘米,每年7、8、9月为高值,
每年9月以后有明显规律的下降, 但与大气降水没有直接关系。该井自1988年11月下
旬出现较大幅度趋势下降,至12月31日水位累积下降60厘米,已超出正常年变的3倍。
1989年1月6-8日, 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和潍坊地震监测中心台联合进行了现场
异常调查。经现场考察,姜家寨井附近存在河崖村西胜利油田40号井和张家车道17号
井两口井。河崖村西胜利油田40号井(距姜家寨约1公里) 井深1699米,下套管至1448
米, 下部为裸眼。抽水层水位为下第三纪砂岩、砂砾岩,自1988年9月至11月底定期
取水样化验, 抽水量每天十几立方米,最小量每班抽0.3立方米。由于钻井过程扰动
了自然成分,须抽水直至水样显示出的化学成分为天然原始状态为止。张家车道17号
井(距姜家寨约1公里) 井深1825米,下套管至1643米,下部为裸眼,1988年12月开始
抽水,抽水量及抽水目的与40号井相同。
经综合分析, 影响姜家寨井水位下降异常的原因,主要是胜利油田40和17号井
抽水所致。 两口井距离姜家寨井只有1公里左右,其抽水层位与姜家寨井是同一含水
层,且抽水时间与姜家寨井水位异常下降时间同步。尽管抽水量小,但下第三纪砂岩、
砂砾岩含水量甚微小, 即使少量的抽水也可造成该层水位下降和水压降低。1989年1
月5-8日, 胜利油田17号井停抽,姜家寨井水位随之上升,由此验证了姜家寨井水位
异常下降主要为胜利油田40号井和17号井抽水影响所致,不是与地震或构造活动有关
的异常变化。

二、地裂缝异常核实
1988年7月鱼台县出现地裂缝异常以后, 至1989年9月,长清县、平阴县、东平
县、淄博市临淄区、广饶县、临朐县、五莲县、潍坊市坊子区等地,先后出现地裂缝
现象。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与有关地方地震办公室进行了现场调查。地裂缝总体出现
在平原与丘陵交接处或者河道附近, 时间多为雨季。裂缝长度从几米到500多米,宽
度从几毫米到70多厘米, 深度从几十厘米到数米,多为上宽下窄,呈“V”字形。其
展布方向不定,无一定规律。调查确认,潍坊市坊子区地裂缝为开挖煤矿引起,其他
裂缝为当地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表层土失水、干裂,暴雨后水体下渗形成地裂缝。
裂缝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无关,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三、蒙阴县高都乡洪沟村大面积地面塌陷核实
1991年5月,蒙阴县高都乡洪沟村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直接影响厂矿企业和群
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月,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和省地震地质队进行了现场调查。
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出现在高都乡洪沟村西数十米处,塌陷区长1000米、宽300米。
总体走向呈NNW。塌陷区内分布大大小小塌坑近100个,陷坑形状比较规则,为圆或椭
圆的漏斗形状,塌坑直径多数为0.5米—10米,最大者30米,深度由0.5米—
8米不等,有的塌陷将高5、6米的大树埋至树梢。塌陷自5月27日晚开始,28日凌晨至
下午4点大量出现, 29日达到高峰。塌陷时发出轰隆声,伴有黑色沙土上冒,喷出地
面达1.5米。除塌陷外,在陷坑周围几十厘米至数米处还出现圆弧形宽几毫米至6厘米
张裂缝,裂缝上大下小。塌陷和地裂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但部分农田被毁。
调查发现塌陷地裂与蒙阴县属洪沟煤矿矿井突水有关。 洪沟煤矿开采的是侏罗
纪煤层, 年产万吨煤,矿井距塌陷区1000米。1991年5月2日坑道300米处发生冒顶,
26日发生突水, 每日稳定排水量由原每小时80立方米突增为300立方米,至27日排水
量忽大忽小,但每小时300立方米排水量还能控制坑内水位,至27日晚每小时300立方
米排水量已不能控制坑内水位,水位猛涨,最快速度每分钟上涨4厘米,从28日晚8点
至29日晨4点,水位上升了60米,致使矿井淹没。30日10点调查时,4号井水位离井口
约20余米(比当地福玉河处地下水位低数米)。调查确认塌陷地裂与地震无关。

四、淄博市临淄区三口深水井自流现象核查
2005年冬季, 淄博市临淄区齐陵办事处辖区内淄河店井、吕家孝陵井、奥林匹
克花园井三口深水井出现自流异常。2005年12月16日,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和淄博市
地震局进行了现场调查。
淄河店井(北纬36°48′,东经118°22′)位于淄河店村北水泥厂的园艺场内,
1985年左右成井, 深200多米,含水层为奥陶纪灰岩。12月15日早上发现自流,流量
较小,井口水温20℃;相邻两米有一口深约10米浅井,水位埋深3.5米,水位无变化。
吕家孝陵井(北纬36°49′,东经118°24′)位于吕家孝陵村内,1986年成井,深280
米,含水层为奥陶纪灰岩。2005年11月12日开始自流,流量逐渐增大至约每小时10立
方米,井口水温24℃。奥林匹克花园井(北纬36°48′,北纬118°22′) 位于吕家孝
陵村西2公里奥林匹克花园小区旁,2003年夏成井,深310米,含水层为奥陶纪灰岩。
2005年10月下旬开始自流,在三个自流井中流量最大,流量约每小时30立方米—
40立方米,因井口封闭较好,测量出水口水温22℃—23℃。
据气象资料,2004年为临淄地区1950年以后第三个丰水年,2003-2005年,临淄
地区连续三年雨量充沛。区内东有益都断裂,西有淄河断层,北面是刘营断层,形成
一个簸箕状的储水构造。水源补给区为泰沂山脉分水岭以北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因
补给区为震旦纪片麻岩,风化层10米—25米,降雨后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流入
淄河等河流、水库,还有一部分渗入到风化层中,由于植被根系的阻滞作用,缓慢从
南到北沿风化层和岩石裂隙渗入到奥陶纪灰岩中。此外,益都断裂对该区含水层有一
定的侧向补给。刘营断层从北面形成一个挡水墙,补给水遇刘营断层阻挡上涌,可形
成自流。 区内有280米以下深井49口,此次自流的井口海拔高程在52米以内,海拔较
低。 20世纪80年代,打井深入到奥陶纪灰岩10米就可自流,最高水头可达4米多。三
个自流井含水层位同为奥陶纪灰岩,溢出时间也按井口标高从低到高排列,因此三个
井自流是含水层水位逐渐升高所致。
调查确定淄博市临淄区三口深水井自流现象,是近3年丰沛的降水和当地特有的
水文地质构造条件所形成,为当地正常的水文地质现象,不是地震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