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短期和临震预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2&rec=37&run=13

短期预测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测;临震预测是
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测。
在发现并确定为具有震兆意义的短期或临震异常后, 地震监测预报技术人员需
加强追踪监视,关注异常现象的发展变化,并通过临时会商或加密会商等方式,从时
空两方面进一步核定与分析各类异常的数量、比例、持续时间、变化速率、异常幅度、
转折、加速或恢复时间等特征量。临震预测尤其要特别关注突发性异常映震特征。突
发性异常既包括原有中、短期趋势异常、新的大幅度加速、转折或恢复,也包括新出
现的前兆突跳、阶跃和有一定数量与范围的宏观异常现象,如地下水的突然升降、变
色、变味、翻花、冒泡,水、气、油的喷发,动物习性异常,声、光、电异常及气象
要素的突变等。应综合分析突发性异常的总体特征,如各类突发性异常出现时间的准
同步性特征;异常频次、强度等随时间的变化;突发性异常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对集中
性,异常分布与构造的相关性,异常数量与项目的比例等。地震主管部门在中期预测
的基础上,通过会商提出短期或临震预测意见,报送中国地震局和省政府。短期或临
震预测意见包括预测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与震级三要素。
发现短期或临震异常后, 地震监测预报技术人员应当密切监视预报区及周围地
区的地震活动动态,尤其是当监视预报区出现显著的震群活动时,立即运用多项判据
判定是否为前震活动。在中强以上地震或其他有重要意义的突发性震情 (如中小震群
活动) 发生后,要迅速、准确、完整地确定地震的基本参数,给出地震序列资料及相
应的基本图件,如震级-时间分布图、频度-时间分布图等,确定宏观震中位置、烈度
等值线与极震区长轴方向;分析震区周围地震前后微、宏观异常变化,空区、条带、
波速等震前区域中、短期地震异常背景及其他中、短、临前兆异常与已发生地震的三
要素对应关系,分析本区历史地震的活动复发周期、地震类型及与临区地震活动的相
关关系,从而判定本次地震后是否还有更大的地震发生。
地震的短期和临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 地震的孕育发展规律尚没有被掌握,预
测工作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测预报,因此带有很大的
局限性。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了对地
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的制度。规定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区、市)政府按照
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
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规定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
1986-2005年,山东及其邻近地区出现过几次显著性异常现象,但经落实均不构
成破坏性地震前兆异常。 山东省分别对1992年南黄海北部MS5.3级地震、1995年苍
山MS5.2级地震作出短期预测。1986-2005年,全省地震系统没有提出过临震预测意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