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卫生防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0&rec=98&run=13

一、除害灭病
1986-2005年, 驻鲁部队一直重视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认真开展流行病学
侦察,掌握部队驻地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地方疫情,培养卫生防疫骨干,开展计划免疫、
新兵卫生检疫等,坚持抓好除害灭病工作。“七五”时期以“两管五改” (管水、管
粪,改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 为主线,“八五”时期以“争创卫生营院”
为主线,“九五”时期以“卫生先进单位达标”为主线,“十五”时期以争创“文明
卫生军营”为主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部队昼夜发病和传染病总发病率均控制在
总部和济南军区规定的指标内,出色完成了各项重大军事活动的卫生勤务保障任务。

二、健康教育
各部队重视制定健康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健康教育调查研究,指导部队
开展卫生科普活动,提高官兵的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
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及大卫生观和健康新概念的形成,健康教育工作从单
一的卫生知识教育转变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防病意识,调整良好的身心状态,全
面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为保证基层部队健康教育的质量,普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师成立健康教育中心,旅(团)成立健康教育站,营(连)设健康教育室。为师健康教育
中心配发照相机、录像机、收录机及健康教育书籍、杂志、录像带等资料。济南军区
卫生部多次组织健康知识竞赛和评比活动。针对市场经济和高强度军事劳动训练对官
兵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心理损伤特点,各部队广泛深
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00年4月中旬,总后勤部卫生部防疫局副局长李鲁滨带工作
组,先后到驻鲁部分部队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调研,给予较高评价。

三、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2003年4月,驻鲁部队同全国军民一起展开了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
行动。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队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济
南军区党委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万众一心,顽强拼搏,防治工作取得阶段
性重大胜利,实现军区党委提出的“零发病、零感染”目标,经受住了防大疫、抗大
灾的考验和锻炼。
4月21日, 济南军区紧急召开“非典”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全面抓全面
防和“零发病、零感染”的目标。军区成立由军区首长、四大部领导和机关部门领导
组成的领导小组,设立协调监督、检测、指导等组织机构,先后制发36个规范性文件,
编印《疫情快报》66期、《非典防治工作简报》65期。各部队均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
构,严格落实领导、部门、岗位三级责任制,形成上下贯通、职责分明、反应快捷的
组织体系。
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各级建立卫生机关、医疗机构、防疫机构、省军区系统
和地方卫生部门等多种途径的疫情监测和信息反馈体系,严格执行落实“日报告”和
“零报告”制度;以铁的纪律严格人员管理,推迟和取消各类会议、集训、办班等大
型集体活动,停止官兵探亲、休假和家属、亲友来队来访,控制下部队工作组和外来
人员、车辆进入营区,禁止到疫情流行地区出差、开会、探亲和旅游,营院实行全日
制封闭式管理, 全线封堵, 不留死角,综合治理营区环境,提高官兵抗病能力;按
“四勤三好” (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口罩戴得好、心态调整好、身体
锻炼好) 要求落实预防措施,通风、消毒、测量体温、预防服药等得到普遍落实。军
区指定5所定点收治医院、2所后备医院,驻鲁团以上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立发热门
诊和发热病人留治观察室,接诊军内发热病人2000余人,留观1000余人。在市场药价
上涨、部分药品器材紧缺的情况下,军区紧急筹措药材19种,价值1000多万元;组织
突击生产抗菌口罩5万余个、抗病毒制剂1万余支用于部队急需。各级在经费比较紧张
的情况下,应急投入4600余万元,为“非典”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军区紧急抽组两批共97人的医疗队,支援北京抗击“非典”工作,首批援京医疗队在
规定时间第一个到达小汤山医院,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受到国家和全军表彰。省军区
所属各军分区、 人武部动员60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抗击“非典”一线。经过7个
月严防死守,至10月中旬,全国预防“非典”电视电话总结会议召开,驻鲁部队实现
“零感染、零发病”目标,取得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胜利。2004年,各部队建
立起顺畅的卫生控制监测体制,发挥全区监测信息系统的作用,持续加强了对“非典”
疫情的监控。
2005年,重点开展以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按照上级要求,
完善疾病监控、疫情扑灭、医疗救治体系等应急处置措施,建立“零报告”制度,严
密组织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防止了疫情传入部队。